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_贫困人口论文

21世纪初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_贫困人口论文

21世纪初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扶贫开发论文,初中论文,农村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制定的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实现在即。但是扶贫开发工作仍不能放松。这是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农村贫困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新世纪新时期还要继续扶贫。但问题是新时期中国农村如何扶贫?

一、对当前农村贫困形势的基本判断

1、“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功, 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革初期,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超过2.5 亿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3%。通过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变革,农村贫困状况显著改善,1985年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下降到1.25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8%。为了加快扶贫进程,1986年国务院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全国划定592个国家贫困县,实施重点扶持、 集中开发的扶贫战略。实践证明,这种开发式扶贫取得了成功。1993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8000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7%。但是,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和贫困人口的不断减少,扶贫难度越来越大,主要是因为剩下的贫困人口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较恶劣的西部地区、山区和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解决这部分人口的温饱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此,中国政府于1994年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政府历史上第一个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明确的扶贫规划。经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得到有效实施。据统计,到1999年底,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测算,全国农村还有3400万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7%。2000 年各级政府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估计将有近1000万人能脱贫,这样到本世纪末全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总数下降为2400万左右。这部分人口多为残疾人、无劳动能力或资源条件极度缺乏的人,单靠自身努力或开发式扶贫难以解决温饱问题,必须通过社会救济才能实现最终脱贫。这部分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因此,从总体上讲,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解决了温饱,不等于消灭了贫困,新时期还需要继续扶贫。 这不仅是因为新世纪开始时我国农村还将存在2000多万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未解决,而且主要是因为:

(1)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很低, 由此确定的贫困人口的生存能力较弱。1999年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是人均年收入625元, 与世界银行制定的人均每天1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相差很大;在现行贫困标准中, 食品消费需求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占80%左右,也远高于60%的国际标准。因此,该标准实际上是满足贫困人口最低生存需要的温饱标准,超过了该标准,摘掉了贫困帽子,但生存能力仍然很弱。

(2)已解决温饱问题的这部分人很不稳定,容易返贫。 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测算,近几年农村贫困人口返贫率高达30%左右。

(3)按照五等份分组,农村20 %最低收入人口的显著特征是收入水平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弱。1999年20 %最低收入人口的平均收入是880元,比温饱标准只高255元,再扣除必要的非食品消费需求,用在扩大再生产方面的支出所剩无几,这些人口发展能力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贫困。因此,新时期要对这部分人口给予特别的关注。

3、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短缺。 在自然条件和资源方面,贫困人口中山区的人口比重高达51.1%,而非贫困户则只有24.8%。贫困人口耕地从数量上看就明显少于非贫困人口,亩均粮食产量明显偏低表明贫困人口拥有耕地的质量也十分低劣。在贫困人口中,33.8%的户有自然条件恶劣的现象。对于劳力不足、素质低下或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农户,以发展种植业为主的农户扶贫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均难以起到明显的作用,必须寻求更有针对性的、更长远的扶贫办法以帮助这部分人口摆脱贫困。

4、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素质较差,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 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仅从人口数量上看,许多人会以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过剩。但若考虑到人口素质,人力资源不足矛盾十分突出。现有贫困人口劳动力文盲率高达22.1%,比非贫困人口高13.2个百分点,而初中以上劳动力比重只有38.6%,比非贫困人口低15个百分点。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较差,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户的比重高达20.5%,劳动力文盲率达16.9%,都比东部地区高一倍。尤其值得担心的是贫困人口儿童入学率要明显低于非贫困人口,12—14岁儿童入学率低8个百分点,15—17岁人口的入学率低11个百分点。 考虑到卫生条件恶劣造成贫困人口身体素质下降,人口膨胀造成的劳动力负担上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源不足的现象十分突出。14.2%的农户有前面提到的人力资源不足的现象,相应的,在非贫困人口中,这个比重只有2.5%。

二、新时期农村贫困的性质和扶贫目标

从世界范围看,贫困演变一般要经过极端贫困、一般贫困和相对贫困三个阶段。极端贫困是指贫困人口收入不能满足生存需要,生活不得温饱;一般贫困是指贫困人口虽然解决了温饱,但无力满足基本的非食品消费需求,缺乏自身发展条件,仍无力真正摆脱贫困;相对贫困是收入能满足基本生活消费的需要,但相对于高收入阶层,他们是贫困的。很明显,我国农村贫困状况目前正处在第二阶段,虽然绝大部分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解决,但仍存在相当一部分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贫困人口。因此,今后扶贫的工作目标应由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转到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包括解决温饱和必要的非食品消费需要,以巩固和提高贫困人口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因为只有穷人在教育、医疗、交通及社会服务方面支出的增加,其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提高,才不容易返贫。

