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疗效观察论文_周丽,陈春花,黄雨青,李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广州 510630

【摘 要】目的 探讨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产后抑郁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DS、EPDS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EPD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SDS、EPDS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产后抑郁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临床疗效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中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致病原因主要是患者产后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极易引起患者情绪剧烈波动[1]。产后一个月是患者高发精神疾病区间。有研究数据显示,产后抑郁发病率在我国高达百分之三十,对产妇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状态都有很大影响。有临床实践证实,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2]。笔者为进一步探究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护理效果,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对照性分析,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产后抑郁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7.82±3.65)岁,初产妇35例,经产妇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91±3.72)岁,初产妇38例,经产妇12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开始前已与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主要有: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护理等。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心理护理:患者在产后一个月之内由于生理的变化,情绪波动会非常大。因此加强对产妇的健康知识宣教意义非常大。重点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为患者提供感情支持,是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护理人员也需要多嘱咐患者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家庭支持,和患者一起学习相关知识。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分娩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妊娠期心理状态、性格特点等资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相对应的护理干预。(2)健康知识宣教:患者在产后精神、体力消耗非常严重,护理人员要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正确的调理方式,指导患者正确的哺乳方式。护理人员要多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倾听患者内心深处的声音,维持良好的医护关系,努力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使用EP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EPDS评分机制为:10个项目,4级机制,总分为9到13分。使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100分制,低于50分表示无抑郁症状,51-60分表示轻度抑郁,61-70分表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将100例产后抑郁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23.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X2检验;EPDS评分采用(x±s)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t检验,结果显示,P<0.05,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EPDS评分:试验组患者的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SDS评分:试验组患者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EPDS和SDS评分对比

 

3 讨论

产后抑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对产妇和婴儿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影响社会安定和家庭和谐[3]。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分散产妇注意力,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使患者以正确的态度积极来面对母性职责[4]。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的EPD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将针对性心理护理用于产后抑郁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谭红,胡晓芸,牛小群. 产后抑郁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6):147-150.

[2]练雄珍.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3):138-139.

[3]高宝娟,严雪霏.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的干预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3):2841-2843.

[4]陈秀莲,宋爱峰,孙玉慧. 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5):206-207.

论文作者:周丽,陈春花,黄雨青,李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产后抑郁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疗效观察论文_周丽,陈春花,黄雨青,李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