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结算中心建设与运作的体会_结算中心论文

会计结算中心建设与运作的体会_结算中心论文

会计结算中心筹建与运作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论文,结算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1月16日,舟山市首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结算中心——市教委会计结算中心正式运作。中心的成立,充分落实了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规范了单位及个人的经济行为,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使教育经费支出物有所值,最终体现公共财政的目的——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教育系统有相当数量的学校与单位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与《会计法》要求不符之处。如会计人员持证上岗率不能做到百分之一,学校会计核算欠规范,相同指标数据处理口径不同,会计信息可比性较差。有些学校单位的凭证接受及处理不同程度上存在不合规现象,极个别甚至有不合法现象,会计人员兼职多,精力分散,财务监控力所难及。同时由于学校各自出台的财务制度缺乏一致性,部分学校负责人财务观念淡薄,各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开支不合法、不合规的现象,由于学校财务人员自身缺乏独立性,事实上对该类现象很难予以抵制、纠正。所以为从根本上规范学校会计行为,规范财务工作,成立会计结算中心应是一种现阶段相对好的一种会计工作形式。

会计结算中心的成立,势必对各单位经济行为的随意性、无序性起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作用,同时也势必触及各部门、各单位的经济利益。人们在思想上有抵触情绪,这也是自然的。所以在结算中心成立之时,统一人们特别是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的思想,取得各单位领导在工作上的支持,是结算中心工作能得到正常开展的保证。舟山市教委结算中心成立之时,集中各校、单位的一把手进行学习,召开座谈会,就成立会计结算中心的目的、意义、工作程序等进行了学习。统一各单位领导思想,明确认识,打消了不必要的顾虑,同时还在学校总务会议、会计会议等一系列会议上大为宣传,大造声势。所以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会计结算中心得以“软着陆”,顺利开张。

会计结算中心的制度建设是整个系统及各单位财务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保证。所以制度的制定一要合法,二要合规,三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由于会计结算中心的制度是制约整个系统的财务活动的,所以不光会计结算中心要严格遵照执行,各单位也应热知会计结算中心的制度,协助中心做好会计结报工作。除此之外,会计结算中心除了制定自身相应制度外,对纳入会计结算中心的各单位经批准的财务制度也应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在统一财务政策的同时,兼顾各部门、各单位的特殊利益。会计结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应首先考虑聘用系统内的优秀财务人员,然后再面向社会招聘,以确保会计结算中心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熟悉学校的各项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舟山市会计结算中心经过一般时间的运作显示出其不俗的工作业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了预算管理,控制了单位的违规支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校的会计工作,会计的监督与核算功能得以加强。会计结算中心在会计业务操作时,根据市财政预算要求,教委下达的一些具体的预算指标,对各学校进行了严格的预算控制。单位的无计划开支、随意性开支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止。如学校在采购物品时,如属政府采购项目,应严格按照有关的采购计划及程序办理采购事项,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无计划采购现象基本杜绝。又如学校教职工出差,参加培训,参加各类会议等均应按不同的报销标准办理费用报销手续。以往绝大多数单位往往按出差标准办理上述费用的报销。这样导致学校差旅费用开支居高不下,费用多支出的现象普遍存在。并入结算中心后,上述费用报销由中心工作人员严格把关,差旅费开支降幅明显。学校的各项经济信息也得以更加真实、明晰。学校领导借助实时查询,结合结算中心每月一次提供的财务报表及分析,对单位自身经济活动、财务状况比以往更了解,学校的经济决策也日趋合理。

(二)潜在的巨大的资金使用效益。会计结算中心聚集着各校的资金,且暂时闲置的资金总量大。就舟山市教委结算中心而言,全年平均每月约有1000万元左右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而全市教育借款截止2000年12月31日达12800万元,借款的还本付息,转贷所需资金数量大,资金运转频率高。如能有效的利用这近千万元的暂时闲置资金,整个教育系统的资金就能更好地运转,教育资金所产生的效益将不可估量。

(三)优化会计组织机构,提高会计人员使用效率,强化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会计结算中心成立后,客观上原有会计人员大量分流。以目前学校现状而言,该项分流工作压力并不大,而且益处甚多。首先,最优秀的会计人员集中使用,提高了会计核算与监督工作的质量,对教育系统会计工作实现质的飞跃,创造了良好的前提。部分会计人员下岗后,重新拿起课本,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加强了学校的教学力量,节约了缺编学校代课教师工资支出,同时部分学校的外聘会计被清退,同样节约了一部分人员经费。再次,部分会计人员充实到资产管理岗位,如保管员等,他们以其相对专业的管理技能,加强了较为薄弱的校产管理,提高学校资产的使用效益。

会计结算中心在目前条件下有其固有的优势,但也并非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一)会计结算中心的成立,并不意味着会计法人地位的削弱,学校仍需要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会计结算中心成立后,学校仍是会计法人,校长仍是法人代表,会计的第一责任人仍是校长。结算中心只是在学校对财务制度的执行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监控作用,以规范会计核算。学校的各项报表虽是结算中心填制,但仍需校长审核、签字。每年的预算编制、决算分析仍由学校负责。另外,会计结算中心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统一核算,强化了学校会计工作,他们并不意味着全面替代学校的会计工作。学校的固定资产明细核算,往来款项的结算及催讨,学生代管费的结算,费用开支的初步审查等工作仍不得不由学校承担。所以一味认为会计结算中心可替代学校的会计地位,替代学校的全部财务工作,这是一种误解;一味地把结算中心工作理解为单纯的费用结报,这也是一种误解。会计结算中心的工作在有些方面也只能做到大类核算,至于更明细的核算,是不能也无法做到的。许多财务基础工作尚须学校承但。所以我们对学校的财务结报员工作作了明确的规定,将有些固定资产明细账,往来款项备查账的登记工作仍放在学校,这样一来,更加强化了学校资产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任务。为此我们还专门为学校配置了相应的财务软件,由学校负责工会账、食堂账、固定资产明细账、代管费明细账等一系列账目的登记工作,并负责学校的预算编制,决算分析,平时由财务结报员结合报表进行资金动态分析,为领导作好参谋。因此从某种角度说,会计结算中心总体上减轻了学校的会计核算工作量,却强化了全系统与各单位的会计管理职能,使会计工作从算账、报账转化为分析、控制、决策,从而上了一个台阶。

(二)财务开支存在一定的漏洞,仍待解决。由于会计结算中心对各学校上交的有关支出凭证只能从凭证的合法性、规范性方面进行审核,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却无从查实,所以会计的监督作用仍受到一定的局限。会计结算中心对于学校、单位有意的规避行为很难作出有效的判断。如对学校有关人员外出出差还是旅游的界定,购买物品真实性的确定,人员费用支出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的确认等。所以很难用会计结算中心这一模式进行彻底的财务监控,另一方面会计结算中心不应无限扩大自身的责任,会计责任仍应由学校负责,费用支出还是应由各单位进行审批,由其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负责。

标签:;  ;  ;  ;  ;  

会计结算中心建设与运作的体会_结算中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