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研究论文_刘旭东

关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研究论文_刘旭东

身份证号码:13102319890805XXXX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集成信息技术、电气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近年来正在快速发展之中,逐渐形成了智能化技术,可以说智能化技术是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论文主要就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进行简单的归纳,重点分析该技术在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

1.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情况

1.1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信息技术应用阶段

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处于信息技术应用阶段,就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将信息技术渗入其中,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电力系统采用信息技术实施管理,不仅对各种数据有效处理,而且还形成了信息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

1.2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建设维护阶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故障得以及时处理。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电力系统的运行都被远程监督,系统运行状况都能够及时发现,这就使电气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得以灵活应用,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起到了有效的维护作用。

1.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有效控制阶段

随着电力工程规模化发展,对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率,就要实施必要的控制管理,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电气工程自动技术

2.1智能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运行中采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是对电力系统实施了网络化管理。电气工程自动是将电气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结合。当电网运行中存在问题,自动化技术就可以将有关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以对问题及时采取技术措施处理,从而实现了电网的智能化管理。电力系统应用自动化技术,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控制性,同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电力系统得以有效控制。

2.2故障诊断

近年来,国内的先进科技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为自动智能这项技术的运用带来更多困难及机遇,最为明显的就是体现在具体的运用范围上,对比以前的运用有了较大的拓展。自动智能这一技术借助计算机来促进高效控制的实现,在对工程设计时有较多优点。一旦自动化控制系统出现了故障,过去我们只能采取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故障诊断。但人工诊断非常依赖于维修人员的经验和维修水平,且很容易出现诊断差错,影响故障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尤其是一些故障的“死角”常常被漏诊。采用智能化技术,我们可以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测,根据其工作环节里产生的各种数据,对其运行中的状态及时作出判断,及时发现其运行中潜在的一些故障,判断出改变其运行状态的各种因素。因此可以及时有效地对电气化工程系统的故障原因进行定位,使我们平时在进行系统养护的环节更有针对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就是说,通过智能化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将故障诊断由“马后炮”变为事前预防,使我们能更主动地把握设备的可靠性,这对于我们更加得心应手地驾驭电气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自动智能这一技术的使用及进步对电气工程尤为重要,不但能解决自动智能这一技术在进步期间出现的问题,还能极大促使与电气相关的工程的生产成效得以提升,保质保量降低故障的产生率,从而提升企业进行生产的能力及水平。

2.3电气设计

电气工程产品设计广泛,影响设计的因素也很多,产品在开发中具有不定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开发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相当长时间以来,电气工程产品的设计都是按照技术人员的经验创作开发的,然后测试新产品的性能,测试的结果决定着新产品是否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开发。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当中,资金投入较高,生产成本较大,技术人员工作量大,而通过电气工程新产品在研发中对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减少人工的设计,减轻人工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在新产品设计中所用的时间,投入生产周期缩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使电气工程企业快速稳步的发展,在同行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是电气工程新产品设计中所用的两种主要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遗传算法是指利用电气系统实现对设备直接操作,这种技术有效地提升了新产品的内在的性能,而且改善了在以往新产品在研发中要先确定新产品的制定标准后才能研发生产新产品这一弊端。应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可以使新产品按照自身的特性完成最为合理的设计,因此这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气企业中。专家系统这项技术是指通过遗传算法总结出的经验,完善电气产品设计中的信息系统,作为电气新产品开发中的科学依据,以更好的完成电气新产品的开发。

2.4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技术是通过建立模糊模型来分析电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方式,进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模糊技术在家用电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简单方便,能够快速的对电气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控制与管理。在电力系统中,通过模糊逻辑控制技术,能够快速的对电气系统中的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电气系统出现故障的位置及故障的类型,模糊技术与神经网络技术的结合,能够智能化的对电气系统中的发电机故障进行测试诊断,通过模糊计算与处理,快速的对电机故障进行定位处理,为故障的解决提供帮助与指导。

3.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智能技术也朝着集成化、网络化以及模板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便是LED显示屏技术。该技术中的科技含量比较少,而且体积较小,质量较轻,并且能够将有效地将图像等信息显示在一些超大尺寸的屏幕上面,这就能够有效地提升整个电力工程中自动化系统的显示器性能。而且在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进行电力系统的模板化,也能够提升整个电力工程中其智能系统整体的集成性,这样就能够有效实现该控制系统的标准化。在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通常是以网络作为基础来进行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操作系统,并进行信心显示器的有效控制,从而得到电力系统中的无人操作或者远程控制这一发展需求。

结语

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之中,能够有效地减少电气企业工作人员的作业量,提高工作的效率,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而言十分有利,但目前来说,智能化技术还需要不断地改进优化,才能够切实推动电力企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77-178.

[2]张韦维.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1:85-86.

[3]胡晓月.基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114.

[4]禹朝森.探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智能化技术的运用[J].电子世界,2016,19:47+49.

论文作者:刘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研究论文_刘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