统计学科体系研究中的一般理论问题_统计学论文

统计学科体系研究中的一般理论问题_统计学论文

关于统计学学科体系研究的一般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统计学论文,学科论文,体系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统计学学科体系研究的现状

随着统计学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统计学日趋枝繁叶茂,现已成为一个门类繁多,结构复杂的知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学科、各知识单元以及各方法之间均呈现一种具有内在规律的结构关系,并形成不同层次的结构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了解这些结构,并发掘出它们之间的科学规律及内在联系,对推动统计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统计学学科体系的研究现状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统计学的发展也取得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成效,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统计学的改革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在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这是我国统计学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与此同时,在“大统计”思想的指导下,全国统计界展开了对统计学学科的涵义、对象、内容体系、学科体系的广泛讨论。我国统计界有代表性的刊物《统计研究》、《中国统计》、《统计教育》不断地刊登了颇有影响的关于统计学学科体系建设方面的文章。其中《统计研究》与《统计教育》先后于1993年、1995年组织了有影响的笔谈讨论会;有关部门于1994年在西安组织了专题讨论会;1995年3 月“三大学会”(中国统计学会、中国概率统计学会、中国现场统计学会)召开副会长和秘书长联席会议,达成加强学术活动联系与合作的共识,并组成“中国统计科学联合会”筹备组,以便组织、协调和共同开展学术活动;国家统计局及有关院校组织了专门的课题组进行研究,把我国统计学学科体系的研究推向了高潮。令人鼓舞的是国家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统计学上升为理学学科门类中16个二级类之一,统称统计学类,这无疑又是我国统计学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牌。

综合上述活动及讨论,我们认为我国统计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与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统计”学科的构思。 将统计学从原来属于经济学科提升为与经济学科相平行的学科,学科地位提高了。学科地位的提高要求学科系统进一步完善。于是有人提出了“大统计学”的说法,并对“大统计学”的涵义、对象进行讨论。其讨论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对统计学学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进行。毫无疑问研究统计学的专家中存在着不同的派别,但统计学只有一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管理机制的不同,使我国与西方对统计学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差异,社会的进步和统计学的发展要求我们对这一差异进行重新审视。第二,“大统计”观点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数理统计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学科地位之争的结束。第三,“大统计”一词的提出也给统计学学科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概念上的混乱,在一段时期使人们对整个统计学学科的认识处于混沌状态,因此,这一概念仅仅适用于一段历史时期。

(2)统计学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是要明确什么是统计学。 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对统计学的内涵、外延的讨论。在对统计学概念讨论的同时也引申出其它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诸如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内容,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范围等基本问题。在目前可以概括的说,统计学研究对象扩大了,统计方法扩展了,应用研究领域延伸了,统计学学科地位提高了,理论与应用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3)构造统计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原则方法、 关键问题以及具体的框架体系。在统计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构造过程中,应在对统计学基本问题认识的基础上,把握好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的融合,切忌将二者简单拼凑在一起。在明确了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研究统计学学科体系的建立。

(二)国外统计学学科体系的研究状况

国外没有所谓两门统计学之说,因而也就没有将两门统计学合并而建立“大统计”学科的概念。国外对统计学学科体系的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

(1)国外统计学学科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70年代初期出版的专著《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要趋势》,以及《国际高教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日本大学学科分类目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等文献中,都有能体现统计学研究范围的学科划分。这些划分都是为其特定目的服务的。美国数学学会出版的《数学评论》,其数学学科分类里关于“统计学”部分包括:

A.基础、B.充分性和信息、C.决策理论、D.抽样理论与抽样调查、E.分布理论、F.参数推断、G.非参数推断、H.多元分析、I.线性推断、J.试验设计、K.序贯方法、L.随机过程推断、M.工程统计学、N.应用、O.统计表。

该分类仅从数学角度反映了统计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范围,实际上只代表了学院派的观点。

(2)在国外统计学学科体系研究中, 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是由国际统计学会(ISI)常设办公室主任Zoltan Kenessey提出的,他认为“统计学是一组科学”,它不仅包括统计理论研究,也包括测度、构造调查、研究矩阵特征因子与随机过程运算的关系,控制系统等内容的研究。并认为统计学研究范围及细分包括:

A.统计学基本理论(按照《统计理论与方法摘要》(ISI )的分类,包括16个大类,296个中类,362个小类):00.统计方法、01.概率论、02.概率分布、03.抽样分布、04.估计、05.假设检验、06.关联性与相依性、07.回归分析、08.方差分析、09.抽样、10.试验设计、11.随机过程理论、12.随机过程推断、13.运筹学、14.应用专题、15.一般特点。

B.经济统计学:00.综合经济统计学、01.国民经济帐户、02.各个不同经济分支的统计学、03.经济周期研究分析。

C.社会统计学:00.人口统计学、01.社会现象统计学、02.人口及社会现象统计分析。

D.自然科学类统计学:00.物理统计学、01.生物统计学、02.环境统计学、03.其它自然科学统计学。

E.统计活动理论:00.统计组织理论、01.数据搜集方法、02.数据处理方法(特别是与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有关的方法)、03.信息出版、 发布系统、04.统计活动效率理论。

F.统计学史研究。

G.其它。

Kenessey对统计学学科的界定,基本上综合了官方统计学、院校统计学的观点,能客观地反映国外统计研究的全貌。它对我国构造和完善统计学学科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二、关于统计学的定义

(一)统计学发展的历史考察

从历史发展看,统计学的发展有三个渊源:(1 )产生于国势调查活动,以文字描述为主要方法,描述一国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的国势学派;(2)与会计核算有密切关系, 试图用自然科学精神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用数字描述社会经济现象的政治算术学派;(3 )产生于赌博数学,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概率论。

在三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三个渊源在不断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前提下向前发展,最终形成了现代统计学。可以说,统计学的发展,是一个由分到合、不断扩展、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的古典统计学时期,国势学派从康令到阿亨瓦尔,发展到了其极盛时期。但这种发展却带有深刻的政治算术学派的影响痕迹,广泛吸收了政治算术学派的数字表述方法,形成了对比派和图表派两个分支;政治算术学派,从格兰特、配第到苏斯米尔希,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极大丰富。特别是其中以研究人口现象及其规律的人口统计分支,更吸收了概率论、数学等学科的营养,发展成为研究人寿保险问题的保险精算统计;由研究赌博中胜负问题起源的赌博数学,经过帕斯卡、费马、伯努利等学者的努力,也形成了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的概率论,并开始尝试研究伦理、经济及法律问题。可见,在古典统计学时期统计学的发展是一个相互借鉴,不断综合的过程。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近代统计学时期,各学派的相互借鉴和渗透仍然是促进统计学发展的主要源泉之一。在此期间国势学派与算术学派继续合流并积极开展农业统计、工商业统计以及人口调查和道德统计等工作,最终形成了以“统计年鉴”为标志的政府统计学;另一方面,政治算术学派与概率论研究相结合,继续进行生命统计和精算研究。同时,在进行死亡人数和死亡原因的过程中,又与概率论结合开创了医学和卫生统计;在此期间,概率论学派也积极开展用概率论研究法律、政治、道德、经济等社会现象,并试图在政治算术学派与概率论学派之间架起“桥梁”。在这方面,拉普拉斯和凯特勒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凯特勒的努力下,到19世纪60年代,形成了综合国势学、政治算术和概率论三要素的近代统计学—“社会物理学”。并且,明确把统计学定义为一门运用先进科学方法研究静态和动态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统计学进入了现代统计学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是统计学全面科学化的时期。在此期间,统计学从凯特勒的“社会物理学”出发沿着两个方向向前发展:一是沿着“论数学与大量观察的关系”发展的,形成了研究统计学一般理论与方法的数理统计学分支;另一是引进科学调查方法,把行政管理目的与科学研究目的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将政府统计与社会调查相联系的社会统计学分支。

到20世纪50年代,两者在科学化的基础上,又逐步融合成为统一的现代统计学。

随着官方统计学的发展和各种统计资料的系统化和日益丰富,以及数理统计推断方法的不断发展,人们又开始从新的高度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并试图对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科学的政策建议。在这方面,埃奇沃思、鲍利、尤尔、巴步森、伯森斯、费希尔、米切尔等都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挪威学者弗里希、荷兰学者丁伯根等开创的经济计量学研究更把这种研究推向高潮。这一趋势反映了社会统计学,后来的官方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融合。可以认为,经济计量学、以及近年来出现的社会计量学、计量政治学、计量历史学等新学科的出现,都是统计学一体化的标志。在此过程中,人们对统计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也由传统的“实质性社会科学”转向了“一般性方法论科学”。统计学已经成为一门研究各种数据有效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推断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的现代统计学。

