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论文_金菊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论文_金菊

金 菊

鞍山市第三医院 辽宁鞍山 114031

摘要: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30例经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控制不良的2 型糖尿病的患者,采取睡前每天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1次方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睡前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1周后FBG、2hB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3个月后FBG、2hBG、HbA1c较治疗前均下降(P均<0.05),低血糖反应发生少。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好、安全性高,低血糖发生率低。

关键词:2型糖尿病;老年人;甘精胰岛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伴着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心、肾、脑等并发症多发。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甘精胰岛素治疗,甘精胰岛素首先控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随之下降,实现血糖全面达标;并可强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我们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在口服降糖药治疗基础上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包括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住院的30例经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65岁,所有患者口服2种或2种以上降糖药(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而未使用过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均>13.9mmo l/ L,糖化血红蛋白(H bA1c)>9.0 %,排除严重心、肝、肾及胃肠道疾病,无合并急性感染和急性并发症。男14例,女16 例,年龄(70.28±7.61)岁,病程2-25(8.34±4.8)年。

1.2方法

开放性研究,用药前后进行对照,所有患者接受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严格遵守糖尿病饮食,体力活动相对固定。在饮食及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30例患者于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治疗,分别于1周后复查FBG,3个月后复查FBG及HbA1c。

1.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50例患者联合治疗前空腹血糖FBG为(13.26±1.32)mmol/L,治疗后1周及3个月分别为(7.89 ±2.52)mmol/L、(6.41±1.27)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血糖(2hBG)为(16.5±1.8)mmol/L,治疗后1周及3个月分别为(12.0±1.81)mmo l/L、(7.92±1.27)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10.06±1.25)%,治疗后3个月为(6.09±1.02)%,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无严重低血糖反应,30 例中仅1例出现轻微低血糖反应,经过食用含糖食物后,症状很快缓解,血糖恢复正常。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2型糖尿病(T2DM)多见于中老年人,大部分患者体型肥胖,血浆胰岛素水平分泌相对性不足,且存在胰岛素抵抗;其高血糖症进展缓慢,但容易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胰岛分泌功能,控制过高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治疗的重点,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为血红蛋白中2条β链N端的缬氨酸与葡萄糖非酶化结合而成,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且为不可逆反应,由于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寿命约为120d,因此GHbA1c测定可反应取血前4-12周的血糖总水平。研究表明每降低HbA1c1%,糖尿病患者心脏病的发生率降低14%,糖尿病相关死亡降低21%,微血管病变降低37%,故HbA1c的控制在糖尿病患者中至关重要。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肝肾功能下降以及升血糖的应激机制障碍,在治疗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低血糖,基础胰岛素的作用是抑制肝糖的输出,从而使两餐之间和夜间的血糖保持稳定。浓度相对恒定,没有峰值。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通过对天然人胰岛素进行重组DNA修饰生产的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它是人胰岛素A链21位天冬氨酸由甘氨酸代替,B链31、32位加了2个精氨酸。再加少量锌,从而改变了等电点(pH5.4-6.7),甘精胰岛素在酸性溶液(pH4.0)中呈溶解状态,能保持结构稳定,注射前不需混匀,注射到皮下组织(中性环境)后,可形成微沉淀物,使胰岛素的分解、吸收及作用时间延长,能够维持24小时接近生理基础状态的胰岛素浓度,能够控制高血糖和黎明现象而不增加夜间低血糖的危险,1次/d给药,患者依从性好,控制血糖平稳,具有无明显峰值的特性,低血糖发生率低,而且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容易达标。本研究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治疗不能达标时,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后能使FBG、2hBG和HbA1c明显下降,低血糖发生率低,无严重低血糖发生,在基层医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睡前联合注射甘精胰岛素,同样可以将血糖控制良好,是一种使用安全、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Wild S,Roglic G,Green A,etal.Glob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estimates for the year 2000 and project ions for 2030[J].Diabetes Care,2004,27(5):1047 -1053

[2]潘长玉,田慧,刘国良等.中国城市中心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5):420 -424

[3]Adler GK,Kinsley BT,Hurwitz S,etal.Reduced hypothalamic-pituitary and sympathoad renal responses t o hypoglycemia in w omenw ith fibromyalgia syndrome[J].Am J Med,1999,106(5):534-543

[4]Levien TL,Baker DE,White JR Jr,etal.Insulin glargine:a newbasal insulin[J].Ann Pharmacother,2002,36(6):1019-1027

[5]Riddle MC,Rosenstock J,Gerich J,etal.The treat-to-target trial:

randomized addition of glargine or human NPH insulin to oral therapy of type 2 diabet inpatients[J].Diabetes Care,2003,26(11):3080-3086

[6] 卜石,邢小燕,王娜,等.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7):464 -467

[7]Halter JB,Kennedy L,Herman WH.Glycemic control and saf et y of insulin glargin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 es mellitus:the Goal A1c S tudy[J].Diabet es,2006,55(Supple 1):A114

[8]李秀钧,齐今吾.UKPDS 简介与评价[J].实用糖尿病杂志,1999,7(1):2

[9]Mckeage K,Goa KL.Insulin glargine:areview of its therapeutic use as al on gactin hagent for the managenment of t ype 1 and 2 diabet es m el ltu s[J].Drugs,2001,61:1599 -1624

论文作者:金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  ;  ;  ;  ;  ;  ;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论文_金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