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卷简介_部首论文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卷简介_部首论文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语文论文,第四册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指导思想

1.本册教材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编写的。是经过大面积试教和广泛听取意见后修改成的试用本,力求符合《大纲》要求和教改精神。

2.教材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注重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3.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认识发展的规律,安排好语文基本功训练,力求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4.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继续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训练阅读和写话等能力。

5.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力求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富于儿童情趣,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6.教材分量适当,注意减轻学生负担。篇数比实验本略有减少,调整了偏深偏难的课文,每课生字数量及课后作业题量适当,注重讲求实效。

二、教材特点

1.入选的课文思想性强,知识面广,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儿童的知识。本册教材保留了通用教材中的优秀篇目15篇,增选了新课文9篇,占全册教材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课文文质兼美,体现时代精神,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

本册教材还编入内容丰富的知识性课文。通过这些课文,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促使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培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志趣。

2.入选的课文体裁多样,力求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全册有散文19篇,韵文5篇。所有课文按照内容的深浅,语文训练的不同要求,合理地安排在教材里。

3.识字教材的编排,继续体现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的特点。本册识字教材继承了现行教材的优点,并吸收了教改中的成功经验,采取多种形式识字。在编写中注意按照汉字本身的规律,加强音、形、义的联系;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加强字、词、句的联系;按照认识事物的规律,加强汉字与认识事物的联系。

4.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本册教材安排三种类型课文,即看图学文、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看图学文就性质来说属于讲读课文。讲读课文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示范课文,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几篇讲读课文之后,安排一篇阅读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在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阅读课文后的思考题,方便学生自学,有利于在讲读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

5.加强听说训练。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不再单编说话课本,而将阅读说话课本合二而一,因此,教科书中的说话训练内容比现行教材大大增加。

6.基础训练中阅读训练和听说训练的内容,力求与本组课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

7.教材中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画和照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训练观察能力。全册有图画、照片一百多幅,分别安排在归类识字、课文、课后作业和基础训练里。这些图画、照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恰当利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巩固汉语拼音。能运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会按字母表的顺序背诵和默写小写字母;认识大写字母的读音和形体;会读轻声。

2.学会生字360个(五年制380个),利用已有的识字知识,尽可能用较大部件识记字形,能结合词语、句子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能辩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和多音字。要求掌握的生字能正确抄写、默写,笔画、笔顺书写正确。复习巩固音序查字典的方法,练习利用字典识字。

3.能够正确读出和写出要求掌握的词语,懂得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音中运用,会用指定的词语造句,能初步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暂不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大体懂得意思,不要求书写和运用。

4.继续练习写铅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正确,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长句子中和段落之间的停顿。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开始学习默读课文,要求学生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并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6.能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自读课本》和浅显的注音儿童读物,初步了解其内容。

7.能听懂别人讲述的一件简单的事,并能转述基本内容。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之后,说一段意思比较完整连贯的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能听写句子。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并用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写出来。会写留言条。

8.会使用句号和问号。学习使用逗号和感叹号。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提示

(一)归类识字

1.看图归类识字。共4课(每一部分一课,第二部分两课,第三部分一课),学习生字47个,平均每课11个左右。这种识字形式有三个特点:①按事物类别编排生字,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增长知识,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②配有彩色的图画或照片,以利借助图画认识事物,识字学词;③要求学生学会的生字力求体现字形和字义的联系,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形旁表义这一汉字特点。教学这种形式的归类识字,要充分利用图画,借助图画帮助学生建立词的概念;体现形声归类的字,还要运用汉字本身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其字形、字义。

2.形声字归类识字。共5课,学习生字73个,每课平均14个左右。第一部分安排两课,学习生字28个;第二部分一课,学习生字15个;第三部分两课,学习生字30个。形声字归类识字本册采取两种形式:①基本字带字识字。由学过的笔画简单、构字率比较强的基本字作部件,加上偏旁组成生字,如:太──态、包──雹。基本字带出来的字多数是形声字。②形声字比较归类识字。由形旁表义、声旁标音特点明显的字组成,如:注──柱、竿──杆。每组前边的字是熟字,后边的是生字,体现以熟带生的特点。生字后面列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学这种形式的归类识字,重点应放在区别字义上。字义分得清,字形就记得牢。

3.部首带字识字。两课,学习生字28个,每课平均14个左右。这种识字形式的特点是:①先出现常见的部首;②带出两到三个含有上述部首的生字,每个生字后面有一个词语,词语下面有一个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体现部首和字、字和词、词和句的联系。③部首所带出的生字,多数部首有明显的表义作用。如:“衤”所带出的三个生字“衫、裤、袖”,都与衣服有关。教学这类识字,要注意同部首的字在形、义上的区别。

这种归类识字形式,过去叫部首查字典归类识字,是配合学习部首查字典而设计的识字形式。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中课时调整的意见,五年制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由每周11课时改为10课时;六年制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由每周10课时改为9课时。两个学制一、二年级语文课时均有减少。为此小语教学大纲也作了相应调整,将学习部首查字法由二年级调到三年级(五册)。所以,这种识字形式不再担负学习部首查字典的任务,只是为三年级学习部首查字典作点铺垫。