(二)关于现代统计学定义的考察

历史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我们在界定统计学定义时,不但要反映其丰富的内涵,还要体现其历史的延续性。为此,我们大量考察了统计学的各种定义,如大英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以及前苏联、港台各学术著作中有关统计学的定义等,作为我们寻求统计学科学定义的出发点。

我们在研究统计学定义时首先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统计学研究的是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而客观现象数据是为了进行认识客观现象而搜集、分析概括的数字与事实。数据可以既包括定性数据又包括定量数据。定量数据反映客观事物的总量、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等,定性数据是为了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而提供的标签或名称。因此,统计学研究的是数据所反映的客观真实,而非数据本身。

2.统计学还研究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数据搜集包括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两大类渠道,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推断性分析。

3.数学是统计学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是统计学应用的重要工具。统计学的发展应用一方面离不开数学、计算机科学,另一方面统计学又完全不同于数学及计算机科学。在统计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以研究随机变量规律性为对象的概率论对统计学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在统计中的应用,使统计数据的处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并且形成了统计学的数学基础——数理统计学。所以严格地讲,数理统计学属于数学与统计学交叉的部分。虽然统计学与数学联系密切,但是统计学与数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不能因为统计学运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并且统计学具有数学的基础,就认为统计学是数学。

4.统计学的发展离不开其在哲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中应用的发展。统计学在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中得以发展和完善,同时统计学又区别于各具体学科。

5.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从大的方面包括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及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总之,如果说数学在统计学中的应用,使统计学在深度上确立了统计学的数学基础,那么统计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统计学在广度上确立了统计学的科学范围,计算机在统计学中的应用,加速了统计学理论到应用的实现,由此可见,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以有效的方式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统计推断,从而对所有研究的问题提供决策的科学。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统计学定义应表述为:“统计学是研究关于如何搜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结论的方法论科学。”

三、统计学学科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统计学学科体系是中国统计学发展的历史必然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实行国家集中计划管理与监督,需要尽快建立健全统计机构,并建立政府统计工作体系。当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中计划管理是不能依靠资产阶级统计学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建立统计工作体系,只能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的、用马列主义武装的统计学。事实上,新中国统计工作的建立正是在前苏联统计专家具体指导下,全面引进前苏联的成套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与此同时,我国派出留学生到前苏联学习,请前苏联专家来华讲授。我国大中专学校的统计教科书也几乎全部是翻译前苏联的。由此,我国的统计学理论也完全照搬了苏联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它从根本上排斥数理统计学,否认数理统计学是统计学的组成部分。

虽然在60年代初,开始采用了抽样调查方法,并组织一部分人研究数理统计学的应用,但一直到1978年,绝大多数学者坚持认为,作为研究社会现象数量方面的统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数理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到1980年人们的观念才有所松动,确定了数理统计理论及其应用作为1980—1981年度统计科研的四大重点之一。多数同志接受了数理统计学是统计学分支之一的说法,但仍强调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独立于数理统计学之外的社会科学,它只是“可以而且应该充分汲取现代数学和数理统计的研究成果,以便使社会统计能够更好地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和“使统计工作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取得更大更好效果”。

直到1983年第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上,才有人提出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统计学产生于同一渊源——凯特勒的“社会物理学”,并指出:“由于两者都是统计学,可能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当前的客观要求,缩小彼此之间的分歧,相互转化,趋向融合,以致最后汇流成一门统一的统计学”。然而,当时人们对此论点反应不一。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渐建立,对统计实践提出了新的客观要求,再加上统计工作实践国际交往的加强,这一论点才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并提出了建立涵盖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大统计学”观点。

纵观统计学在我国发展的曲折历程,可以发现,社会经济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尽管对于国家建立适合于集中计划管理的政府统计工作体系和方法制度起了巨大作用,但它也极大地限制了现代统计学的正常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客观上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统计学的畸形发展导致了统计理论研究滞后于统计实践,对政府统计工作改革和统计教育的改革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建立包括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在内的一般方法论性质的大统计学已是大势所趋。

