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论文_韦孟怀,韦利菊,刘玉妮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论文_韦孟怀,韦利菊,刘玉妮

韦孟怀 韦利菊 刘玉妮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 547000)

【关键词】 老年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347-02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9%[1]。老年人不仅患病率高,而且血压波动大,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及餐后低血压;它是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然而,现实生活中多数高血压患者对该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低。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利用候诊时间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加对合理降压方案的依从性,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我院对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采取以下健康教育措施,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1.心理指导

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多器官功能受损及并发症,特别是并发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严重疾病时,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痛苦,而且还因恐惧、焦虑等心理作用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一些老年性患者,年轻时因生活困难曾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生活,晚年生活好过了却患上终身性高血压,因而患者更易出现暴躁、易怒、遵医行为降低等行为,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又易导致血压的升高,影响疾病的转归,所以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尤为重要[3]。医护人员除了热情对待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外,还应根据患者具体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一是讲解长期的抑郁或情绪激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或因为家庭杂务繁重,均可使血压增高的危险性;二是指导患者学会释放压力,如听音乐、经常学习对自己健康有益的保健方法、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等;三是学会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冷静对待各种外界刺激因素,化解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衡。

2.用药指导

药物治疗因人而异。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进而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而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所以老年高血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应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在能耐受降压治疗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应避免过快降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药物逐渐降压除高血压急症期以外,降压以在数日、数周内逐渐降低为佳,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压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机体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目前的水平,突然降低反而无益[4]。同时告诉患者及家属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是长期的,血压达到目标血压后应坚持服药,患者在家中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没有医生的指导,切不可轻易换药和停药,否则容易导致血压波动,使病情恶化。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要详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努力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护能力。

3.饮食指导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患者病情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的饮食结构是低盐、清淡,无刺激的饮食。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少吃多餐避免过饱;多食芹菜、萝卜等新鲜疏菜和奶制品、海产品,保持大便通畅,宜多食水果,尤其是香蕉,多喝水。低脂(减少食用油摄入,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低蛋白、禁烟限酒饮食。

4.运动指导

适量体力活动及保持标准体重是独立的降压因素,具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达到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但运动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酌情选择运动方式和持续时间,老年人宜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登山等,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70-年龄),运动频率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晨起时勿立即坐起。

5. 监测血压的指导

首先是告诉患者定期测量血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患者在院外治疗时只有通过自己定时监测血压才能了解血压的动态情况,指导降压治疗并评价药物疗效。其次是指导患者用小型摄带式血压仪定期测量血压,并教会如何使用,如何摆好体位,何为收缩压或舒张压,并做好血压值和时间的记录。告诉患者血压随季节、情绪、昼夜等因素波动变化。如冬天血压较夏天高;夜间血压较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等到;因此患者在起床前测量血压较准确,如运动后安静休息30分钟后才能测量血压,如患者血压一旦升高或骤降,有头晕、头胀和头痛症状时,要立即测量血压,避免降压药降压效果无效或过快降压,必要情况下要及时就医。

6.小结

对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更多的高血压相关知识,使患者积极主动去改变生活方式,拥有健康心理,接受早期、正规的药物治疗,从而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而达到高血压的一级、二级预防。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建.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57-271.

[2] 由天辉.内科护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74-79.

[3] 陈素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对健康需求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2005,7:81-83.

[4] 吴秀兰,老年性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16):1457-1458.

论文作者:韦孟怀,韦利菊,刘玉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论文_韦孟怀,韦利菊,刘玉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