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经济波动和宏观经济运行的思考

对我国经济波动和宏观经济运行的思考

一、我国经济波动与宏观经济运作的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郭向东[1](2021)在《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及波动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粮食安全问题,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的民生问题,还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在全球经济放缓并受疫情冲击影响这一大背景下,在“十三五”收关、“十四五”开局的关键时期,在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面临新的诸多挑战的情况下,研究农业经济发展和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如何有效平衡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经济的中高速增长的关联性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为研究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内在影响与作用机制,以中国农产品价格、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宏观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VAR、非线性MS(M)-AR(p)、非线性MS(M)-VAR(p)等模型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宏观经济的运行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中国农、林、牧、渔农产品以及总体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波动率时间序列都呈现出显着的长期记忆性特征。农、林、牧、渔农产品以及总体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时间序列对其不确定性的冲击反应较为显着,但是,农、林、牧、渔农产品以及总体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不确定性对其价格指数的冲击反应都较为微弱。农产品价格指数在四种滞后阶数具体情况下,可以在方向和程度两个维度影响宏观经济增长。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水平对GDP增长率时间序列的冲击响应维持在正向水平;方差分解表明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水平时间序列对GDP增长率时间序列影响的贡献程度往往较小。中国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指数周期成分时间序列在四种滞阶数具体情况下,也对中国GDP增长率周期成分时间序列的影响作用在方向和程度两个维度上产生影响。方差分解发现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周期成分时间序列对我国GDP增长率周期成分时间序列影响的贡献程度很大。中国GDP增长率周期成分时间序列对中国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以及总体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水平周期成分时间序列影响的贡献程度往往较小,而对中国林业、渔业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水平周期成分时间序列影响的贡献程度较大。对中国农业经济以及宏观经济的增长周期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经济较难由“低速增长区制”向中高速增长区制转移,由“中速增长区制”攀升至“快速增长区制”的转移概率相对较高,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可以充分发挥资本及技术优势。当中国农业经济步入“中速增长区制”与“快速增长区制”后也不易发生大幅下降,即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中国农业经济处于各区制时维持概率均较高,处于“低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最大,处于“中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最小,处于“快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居中,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需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促进快速发展。中国农业总产值和中国GDP增长路径并不完全同步,农、林、牧、渔四部门经济的增长路径也各不相同。中国农业经济处于各区制的维持概率均较高;而转移概率都相对较低,因此中国农业经济具有一定的惰性特征,不易改变所处的增长状态,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而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成功步入高速增长状态,会倾向于维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但一旦落入低速增长状态,将面对十分严峻的经济复苏挑战。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时变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农业与经济”系统处于“低速增长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具有正相关关系;当“农业与经济”系统处于“快速增长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具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而当“农业与经济”系统处于“中速增长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却具有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农业与经济”系统处于“中速增长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具有微弱负相关关系的可能性最小,持续性最弱,而“农业与经济”系统处于“低速增长区制”或“快速增长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的可能性更大,持续性更强。当“农业与经济波动”系统处于低波动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波动率具有正相关关系;当“农业与经济波动”系统处于中波动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波动率同样具有正相关关系,这一点与“农业与经济”系统中的结果不同;而当“农业与经济波动”系统处于高波动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波动率具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农业与经济波动”系统处于高波动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波动率具有最强正相关关系的可能性最小、持续性最弱,而“农业与经济波动”系统处于中低波动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波动率具有正相关关系的可能性更大、持续性更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农产品价格时间序列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率时间序列都具有长记忆性特征,这一研究成果丰富完善了相关学术体系。(2)本文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中,以农、林、牧、渔及总体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作为样本,排除既往研究仅选取个别种类农产品作为研究样本的局限性,补强了既往研究,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本文使用马尔可夫转移模型将中国农业经济及宏观经济的增长周期路径区分为低速、中速和高速三种区制,并计算了不同区制间的转移概率、平均持续期和具体转移时间,以此分析判断中国农业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4)本文将研究金融问题的研究思路引入到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中,使用MS(M)-VAR(p)模型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处于不同运行状态和不同波动状态中的关联关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5)本文使用前述方法研究所得的结论,即农业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处于三中不同运行状态及三种不同波动状态中的关联作用,丰富和完善了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内在影响与作用的学术体系。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政策的制定者在实施农产品价格调控时应首先考虑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避免价格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社会成本,减损社会福利;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的长记忆性特征,实施价格调控时要考虑政策的周期性和有效性。第二、由于农产品价格水平能够影响宏观经济增长,而且农产品价格周期成分对宏观经济增长周期成分影响较大,政府应关注并监测“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农产品价格非正常波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避免影响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第三、由于农业经济的弱质性特征及农业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强烈相关性,中国政府应当继续实施2004年以来的农业扶持政策,特别加强除渔业以外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的支持力度。第四、由于农业经济发展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及其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强烈正相关关系,政府应强化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意识,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亚于出口贸易的这一重要意识,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解决中国特有的“三农问题”;另一方面为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增加新的推动力,解决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驱动力问题。本文包括图66幅,表46个,参考文献328篇。

王国志[2](2021)在《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新征程中,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事件频繁发生,导致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波动性加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因此科学研判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于提升宏观调控有效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现状测度——实证研究——理论拓展”的总体研究框架,综合采用文献分析、理论梳理、指数测算、动态计量实证研究、DSGE理论模拟等方法对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勾稽关系的规律性特征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梳理了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及其度量,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机制、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机制以及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理论,奠定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可以将经济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界定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发生事件的无法预测性,衡量经济不确定性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运用现有的经济变量作为代理变量、运用专业人士对未来经济预测的分歧程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合成指数法、运用大数据爬虫抓取报纸关键词方法、运用高维宏观数据提取共同因子的方法等5种方法,其中后两种方法被广泛使用。理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投资期权机制、预防储蓄机制、金融摩擦机制、信息传递机制、长期投资机制、H-A传导机制等6个方面,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显着影响。不同经济周期理论下的货币政策调控理论也存在显着差异,催生了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其次,本文测度了我国经济周期指数,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走高的时点大多与特定的经济政治事件相关联,1996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国一共经历了3轮完整的经济周期,第四轮经济周期尚未结束。