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高中学生在化学课上学到知识论文_李桂莲

怎样让高中学生在化学课上学到知识论文_李桂莲

摘要:化学课程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学生学好化学不仅对提高总成绩意义重大,而且是以后生活和工作要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上好化学课,抓好课堂的各个环节,通过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笔者有些许经验,在此与同仁交流。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重要

兴趣是学习化学永不衰竭的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乐学”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乐学,就是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能感受学习的乐趣。激趣就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始环节。激趣的方式有多种,一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启发性、趣味性、新颖性的问题、故事或实验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着眼于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教学活动的一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有良好的学习开端。兴趣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愉悦的情绪,从而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学习有热情,对困难有较强的耐受力,不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或是一种负担。

二、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很重要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教师都需要根据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事先的备课工作,包括教学资料的搜集、相关知识的准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策略的设计等.而在开展实验教学之前,除了要做好以上的准备工作以外,教师还要针对实验课的特点进行一些实验前的准备.例如,化学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药品等,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就要进行认真地检查,看一看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药品是否适量有效等.为了提高课堂实验的成功率,在开展实验之前,教师还要进行认真的实验预演工作,尽量排除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做好实验的信心,又可以有效保证接下来实验课的顺利高效进行。

2.注意实验的趣味性

通过有趣的实验,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实验时,就利用有趣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笔者拿出了一瓶饱和的氯水,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瓶氯水的外部特征,学生经过观察以后发现氯水的颜色是浅黄色,这时候笔者就开始提问:“为什么氯水会呈现出浅黄色?”学生经过思考以后得出结论:“是因为氯气本身是浅黄色,而由于氯气融于水中,从而使水也变成了浅黄色。”在学生得出了这个初步的结论以后,笔者再继续进行演示实验:首先拿出一块红色的布条,然后把布条的一半浸入清水,而另一半保持干燥,接着再把一半干燥一半湿润的布条放入氯气集气瓶中,结果学生发现,湿润的布条颜色褪去了,而干燥的布条颜色却没有任何变化。当学生观察到这一现象以后,纷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经过思考以后,学生得出了结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氯气遇水以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而这种物质会使红色褪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得出这个结论以后,教师再给学生继续讲解“氯气与水发生反应会产生次氯酸”这一知识,学生显然会更加感兴趣,而在兴趣的驱使之下,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3.严格实验规范

教师在教学中应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如先确定实验原理,按着实验顺序尽可能地用化学方程式来表达实验原理,根据题目的隐含条件(如:易潮解,在反应前后就要在干燥的条件下进行;有毒气体,在反应后要进行尾气处理;可燃性气体,在加热之前就要先排尽空气),根据题目中对实验程度的要求(如:定性实验要求较简单;定量实验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必须避免引入空气中的杂质,实验后尽量让生成物被充分吸收)来组装反应装置。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上述解题规范,然后用言简意赅的文字以化学方程式的方式描述出来,才能做好化学实验题。

三、合作学习在化学教学中很重要

从目前化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对集中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缺乏辩证的认识。

1.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的互助性学习,实施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策略是合作学习能否有效进行的前提,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可灵活采取多种分组形式。

(1)同桌式。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同桌之间查漏补缺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巩固。同桌互助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并列式。将班内的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对于一些平行并列的内容,可让各小组负责一项内容,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达到全班共同学习的目的。

2.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在探究化学问题时,教师提出问题的质量往往决定着学生合作学习开展的质量。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要明确,二要精选,三要预先设计好。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去探究化学知识;要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要提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重要

俗话说:创造力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没有创造力,就没有进步,运用创新是对于已被学生初步获取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强化的阶段,目的是巩固已学知识、强化记忆。在实际教学中可设计低、中、高三档题,以适合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学生再经过讨论、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学习化学提供有利的方法指导。通过问题难度的设置,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在快乐中继续学习。以蔗糖的水解为例,在《基本营养物质》中的实验3-6“蔗糖的水解”,如何证明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的教学片断体现了由演示法、问答法和探究法三种方法融合而成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组合教学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路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我们也应该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得失、找寻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

(作者单位:贵州省大方县羊场镇理化中学 551608)

论文作者:李桂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  ;  ;  ;  ;  ;  ;  ;  

怎样让高中学生在化学课上学到知识论文_李桂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