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毒品流行的新形势及防治对策_毒品论文

我国毒品流行的新形势及防治对策_毒品论文

毒品在我国流行新态势和防治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我国论文,毒品论文,态势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毒品泛滥流行于全球,波及世界各个角落,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从全世界而言,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毒品有可卡因,苯丙胺类如冰毒和摇头丸(MDMA),海洛因以及大麻,其他尚有鸦片、吗啡、杜冷丁等。这些毒品来源很广,既有天然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可以说凡使人上瘾成癖、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依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统称毒品。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国际毒枭与我国泛起的历史沉滓迅速汇合,毒品在中华大地蔓延速度之快,扩散地区之广,令人震惊。

90年代毒品流行新态势

(一)吸毒人数明显增长

1990年我国在册登记吸食海洛因人员有20万人, 1998 年则上升为59.6万人,增长速度呈“蛙跃式”上升,加上不在册的吸毒人员,据不完全统计近期约有300万人左右。

(二)毒品延伸地区广布全国。从90年代初迄今,毒品重灾区由西南和西北,不同程度地扩散到全国所有省和自治区,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600多县市,且至今势头不减。

(三)毒品流行主要集中在城镇,尤以大中城市为主,近年向城乡结合部,郊区、县城、集镇,沿公路、铁路线伸延。边民涉毒问题,除西南、西北外,东南沿海与东北边境也有新动向。

(四)流动人口成为毒品流行的高危人群。近年我国由农村流向城市人口约有8千多万。为染毒者进一步传播毒品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由此给打击毒品犯罪和控制药物滥用带来一定的难度。

(五)吸毒人员波及面宽,有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80年代还以个体户、游民为主,90年代统计表明,除个体户外,还有司机、青年工人、农民,甚至干部、演员、模特、大学生以及高层专业人士。执法队伍中也有个别官员被“拉下水”。

(六)吸毒人群中中小学生比例加大,日趋“团伙化”,以贩养吸现象明显,刑事作案率高。

(七)女性吸毒、贩毒参与率上升。随着女性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机会增多,夜总会、歌舞厅中三陪女以及过夜生活女士把吸食毒品当作时尚,致使“黄”与“毒”联体。

(八)毒品类型多元化,扎吸人数比例增大。

近年来除流行海洛因、可卡因、吗啡毒品外,新兴毒品冰毒与使中枢神经兴奋的摇头丸盛行。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受东南亚地区影响以及台湾、香港、澳门不法分子指使,有非法生产冰毒的地下窝点。吸毒方式从传统的吸食,到静脉注射,扎吸人数上升,由此带来交叉感染,并发症增多,甚至传播艾滋病毒。

青少年吸毒与危害性

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比较,我国青少年吸毒比例相对要高。吸毒者以青少年为主体群落,约占85%以上,有些地区甚至占到90%以上。据广东深圳市1998年统计,吸毒者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96~98%。这些青少年吸毒者普遍文化程度低,身心素质差。在西北五省调查中表明,大城市青少年人群以高、初中文化为主,中小城市和农村以初中小学文化为主,边远落后地区文盲比例较高。另外在校中小学生吸毒人数增长快,并呈现“团伙化”,一般三五成群有固定场所,通常以家庭成员为纽带,如兄弟、夫妻、亲友集结,以毒友、狱友、校友为媒体,从瘾君子中扩散贩毒群,男以盗养吸,女以娼养吸,甚至合伙走私,以贩养吸,贩卖枪枝,连锁犯罪作案。如1993年1~9月深圳市查处的青少年吸毒者,属团伙性吸毒占82.6%。一些青少年吸毒史短。据贵州安顺市戒毒所统计,青少年吸毒在6个月以下的占总人数的76.4%;深圳市1993年1 ~9月调查表明,吸毒时间在1年以内占51.2%,1~2年占40.6%,2年以上的占8.2%。广西南宁市在800例吸毒人中调查表明,吸毒年限在1 年之内的占20.25%,1~3年者占大多数为74.5%,3年者占5.25%。另一严重问题是居高不下的复吸率,90%以上的戒毒者复吸,一般操守率低于10%。戒毒最棘手问题是成瘾性,吸毒者对毒品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依赖,尤其是对海洛因成瘾戒断很难。如云南省昆明市综合复吸率75%,个别地方甚至高达90%。当今复吸率高是我国乃至世界禁毒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为什么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吸食毒品人数增加?归结起来不外乎是青少年自身素质与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以及国内外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影响。经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青少年由于未形成稳定的心理和完善人格,出于好奇心的驱动,对毒品毫无认识,不了解毒品危害性,想试一试滋味,因此染上毒瘾者约占55%。有一位8岁小学生看见大哥用烫吸方法“追龙”, 一时好奇,顺手尝上一口,就成了小烟鬼。