时变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在经济周期交替变化的时点,经济周期对经济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具有较为显着的负向动态条件相关性,在经济紧缩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剧烈,而在经济扩张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平稳。动态溢出指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显着的时变动态溢出效应,且经济周期波动加大了经济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同样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第三,本文构建了MS-AR模型将我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划分为三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LT-TVP-VAR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程度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时的反应及其调控效果,得出如下结论:(1)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正向时变冲击效应,但在经济不确定性的低、中、高区制下调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2)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政策在调控产出缺口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当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中高区制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的效果比较明显。(3)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调控效果较好,在中、高区制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存在局限性,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效果更优。第四,本文构建TH-SVAR和SEI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基于TH-SVAR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相同经济周期阶段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效应具有对称性,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调控效果呈现出非对称特征。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期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收缩期。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效果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效果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经济收缩期两种政策工具对产出与通胀的调控效果相对复杂。基于SEI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果存在显着差异和非对称特征。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更为有效,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更为有效。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的调控效应更加符合政策预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在经济收缩期优于经济扩张期。最后,本文构建了包含预期因素和异质冲击的DSGE模型探讨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得出如下结论:(1)当模型中引入政策预期因素后可以与数据实现较好的拟合,且预期冲击形式的有效识别使得工具变量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反应程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通胀对利率工具调控较为敏感,数量工具调控对产出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然而数量冲击下产出易出现逆向波动降低调控有效性。当对预期冲击和非预期冲击进行识别后,工具变量的预期冲击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影响作用均有所增加,且目标变量收敛周期均有所缩短。(3)影响产出和通胀波动的占优冲击来源分别为数量政策和利率政策,对冲击来源结构的有效分解可以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和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及货币政策调控实践,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准确识别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稳定经济政策预期,以政策确定性应对经济不确定性。(2)优化货币政策量价配合机制,强化政策工具间的组合协调。(3)加强对微观主体的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李晓[3](2020)在《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经济运行中高杠杆高债务,经济泡沫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虚拟经济”一词频繁的出现人们的视野和学者的研究中,经济中出现了“脱实向虚”和“弃实唯虚”的现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引起经济学家和政府的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央多次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防范金融风险,提出金融应服务于供给侧改革,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利润高低决定了资本的流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金融自由程度不断提高,虚拟资本得以高速发展。美元脱离金本位后,浮动汇率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国际金融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经济“虚拟化”。中国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制度改革、技术科技创新和优化人力资源教育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产品的创新,加快了金融资本的流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体经济中的资本周转时间长、回报率低,而虚拟经济中资本的周转时间短、回报率高,导致虚拟经济对资本的吸引力远超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在吸引大量闲置资本的同时,也吸引着实体经济中的产业资本,不仅导致实体经济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是导致实体经济的可用资源在不断枯竭。近年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脱实向虚”和“虚实分离”的现象,挤压了实体经济生存发展空间,成为经济增速放缓、金融风险加大的原因之一,这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因此,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意义非凡。快速发展的虚拟经济不断挤压实体经济生存空间,如何让虚拟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当前金融改革创新的重点。虚拟经济不是凭空而生的,它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是由实体经济派生出来的新经济体制,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不可逆转的,虽然它对实体经济有不良的影响,但也不能“弃虚唯实”。原因在于:第一,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服务于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根本思想宗旨。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是实现融资诉求的途径,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大规模资本的需求。第二,虚拟经济相对于实体经济而独立存在。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虚拟经济不断壮大,虚拟经济逐步脱离实体经济,追求自身增值,促进经济发展。但虚拟经济的异化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吸收大量的各类资源后,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第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是对立统一、协同发展的关系。二者是“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发展模式。虚拟经济不仅包括金融业中各种金融衍生品,还涉及到大宗商品、房地产、无形资产等契约化、金融化和证券化后的一系列投机性经济行为。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备价值,它表达的仅仅是纸上财富,其价值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虚拟经济按照约定支付给资本所有者预期回报,从资本所有者那里剥离出来资本的使用权并使之契约化、金融化后转贷给别人的一种经济活动,造成了“以钱生钱”的经济假象。金融资产是连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桥梁与纽带,采取金融产品和契约等形式,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资产的转化。从获得社会资金角度来分析,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谁发行的契约转化为金融资产越多,谁获得资金就越多。从而,分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辩证关系的着力点应是资产“金融化”。当前国民经济结构存在多种失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实体经济内部供需失衡、虚拟经济资本供给与实体经济资本需求失衡,这些失衡最终导致实体经济失去活力,无法吸引资本流入。资本主要进入虚拟经济并在资本市场空转,不断推高金融杠杆率。实体经济可得资本持续降低,并不断萎缩。如何解决这种失衡?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是解决这种失衡的措施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引导资本真正进入实体经济,通过虚拟经济进行资源配置,弥补实体经济技术创新、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的资金缺口。鼓励企业采取发行股权融资等形式融资,通过“去杠杆”,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应是“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协同发展模式。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从虚拟经济的发展历史看,在信用与货币资本的虚拟化后,借助互联网技术,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资本具有逐利性,其本质是实现利益最大化,致使其自我价值增值快速发展,导致经济“脱实向虚”倾向严重。但是,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产生严重的背离时,会导致经济严重泡沫化,甚至会诱发经济危机。从现实角度来看,虚拟经济每次发展与创新都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当实体经济资本回报率低于虚拟经济资本回报率时,资本的逐利性导致资本将从实体经济抽离转而投入虚拟经济中,而资本抽离的乘数效应导致实体经济可用资本不断减少,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的现象。虚拟资本在金融市场空转而不进入实体经济,二者的撕裂性日益严重。这就表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撕裂是必然性的。但这种撕裂性是暂时的,是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伴生现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失衡导致经济危机频发,此时采取宽松的货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因为新增货币受虚拟经济高回报率的影响而进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没有帮助。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撕裂的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只会让二者的撕裂日益加深。从经济发展长远角度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一种长期并存、辨证与统一的关系。发展虚拟经济的同时,加快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实体经济发展受阻时,应以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资本实现自身升值而不用脱离实体生产周期独立存在。本文首先界定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研究范畴,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进而厘清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原理: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根基,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二者之间应是“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发展模式。论证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本文认为直接融资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存在“杠杆力”的作用等。但是当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时候,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讨论了“脱实向虚”和“虚实分离”现象中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提出了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引发经济危机的结论。最后提出辩证把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

