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17021972****1015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也迅速开展,这与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新兴的建筑技术越来越成熟具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技术项目之一,地基基础质量直接决定了住房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施工技术
近几年来,房屋建筑的功能日益丰富,种类不断增多,这就意味着其施工技术日益复杂。由于房屋建筑工程会面临非常复杂的地基条件,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保证房屋建筑质量。
1 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基础是建筑结构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在建筑物的建造中,基础主要指基层和下层。这是一个与建筑安全相关的隐藏项目,特别是在中国,地质灾害频发,如山体滑坡、地震和泥石流都容易对建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实行较高标准,为建筑结构奠定基础。至于基础的建设,最着名的是意大利比萨斜塔,塔高55米。它建于1173年,但在建造的一半后,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它逐渐向南倾斜。因此工程项目被迫停止工作。在1730年建成后,塔继续向南倾斜。经过多次修正和基础的修复,最终使这座世界有名的建筑得以留存下来。中国土地辽阔,各地区地质条件差异很大:盐碱土,冻土,塌陷土地等复杂的土壤环境,还有诸如山体滑坡,泥岩等灾害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迫使我们更加关注建设项目的基础建设,以降低这些复杂的地质风险对建筑物质量的影响。中国的住房总体建筑质量很低,特别是基础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处理一些潜在的问题,这导致了许多与基础相关的工程建筑的质量问题。
2 地基处理技术的特点
2.1 复杂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势等地理条件十分的复杂,在布局上整体出现西高东低的趋势,而且北方多平坦、南方多丘陵。既有华北平原的一马平川,又有东南丘陵的婀娜多姿。因此在进行建造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地基建造的形式和使用的技术都不尽相同。以福建省为例,其地势上西北高、东南低,境内以丘陵为主,气候湿润,水热条件垂直分布的特点就使得房屋建造的相关工作也紧紧与这些特点相联系。需要在地基建设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地势差和防雨、防潮、防腐等相关的工作,因而地基的处理具有复杂性,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注意。
2.2 困难性
地基处理的相关的工作是整个房屋建造工程的第一步,因而在工作的过程中具有十分基础性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地基工作的复杂性,造成了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机械设备选择、工作的技术的选择的困难性。在不同的地质地理条件下,施工的方法和技术等不同,要进行因地制宜的选择。另外一方面就是在机械作业和施工精准度方面的复杂性,地基的尺寸的要求是十分的精准的,在进行机械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对于操作人员的素质就有了比较高的要求,在地上作业的时候还要注意地下管道、管线等设施,因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成为了地基处理工作的第二个难点。
2.3 严重性
地基是房屋的基础,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对整个房屋的使用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因而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地基的重要程度非常的高。地基施工的发生产生的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人员伤亡的损失,都是十分严重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主要技术
3.1 注浆地基技术
地基注浆加固技术是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的技术,主要采用水泥砂浆和硅酸盐砂浆。水泥砂浆是在水泥管或灌浆泵的作用下合理分配水泥浆的比例,然后在建筑物施工期间使用水泥砂浆。这种地基筑造技术可以在物化的影响下与周围土壤发生反应,使土壤的硬度和承压能力增大,从而明显增加了地基抗变形的能力。硅化灌浆技术在高压和电气条件下将已经混合的硅酸钠溶剂引入建筑物的基础,使硅酸钠溶剂可以与土壤产生化学反应,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增加基础的强度和硬度。许多新的注浆方法广泛用于地基处理,例如最常见的双流体筑基。使用该技术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需要首先确定液态玻璃与水泥的关系,然后根据一定的要求将两种浆液结合起来,最后根据一定的流速和一定的压力将两种溶液融合,而后注入建筑物的基础,加速了基础的压实。
3.2 土方开挖技术
土方开挖技术的选择和质量对整个基础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建设单位应根据实际的调查数据,项目成本和施工设计要求,在科学基础上全面审查和选择开挖方案。例如,如果施工现场周围的地质条件相对优良,并且没有其他的建筑物,挖掘深度较低,可以优先考虑土方开挖的技术,这种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低建设成本和施工的简便性。对于困难地形,周边有其他建筑物和深度挖掘的挖掘工作,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案,比如盆式的挖掘和中心岛的挖掘。在挖掘过程中,必须适当监测井深。通常,孔的深度必须大于刚性支撑层下方的5米位置。如果该过程有特殊要求,则可以相应加深。
3.3 地基夯实的技术
地基的夯实作业主要使用大型的工程机械进行施工,有效地减少了地基之间的裂缝,以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硬度,从而提高土壤抗扰性,提高地基的坚实度,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目前,压实地基的主要方法有两种方法:重锤和强力夯实。这两种技术中的每一种都有其优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例如,强力夯实技术主要应用于沙子或黄土等较为松散的土质结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起重锤从高位落下,基础线上的锤击逐渐减少了土壤中的空隙,这使得基座的强度增加,土壤密度提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了解施工现场的施工范围和各种外部的干扰因素,以确定压实技术产生的振动力是否会损坏周围建筑物。以此决定能否在该地使用这种夯实地基的作业方式。
3.4 基坑支护技术
地基支架分为两种:一种是逆向作业,另一种是排桩作业法。排桩作业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在建筑结构基础施工中更常使用。具体的作业方法是使用相应的工程设备,使用沟槽中的土壤层支撑基础结构。通常所需使用的构件包括螺栓和悬臂式。一般的铸造地基的工艺是使用泥浆铸造,当使用排桩作业法建造基坑时,桩孔必须进行浆液的关注,施工后还要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比保证施工的质量。逆向作业主要是为了减少施工负荷对基坑的影响,因为房屋的施工需要在基坑附近有足够的空间。它对施工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施工要遵循相应的施工原则。因此该技术在一般的基础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并不广泛。
3.5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粉喷桩联合处理技术
水泥粉煤灰碎石与粉喷桩的联合作用的地基是在现阶段的地基处理技术中可以形成的复合型地基在坚实程度和稳定性上都有大大的提升。这两种常用的施工地基处理技术的融合使得两者的劣势进行了互补,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粉喷桩的优势就在于约束能力强,可以有效的改善暴雨等外力冲击对于地基的松弛作用,进行更好地稳定性分发挥。水泥粉煤灰作为一种坚固的辅料,在工作中发挥了提升承载力的作用。两者的有力的协和使得地基在进行应力承载的过程中,力得到了充分的延伸,减少了冲击力的作用,更好地提升了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高房屋建筑质量,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地基施工,保证地基得到有效处理,现阶段,地基处理技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方可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范雪锋.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01):107- 108.
[2]闫华.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解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12):132- 133.
论文作者:曾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基础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壤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