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报告_研究生论文

上海市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报告_研究生论文

上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主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教育资源论文,优化配置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上海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变时期,城市目标、功能和布局的重新定位,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重大调整,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上海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对上海教育资源配置作出重大调整,以适应上海建成国际中心城市和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据此,去年四月由市教委领导牵头,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同志一起组成课题组,对上海建成现代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开展了协同研究。本刊将分期摘要发表课题组成果,以飨读者。

上海要在未来15年中建立与现代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体系,始终面临着可用于教育的资源不足的矛盾。当前,由于稀缺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加上教育资源的流失,使这一矛盾更为尖锐。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就显得格外重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布后,上海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整布局结构方面已经进行一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限于认识上的原因和体制方面的障碍,未能取得较大突破。经验表明,对宏观层面的教育资源与整体布局结构调整采取一事一议的决策方式,容易造成失误或不足,迫切需要对上海教育资源配置总体目标有一个系统的研究与规划。一年来,我们系统地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调研工作:

一是首次设计并建立了全市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不仅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全方位、多视角的信息支持,而且能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系统的基础信息。

二是对各级各类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区县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完成了各自研究的分报告。

三是对若干关键性或综合性问题诸如“上海教育发展及经济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与准则”、“上海劳动力结构变化趋势”、“高中阶段教育生源及分流预测”、“八类紧缺专业教育发展的资源配置问题”、“建立上海教育园区的设想与选址”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完成了一些专题报告。

四是按照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了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实证性研究,并参与可操作方案的规划与设计。

在上述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上海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总报告”。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矛盾

上海现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5000余所,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布后,上海各级各类教育在资源优化配置与布局结构调整方面做了些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与成效。

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全市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进程仍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与上海建成国际中心城市及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

1.上海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布局分散带来的矛盾日趋尖锐,与上海城市功能转换和布局调整明显不相适应,与国际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要求明显不相适应

(1)高等教育布局分散问题仍很突出,难以发挥集约的综合效益。目前,全市普通高校仍有47所,除了近20所位于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东北与西南高教区外,多数处于分散布局。其中位于市中心城区内的规模较小的高校有8所,这些学校占地面积仅20~100亩,已很难发展。全市普通高校中,在校生规模低于国家教委“普通高校设置暂行规定标准”的学校多达17所(未含体育、音乐、戏剧三所专门学院),不仅规模效益相当差,办学条件也难以改善。

(2)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布局分散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难以提高效益与水平。目前,全市中等专业学校共有101所,其中在校生规模低于1000人标准的多达76所(未含体育、艺术类学校);职业高中共有81所,在校生规模低于800人标准的也有50所;技校平均在校生规模仅185人,远低于400人的标准,从而形成了低效益、低水平的局面。

(3)高质量中学教育资源布局分散,规模过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全市有26所市重点中学,有14所位于市中心城区,其中大多数学校的生均建筑面积、高中班级数均低于基本标准,难以再扩大招生以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4)成人教育资源布局分散带来的矛盾与问题更加突出。1993年,全市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仍有67所,除了第二工业大学与电视大学的教育培训较具规模外,其余65所学校本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只有250人,其它非学历培训的学生平均规模也只有900人。成人中专更是多达100余所,办学规模太小,有的学校难以为继。成人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办学规模过小,教学设备简陋,不能形成集团型的技术培训优势。

2.上海各级各类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办学水平不高,与上海建设一流教育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与上海经济发展国际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对高素质、多规格人才需求形成尖锐的矛盾

(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布局不合理,与上海建成国际中心城市的一流高等教育目标不相称。一是缺少在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上位居国际先进水平的名牌大学,难以形成具有龙头地位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集聚与扩散体系。二是单科性、无特色的高校多达15所,难以适应当代学科相互渗透与综合化趋势,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急需调整组合。三是专业及层次结构调整,还不能适应产业结构高度化对人才的需求。如经济发展紧缺的通讯专业培养规模发展迟缓,1993年全市高校通讯专业招生数仅700人(含外省市生源),占全市招生总数的1.3%,需扩大规模。又如计算机专业培养虽已具相当规模,但重点高校培养的份额尚不足三分之一,多数为一般高校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不合拍。再如,金融、贸易专业培养规模虽发展很快,但主要培养单科性、操作型专科人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表明,这类人才已供过于求,急需控制规模。而知识结构复合的工贸人才、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仍相当紧缺,需要扩大培养规模。四是高技能、职业型人才培养规模很小,难以适应上海支柱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将一批已具有职业培养特点的专科学校改制为高等职业学校。