王晶[4](2020)在《经济波动、财务业绩持续性与非效率投资 ——基于管理者认知偏差的分析》文中指出投资决策作为企业三大财务决策之一,直接关系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宏观层面的资源配置,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在现实企业中却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非效率投资现象。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中的管理者认知偏差视角,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经济波动、财务业绩持续性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文拓展了行为金融学在投资决策方面的研究,对于加强管理者自我认知,帮助企业管理者规避非效率投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关于宏观经济波动、财务业绩持续性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界定了这三者的概念,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现状、我国企业财务状况及投资现状。再次,以2007-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经济波动对非效率投资产生的影响,财务业绩持续性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以及二者对非效率投资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由于代表性启发式偏差,在经济扩张时期或投资前存在高持续财务业绩的公司有更高水平的投资过度或者更低水平的投资不足。进一步地,经济波动与高财务业绩持续性可以共同促进企业的投资过度,并且可以抑制企业的投资不足。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基于管理者认知偏差视角,从企业内部、第三方机构、监管部门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强管理者自我认知,规避企业非效率投资,提高财务业绩的对策与建议。

丁尚宇[5](2020)在《银行情绪、信贷供给与经济周期》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市场情绪和预期管理成为世界各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促进经济复苏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然而,间接融资仍然是中国实体经济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银行金融创新方式与工具愈加复杂,信贷供给规模迅速扩张,为银行情绪冲击信贷体系和经济稳定提供了作用空间。因此加强银行情绪的监测与疏导,防范银行有限理性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仅可以有效遏制银行部门大规模风险累积和暴露,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的负外部溢出,同时有助于实现银行信贷资金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本文在综述银行情绪测度方法、影响因素以及银行情绪驱动信贷供给和经济周期作用机制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造银行情绪经由信贷供给渠道冲击宏观经济的理论动态模型;随后合成中国的银行情绪指数,检验其形成机理,并对中国银行体系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强银行情绪监测,防范和化解银行情绪波动负面影响的具体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构造一国经济体内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模拟分析了银行情绪在羊群效应作用下调整信贷决策,引发信贷供给和经济产出不稳定的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结果为原始数据构建中国银行体系情绪指数,对该指数的周期波动和区制转换特征进行分析。随后利用该指数分析我国银行情绪的形成机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混频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货币政策、经济景气水平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情绪的影响进行检验。此外,本文分别运用动态-静态同步性方法、交叉谱分析方法、反事实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从银行情绪影响信贷供给、银行情绪波动的信贷中介传导机制和异质性银行情绪作用下波动传导机制特征三个方面,对我国银行情绪、信贷供给与经济周期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全面深入研究了中国银行体系情绪的形成机理和对信贷供给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为加强银行情绪监管,防范银行情绪波动风险,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提供经验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一国经济体内银行情绪波动和信贷决策过程遵循羊群效应,会引起和放大信贷供给量的收缩与扩张,驱动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存在会导致上述波动传递机制被进一步放大。(2)本文构造的银行情绪指数具有明显区制转化特点,符合情绪乐观和悲观转化的本质特征,是较为适合反映中国银行部门情绪的代理指标。(3)经济景气情况、货币政策变化是银行情绪形成理性判断的基础信息来源,银行主观心理因素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用下对上述信息进行加工,最终形成有限理性银行情绪。具体而言,经济景气水平能够对银行情绪产生正向影响。货币政策变动对银行情绪具有逆周期调节效应,但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地发挥存在较长滞后性,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银行情绪的影响更加明显和迅速,而且银行情绪并不仅仅是货币政策变化的简单“传达器”,不同银行情绪状态会对货币政策传递渠道产生干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情绪存在反向波动关系,而且银行情绪越悲观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状态越敏感。(4)银行情绪波动明显领先于表内外信贷供给波动,是其前瞻性指标。银行受到严格监管和逆周期调控,在表内业务范围内以履行监管下的信贷供给和流动性创造职能为主。而在表外业务中,银行情绪较为充分的转化为根据自身意愿和预期的信贷决策,从而引发监管外的信贷波动。此外,银行情绪变化会在短期影响银行信贷决策行为,同时银行情绪长期变化也受到表内信贷监管指标引导和约束。(5)银行情绪能够通过影子银行信贷供给渠道对宏观经济形成显着冲击效应,而银行情绪对表内信贷供给的影响并未显着通过该渠道传递给宏观经济,说明我国银行情绪在监管薄弱领域具有释放空间,因而其存在性和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缺乏监管的信贷波动具有天然的顺周期性,在银行情绪的驱动下成为金融体系风险的重要来源。(6)银行情绪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显着非对称性。与乐观情绪状态相比,悲观银行情绪抑制了实际冲击的影响,放大了表内外信贷供给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并导致经济不稳定性持续更长时间;与理性状态相比,在有限理性状态下,影子银行贷款冲击、实际冲击和银行情绪冲击所引起的经济周期波动更大,持续期更长。银行乐观和悲观情绪状态影响逆周期政策调控效果;限理性状态下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机制被彻底打破。本文依据中国银行部门情绪数据,分析了银行情绪以信贷供给为中介对经济周期的波动传递效应,检验了异质性银行情绪作用下的波动传递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强货币政策调控和前瞻性引导、加强银行体系监管、规范银行从业人员行为和进一步完善银行家调查制度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以期多措并举,减少信贷周期波动中银行情绪的作用,控制和消减情绪的负面影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冯文芳[6](2020)在《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文中提出资产价格泡沫和高杠杆在历史上反复出现,但次贷危机后的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机制和高杠杆作用机理更加复杂;现代金融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子银行和金融衍生品等不但空转套利推高金融杠杆,而且让问题复杂化;内嵌于银行体系的表外业务严重期限错配以及中国经济转型期结构中存在的各种扭曲现象,使得金融杠杆过度膨胀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原有传统理论都无法较好解释经济中的资产价格泡沫现象。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关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开始转为中高速增长,但是金融杠杆仍在不断攀升,金融杠杆增长与经济发展错配现象严重,资本市场的过度繁荣引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膨胀和累积。金融危机后上述问题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首先,通过阅读和归纳国内外关于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经典着作和前沿文献,厘清选题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争论焦点和研究盲点等,为后期研究顺利展开提供文献支撑和理论基础。其次,准确定义资产价格泡沫是研究的逻辑起点,遵循目前国内外经济学界的三种主流观点,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涵义进行明确界定并分析了其一般特征;从理论角度和影响因素角度剖析了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运用ADF、SADF、GSADF和RADF等资产价格泡沫识别方法,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存在周期、出现频率和程度大小等进行了识别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期内显着存在周期性资产价格泡沫;并且运用协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提取了资产价格泡沫。第三,以金融杠杆经济本质研究作为切入点,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别定义和度量了金融杠杆,揭示微观金融杠杆与宏观金融杠杆背离的原因和实质;采用债务收入比法和即时拆分法(TD)测算了我国的金融杠杆;重点揭示和研究了金融加杠杆的根源、实质、动力、渠道、特点和成因等;不但构建了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从理论上厘清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把滚动宽窗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和Bootstrap统计检验结合,从实证上验证了金融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相互动态影响机制的程度、频率与方向以及与经济事件之间的关系。第四,高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仅是表象,隐藏其背后的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因此加入经济增长因素,从表象分析上升到实质研究,进一步揭示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经济之间的影响效应。具体内容包括:(1)运用差分广义矩估计(DGMM)和门限效应,对国内16家上市银行从两个阶段检验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杠杆机制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着影响;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双重杠杆率门限效应;(2)运用傅里叶变换和频谱分析法研究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周期联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资产价格泡沫和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关系较复杂,并且两者在周期联动上更多的存在背离现象;(3)基于R&D模型,加入金融杠杆因素,研究了不存在和引入资产价格泡沫时经济增长的均衡结果,并推断出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共容的条件。(4)运用MCMC算法和SV-TVP-SVAR模型从时期与时点两个角度对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三个经济变量之间具有非常显着的时变特征。最后,高杠杆下去杠杆是必然选择,准确定义去杠杆的涵义并对目前去杠杆存在的误区做了澄清;分别探索了实体去杠杆和金融去杠杆的路径;运用合成控制法(SCM)检验了限贷政策能否抑制房地产泡沫?实证结果表明:在4个研究样本中,限贷政策对3个样本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无法起到降低的作用;囿于传统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研究方法与模型的缺陷,尝试运用人工智能中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和BP神经网络(BPNN)技术构建了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很好逼近与诠释样本历史数据所蕴含的内在规律,有效实现监控功能。根据上述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1)拓展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范围,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决策信息集,构建货币和信贷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2)减少或消除刚性兑付和不必要的政府隐性担保,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商业银行行为市场化,政府职能回归公共管理本质;(3)坚持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的货币流动性,建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和对金融体系资产实施穿透管理,对影子银行进行有效管理;(4)精准掌控“结构性去杠杆”的节奏、力度、时间、主体,有条不紊降低杠杆率。