(二)精神空虚,意志虚弱,寻求刺激。先有抽香烟毛病,进而升级染上毒瘾,不能自拔。

(三)暴发户的虚荣心理,将吸毒视为财富的标志,时髦行为。此种现象在个体户中多见。

(四)处于亲密吸毒者环境中,诱发吸毒者占相当比例。如丈夫(男友)诱使其妻(女友)吸毒,以淫养吸,共同违法犯罪。

(五)不良和不幸家庭环境:如父母离异,破损单亲家庭,使青少年在家庭生活得不到温暖或成为弃儿,染上毒瘾不能自拔;另一种是溺爱型父母,任子女挥霍钱财误入歧途。

(六)社会上偷盗、卖淫、走私团伙诱惑甚至胁迫青少年上当受骗,吸食毒品。

若从国内外社会、人文、经济环境看,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新旧体制交替和转轨中,大环境急剧变化;随着国门打开,国外毒品从四面八方涌来,与历史沉渣泛起合流,国内外毒枭勾联,在暴利驱动下铤而走险,使毒源势头不减,形成中国毒品消费市场。加上社会变迁与转型中道德失衡,反传统文化的逆反心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滥,外加某些教育机构失当,学校风纪差,青少年容易上当受骗,走上违法和犯罪之路。

青少年吸毒危害个人和家庭,毒化社会风气,促使犯罪率上升,危及国家安全,是关系民族兴亡的大事。

青少年吸毒危害个人身体健康,影响前途和事业。长期吸毒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如肺结核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有些资料显示,静脉注射者血清乙肝指标阳性率达到50%,丙肝病毒指标净阳性率达到40%。由于吸毒呈现群落性质,注射人群交叉使用不洁注射器,造成交互感染,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HIV)。据云南边境地区调查, 静脉注射毒品的人群中血清HIV病毒抗体的阳性率高达15%以上, 注射毒品是我国艾滋病毒传播的重要原因。吸毒不但危及家庭、婚姻关系,还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据兰州市抽样调查,吸毒者70~80%家庭破裂,妻离子散,以致倾家荡产,无家可归。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倡优生优育,倡导“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节育政策,城市和农村核心小家庭(由一对夫妇与下一代子女组成)比例上升,但传统、三代同堂家庭仍占相当比重。有不少形成“四、二、一”家庭关系,即第一代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有四人,第二代有夫妻两人,只有一子(或女)。上两代将独生子女置于家庭显要位置,精心培育呵护,倘若家中“独苗苗”、“一支花”被毒魔侵袭,不仅父母痛心疾首,老一代将为两代亲人悲哀,“一人吸毒全家三代遭殃”,已屡见不鲜。青少年吸毒触发多种社会治安问题,妨碍精神文明建设,乃至影响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与前途。

近年据专家测算我国每一年因毒品造成直接损失的钱财, 相当于1998年长江洪水灾害所造成经济损失,约1000至2000亿人民币。

毒品犹如洪水猛兽,过去百多年间,我国曾经是受鸦片等毒祸危害最深重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曾有30年无毒国的历史。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一条反毒、禁毒的新的道路,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反毒品预防教育与综合治理建议

(一)大力开展反毒品预防教育

1.进行禁毒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宣扬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等禁毒先行者肃毒业绩以及新中国30年无毒史的伟大创举。在此基础上,各省市建立不同规模的“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教育展览基地。经常为青少年放映预防毒品教育的电影、录相,举办报告会、演讲会。除对广大青少年加强拒绝毒品教育外,对已染毒和正在戒毒的青少年也应抓紧教育,树立自身戒治有效或完全脱毒的青少年榜样,通过自身戒治经历和说教活动,提高人们戒毒决心与信心。

2.尽快编出中央统一规范化的毒品预防读物,成为小学高年级及中学生必修课程内容之一。防止地方滥发没有经国家审定的不规范读物。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制作发行反毒品预防教育录相带在各省市电视台配合当地肃毒斗争发放,使预防毒品教育经常化。

3.建立社区帮教机制。把城市街道与乡村、工矿企业、学校与教师、家长发动起来,共同教育青少年认清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4.对流动人口中无业游民、闲散青少年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成立志愿者宣传队,深入城乡结合部,将不读书、不看报、不看电视的低层次高危“盲点”人群的视角打开。1999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北京青少年志愿者到流动人口集聚住所开展预防教育活动。北京大学爱心社曾组织学生到云、贵毒品泛滥重灾区进行宣教活动,都收到良好效果。

(二)综合治理的几点建议

1.国家禁毒局,统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应的禁毒机构,协调有关禁毒部门,与当地的党、政、军、法部门配合,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齐抓共管,坚持不懈进行专项斗争,保证人力、财力、物力有效分配与使用。建立一支稳定的、先进的专业化队伍,保证禁毒工作顺利进行。

2.健全完善中央与地方禁毒法规和条例细则,加强监督检查机制。

3.除加大缉毒警力外,应多方建立不同类型戒毒所,加强康复环节,多建康复医院。形成强制戒毒和自愿戒毒强制管理等多元模式。

4.在禁毒斗争中,实行宽严结合方针。凡改恶从善己戒毒者,树为榜样,优先安排工作,以激励教育正在戒毒青少年,增强信心。对屡教不改并有刑事案发者从严处治,适当考虑在边远地区建立“禁毒村”、“戒毒山庄”,除戒治外,进行劳动教育,技能培训,切断与贩毒者的联络网,促其重返社会成为新人。

5.积极开展预防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控制高危人群,逐步组织成立半官方半民间,或民间禁毒预防教育协会,禁毒基金会,协助政府开展多项禁毒活动。

6.全方位加强禁毒肃毒科学研究,拟从医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组织多学科、多视角综合研究,开展禁毒肃毒国际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拓展中国禁毒事业。

标签:;  ;  ;  ;  

我国毒品流行的新形势及防治对策_毒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