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心脾除寒湿方治疗静脉瘀积性溃疡62例效果分析论文_张正清

益心脾除寒湿方治疗静脉瘀积性溃疡62例效果分析论文_张正清

密山市中医院 黑龙江省密山市 158300

【摘 要】目的 观察益心脾除寒湿法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曲张致脉淤积性溃疡(以下简称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31例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及交通支结扎术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益心脾除寒湿法治疗。2 组均 15 d 为 1 个疗程,连续 3 个疗程。观察 2 组主要症状、体征、舌象及脉象改善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舌象及脉象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心脾除寒湿法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疗效确切。

【关键词】静脉曲张溃疡;中药疗法;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024-01

静脉瘀积性溃疡是由于原发性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或继发性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致静脉血回流障碍以致发生静脉瘀积性缺氧,并发瘀积性溃疡,这种溃疡多发生在内踝上方及外踝,即“足靴区”,溃疡经久难愈,且易复发,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着患者的健康。静脉瘀积性溃疡在古代文献中无有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臁疮”的范畴,中医先贤对其病因、病机均有所阐述。我们采用益心脾除寒湿法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致静脉淤积性溃疡(以下简称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31 例,并与单纯外科手术治疗3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62例均为我院脉管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30~75岁,平均(56.0±12.6)岁;病程1~16年,平均(6.0±4.3)年;轻度6例,中度21例,重度4例。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35~69岁,平均(54.0±13.4)岁;病程3个月~18年,平均(7.0±3.5)年;轻度9例,中度20例,重度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及交通支结扎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心脾除寒湿法。药物组成:山药30g,白术、煅龙骨、茯苓、煅龙齿各15g,远志、半夏、桂枝各9g,人参6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温服。组均15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嘱患者卧床休息,患肢抬高与床面成30度。治愈:溃疡愈合;好转:溃疡缩小;无效:溃疡创面未见缩小或有扩大。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31例,治愈30例,好转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8.75%。对照组31例,治愈280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3.1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

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系因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使静脉内血液倒流,远端静脉淤滞,继而病变静脉壁扩张、变性,出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引起下肢浅静脉淤血,局部皮肤营养障碍,久治不愈而出现溃疡。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多发生在内踝上方及外踝,即“足靴区”,经久难愈,且易复发,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多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及交通支结扎术治疗,但效果不佳,且手术费用高,并发症较多。下肢浅静脉为血液回心通道,大隐静脉为其主干,手术去除后易造成血液回流障碍,使部分患者下肢肿胀或加重原有肿胀,同时手术损伤淋巴系统,造成部分患者溃疡反复发作。“下者为内也”,故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的病因为寒湿侵下。寒胜则伤血,太阳司天,寒湿所胜,病本在心,心主血脉,故寒有余则伤血脉;湿伤肉,湿有余则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皮顽肉苛,筋脉不利,故湿有余则伤肌肉;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血脉肌肉受损日久则心脾不足。因此,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的病机为心脾不足,寒湿阻滞。治宜益心脾除寒湿。中药方剂中山药健脾胃长肌肉;人参安神养血,益气健脾;煅龙骨、煅龙齿安心神,生血,敛疮疡;远志安心神,消痈肿;白术健脾补心,燥湿胜寒;茯苓祛湿健脾安神;半夏燥湿温寒散结;桂枝温经通阳祛寒。诸药合用,寒湿得除,心脾得补,阴阳平复,其病乃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药、茯苓可增强机体免疫力;白术、人参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远志具有抗炎作用;半夏、桂枝具有抗菌、轻度利尿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益心脾除寒湿法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3.2治疗方法

臁疮多为静脉曲张、深浅静脉炎晚期合并症。发病机制为主干静脉及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周围炎及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等渗入组织间隙及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由于纤溶活性降低,渗出的纤维蛋白原积聚并沉积于毛细血管周围,形成阻碍皮肤和皮下组织摄取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屏障,造成局部代谢障碍,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纤维化,皮下脂质硬化和皮肤萎缩,最后形成静脉性溃疡。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为心阳虚不足以固卫及温煦全身,则风寒湿邪侵袭下焦,久则气滞血瘀;脾为中焦,主营养四肢肌肉,脾虚则水湿不布,下肢肿胀;水湿及寒湿太盛致下肢经脉不通,不通则痛,久瘀化热,热盛而肉腐,局部肉腐为溃疡,溃疡又因失心阳温煦,脾土濡养致经久不愈。故治以温补心脾、散寒湿为主。益心脾除寒湿方中人参、山药、白术补脾益气;龙骨、龙齿安心神,生血脉,敛疮疡;桂枝、远志通心阳,祛寒湿;茯苓淡渗利湿,健脾消肿;半夏燥湿健脾,祛寒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益心脾、散寒湿、收疮疡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药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白术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扩张血管作用;人参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 茯苓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利尿及抗病原体作用;半夏有抗菌作用;桂枝有抗菌、抗凝、扩张血管及轻度利尿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其恩,赵西金. 益心脾除寒湿方治疗静脉瘀积性溃疡60例[J]. 陕西中医,2010:31.

[2]陈海峰,朱其恩,益心脾除寒湿方治疗臁疮50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11,7(31):1007-1009.

[3]朱其恩,陈海峰. 益心脾除寒湿法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致静脉淤积性溃疡 80 例[J].河北中医,2011,5(33):715-716.

论文作者:张正清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益心脾除寒湿方治疗静脉瘀积性溃疡62例效果分析论文_张正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