刘志永[7](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张莹[8](2020)在《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金融危机(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GFC)的爆发引发了对稳定化政策(Stabilization Policy)的反思,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对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重新评估。危机前,学术界和货币政策制定者对货币政策的共识是只需盯住价格稳定,而不必对信贷和资产价格等金融因素进行应对。GFC的爆发令他们重新考虑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和作用。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动态演进是永恒的存在。这一反思是颠覆性的,GFC爆发前的主流经济理论建立在理性预期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之上,认为金融市场是完全的,不存在金融摩擦,从而稳定化效应分析并未考虑金融体系风险因素。然而,金融体系会内生地产生系统性风险,经济上行时期,金融部门通过提高杠杆率和过度风险承担(Risk-taking)造成系统性风险的积聚,增加了信贷供给,也推动了经济周期的繁荣,此时系统性风险往往被低估;而经济下行期,系统性风险显现,金融部门陷入普遍的去杠杆和避免风险承担,信贷供给减少,进一步放大了衰退,极端情况便是金融危机。随着对系统性风险的深入认识,传统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分析和结论难以直接应用于危机后的政策实践,中央银行面临货币政策无法有效稳定经济的困境。这是由于传统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分析的一个前提条件是金融体系稳定,而当系统性风险的演进使得金融体系功能遭受破坏时,需要重新评估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本文正是研究这一问题,以期完善货币政策稳定化框架,有效实现经济金融的稳定。本文首先归纳传统货币政策稳定化分析的理论框架,得出GFC爆发前货币政策稳定化框架的共识为,中央银行通过政策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借贷便利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四种工具影响短期利率,通过新古典和非新古典两大类作用机制影响总需求,实现价格的中长期稳定以及价格稳定与产出稳定之间的短期权衡,以实现社会福利水平的最大化。其次,通过定义和描述系统性风险情境,并将其引入传统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分析的理论框架,发现,第一,对金融稳定目标的忽视导致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积聚,加速系统性风险情境的形成;第二,在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传统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阻塞,既无法切断宏观-金融之间的正反馈机制而实现金融稳定,也无法传导至实体经济而实现产出和价格稳定;第三,在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空间有限;第四,根据引入金融中介和金融风险的IS-MP模型,系统性风险情境下,金融中介信贷供给减少,传统货币政策产出稳定化效应弱化。再次,本文开发时变的修正CRITIC赋权法,构建了时变权重的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度量方法。根据此方法,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CFSI),并结合中国数据,根据中国的特征事实和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识别系统性风险情境,并对不同经济金融区制(正常时期和系统性风险情境)下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进行评估,得出:在正常时期,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基本与传统经济理论论证的一致;而在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传统货币政策对稳增长和稳价格的影响弱化。最后,为有效实现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本文对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稳定化框架相关调整进行总结,得出货币政策稳定化框架重构的趋势是:第一,在稳定化目标中增加对金融稳定的考虑;第二,进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扩大稳定化工具箱;第三,完善货币政策稳定化作用机制以实现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稳定。这为关于如何提高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表明,一方面,中央银行应当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稳定化框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完善稳定化作用机制,以更加有效地实现系统性风险情境下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另一方面,政策之间的协调应该得到加强,货币政策需要增进与宏观审慎政策、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后两者与货币政策同样作为稳定化政策,在金融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和财政政策来降低风险,使得货币政策更有效地发挥稳定化政策作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冯圣钰[9](2020)在《我国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以往主流学者对于经济周期的研究较多,而对于金融周期理论研究相对较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世界的学者们开始反思金融系统波动对经济周期的重要意义,进而开始转向对金融周期的研究,但大多数的研究还只是将国内信贷、房地产价格或股票价格作为金融周期的代理变量,但实际上影响金融周期的因素错中复杂,基于过往国内外知名学者的研究,本文将系统的探讨我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交互影响。首先,本文根据金融周期呈现的典型事实及数据的可获得性,使用了七个金融变量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金融周期指数并作为金融周期指数的测算依据,基于UC-HP模型来测算我国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并结合我国宏观经济的真实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地,基于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测算结果,通过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法对我国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之间的互动关系再作测算,即分别基于全样本周期和30期滚动样本,测算了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之间的总溢出效应(交互影响)与方向溢出效应(定向影响),并结合我国真实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两次实证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金融周期中包含了经济未来波动的大量有用信息,金融周期对于经济周期具有先行性,可对经济周期提前1-4个季度进行有效预测;(2)我国经济波动对金融周期的影响始终维持较低水平,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交互影响实际上主要表现为金融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单向影响;(3)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脱节风险。金融系统更像是一个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系统,但金融系统的波动却对经济周期产生了极强的影响,因此,稳定的金融环境是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前提。从理论研究角度,本文是对以往研究的扩展和完善;从现实意义出发,基于应用研究的视角,本文的研究对于防控金融风险的传导路径、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宏观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为金融监管部门与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在政策监管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曾永良[10](2019)在《企业资本配置信息与经济增长质量预测 ——基于会计信息经济晴雨表功能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确理解和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比较流行的是需求侧分析,即从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分析总需求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仅仅从需求的角度对经济形势进行短期的静态分析,难以为我国经济出现的结构性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尤其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经济下行风险上升的情况下,许多经济学家主张,中国经济形势不应该从需求方面分析,而更应从供给侧的基本因素去分析,寻求中国经济增长下行的原因和应对办法,从供给侧层面看经济增长。一方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针对“怎么样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流方案认为应该立足于西方经济学新古典模型中支撑一国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供给(吴敬琏,2016),即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的要素驱动及其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经济调控需要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调控目标,在明确经济增长预测目标的同时,把稳定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降低金融风险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如何从供给侧的角度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准确全面的判断和预测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统计,另一个是会计。正如从量子的角度解释量子通信如何改变通信方式并对信息革命产生决定性影响一样,会计就是从最微观层面影响和反映整个宏观经济(刘尚希,2016)。会计信息作为经济环境中重要的公共信息,对微观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及时客观地反映,其决策有用功能逐步得到拓展,其中预测经济前景是其拓展职能之一。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会计信息的角度提出分析认识预测宏观经济的全新视角(Kothari et al.,2006;Shivakumar,2007;Konchitchki&Patatoukas,2014a;2014b;Arif&Lee,2014;Shivakumar&Urcan,2017;Rouxelin,et al.,2018;Ball et al.,2019;方军雄等,2015;罗宏等,2016;罗宏等,2017;肖志超、胡国强,2018等;孙坚强等,2018;2019)。随着会计和宏观经济研究的逐步趋同,有必要建立清晰的渠道,会计信息通过这些渠道映射到总体的宏观经济。由于整个宏观经济是由众多企业细胞和企业行为结合而成,经济产出(GDP、社会投融资、进出口、社会消费、物价水平等)是企业产出的加总(姜国华、饶品贵,2011),同时从微观要素投入的角度来看,资本(狭义)、劳动、技术是决定产出的几个重要因素,其配置情况直接体现经济主体资产质量及盈利质量的高低,进而对未来经济增长质量产生影响。