(二)统计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1.统计学学科体系的对象与统计学的对象具有一致性,但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从侧重点上看,统计学学科分类的中心问题是基于一定的原则对于统计学学科体系的内在联系加以揭示,并以严格的符合逻辑排列形式表达这些关系。而统计学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实质是统计学内部各子学科之间、研究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统计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对象是统计学研究对象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统计学学科分类的发展,标志着统计科学知识体系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使人们有可能运用发展了的更加恰当的原则与认识手段去揭示统计科学的内在规律,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统计科学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完善统计学学科体系的意义,一方面要拓宽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并在总体范围内根据部分范围的相对独立性,形成不同的二级学科及其细分;另一方面是要挖掘统计学理论研究的深度,并根据理论深度的难易深浅,就科学管理、统计教学、科研及实际工作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要的统计学学科的具体内容。

2.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

由于人类活动各种实践的需要,各个领域都要研究事物的数量方面以及密切联系数量方面来研究事物的本质。所以不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目前统计方法应用的各个领域上,从最初的人口统计等政府统计,到目前的社会经济统计、生物统计以及自然的或实验的统计,都表明凡是有大量数据出现的地方,都要用到统计学。为此凡是能够以数量来表现的事物均可以作为统计学研究的对象。

3.统计学研究的是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与规律性

总体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各个个体在数量特征上受必然和偶然因素的支配。必然因素反映了该总体的特征,但由于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又是有差异的,如何通过这些个体的差异来描述和推断总体的特征就产生了统计学。要通过大量个体的差异来描述总体的特征,当然离不开各种描述指标以及图表的方法,要通过大量个体的差异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当然离不开对一些研究随机变量规律性方法——概率论的应用。同时,要了解总体的特征和分布规律还离不开搜集大量的个体数据这一前提,这是研究总体的重要手段。总之,统计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规律性。

4.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的性质应属于一门方法论科学,涉及到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方法本身是什么,方法如何运用等内容。因为统计学是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就统计工作而言,它是探究实际问题的,统计方法也是从现实问题中产生的。然而统计学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是在统计方法的应用日益广泛中,统计学的内容才得到不断发展和充实的,特别是概率论的发展为统计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使统计的方法相对独立地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统计方法的内容包括如何去搜集资料,如何对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概括和表征,以及如何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等一系列方法。

(三)统计学学科体系构造原则

1.科学标准原则:统计学学科体系的设计必须能够经受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而不应成为权宜之计,学科体系设计要坚持真理,服从真理,体现科学性、前瞻性,而不应过多地考虑短期因素和人为因素。统计科学的发展,既要从国内现有的研究基础出发,又要充分吸收国际范围内统计科学发展的经验,洋为中用,实事求是。因而,统计学学科体系的设计应根据统计学学科研究对象的客观的、本质的属性和主要特征,根据学科之间的相关联系,划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组成一个科学的、有序的统计学学科分类体系。

2.继承发展原则:重视传统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发扬并继承有关统计学学科体系的研究成果,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外国经验,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力求体现继承性和国际可比性。统计学学科体系的设置要能够揭示学科发展的内在链条关系,既体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又体现从现代统计角度对传统统计的反思,为从事统计科学的人们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从而促进统计学学科的发展。体系的设置还要紧密联系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并为萌芽中的新兴学科留有余地,以便在整个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必要的扩充和延续,从而有利于统计理论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

3.逻辑一致原则:学科分类体系力求自身的系统一致性。二级学科主要反映学科内部的逻辑关系,三级学科要反映统计学学科的全貌。整个学科体系既必须与现实协调一致,又要体现整个学科设置的总方针、目的和要求。

4.简明实用原则:根据统计学学科体系国内外的不同分类模式及我国的现实要求。在学科的层次划分和选择方面,力求简单明了。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三级。根据我国统计科学的科研、实际工作及管理部门的需要设置学科体系结构。设计的统计学学科体系必须能够促进统计研究和统计教学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统计实践。

5.兼容完备原则:统计学学科体系应全面反映统计学学科的全貌,兼容国外各种分类方法,提高国际可比性。对国内外各种分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做为我们设置各级学科的主要参考依据。对于国外一些分类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或进行调整。