三、对今后农村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1、实现农村扶贫战略的四个转型。与过去相比,21 世纪初农村贫困面临新的形势和具有新的反贫目标。据此,要实现新时期农村扶贫战略的四个转型:一是扶贫目标要实现由解决极端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或温饱问题转向重点关注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二是扶贫对象要实现由重点关注区域贫困人口转向面对所有农村贫困人口;三是扶贫范围实现由国定贫困县或贫困地区向所有贫困村或贫困户转移;四是扶贫资金投入重点由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改善自然条件转向直接帮助贫困人群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和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上来。

2、针对不同地区贫困状况,实施分类扶贫。全国31个省、区、市可以分成四类:

一类地区:包括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福建、 广东等4省3市(属于东部地区),贫困人口以零星插花型分布为主, 贫困人口所享有的基础设施水平、劳动力文化水平均接近非贫困人口平均水平,但儿童入学率较低,高达80%的贫困农户有自然资源或人力资源不足的特征。因此,对这类地区的贫困户要以救济扶贫为主;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救灾、保险、互助合作、民政救济以及民间慈善救济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条件的省区要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消灭极端贫困现象。一类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万元以上,扶贫资金应以自筹为主。

二类地区:包括河北、辽宁、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等13个省、区、市(近半数属于中部地区),这类地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省区内差异大,集中连片贫困人口仍然存在,同时插花型贫困人口也大量存在;二是46.7%的贫困人口有资源不足的问题,因而需要针对省内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反贫困策略;特别要密切注意大江大河的动向,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二类地区处于多条大江大河的中下游,严重的洪涝灾害常使大量人口返贫,1990年和1998年的大洪灾就曾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出现大规模返贫现象。二类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并不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5500元左右,因此扶贫资金要靠中央与地方共同筹措。

三类地区:包括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省区(属于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密集、贫困程度严重,仍然存在大量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公路、学校的拥有率已很高,但是电话、卫生所拥有率非常低,特别是劳动力文盲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儿童入学率很低,安全饮用水缺乏,有40%的贫困农户有资源不足现象。三类地区是我国的贫困密集地区,脱贫进程如何直接影响我国能否胜利实现新世纪的脱贫目标。三类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4000元,且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大幅度降低贫困发生率。扶贫资金应以中央投入为主。三类地区应该特别重视利用西部开发的大好机遇,做好全方位的扶贫开发工作。

四类地区: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吉林三省区,属高寒地区,以同等的收入水平解决温饱问题较为困难,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因灾临时返贫人口,但该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有一定基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6000元左右),自然资源充足、人口素质较高,仅有12%的贫困农户有资源不足现象,适合于开发式扶贫。因而这类地区应该扩大扶贫贷款的覆盖面和资助强度,大力推广直接面向农户的发展生产型的扶贫项目,积极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

3、强化教育, 立足从根本上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证明,人力资本投资是最经济、最有效率的。农民收入调查和研究的结果也证明,文化程度与收入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教育扶贫问题。但遗憾的是,目前贫困人口的教育状况明显落后,儿童入学率、小学完成率持续走低,这意味着新一代文盲在成长,也意味着新一代贫困人口正在形成。如其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力物力代代扶贫,不如寄希望于现在、寄希望于下一代,通过教育扶贫,使其成长为有知识有能力的劳动者,彻底摆脱贫困。

强化教育的内容并不仅仅指新建、改建校舍。目前贫困人口所在地有学校的比重已经很高,关键是解决贫困儿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1996年对西南(广西、贵州、云南)世界银行贷款扶贫项目区35个国定贫困县的失学儿童原因的调查,在失学儿童中有69.4%是因为家贫无力支付学习费用,只有2.9 %的学生是由于学校太远、没有校舍、没有教师而失学。该调查还表明对儿童直接资助工作开展的好的地方,入学率有明显的增加。另外,即使是赊账上学也能有效地提高入学率。1997年对秦巴(陕西、四川、宁夏)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区26个国定贫困县的调查也证明了相同的观点:78%的儿童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没有一个失学儿童是因为学校太远或设施不足而失学。因此,教育扶贫的重点应放在全面开展对失学儿童的直接救助工作,通过免费甚至补贴的形式提高贫困儿童的入学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降低贫困地区的学杂费标准,严禁乱收费。

标签:;  ;  ;  ;  ;  ;  ;  ;  ;  

21世纪初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_贫困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