可见,微观企业要素资本(广义)的配置情况通过会计信息的反映,可以为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参照新古典模型中三大供给要素结构,从实物资本、金融资本、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四个方面出发,其中实物资本(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和金融资本(金融资产)对应于资本(狭义)要素、研发资本(研发支出)对应于技术要素、人力资本(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和应付职工薪酬)对应于劳动力要素,着重探讨基于企业汇总的反映企业资本配置状况的会计信息对未来经济增长质量的预测能力及其实现方式,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主要是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背景,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贡献。第二章,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资本配置、汇总资本配置信息、经济增长质量、宏观经济预测等相关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界定,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及宏观经济预测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在对会计信息宏微观决策有用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进行简要评述。第三章,汇总企业资本配置信息宏观预测价值的理论分析。本章介绍本文研究的制度背景,在此基础上对汇总企业资本配置信息预测未来经济增长质量的动因及其实现方式进行阐释。第四章,汇总实物资本配置信息与经济增长质量预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背景下,“去产能”和“去库存”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产能形成的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企业固定资产和存货这两项实物资本配置信息直接反映了经济主体的产能和产品库存状况,并与支出法下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资本形成部分(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密切相关,从而可能为未来宏观经济增长质量提供增量信息。本章着重探讨企业汇总的实物资本配置信息(固定资产和存货)是否传递未来经济增长质量的信号,以及实物资本配置信息实现宏观预测价值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路径。研究发现:(1)汇总实物资本配置指标,尤其是汇总存货配置指标,包含了未来经济波动(包括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信息,对未来经济增长质量具有负向的预测能力;(2)这种效应对基于国有企业、行业竞争度较高的企业以及高市场分割地区的企业进行汇总的实物资本配置指标更显着;(3)从微观到宏观的路径分析显示,汇总实物资本配置的增加预示着经济主体未来盈利能力下降、行业景气程度降低及工业增加值增长放缓。这些结果表明实体企业实物资本配置信息具有宏观预测价值,能直观地反映未来经济增长质量状况。第五章,汇总金融资本配置信息与经济增长质量预测。与实物资本相对的是金融资本,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实体经济盈利能力的下降,资本的供给侧“脱实向虚”的问题逐渐凸显。在企业资产负债中,金融工具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对企业乃至宏观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最终表现为经济金融化(刘尚希,2019)。理论上讲,金融化对于实体经济发展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促进效应”,即金融化有助于提高资产的流动性,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尤其在企业盈利下降的情况下,通过获取投资收益可以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从而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规模,支持该假说的有“流动性效应”和“蓄水池效应”。另一种则是“挤出效应”或“替代效应”,即企业投资泛金融部门(金融、房地产业等)会减少其用于固定资产和研发投资等正常经营性资产投资的资金,从而造成对实体经济的“攫取”。这一观点得到了近期大量微观层面研究金融资本配置经济后果文献的支持。这种效应会导致经济增长结构呈现“去工业化”态势,大量包括人力资本和资金在内的生产要素从实体产业转移到泛金融部门,造成实体产业的空心化及生产效率的降低。基于此,本章探讨汇总金融资本配置信息与未来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企业金融化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大于促进效应,基于企业汇总的金融资本配置指标传递了未来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效率降低的信号,对未来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能力;(2)分组检验发现,基于国有企业、第二产业、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地区企业汇总的金融资本配置指标与未来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显着;在经济上行期,汇总金融资本配置指标与未来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显着,说明企业金融资本配置信息对未来经济增长质量的预测能力及预测方向,因不同情境下企业金融资本配置动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3)从微观到宏观的路径分析显示,汇总金融资本配置增加预示着实体经济未来主营业务利润率和生产效率下降、行业景气程度降低及工业增加值增长放缓。(4)本章研究还发现,相比于金融资本与实物资本(固定资产和存货)比值,金融资本与研发资本比值的高低更能反映未来经济增长质量的状况。说明金融资本配置对实体投资的挤出效应主要体现为对技术创新投资的替代,由此对经济增长质量等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第六章,汇总研发资本配置信息与经济增长质量预测。创新驱动效率提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实体企业创新效果直接关系到未来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研发投资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增长方式、降低资源消耗率等提高未来经济增长质量。但制度缺陷和创新的吸收能力过低,可能导致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悖论”。从创新持续性角度看,已有文献对持续性创新的动因存在三种解释,如果“成功者更成功”和“学习效应”假说成立,创新持续性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体经济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增强,最终体现为经济的高质量增长。相反,如果支持“沉没成本”假说,研发支出(创新)持续性的提高可能不会带来研发产出的增加,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能不显着,如果创新投入不当,甚至还可能造成负面的经济后果。以汇总研发支出强度及汇总研发支出持续性作为研发资本配置状况的替代指标,本章探讨汇总研发资本配置信息对未来经济增长质量的预测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基于微观企业汇总的研发支出强度及汇总研发支出持续性与未来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微观企业汇总研发资本配置信息能有效发挥经济增长质量的先行指示器作用。其中对于研发持续性的检验结果更支持“成功者更成功”和“学习效应”假说。第二,该预测作用对基于一般企业(VS.高科技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高及知识产权保护较好地区的企业进行汇总的研发资本配置指标更显着。说明企业研发资本配置信息是否有助于预测未来经济增长质量,还有赖于一系列内外部条件能否保证企业研发投入发挥实际的经济效果。第三,汇总研发支出强度指标对未来经济增长质量的预测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经济增长稳定性、优化经济增长结构、提升社会福利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而汇总研发支出持续性增强则预示着未来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及社会福利的改善。第七章,汇总人力资本配置信息与经济增长质量预测。稳就业是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优先目标,考虑到充分就业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维度,本章直接考察汇总人力资本配置信息对未来就业增长的预测能力。以汇总劳动成本粘性作为反映人力资本配置状况的指标,本章借鉴管理会计领域对于成本粘性成因的分析,探讨汇总劳动成本粘性包含的三类有助于预测未来就业形势的信息。基于成本粘性的调整成本观、乐观预期观和代理成本观,研究发现汇总劳动成本粘性较高意味着经济主体更倾向于增加雇员或不解雇职工,从而未来就业率不会降低甚至在随后期间会有所增长,并且汇总劳动成本粘性对未来就业增长的正向预测作用在基于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的企业计算汇总劳动成本粘性时、以及在经济上行期、在劳动保护法实施后更显着。这些结果说明从稳就业的角度,汇总人力资本配置信息(劳动成本粘性)对未来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预测作用。第八章,研究结论、不足与建议。这是全文最后一章,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的不足,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前沿性和创新之处在于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由微观层面拓展到宏观层面,通过对反映企业资本配置状况的会计信息进行归类并汇总,较为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汇总企业资本配置信息在宏观经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术思想上,本文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通过运用会计学、宏观经济学及制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相关理论,遵循微观到宏观的研究范式,将汇总企业资本配置信息这一过程指标运用到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拓展了已往基于会计盈余这一结果指标预测经济增长数量指标的会计信息宏观经济决策有用功能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会计理论以及宏观经济预测的研究框架。第二,学术观点上,本文基于利润表观到资产负债表观的转变,认为以微观企业资产负债表为主的反映企业资本配置状况的会计信息具有宏观决策有用性,即企业汇总的资本配置指标可以对供给侧层面出现的产能过剩、库存过高、资本的供给侧“脱实向虚”、就业波动及实体经济创新效果等进行及时地反映和识别,并对未来经济增长质量及发展形势做出判断和预测。如,(1)作为资本形成的构成,汇总实物资本配置信息(固定资产和存货)反映了经济主体产能和库存状况,对未来经济波动具有预测价值;(2)汇总金融资本配置信息可以反映实体经济金融化程度,从而有助于预测未来经济增长结构及增长效率的变化;(3)如果实体经济(持续的)研发支出能发挥实质性的效果,那么汇总研发资本配置信息将有助于预测未来经济增长效率,并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福利的提升等),进而对未来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预测价值;(4)汇总劳动成本粘性可以反映实体企业用工及人力资本配置状况,从而对未来就业增长或失业率具有预测价值。这些观点将宏观经济现象财务化,主张从会计的视角来观察宏观经济,彰显了“会计”与“经济”融通研究的独特效应。第三,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采用描述性统计、向量自回归(VAR)估计方法、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及混合最小二乘回归法(Pooled OLS)等对汇总企业资本配置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为会计信息的宏观决策价值提供了进一步的实证支持。其中,对于资本配置状况的衡量,借鉴管理会计学中成本粘性的计算方法,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反映资本配置状况的会计信息,计算研发支出持续性、劳动成本粘性等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汇总企业资本配置状况进行量化分析。本文基于汇总企业资本配置信息宏观经济预测价值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利用了大量及时可靠的反映经济主体行为的会计信息,信息搜集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分析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有效促进了会计信息经济晴雨表功能的发挥。

二、我国经济波动与宏观经济运作的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经济波动与宏观经济运作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及波动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论文研究的历史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现实背景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创新点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与实证研究逻辑框架
        1.5.1 论文研究的技术线路
        1.5.2 论文实证研究的逻辑框架
    1.6 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1.6.1 概念界定
        1.6.2 相关说明
2 文献综述
    2.1 农产品价格的文献回顾
        2.1.1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相关文献
        2.1.1.1 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研究的文献回顾