(2)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层次、结构失调,办学水平不高,与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一是职业技术教育缺乏高标准、示范性学校,难以形成集约化、网络型的布局结构体系。二是职业技术教育仍然是低重心结构,高中后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例过低,初中后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比例过高,与上海产业结构高度化及劳动力技能结构高移化的需求结构形成尖锐的矛盾。三是成人教育的设施落后、师资老化、水平不高,多数是从事文化基础课与专业理论课的师资,真正能从事技术、技能与职业培训的师资不多,难以开展高层次的继续教育、跨专业的复合培训以及高技能的岗位培训。四是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虽已增加到920所,但缺乏对办学的资格认定、水平测试与质量评估,学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3)基础教育缺少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一流学校,与上海建设国际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要求很不相称。目前,全市26所市重点中学中,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绿地、环形跑道长度、高中班级数、师资水平等办学条件指标都能达到基本标准的只有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市三女中、交大附中、复旦附中、嘉定一中与松江二中等7所学校。其中称得上高标准、高水平的标志型学校最多只有二三所。

3.各级各类教育师资总体素质提高幅度不大,与高质量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有明显差距

近几年来,虽然上海各级各类教育师资总体素质正在逐步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够大,很难适应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素质的要求。1993年,全市普通高校教师中,研究生毕业学历的比重还只有29%;普通中学中,初中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的比重只有31%,高中教师研究生毕业学历的极少;职业技术教育中,中专、技校与职教的大学本科学历教师的比重分别只有66%、35%、42%;小学教师中,大专毕业学历的比重只有4%,均远低于东京、香港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总体师资水平。

4.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配置中还未能将资源配置的市场方式与计划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致使教育资源配置与布局结构调整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调整还比较习惯于采取单一的行政及计划方式,未能有效运用市场手段:高校的合并与调整主要想依靠政府财政投资,而未能及时利用级差地租促进学校布局的合理与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资源还不能组合并流向质量和效益高的学校,以致1990~1994年,一般高校招生的增长率要高于重点学校3.4个百分点。

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资源配置,目前主要还是靠各级政府部门推动,而不是由行业或企业推动,以致办学经费与投资不足,教育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的基本矛盾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法规,出现了有些由企业或区县办的职业技术学校或成人学校资源被移作它用,造成教育资源的流失。

基础教育在布局调整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是,实行分级管理体制后,全市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与宏观调整手段。突出的问题是,黄浦、南市、卢湾、静安、虹口等“人口迁出区”,利用学龄人口减少的有利时机,采取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手段调整学校布局,正在显著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而徐汇、普陀、长宁、闸北、杨浦等“人口导入区”则由于入学人数猛增,财政经费不足,已出现学生转学难的状况。

二、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的结构特征

1.社会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1)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在人力资源开发上采取跳跃发展战略,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上海要在今后15年中基本形成世界大都市的经济规模与综合实力,关键在于能否保持与发展上海独特的人才优势。但目前,上海的人力资源发展指标(平均受教育年份、在校大学生数、每万人口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等)与国际大都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何采取跳跃式发展战略,尽快缩小这种差距是上海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

(2)上海产业结构的非均衡调整,要求教育结构作相应的调整,促进与优势产业相关的专业快速发展。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摒弃了传统的均衡调整模式,采取非均衡模式,即优先发展第三产业高层次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这就要求教育结构的调整也应具有非均衡调整的特征,通过一定时期的资源重点投向,促进与优势产业相关的专业快速发展。

(3)上海城市功能转变与布局规划调整,要求不失时机地调整教育资源的布局,充分发挥集约的综合效益。上海为在201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目前正在系统开展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如何结合城市布局规划的调整,不失时机地调整教育结构布局,是优化教育资源的重大任务。

(4)出生人口的峰谷交替与学龄人口波动的影响,要求教育资源的配置既能实现平稳过渡又具有长期效益。上海出生人口的峰谷交替,导致的学龄人口峰谷排浪式前推,将给未来各级各类教育的平稳发展与资源配置带来很大困难。因此,特别需要尽早运筹规划,制定既能平稳过渡又具长期效益的对策。

