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研究性教学实践与成效论文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研究性教学实践与成效

熊 飞,潘志明,黄金林,葛才林,吴晓霞,陈 刚,余徐润

(扬州大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 在推进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研究性教学实践中,从组织形式、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探索。4年的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对提升生物科学师范生培养质量效果显著,对其他专业改革也具有示范作用。

关键词: 生物科学;师范生;研究性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战略主题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其中,坚持能力为重就是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1-3]。2014年我校出台了《扬州大学关于推进研究性教学专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旨在推进专业层面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对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改革,形成适合研究性教学的教学环境和培养体系,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将熔炼好的合金液加入到LK DCC500型冷室卧式压铸机中,压铸运行参数采用模拟分析后的最佳组合参数,即浇注温度670 ℃、压射速度4 m/s、模具温度240 ℃,在最佳组合参数下进行压铸.图1为实验试样.

4年来,我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紧密围绕“立足江苏、辐射全国、放眼世界,培养服务于全国基础教育富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办学定位,在组织形式、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对研究性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1 生物科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改革的组织形式

我院成立了生物科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讨论研究性教学改革方案和具体实施事宜。每学期召开2~3次专题会议,在学期结束后召开研究性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或研讨会,及时总结整理实施细则、制度安排、教学设计方案、学生学习过程记载等相关资料。

充分发挥全系及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等教研室在改革中的作用,各教研室每学期至少召开3次教学改革研讨会。组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主要由教学水平较高、研究能力较强的主讲教师、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及科研能力较强的高年级研究生组成,主讲教师为核心成员,导师和研究生为辅助成员。该团队对学生,特别是新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创新研究、人格养成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指导。

2 生物科学专业研究性教学的具体举措和成效

2.1 与中学基础教育部门深度合作,修订研究性教学培养方案

学生的最终成绩由考试成绩、过程性成绩和发展性成绩构成。对于实验学时数比重较高的必修课,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平时成绩(过程性成绩)占60%~50%,发展性成绩占10%左右。过程性评价中教师评价占60%左右,学生评价占40%左右。对于选修课,考试成绩、过程性成绩和发展性成绩所占比例由任课教师决定。

表1 新修订的生物科学(师范)培养方案中与研究性教学相关的课程

2.2 科学设计研究性课程内容,与中学教师联合开发研究性教学课程与教材

课程设计是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设计要求任课教师精心准备课程背景知识和大量辅助资料,注重讲授、自学、研讨、调研、实践等教学方式的合理安排,适当压缩课堂讲授课时数,按照课程进度分阶段集中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主要知识点,科学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和任务,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使之不少于课程设置总时数的25%。

将大学生创新团队活动贯穿学生培养过程,促进了学生专业学习与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学态度,有利于今后走向教师岗位后,更好地指导中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更好地开展探究实验教学。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根据自身前期调研提出项目方案,自主邀请相关教师作为顾问,积极申报各类科研创新项目,参与科学研究[6-7]。学院积极支持专业教师申报各类教学改革项目,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创新项目中,实现科研项目本科生全覆盖。近4年来,专业教师共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8项,省级项目7项,校级项目15项。学院还投入创新基金经费30余万元,支持所有本科生参与创新项目研究,并根据项目进展进行后期滚动支持。

还要重视对教师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课程设计、授课形式、课堂组织、知识信息、师生互动、课堂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还包括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资源共建共享的业绩、在研究性教学改革理论探究和实践创新中的贡献情况等。

表2 近4年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教师出版的教材

2.3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教学方式改革是研究性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鼓励教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5]。坚持大班授课与小组讨论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丰富教学形式,拓展教学内容,进一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考试评价即考试成绩由卷面分数(包括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决定,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所占比重由主讲教师确定,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原则上不超过40%。过程性评价主要根据学生的到课率、学习笔记(包括课堂笔记和自学笔记)、小组讨论和汇报、读书报告、课堂表现(包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等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各环节所占比重由主讲教师确定。发展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参与探究性实验或自主创新实验时的实验设计质量、实验参与率、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等方面的表现。

左小龙说:这样,你看,用学生肯定要比较好一点,我们去找小学生,小学生的感染力比较强,小学生容易得奖。我们去小学门口,看看谁被人家欺负了,咱俩过去,伸张正义,把人赶跑,再要求他加入合唱团,有了组织,有了社团,就不会被人欺负了。