        2.1.1.2 农产品价格长记忆性特征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
        2.1.1.3 其它有关农产品价格研究文献
    2.2 农产品价格与宏观经济相互影响的相关文献回顾
    2.3 农业经济发展的文献回顾
    2.4 农业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回顾
        2.4.1 关于农业金融与经济的文献回顾
        2.4.2 关于农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回顾
        2.4.3 关于农(副)产品价格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回顾
        2.4.4 关于农业总要素生产率(TFP)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回顾
        2.4.5 农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方法的文献回顾
3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农业发展理论
        3.1.1 农业发展理论概述
        3.1.2 农业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
        3.1.3 农业发展理论的内涵
        3.1.4 农业发展理论在中国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运用
    3.2 本文研究涉及的其它相关理论
        3.2.1 农产品价格理论
        3.2.2 经济周期理论
        3.2.3 经济增长理论
4 农产品价格及其不确定性的长期记忆性与关联性检验
    4.1 农产品价格及其不确定性的长期记忆性实证检验
        4.1.1 长期记忆性分析方法
        4.1.1.1 ARFIMA模型构建
        4.1.1.2 FIGARCH模型构建
        4.1.2 农产品价格的数据选择与描述
        4.1.3 农产品价格及其不确定性的长期记忆性检验
    4.2 农产品价格与其不确定性之间的关联性检验
        4.2.1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构建
        4.2.2 单位根检验
        4.2.3 Granger因果关系的计量检验
        4.2.4 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
    4.3 本章小结
5 农产品价格及其波动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5.1 农产品价格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检验
        5.1.1 农产品价格序列与中国经济增长序列的选取和描述
        5.1.2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5.1.3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构建与估计
        5.1.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1.5 冲击响应函数估计与方差分解分析
    5.2 农产品价格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性之间的关联性检验
        5.2.1 ADF单位根检验
        5.2.2 影响的方向及影响作用的程度分析
        5.2.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2.4 冲击反应的时间变化路径刻画
        5.2.5 影响的贡献程度判别
    5.3 本章小结
6 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路径判别
    6.1 非线性MS(M) –AR(P)模型构建
    6.2 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数据选择
    6.3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路径刻画
        6.3.1 非线性MS(M)-AR(p)模型的参数估计
        6.3.2 中国农业经济以及宏观经济增长的区制转移概率
        6.3.3 中国农业经济及宏观经济处于各增长区制的平均持续期
        6.3.4 中国农业经济及宏观经济不同增长区制间的转移路径刻画
    6.4 本章小结
7 农业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作用研究
    7.1 非线性MS(M) -VAR(P)的模型设定
    7.2 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及宏观经济增长率的时间动态轨迹的刻画
    7.3 农业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检验与分析
        7.3.1 非线性MS(M) -VAR(p)模型的参数估计
        7.3.2 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周期性变迁识别
        7.3.3 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区制转移特征测度
    7.4 农业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波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检验与分析
        7.4.1 非线性MS(M) -VAR(p)模型的参数估计
        7.4.2 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波动作用机制的周期性变迁识别
        7.4.3 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波动作用机制的区制转移特征测度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1.2.2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1.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与贡献
    1.4 论文框架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与度量
    2.2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基础
    2.4 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测度及其协动性
    3.1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走势分析
    3.2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测度和走势分析
        3.2.1 传统经济周期测度方法的总结与利弊评述
        3.2.2 MS-DFM测度经济周期的原理简述
        3.2.3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实时测度
        3.2.4 我国经济周期统计特征与趋势分析
    3.3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检验
        3.3.1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
        3.3.2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相关性检验
        3.3.3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溢出效应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4.1 不同政策目标和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量价选择的初步探讨
        4.1.1 不同政策目标下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4.1.2 经济不确定影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4.1.3 双重背景下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选择的探讨
    4.2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阶段划分
        4.2.1 MS-AR模型
        4.2.2 经济不确定性区制划分
    4.3 LT-TVP-VAR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
        4.3.1 LT-TVP-VAR模型构建
        4.3.2 数据选取与处理
        4.3.3 参数估计与检验
    4.4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与调控机制
        4.4.1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
        4.4.2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产出调控的实时对比
        4.4.3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通胀调控的实时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5.1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典型事实
        5.1.1 经济周期波动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演变
        5.1.2 经济周期扩张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5.1.3 经济周期收缩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5.2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对比
        5.2.1 TH-SVAR模型介绍
        5.2.2 数据选取与检验
        5.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机制检验
        5.2.4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机制检验
        5.2.5 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有效性对比
    5.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非对称性检验
        5.3.1 SEIVAR模型估计原理与脉冲响应函数构建
        5.3.2 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5.3.3 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未预期冲击、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6.1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
    6.2 考虑政策预期因素的DSGE模型构架
        6.2.1 私人家庭
        6.2.2 生产厂商
        6.2.3 政府部门
        6.2.4 货币当局
    6.3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6.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6.3.2 参数校准与设定
        6.3.3 冲击路径识别
        6.3.4 参数贝叶斯估计
    6.4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6.4.1 脉冲响应分析
        6.4.2 方差分解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成果
第一章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范畴界定
    第一节 实体经济
        一、实体经济研究及其历史变迁
        二、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三、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虚拟经济
        一、虚拟资本
        二、虚拟经济
        三、虚拟资本催生了虚拟经济
第二章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辨证原理
    第一节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根基
        一、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内在诉求
        二、虚拟经济无法单独抵御经济危机的冲击
    第二节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一、虚拟经济诞生于实体经济
        二、虚拟经济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三节 “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发展模式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同发展
        二、虚拟经济应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本支撑
第三章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
    第一节 直接融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一、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对经济发展作用
        二、直接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作用
        三、吸引海外直接融资以降低金融泡沫
        四、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金融“杠杆力”的作用
        一、金融加杠杆的作用
        二、金融加杠杆的风险影响
    第三节 金融“证券化”对房地产的作用
        一、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二、房地产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二重性”