(5)外来劳动力迅速扩大,导致的本地劳动力职业构成变化,将对本市教育与培训结构的演变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上海的劳动用工制度由封闭走向开放,外来劳动力还将进一步扩大。国际经验表明,外来劳动力的扩大,将使本地劳动力向文化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技术岗位转移。这将对初中后与高中后教育培训结构演变带来很大的影响。

(6)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世界经济发展高潮,对高层次的教育与培训结构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已由衰退走向复苏,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世界经济发展高潮即将到来,经济竞争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取决于创新能力以及对国际市场的适应能力,由此,对高层次的教育与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未来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中应注意的发展趋势。

2.面向21世纪上海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上海建立与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其核心目标是建立一支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级劳动力队伍。上海完全有必要和有可能从现在开始就加速人力资源开发的阶段性转移,教育培训方面将出现以下趋势:

(1)通过高中后教育多样化发展,加快对经营管理和高技术发展人才的培养,以及形成与此相配套的高技能职工队伍。

(2)建立以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为主导的现代职业培训体系,实现技术和技能的升级。

(3)加快第三产业金融、贸易、通讯、信息咨询、旅游、房地产等高层次服务业人才的培养。

(4)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办学模式,依托跨国公司培养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在上海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1)普通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将上两个台阶,第一个台阶是本世纪末在校生规模达到22万人,其中研究生为2万人;第二个台阶是至2010年达到30万人在校生规模,其中研究生为3万人。

(2)配合产业结构的非均衡调整,重点培养第三产业高层次服务业、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使金融、贸易、财会、管理、汽车、通讯、生物工程、计算机等八类专业人才的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规模扩大一倍以上,即从1993年的2.9万人(占20%)扩大至2000年的6万人左右(占30%)。

(3)大力发展包括高等专科教育在内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将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分流扩展为高中阶段全体毕业生的分流,力争有10%的中职校毕业生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使一年以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由目前的8.5万人扩充至2000年的15万人左右。

(4)配合培养高技能的职工队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重点由量的扩展转为质的提高,在校生规模维持在18万人左右,初中后分流比例一般维持在6:4;至下一世纪初,这一分流比例很可能发生逆转,普通高中入学人数将高于职业教育入学人数。同时,专业工种结构逐步由成熟工业技术技能训练转向以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为主导。

(5)成人教育发展以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与低层次的转岗培训为目标,建立就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制度。广泛应用现代视听技术手段,加快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的基本知识的普及。

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

1.理论依据

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全社会(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及个人)对教育事业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的配置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国家或地区的宏观规划指导和人才市场的基础导向作用下,如何有效地将总体教育资源分配于各级各类教育,使教育资源流向最需要的且能取得最大效益的教育机构;微观层次的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资源总量分配既定的条件下,各类学校如何组织并利用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

在过去几十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配置一直是采取单一的行政及计划方式。其优点是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将有限的资源统一分配到重要的地区和学校,从宏观上协调各类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缺陷是教育投资渠道单一,经贸严重短缺;资源配置愈益平均主义、条块分割、分散化与低效率;单一的计划配置方式不能适应迅速变化与变革的社会需要。

采用市场方式配置教育资源,其长处是能够通过灵敏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信息反映的供求关系,调整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向,使有限资源的利用达到优化;或者利用市场手段,盘活教育资源存量,以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但市场方式也有其难以克服的缺陷,即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功利性与滞后性,使单一采取市场方式配置教育资源容易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并使教育的发展可能偏离国家长远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教育资源配置的计划方式与市场方式各有其长短优劣,科学的态度应该是按照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特点,将这种配置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坚持使市场在国家与地区宏观规划指导下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注意充分发挥计划方式与市场方式两种资源手段的长处,使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对高质量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2.基本原则

(1)教育资源总量增值原则。教育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资源总量增值原则要求任何配置方案都应保证教育资源的资产总量增值,不能造成大量的资金与物资流失。

(2)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匹配的非均衡配置原则。这就要求人们不仅在投入的资源增量上,而且在存量上都要集中财力、人力、物力,支持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当前尤其要强调:

——重点投向面向第三产业高层次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的教育机构、重点学科或专业、工种教育培训。

——重点投向各级各类重点示范学校,加速其的发展,并带动其它学校的发展。

——重点投向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培养。

(3)资源统筹规划原则。关键是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谋求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

——全市统筹规划中央部委属高校和市属高校、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布局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体系。本市委、办、局属高校划归市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实现财政和事权的统一。