4.识部首字。一课,学习生字14个。其中部首字9个,词中带出生字5个。这种识字形式包括三部分内容:先出现部首字;字的下面是一幅说明字义的图画;图下边有一个由部首字组成的词语,体现字不离词的原则。这9个部首字(犬、穴、骨、弓、皿、革、臼、谷、页),组字能力很强,常在合体字中出现。所以,就把这9个部首字集中在一课里学习。学生掌握部首字不仅便于学习合体字,有利于分析合体字字形,而且对下学期学习部首查字典也有所帮助。部首字笔画虽然简单,但没有规律可循,教学重点应放在字形上。

5.反义词比较归类识字。一课,共12组,学习生字15个。这种识字形式是利用词义相反的特点识字,有8组单音词比较,如“忙对闲”;有4组复音词比较,如“喜欢对讨厌”。一般先出现熟字,“闲”是生字。为了诵读顺口,末字押韵,少数生字词安排在前边,熟字组成的词放在后边。如“详细对简单”,“详”是生字,“简单”是熟字组成的词。反义词意思相反,好懂易记,但字形和读音联系较少,字形是教学重点。

6.量词归类识字。一课,学习生字13个。是以词组形式出现的,把量词安排在数词和名词中间。每个词组上边配有一幅图,使学生借助图画联系词组的意思识字。这种形式的归类识字,量词有的是生字,如“一轮明月”,“轮”是生字。有的不是,而是由量词带出来的生字。如“一面镜子”,“面”是熟字,“镜”是生字。教学时,除让学生借助拼音、图画和汉字的部件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外,还应让学生知道量词的用法。为此本课编了这样几句话:“数量词真不少,句子当中常见到。数词、量词要一起用,还要和后面的词语搭配好。”

上述归类识字形式各异,但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建议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工具来识记生字,培养识字能力。二年级处于识字的高峰期,识字量较大,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凭借已有的识字基础,学习、掌握生字。即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利用学过的偏旁、部首、部件和形声字的规律等,分析、记忆字形;结合词语、句子,联系图画和运用音序查字典理解字义。一般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识字教学,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教师就不要讲解。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方法、教规律上。

2.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平均使用力量。归类识字有的课生字数量较多,但并不难学,如形声字归类识字。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采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就可独立成串地识字。相反,部首字归类识字,生字不太多,字的笔画也较少。可是有些字在字形上没有规律可循,有的字义也较抽象,如:臼、皿、革,相对地说难度大一些,就要多用些时间指导。

3.要把识字学词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看图归类识字,每个词语上面都配有图画或照片,形象直观地反映所学字词的内容。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看图,借助图画,认识事物,理解词语。

4.要重视生字的复习巩固。本册归类识字中的生字,多从后面的课文中提取。这样既分散了课文的识字量,又提高了生字的复现率。识字教材还增编了课后作业,使学过的字词能得到及时练习。教师要创造条件,在课上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复习巩固,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熟练掌握所学的字词。那种用滚雪球的办法,让学生大量、重复抄写字词的教法,应当避免,以防加重学生负担。

5.要注意识字和写字的结合。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手段之一,要求掌握的字必须会写。同时,写字本身也是一种语文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写字,不光要求把字写正确,还要注意指导笔画笔顺符合要求,按田字格的规范把字写端正,写匀称。此外,还要注意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良好的写字习惯非一朝一夕能够养成,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要随时提醒,严格要求,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除了每周一节写字课外,主要指在课上结合识字所进行的书写练习。建议每节课拿出三五分钟练习书写,这样细水长流,有助于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

6.归类识字中的短文要多读多讲。有些课的归类识字教材,在识字之后编排了短文。短文有的是表达思想内容的。还有的提示学生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结合识字,指导学生读读这些短文,大致了解它们的意思,特别要结合归类识字不同形式的特点来理解。但不要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

7.因为教学大纲的调整意见将部首查字典移到三年级上学期学习,所以部首带字识字后边的作业题中,凡有关部首查字典的练习,可删去不做。如归类识字(二)第三课课后的第一题。

(二)看图学文

本册安排看图学文6篇,出现生字62个,每课平均10个生字。其中多幅图看图学文4篇:《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孔雀》、《黄山奇石》和《雷雨》;单幅图的两篇:《我们也要当红军》和《难忘的泼水节》。《黄山奇石》和《难忘的泼水节》是新选的课文,其余为保留课文。看图学文是由图画与说明图意的课文组成,图画是客观事物形象的反映,课文表达了图画的内容。它把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看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能力,发展思维;学文,可以使学生了解怎样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图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图文结合,使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步得到培养。

看图学文教学要注意这样几点:

1.指导看图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指导学生看图要强调按一定顺序观察,看多幅图还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以及图与图内容的变化。