生物科学专业依托学院“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生物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等项目,建立了“三位一体”(虚拟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和“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了贯穿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研究性教学体系,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条件。生物科学专业教师依托植物生理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植物生理学和微生物江苏省在线开放平台等项目,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PPT、MOOCS、微课等手段,适时在线与学生互动,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和难题,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1即是《如此温柔》的标题和开始部分。上面写道:“赠燕妮 如此温柔 李树化 一九三○年耶稣诞节。”这几个字提供了颇为丰富的信息,“赠燕妮”是副标题,《如此温柔》是正标题。“一九三○年耶稣诞节”说明这首小曲创作于1930年12月25日圣诞节。

2.4 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研究性野外综合实习

生物科学专业在常规野外实习内容的基础上增设了研究性野外综合实习内容。该实习一般开始于暑假后1周或秋季学期开学前1周,地点在浙江西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期3个月。要求学生撰写并提交研究性实习论文,进行研究性专题汇报。经过充分准备和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认真地进行研究和记录数据,返校后认真整理数据和撰写论文[8-10]。通过该实习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而且能显著提升学生团队精神、意志品质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研情操,同时也能促进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学生研究课题完成率达80%,形成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

图解具有直观、生动等优点,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该种方法,对会计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T型账户是会计教学的一个基本工具,它可以清晰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而且通过账户可以把不同的经济业务联结成一个整体,便于学生理清思路,增强感性认识。

2.5 以创新项目促进专业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

研究性课程内容的设计要具体化和有针对性。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知识的先后逻辑关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规定明确的范围和确切的目标,不能不切实际地开列大量学生根本不可能完成的阅读书目和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完成的研究任务、课题内容和所用方法必须是专业的、科学的,而不能是非专业的、感想式的。通过研究任务和课题设置,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思维。

2.6 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科竞赛为导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以学科竞赛为引领,积极支持学生参加生物学各类学科竞赛,积极为他们搭建与全国生物科学类大学生交流的平台[11]。同时,尝试与常规教学环节相结合,将学科竞赛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如学科竞赛“课程化”“衔接化”“高效指导化”“科研化”等,推动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借助“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实践性训练平台,创新各种实践育人的方式和方法,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4年来,学生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江苏省高校生物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5项;获江苏省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以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为主的科技创新团队成功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2.7 以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关乎研究性教学专业改革的质量。建立包括考试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3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

我校生物科学专业研究性教学主要采取 4种方式:专题拓展交流、生产或生活调查、综合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专题拓展交流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制作PPT、口头表达等能力。生产或生活调查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6-7]。探究性实验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年来,生物科学专业80%的专业课程全程实行了研究性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在实践创新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如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研究了小麦在干旱条件下颖果的形态和生理变化规律,其以第一作者撰写的科研作品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以第一作者发表 SCI论文1篇。此外,专业教师发表研究性教学论文4篇。

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评价及学生互评价。教师评价包括考试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3个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卷面成绩、到课率、学习笔记(包括课堂笔记和自学笔记)、小组讨论和汇报、读书报告、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学生评价包括学生相互评价和教师再评价2个方面。学生相互评价主要体现在过程性评价方面,即要求学生从主动性、参与性、合作精神和活动效果等方面评价他人,教师再评价主要由教师评价学生对他人评价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如果学生评价他人的结果与全组其他学生的评价结果偏差过大,则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教师对学生再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对学生过程性评价成绩。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是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聘请基础教育管理部门人员和中学特级教师参与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设计与研究性教学特点和理念相适应的培养方案[4]。该方案中除了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外,增设了专业研讨课程及研究性实践教学内容、跨学科综合性专题研讨课程等,如增设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师口语与书写”“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课程;还增设了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如“专业创新思维训练”“专业科创指导和训练”课程(见表1)。形成了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相结合的创新型生物科学师范生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教育能力。

与中学优秀教师联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形成校地联合培养创新型生物科学师范生的模式。根据中学生物学教师能力标准共同确定“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课程标准,直接请中学优秀教师主讲“儿童发展与学习”“教师口语与书写”课程,并与他们联合开发“中学教育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进行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和优质课现场学习的机会,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近4年来,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在各类教学能力比赛中共获省级竞赛二等奖5项,主编教材7部(见表2),其中,《植物学》《植物学实验指导》获“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植物生理学》获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此外,发表教改论文1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5篇。

[5]曾建康,樊昂君,等.2016年,湖南省花垣-凤凰铅锌矿整装勘查区专项填图与技术应用示范报告[M],1-173.