        三、房地产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粘合剂
        四、房地产作为特殊商品被证券化
第四章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现象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中的“脱实向虚”
        一、“脱实向虚”的表现形式
        二、“脱实向虚”的形成原因
        三、“脱实向虚”的危害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中的“虚实分离”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差异化发展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具有暂时性
    第三节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诱发金融危机
        一、虚拟经济过度发展致使风险积累
        二、金融市场受到全球经济的冲击加剧
第五章 辨证把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
        一、坚持实体经济的主导地位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优化产业结构
        四、合理把握“去杠杆”
    第二节 促使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措施
        一、加强金融机构全面监管
        二、采取措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一带一路”建设带给实体经济发展新机遇
    第三节 辨证把握虚拟经济发展节奏
        一、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二、健全金融体制,优化资源配置
        三、稳定货币政策,深化金融制度改革
        四、杜绝金融资本空转,消除金融套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经济波动、财务业绩持续性与非效率投资 ——基于管理者认知偏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经济波动
        2.1.2 财务业绩持续性
        2.1.3 投资效率与非效率投资
        2.1.4 管理者认知偏差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经济波动理论
        2.2.2 有限理性理论
        2.2.3 行为金融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1 经济波动与非效率投资
        3.1.2 财务业绩持续性与非效率投资
        3.1.3 经济波动、财务业绩持续性与非效率投资
    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3.3 变量定义
        3.3.1 被解释变量
        3.3.2 解释变量
        3.3.3 控制变量
    3.4 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经济波动、财务业绩持续性对非效率投资的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相关性分析
    4.3 回归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对策及建议
    5.1 建立学习机制以改善管理者认知偏差
    5.2 建立管理者的决策行为综合评价系统
    5.3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5.4 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5.5 加强企业外部监管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银行情绪、信贷供给与经济周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涵界定
        1.2.1 主要研究对象
        1.2.2 内涵的界定与区分
    1.3 文献综述
        1.3.1 情绪与经济周期的研究
        1.3.2 银行情绪的测度方法研究
        1.3.3 银行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
        1.3.4 银行情绪、信贷供给与经济周期作用机制研究
        1.3.5 小结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分析与模拟
    2.1 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理论分析
    2.2 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模型构建与分析
        2.2.1 基准模型设定
        2.2.2 参数设定和模拟结果分析
    2.3 贷款策略异质性设定下的传导机制分析与模拟
        2.3.1 乐观银行贷款策略异质性设定下的传导机制分析与模拟
        2.3.2 全体银行贷款策略异质性设定下的传导机制分析与模拟
    2.4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设定下的传导机制分析与模拟
        2.4.1 模型设定
        2.4.2 参数设定与模拟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银行情绪指数的构建与分析
    3.1 银行家调查问卷与原始指标选取
        3.1.1 《银行家调查问卷报告》概述
        3.1.2 银行情绪原始指标选取
        3.1.3 银行情绪原始指标时期确定
    3.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银行情绪指数构建
        3.2.1 主成分分析法
        3.2.2 银行情绪指标合成结果分析
    3.3 银行情绪指数的特征分析
        3.3.1 银行情绪指数的周期波动分析
        3.3.2 银行情绪指数的区制转换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银行情绪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4.1 基于中国现实背景的银行情绪影响因素分析
    4.2 研究假设与实证方法
        4.2.1 研究假设
        4.2.2 实证方案与方法
    4.3 变量选取与处理
        4.3.1 指标选取
        4.3.2 数据处理
    4.4 银行情绪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4.4.1 多元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4.4.2 混频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分析
    4.5 银行情绪影响因素的稳健性分析
        4.5.1 相关性分析
        4.5.2 低频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银行情绪影响信贷供给波动的实证检验
    5.1 中国信贷供给内涵的变化
    5.2 银行情绪影响信贷供给的假设提出
    5.3 银行情绪影响信贷供给波动的实证方案设计
        5.3.1 实证方案
        5.3.2 实证方法概述
        5.3.3 指标选取与处理
    5.4 银行情绪影响信贷供给波动的实证结果分析
        5.4.1 静态同步性结果分析
        5.4.2 动态同步性结果分析
        5.4.3 交叉谱结果分析
        5.4.4 稳健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的实证检验
    6.1 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传递渠道分析
    6.2 研究假设和实证方案
        6.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6.2.2 实证方案
        6.2.3 指标选取与处理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6.3.2 反事实结果分析
    6.4 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的稳健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银行情绪异质性的经济周期波动效应检验
    7.1 银行情绪异质性的经济周期波动效应检验的假设提出
    7.2 银行情绪异质性的经济周期波动效应的实证方案
        7.2.1 两区制TVAR模型
        7.2.2 非线性检验
        7.2.3 广义脉冲响应函数
    7.3 指标选择与处理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非线性检验结果
        7.4.2 乐观-悲观情绪模型的脉冲响应结果分析
        7.4.3 理性-有限理性情绪模型的脉冲响应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符号变量的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论文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资产价格泡沫的含义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2.1.1 理性预期理论
        2.1.2 行为金融理论
        2.1.3 以分形和混沌理论为代表的非线性理论
        2.1.4 信贷理论
        2.1.5 金融发展理论
    2.2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检验及测度研究综述
        2.2.1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检验
        2.2.2 资产价格泡沫存在性的检验方法
        2.2.3 资产价格泡沫的测度方法
    2.3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关系研究综述
        2.3.1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关系
        2.3.2 金融杠杆与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关系
    2.4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综述
        2.4.1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4.2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不利作用
        2.4.3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效应
    2.5 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研究综述
        2.5.1 主张从市场层面入手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2.5.2 从货币政策角度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2.5.3 利用托宾税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2.6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机理及其检验研究
    3.1 资产价格泡沫的理论界定
        3.1.1 资产
        3.1.2 资产价格泡沫的载体类型
        3.1.3 资产价格泡沫涵义界定
    3.2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
        3.2.1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理论基础
        3.2.2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因素
    3.3 资产价格泡沫的检验
        3.3.1 检验方法
        3.3.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3.3.3 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3.4 资产价格泡沫的提取
        3.4.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3.4.2 资产价格泡沫提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机制研究
    4.1 金融杠杆的经济本质及度量
        4.1.1 金融杠杆的经济本质
        4.1.2 金融杠杆的度量
    4.2 金融加杠杆的机理分析
        4.2.1 金融加杠杆的根源
        4.2.2 金融加杠杆的实质
        4.2.3 金融加杠杆的内在驱动力
        4.2.4 金融加杠杆的实现路径
        4.2.5 金融加杠杆的特征与成因
    4.3 基于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构建
        4.3.1 理论分析
        4.3.2 基于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
    4.4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
        4.4.1 滚动宽窗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
        4.4.2 变量说明与数据检验
        4.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效应研究
    5.1 金融杠杆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效应研究
        5.1.1 理论分析
        5.1.2 研究假设与变量定义
        5.1.3 动态面板模型和门限检验方法
        5.1.4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5.2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效应研究
        5.2.1 频谱分析方法
        5.2.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2.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5.3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共容效应研究