2.图文对照,把看图与学文紧密结合起来。看图学文教学必须注意图文结合,形象的图画能帮助理解课文的内容,内容具体的文字又有助于细致地观察图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先看图,再学文;边看图,边学文。如,《黄山奇石》第二、三段分别介绍“仙桃石”和“猴子观海”两个景点。教学时就要边读课文,边观察彩色照片。通过图文对照,学生对这两个景点,印象会更真切,对黄山石的奇,会有更深的认识。

3.重视词句教学和朗读教学。看图学文属讲读课文,与讲读课文相同。要把词句训练作为重点。要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指导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训练。学生朗读课文时,要启发他们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的内容,读出相应的语气。如,朗读《难忘的泼水节》第五、六段,可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相互祝福的场面。课文用了“泼呀,洒呀”、“笑呀,跳呀”等语句,把节日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使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效果。指导朗读时,要启发学生借助图画。展开想象,入情入境,用恰当的语调读出感情来。

(三)讲读课文

全册讲读课文共12篇,学习生字108个,每课平均9个生字。新选课文4篇:《丑小鸭》、《所见》、《不懂就要问》和《回声》,其余为现行教材的保留课文。讲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教师要利用课文,指导学生理解词、句、段,训练朗读和默读,在扎扎实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过程中,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讲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字词教学。识字教学是讲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识字能力,在讲读教学的过程中识字,把识字学词和阅读结合起来。一般的做法是,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在讲读中结合词句理解字义,讲读之后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应当指出,识字可以因课文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步骤。凡是有助于提高识字和阅读质量的识字教学,都是可行的。

2.重视词和句的训练。词和句是构成文章基本单位。理解词、句是读懂课文的前提。低年级是培养阅读能力的起始阶段,理解词、句是讲读课文的重点。

在讲读课文过程中,可结合句子,或借助图画、实物、动作等,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把理解词语和认识客观事物结合起来,把词和句联系起来,一般不要给词语下抽象的定义。在教学中,还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用得准确、恰当的词语,培养用词造句的能力。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句的概念,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进而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训练读懂一段话打下基础。

3.重视朗读指导。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普通话,训练良好语言习惯的重要手段。朗读要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课上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训练朗读,而且在不同教学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初读课文时,要求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讲读过程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理解全文以后,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读正确,是指用普通话读,把字音读准,读清楚,按标点符号读句子,注意长句子中间和段落之间的停顿。在此基础上要求读得流利,读出语气和感情。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朗读的积极性,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并要注意尽量扩大训练面,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读的机会,以大面积地提高朗读能力。从本册开始还要指导学生练习默读课文,要教给默读方法,逐步做到不指读,不出声,一边读一边想,逐步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四)阅读课文

阅读课文共5篇,其中新选课文有3篇:《春雨》、《快乐的节日》和《看浪花》。其余两篇为现行教材的保留课文。分别安排在五组讲读课文后边。阅读课文不安排学习生字的任务,主要任务是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自学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自己阅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带着课后思考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由于课时减少,如果教师课上难以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可以在课上略加指导,安排在课外阅读,读后检查阅读的质量。

(五)课后作业和基础训练

课后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复习巩固本课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而形成语文技能而设计的,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作业的内容主要有: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复习巩固本课字、词、句的练习,以及朗读训练等。不同类型课文的课后作业有所不同,体现不同的要求和教学重点。根据国家教委的指示精神,小学不编练习册。因此,课后作业比现行教材分量略有增加,一般编有3至4题。教学中,最好不要增加作业量,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在每组教材之后,均安排一个基础训练,全册9个。每个基础训练有6至7题,进行汉语拼音、字词句、听说读写以及标点符号的综合训练。主要内容有:①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本册重点是区别易混的声母、韵母的练习和熟记大写字母及拼音字母表的顺序。前者有助于巩固拼音,纠正地方音,帮助朗读和学习普通话;后者为掌握按音序查字典的方法创造条件。②字词训练。重点是字的音、形、义比较,词语的搭配运用,组词、造句等练习,防止、纠正读、写错别字和用词不当。③句段练习。重点是补充句子,调整错乱排列的句序,以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培养说话、写话语句通顺、连贯的能力。④阅读训练。内容有:读一两段话,回答问题和读儿歌等训练形式。每个基础训练都安排一首儿歌,进行阅读训练。儿歌的内容与本组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形式活泼,语言优美,富有儿童情趣。在阅读训练的同时,使学生能获得知识,受到思想教育。

(六)听说训练

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的说话教材不再单编,而是把练习内容分散编进语文教科书中。本册听说训练内容分别安排在基础训练和有些课后作业的后面。听说训练共14次,安排在基础训练后边的有9次,放在课后作业后边有的5次。听说训练内容自成系统供每周一课时的听说训练使用。听说训练的内容,力求切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教育意义,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比如,有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还有爱护益虫,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找春天特征、看日出等话题。听说训练的形式,以看图说话、写话为主,还有口述自己经历的事,转述通知,观察小动物、景物说话以及写留言条等。

标签:;  ;  ;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卷简介_部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