——强化区、县政府对所属中、小学校的统筹规划,配合旧区改造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本区、县中、小学、职业高中,并建设若干具有较高水平、资源共享的教育小区或教育功能区。

——依靠行业、系统(委、办、局)与社区统筹规划中专、技校和成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4)资源集约配置原则。教育资源集约配置原则要求充分利用资源置换的市场手段,注入外生增量和盘活存量并举,通过教育机构的联合、兼并、改制、调整,扩大规模效益。

四、建立一流教育的资源配置目标框架

1.高等教育配置的目标

近中期目标

(1)建成具有领先长江流域以至全国的高教规模,成为全国招收与输送大学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地区。

2000年上海的高教规模达到29万人左右,其中在校研究生2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生20万,成人高校本、专科生7万人,年增长率7%左右,明显超过全国高校发展水平。

上海地方高校招收外地学生30%,加上部委属高校,要超过60%。

(2)在国内率先建成层次结构合理、功能多样化的开放式高等教育体系。

建成2~3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其研究生比例占在校生的40%左右,并形成具有龙头地位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集聚、辐射体系。

综合性大学、多科型院校(含理工类院校与文理类院校)在校生比重将提高12%,而无特色的单科性高等院校在校生比重将相应减少,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组建十余所以培养工商企业第一线应用性、工艺性、管理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组建以满足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岗位培训需要的多元化、开放型、网络化的社区教育体系。

(3)高校的规模效益要有显著提高,全部达到并超过国家教委规定的设置标准。

全市高校在校生平均规模在6千人左右,比目前扩大一倍。

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平均在校生数将达1万人,比目前增加2千人左右。

单科性院校平均在校生数在5千人左右,比目前增加一倍。

高等专科和高职学校平均在校生数达3500人,比目前扩大一倍以上。

(4)顺应城市功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将发生递度转换。

工科学生占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50%降至35~40%之间,面向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R&D)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及面向工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将得到加强。

财经类学生规模有较大增长,由目前的16%提高到20%以上。

文史类(包括音乐、美术、戏剧等专业)学生规模增长较快,占高教总规模的比例将提高到15%左右(目前为10%)。

师范教育在中等师范教育规模逐渐减少的同时,高等师范教育规模由目前的3.6%上升到6%左右。

此外,法律、医学类专业培养规模亦有所扩大。

(5)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规格将有显著提高与改善。

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长快于本、专科学生的增长速度,到2000年在校研究生规模达2万人。重点加强对基础科学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以及能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实践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有明显提高。

(6)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学术梯队。到2000年要在提高教师整体教学和学术水平的基础上,选拔、培养1000名以上优秀骨干教师,培养和造就100名左右45岁以下的重点学科带头人,并大力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平稳实现90年代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并为下世纪高教发展奠定基础。

远期目标

(1)至2010年,在校生总规模达40万人,普通高等院校调减至30所左右。各类学校达到最佳的适度规模效益。

(2)建成与“三个中心”的国际一流城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研究型大学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综合或多科性大学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校生规模在1.5~2万人之间;单科性大学在校生规模8000~10000人之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或高等专科学校在校生规模在5000~8000人之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容量在10万人左右。

(3)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城市功能及产业结构相适应。工科比重下降至30%左右。文史、财经、政法等科类专业规模继续增长。

(4)人才培养规格和层次有明显提高。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小学教师将由本科学历程度者担任,高中教师由具有研究生学历者担任。

2.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

(1)以行业、系统为主,对所属职工大学、中专、技校、成人中专等教育机构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重新组建成若干规模效益达到国家标准的综合培训中心或联校。

(2)中等职业学校通过联合、合并、调整,将由目前的440余所调整至350所。2000年前实现技校500人/校,职校800人/校,中专1000人/校。

(3)在有条件有需要的前提下,行业与区、县可以共建社区职教网,或举办成、职、普三教统筹的综合性社区职教中心。

(4)采用多种形式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原则上不再新建学校,可以将具有明显职业特点的普通专科学校与成人高校改制为高等职业学校;也可在有条件和有人才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若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点;职工大学原则上应与本行业普通专科学校、中专校实行联合后再改制为高等职业学校。通过上述途径,本市可设立8~10所具有行业和职业特色的改制型和转轨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5)集中力量搞好紧缺人才培训工程,有条件的可引进境外教育资源,举办一批中外合作培训基地。

(6)建立师资培训制度,更新师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技能,以适应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