        5.3.1 模型基本假设
        5.3.2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共容条件
    5.4 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研究
        5.4.1 SV-TVP-SVAR模型
        5.4.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去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6.1 去杠杆的范畴界定及认知
        6.1.1 去杠杆的范畴界定
        6.1.2 去杠杆的正确认知
    6.2 实体去杠杆路径研究
        6.2.1 “去杠杆”与“稳增长”的困境
        6.2.2 实体去杠杆的路径
    6.3 金融去杠杆路径研究
        6.3.1 金融去杠杆的阶段和政策
        6.3.2 金融去杠杆的路径
    6.4 限贷政策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效应研究
        6.4.1 合成控制法
        6.4.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6.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6.5 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6.5.1 SVR模型与股市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6.5.2 BP神经网络与房地产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7)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8)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系统性风险相关研究
        1.2.2 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路线与主要内容
    1.4 贡献与不足
        1.4.1 边际贡献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传统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理论框架
    2.1 稳定化目标
        2.1.1 中长期稳定化目标:价格稳定
        2.1.2 短期稳定化目标:价格稳定和产出稳定的权衡
    2.2 稳定化工具
        2.2.1 政策利率
        2.2.2 公开市场操作
        2.2.3 借贷便利
        2.2.4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3 稳定化作用机制
        2.3.1 新古典传导渠道
        2.3.2 非新古典传导渠道
    2.4 小结
第3章 系统性风险情境下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弱化
    3.1 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情境
        3.1.1 系统性风险概述
        3.1.2 系统性风险情境
    3.2 稳定化目标的弱化
        3.2.1 被忽视的稳定化目标:金融稳定
        3.2.2 货币政策稳定化目标与系统性风险情境
    3.3 稳定化作用机制的阻塞
        3.3.1 稳定产出和价格方面的阻塞
        3.3.2 稳定金融体系方面的阻塞
    3.4 稳定化工具空间的压缩
        3.4.1 零下限约束导致“流动性陷阱”
        3.4.2 传统稳定化工具难以应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
    3.5 稳定化效应的弱化——引入系统性风险的IS-MP分析
        3.5.1 模型构建
        3.5.2 模型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中国系统性风险和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现实考察
    4.1 中国系统性风险的量化分析——基于金融压力指数
        4.1.1 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量化
        4.1.2 中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
    4.2 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特征事实
        4.2.1 稳定化目标
        4.2.2 稳定化工具
        4.2.3 稳定化作用机制
        4.2.4 稳定化效应
    4.3 小结
第5章 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实证检验
    5.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选取
    5.2 模型估计
        5.2.1 变量平稳性检验
        5.2.2 MS-VAR模型形式确定
        5.2.3 估计结果
    5.3 计量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系统性风险情境下提升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对策选择
    6.1 稳定化目标的重构
        6.1.1 金融稳定的涵义
        6.1.2 如何将金融稳定纳入稳定化目标
    6.2 稳定化工具的创新
        6.2.1 大规模资产购买政策
        6.2.2 前瞻指引
        6.2.3 负利率政策
    6.3 稳定化作用机制的完善
        6.3.1 大规模资产购买政策的传导渠道
        6.3.2 前瞻指引的传导渠道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启示
    7.1 结论
    7.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我国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
        1.研究内容
        2.理论意义
        3.现实意义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二、金融经济周期发展的理论和文献综述
    (一)相关理论概述
        1.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2.金融周期理论概述
        3.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二)相关文献综述
        1.经济周期测算的相关文献综述
        2.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关系的文献综述
三、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测算
    (一)金融周期指数的构建
        1.房地产价格
        2.国际资本流动
        3.股票价格
        4.金融杠杆率
        5.货币供应量
        6.信贷总量
        7.银行利差
    (二)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测算模型选择
        1.BN分解
        2.UC模型
        3.UC-HP模型
    (三)样本选择及统计性描述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数据调整方法的说明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四、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间的溢出效应研究
    (一)溢出效应指数的理论方法
        1.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
        2.总溢出效应指数(Total Spillovers)
        3.方向溢出效应指数(Directional Spillovers)
    (二)溢出效应指数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企业资本配置信息与经济增长质量预测 ——基于会计信息经济晴雨表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贡献
        1.4.1 理论贡献
        1.4.2 现实意义
2.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2.1.1 资本配置
        2.1.2 汇总资本配置信息
        2.1.3 宏观经济预测
        2.1.4 经济增长质量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宏观经济预测理论
        2.2.2 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2.3 文献综述
        2.3.1 传统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研究
        2.3.2 会计信息的宏观决策有用性研究
        2.3.3 简要评述
3.汇总企业资本配置信息宏观预测价值的理论分析
    3.1 制度背景分析
    3.2 汇总企业资本配置信息宏观预测价值的动因分析
    3.3 汇总企业资本配置信息宏观预测价值的实现方式
4.汇总实物资本配置信息与经济增长质量预测
    4.1 引言
    4.2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4.2.1 实物资本配置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4.2.2 汇总实物资本配置信息与未来经济增长质量预测
        4.2.3 汇总实物资本配置信息与未来经济增长质量预测:影响因素
    4.3 研究设计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4.3.2 模型设定及相关变量说明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实证结果分析
        4.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5.汇总金融资本配置信息与经济增长质量预测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5.3 研究设计
        5.3.1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5.3.2 模型设定及相关变量说明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相关性分析
        5.4.3 实证结果分析
        5.4.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6.汇总研发资本配置信息与经济增长质量预测
    6.1 引言
    6.2 文献回顾与理论推导
        6.2.1 汇总研发支出强度与经济增长质量
        6.2.2 汇总研发支出持续性与经济增长质量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说明与数据来源
        6.3.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相关性分析
        6.4.3 实证结果分析
        6.4.4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7.汇总人力资本配置信息与经济增长质量预测
    7.1 引言
    7.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提出
    7.3 研究设计
        7.3.1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7.3.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7.4.2 相关系数分析
        7.4.3 实证结果分析:汇总劳动成本粘性与未来就业增长率
        7.4.4 进一步分析:汇总劳动成本粘性宏观预测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7.4.5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8.研究结论、不足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8.3 研究的政策建议
        8.3.1 基于企业资本配置信息构建宏观经济的预警机制
        8.3.2 加强服务于宏观决策需求的会计信息披露
        8.3.3 优化企业资本配置以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我国经济波动与宏观经济运作的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及波动的作用机制研究[D]. 郭向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王国志. 吉林大学, 2021(01)
  • [3]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D]. 李晓.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4]经济波动、财务业绩持续性与非效率投资 ——基于管理者认知偏差的分析[D]. 王晶. 燕山大学, 2020(01)
  • [5]银行情绪、信贷供给与经济周期[D]. 丁尚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6]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D]. 冯文芳. 东南大学, 2020(02)
  • [7]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8]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研究[D]. 张莹. 辽宁大学, 2020(01)
  • [9]我国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溢出效应研究[D]. 冯圣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企业资本配置信息与经济增长质量预测 ——基于会计信息经济晴雨表功能的研究[D]. 曾永良.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对我国经济波动和宏观经济运行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