6.唯一独立原则:在本学科分类体系中,一个学科只能用一个名称,放在一个位置上。同一层次的学科不能互相包含,各级学科均有特定明确的涵义。

(四)统计学学科体系框架

作为现代统计学的“大统计学”到底应包括些什么内容呢?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相应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升华,它反过来又对实践进行指导。统计学也不应例外。

现代统计实践活动,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部分:(1 )根据研究目的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搜集各种数据资料;(2 )根据研究的目的对象收集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反映被研究现象的基本特征;(3)对条理化、系统化的数据, 根据各种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推断,从中发现潜在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决策,采取行动。既然统计实践活动包括上述内容,那么由实践活动总结、升华并指导实践活动的统计学理论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内容:

1.研究如何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收集所需的数据。它具体包括如何运用有效方法确定收集哪些数据、统计指标设计问题;对于给定指标用什么方式方法有效地得到指标数据、调查方案设计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判别和控制统计数据问题等多个侧面。目前,收集数据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两大类:试验法和观察法。试验法是指通过事先进行有效的试验设计以提高通过试验取得数据的效率和效果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可以人为控制的自然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领域的统计数据收集。观察法则是指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如何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取得事件发生结果的数据的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难于人为控制的自然现象时统计数据的取得。总之,面对复杂的研究对象,搜集哪些足以反映现象基本特征的指标数值和用什么方法收集取得数据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统计实践问题,也是统计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

2.统计学还必须研究如何有效地整理所有取得的上述原始数据,从而使原始数据条理化、系统化,从而能更准确地刻划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因为,一般而言,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收集起来的原始数据,多是杂乱无章的很难直接用于描述被研究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用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核实、检查、分组、归类、汇总整理,并作出初步分析,达到条理化、系统化的目的。常用的方法包括统计分组,计算相对数、平均数、极差、方差等数量特征,以及直方图、茎叶图、脸谱图等传统和现代统计图示方法等。

3.统计学还必须研究,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对条理化了的数据按照什么规则和方法作出合理的统计推断,发现被研究对象潜在的规律性并提出决策依据和建议。这应是现代统计学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包括统计分布理论、估计理论、假设检验理论、关联与相关分析理论、回归分析、方差分析、随机过程与时间序列分析等具体内容。

4.统计学还应包括基本统计方法在各个领域中的成熟应用,这是统计学的特点,也是构成统计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我们认为统计学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统计史学及统计学其他学科四大部分。其中,理论统计学包括前述统计学定义中所包括的全部内容,它从收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的统计实践活动中升华,形成统计学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反过来指导统计实践活动。应用统计学则主要研究理论统计学一般理论与方法在社会、经济、自然、工程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多种具体方法。它是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的交叉科学,也是理论统计学发展的源泉。统计史学是研究统计思想、统计活动等发展变化历史进程,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分支。统计学其他学科则是指哪些与统计学有关又不能纳入前述分支的统计学研究领域。

理论统计学按其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研究方法的独特性以及学科研究和发展现状等具体因素,可以进一步细分为:1.统计指标体系设计、2.统计指数理论、3.试验设计、4.统计调查、5.统计描述、6.概率论、7.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8.非参数估计、9.稳健估计、10.回归分析、11.方差分析、12.随机过程、13.时间序列分析、14、多元分析、 15.贝叶斯统计、16.决策论、17.序贯分析、18.空间统计、19.统计计算、20.理论统计学其他学科等三级学科。

应用统计学作为理论统计学一般理论与方法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它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比较成熟的分支可进一步细分为:1.政府统计、2.企业统计、3.经济计量学、4.金融统计、5.保险精算、6.人口统计学、7.社会统计学、8.科学技术统计、9.天文统计、10.地质统计、 11.生物统计、12.气象统计、13.生态与环境统计、14.医学与卫生统计、15.教育统计与心理计量学、16.统计质量控制、17.可靠性分析、18.生存分析、19.统计应用软件、20.应用统计学其他学科。

统计史学主要包括统计思想史学和统计活动史学等内容。

统计学其他学科主要包括:统计活动组织与管理、统计法学、比较统计研究、统计教育与统计培训等内容。

(执笔:张宏性,孙学光)

标签:;  ;  ;  ;  ;  ;  ;  ;  ;  ;  

统计学科体系研究中的一般理论问题_统计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