3.基础教育(从略)。

五、实施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举措

1.教育资源优化目标的分步实施

(1)高等教育

受宏观经济紧缩政策、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以及高校心理承受能力诸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不宜采取突变方式推行,而应采取渐近方式推进。在高校调整的形态布局上,可形成以重点高校或主要高校为中心校区,有若干学院、分校或办学点组成的学校集团或联合体。在高校调整合并的步骤上,可采取先沟通与组合学校间的教育资源,进行实质性的联合办学,在条件具备时再实施学校机构的组织合并。在校区置换与新建校区的安排上,宜采取分步开发、先建后拆或先落实去向后拆的方针。

在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进程上,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般还只能在部委或市属院校内进行合并,但上海可率先试行采用“目标资助”的合同方式将有些市属高校并入部委属高校。这一期间,应尽可能避免学校进行大尺度的搬迁,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位于黄金地段的学校可以土地置换方式改善办学条件或重建新校区。

第二阶段,在新的教学园区启动开发以及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深入的前景下,就可打破体制障碍与地域限制进行较大范围与尺度的布局调整。

第三阶段在有利的环境与条件下,可按照调整的目标定位及理想方案进一步调整并完善高校的布局、结构。

(2)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资源优化配置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经委、财办、建委等系统完成对本行业系统职工大学、中专、技校的综合调整。区、县可以结合城区建设,根据区内与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建设本区特色学校,并可以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郊县紧缺人才的培训。

第二阶段,系统、行业与区、县联合,推进成人教育的社区化,建立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网络化的社区教育体系。

(3)基础教育的资源优化配置也可分两个阶段

2.近期要采取的重大举措

(1)研究和制定城市建设与改造中保障教育资源的有关法规,用法制形式切断市场经济与教育发展之间的消极连系,保障广大市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正当权益。鉴于法规制定需一定周期,建议先颁发一批行政规章,包括切实杜绝教育设施流失的行政规章;土地批租中教育设施搬迁补偿的办法等。

(2)成立全市性的教育资源保护委员会,由市领导牵头,并由教育、计划行政部门和其它委办局负责人参加。其职能是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增值;同时,对利用布局调整、盘活存量之机会,任意占用教育资源、变卖教育资源的行为进行干预。

(3)积极探索和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包括进一步促成距离相近的不同类型、不同科类、层次相当的学校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质性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达到共同提高办学水平的效益。

采取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促成本市一些行业性的单科性高校的合并,以提高办学水平,以利于教育培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供求的社会化以及行业变化、人才流动的需要。积极推动本市有质量、有效益、有需求的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与有实力、有远见的大企业实行联合办学,办研究所,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职业技术教育行业与成人教育社区化。

(4)抓住有利时机开发与建设松江新教育园区。(详见“建立上海新教育园区的设想及选址研究”)

(5)拓展教育发展资金筹措的新路子。按照面向21世纪,建立一流教育的目标要求,必须从现在就要着手建设一批体现现代化水平的教育项目。据初步框算,仅就普通高校而言,要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并使在校生规模从目前的20万人,提高到2010年的30万人,即使采取集约化的开发模式所需资金也要达到130亿。其中政府部门只可能投入少量启动资金,多数的巨额资金,必须采取以下几种渠道筹措。

一是盘活教育资源存量。义务教育后的各级各类学校,除保留一批高效益的成人教育基地外,原则上应从中心商业区迁出,充分利用级差地租效益,通过资源对外置换或者资源自行开发经营,把巨大的潜在资金挖掘出来,投入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与发展。

二是注入外生增量。主要是积极有效地拓展利用企业资金与外资的新途径。这就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引进外资,开展合作办学;同时积极鼓励企业投入资金与学校联合办学。

三是利用社会资金。包括接受海内外捐资助学,以及鼓励举办各类民办公助学校等吸收办学资金。

(6)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师资培养层次。按照国际大都市各类教育师资的素质要求,提高本市各类新师资的教育层次。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大学联合办学的方式或者直接引进的方式,培养与适就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学科带头人充实高校师资队伍。在师范大学与有条件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或理工大学中设立专门的系、部,以培养一批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双学士学位的职业技术教育新师资。力争在1997年前,将市区内的7所中等师范学校升格、合并成二至三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以实现2000年小学新补充师资全部达到专科学历水平的目标。

(执笔 茅鸿祥)

标签:;  ;  ;  ;  ;  ;  ;  ;  ;  

上海市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报告_研究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