3 生物科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的保障

为调动师生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积极性,保证研究性教学改革顺利进行,设立了研究性教学改革专项基金,用于为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开设研究性教学课程的教师超出正常教学工作量的课时奖励酬金、专业调研差旅费、教材和图书资料购置及研究性教学论文、教材或参考资料编写、出版所发生的版面费、成果鉴定费等。其中,用于授课教师及指导教师的工作津贴占总经费的60%左右,对教师撰写研究性教学的学术论文、编写出版与研究性教学相关的教材或参考资料给予适当奖励,对于结合生物科学专业研究性教学而组织开展的各种竞赛、文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奖励。

当前,世界格局加快演变,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各国要秉承 “共商、共建、共享”,牢牢抓住发展这个 “最大公约数”,在国际上, “中国欢迎各方搭乘中国发展的 ‘快车’、 ‘便车’,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参与到合作中来”[1];在国内,各省市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审时度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湖南作为红色资源大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价值,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客观要求,也是湖南省开放崛起和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必然需求。

研究性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为,开设全程研究性教学课程的工作量以该课程计划学时数的 2倍计算,非全程研究性教学课程按每次10个补贴学时数计算,但学时补贴次数不超过2次/每门课。研究性教学工作量纳入学院年终教学工作量认定。另外,学校将在教学研究课题、教学奖项等的评审工作中,优先考虑参加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教师,也是教师进行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4 结语

近4年的生物科学专业研究性教学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效。通过生物科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改革,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习惯及研究和创新意识[12-14]。实践证明,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围绕我校“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在专业层面开展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生物科学师范生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李师鹏,孙洪兆,刘静,等. 高教基教深度融合: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型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 33(2): 1-7.

[2]王俊生. 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 高等农业教育,2013(11): 73-76.

[3]佘远富,王庆仁. 高校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 111-115.

[4]巩红冬,李彪,王玉林. 生物科学专业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中学生物学教师国家标准的视角[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 55-56, 66.

[5]熊飞,王忠,顾蕴洁,等.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植物的抗逆生理”教学中的应用[J]. 生物学杂志,2012, 29(2): 108-110.

[6]夏石头,萧浪涛,彭志红,等. 国际合作办学的生物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国际生科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8(13): 192-194.

[7]李璟琦,贺游利,濮智颖. 生物科学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 32(11):85-87.

[8]张小惠,朱忆文,李之音,等. 西天目山野生蔬菜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利用[J]. 江苏林业科技,2017, 44(5): 22-26, 31.

[9]冯有为,何妍之,刘丽,等.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垂直分布特征分析[J]. 浙江林业科技,2016, 36(6): 30-35.

[10]聂甲玥,许亚波,沈杰,等. 西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蕨类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2017, 44(2): 95-99,128.

[11]章宗标,金林樵.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学科竞赛为导向,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 151-154.

[12]何兴兵,林永慧. 与教师科研结合开展生物科学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具体模式及组织管理[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5):15-16.

[13]郑伦楚,徐晓军. 论高校研究型教学的阶段性模式与深度推进策略[J]. 中国大学教学,2011(2): 18-19, 60.

[14]高晨光. 地方高校生物科学品牌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 30(12): 115-117.

Practice and effect of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in Biology Science specialty (in normal universities)

XIONG Fei, PAN Zhiming, HUANG Jinlin, GE Cailin, WU Xiaoxia, CHEN Gang, YU Xurun
(Colleg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promoting the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practice of Biology Science specialty in normal universities, the all-round reform and the explor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aspects of organizational form, training scheme,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etc. Four years’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training mode has a remarkabl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for th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majoring in biology, and also has a demonstration effect on other professional reforms.

Key words: biological scienc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4956(2019)08-0199-04

DOI: 10.16791/j.cnki.sjg.2019.08.048

收稿日期: 2018-12-19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C212);江苏省教改课题(2017JSJG239);扬州大学“青蓝工程”项目“植物与植物生理学教学团队”

作者简介:

熊飞(1972—),男,江苏泰兴,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科学系主任,主要从事生物科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E-mail: feixiong@yzu.edu.cn

中国图书出口贸易受着种种因素的制约,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图书进出口贸易仍然存在逆差现象。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深的情形下,我国的图书出版企业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竞争的压力。在我国出口贸易的过程中,不仅是要将我国优秀的图书推向世界,更重要的是将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推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一个真正的、全新的文化中国。

标签:;  ;  ;  ;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研究性教学实践与成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