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实践探索论文_邓奎星

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实践探索论文_邓奎星

摘要:本文从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的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背景出发,重点阐述了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以及在改革实践过程当中,在各个重要操作环节需要关注和把握的要点,为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实际操作提供建议参考。

主题词:国企 钢铁 改革 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国有企业在各个行业领域不断发展壮大,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我国钢铁企业,伴随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规模化扩张,很多国有钢铁企业跻身各地区企业前列,但很多国有钢铁企业却是大而不强,企业活力、创新能力、资源使用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为此,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钢铁企业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推动钢铁国资国企实现健康长远发展。

一、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的背景

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主要受三方面动力驱动。一是国家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政策驱动;二是钢铁行业自身发展驱动;三是国有钢铁企业自身内部驱动。

1、国家改革政策方面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初步探索,到目前的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

2、钢铁行业发展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钢铁行业不断发展,实现由小变大,由弱转强,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9.96亿吨,全球粗钢产量18.7亿吨,我国粗钢产量全球占比达到53.28%。伴随着钢铁行业规模化扩张和体量的不断增加,行业发展已进入瓶颈,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是产业集中度不高,国际话语权与自身体量不匹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企业大而不强、专而不精的情况愈发突出。二是行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存在债务风险。钢铁行业是重资产行业,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占比高,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关乎经济发展及金融稳定。三是应对市场波动能力不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钢铁行业进入下行周期,2015年达到行业低谷,绝大多数国有钢铁企业陷入亏损,充分说明企业面对市场风险、顺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还有待增强。四是行业供大于求,加剧企业间恶性竞争。钢铁行业亟待转型升级,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实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全球竞争实力。

3、国有钢铁企业自身需求方面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国有钢铁企业自身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核心竞争力不强。很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不强,高端领域科研开发不足,没有完全形成自身差异化竞争实力。二是体制机制陈旧,没有形成现代化管理体系。企业内部管理运行效率不高,企业发展活力不足,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不高。三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能力亟待构建。随着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加严,企业环保压力不断增加。国有钢铁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能升级,因此在节能降耗、环保改造等方面的投入急需抓紧落实。

二、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1、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有利于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主要体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企业的兼并重组。以宝钢集团为首的我国钢铁行业龙头企业,先后重组八一钢铁、武汉钢铁、马鞍山钢铁集团,大大提高我国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宝武钢铁集团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宝武钢铁集团粗钢产量9522万吨,超过安塞乐米塔尔集团跻身世界首位。

2、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国有钢铁企业效能。通过国有钢铁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企业兼并重组,可以充分利用国有企业资源、民营企业机制,将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激发企业活力,推动资源节约化、利用高效化,实现行业、企业优势资源优化配置,落后资源合理淘汰,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有利于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促进问题企业改革重生。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打好“三大攻坚战”,第一个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在2015年行业低谷时,我国主要钢铁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70.6%,超过70%的警戒值,有的企业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导致债务风险不断增加。前几年相继爆出的中钢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渤海钢铁集团债务违约事件,随着中钢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渤海钢铁集团完成改革重组,某种程度上使债务风险得到了化解,避免了更加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和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国有钢铁企业改革实践浅析

1、企业改革意向的形成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国务院国资委和各地方不断加大所属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很多地方都是要求除特殊领域全面实施混改。在钢铁产业领域,各地方政府和各企业面临的情况不同、需求不同,因此改革的意向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因为产业不够集中,希望通过改革重组打造区域龙头企业;有的是因为环保压力很大,希望通过改革重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把低效的产能去掉,增加高端、专业化产能比例;有的则是由于区域国有钢铁企业经营不善出现债务风险,迫切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盘活资产,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2、企业改革模式及战投方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企业情况和改革初衷,在改革重组的初期会首先确定改革的模式。目前各地方采取的普遍做法,从企业性质来看,一是对于充分竞争性企业,会选择受让50%以上股权,愿意引入民营企业,通过引入新的机制,激发企业活力。二是对于服务性、民生保障性企业,会选择售让50%以内股权,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完善企业管理体系。三是对于战略性企业,会选择继续保留国有全资的状态。钢铁企业作为充分竞争性企业,一般会采取公开市场挂牌操作的模式,对于战略性钢铁企业,也有个别企业采取协议重组的方式。由于企业自身状况不同,选择也不尽相同。有些资金和运营状况良好的公司,可以是单纯的引入战投增资入股。有些资金债务和运营出现问题的企业,则需要同步进行债务重组等一系列操作,复杂程度也有所不同。

3、沟通洽谈过程需把握的重点

引入战投改革重组沟通洽谈的过程十分重要,对于各方能否最终达成共识,达到各方利益平衡,满足各方利益诉求,实现改革重组最终落地十分关键。应重点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1)尽可能选择多家意向战投方同时洽谈。这也是公开市场挂牌操作的要求,避免由于意向战投方单一使谈判陷入被动,无法达到改革重组的预期目的和效果。

(2)高度重视最终战投方的选择。在选择战投方时,既要考虑当前,又要着眼长远,要重点看双方战略协同性、资源优势互补性、资本质量匹配性、文化机制相容性、共启愿景实现共赢的潜力所在,把引入战投改革重组当做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关键一环。

(3)地方政府应在市场化原则基础上积极介入。国企改革重组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债权方、业务关联方、政府、银行、企业和职工等各方切身利益,牵扯面广、关系重大、影响和责任也很大。地方政府的参与支持,有利于战投方坚定信心,更好的平衡好、维护好各方利益。地方政府站在公允立场,把关定向,协调平衡,稳步推进,有利于推动混改顺利落地见效。特别是对于需要进行债务重组的企业,地方政府更应从大局出发,主动作为,在特定环节把控、特定条件支持、特定政策保障上要主导、引导、全力促成,同时要充分发挥过程监管作用,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推动国企改革重组卓有成效进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抓大放小、把握关键、方案兜底。引战投重组洽谈往往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涉及企业主体、地方政府、国资监管部门、资本运作平台、金融债权人、经营债权人、企业职工,多个主体、多方利益、多个角度。达成共识的过程是求同存异的过程,把握住大的方向、主流干线、关键点位,在各方共识、方案承诺基础上,把细枝末节的问题放在过渡期甚至重组后解决,才能最大限度节约时间成本,满足改革计划的时间要求。

(5)注重审时度势、把握市场机遇。很多行业,包括钢铁行业都有明显的周期性,在改革重组洽谈过程中要尤为重视对市场形势的把握,这关乎能否将企业利益和各方利益最大化。关键时期,时间是最大的成本,有时甚至决定成败。对于债务和运营出现问题的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期完成改革重组,也许可以浴火重生,但如果错过市场机遇,可能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战投方同样是关注的重点,作为利益共同体,改革重组的成效决定改革是否成功,是否实现各方共赢。

(6)要高度重视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国企混改不是“一混就灵”。不同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相互融合,需要企业内部做出配套性、系统性调整。企业职工往往会对重组后的企业前途、改革动向和涉及自身利益的事项高度关注,充满期待。为确保改革稳步推进,达到预期效果,需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双方深度融合,在双方管理团队、企业文化、经营管理理念、价格观念融合过程中,要注重求同存异,统一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分歧,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创新激励约束机制,探索以正向激励为主的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要在破除陈旧体制、构建现代管理中大胆作为,在保障稳定的前提下,真正实现机制上的突破,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人力资源效率、经济运行效率,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落实好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实践,就是要通过认清国企改革的背景、明晰国企改革的意义,把握国企改革实际操作中的关键环节,努力实现国有钢铁企业由内而外全面深化改革,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提高国资国企竞争力,促进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论文作者:邓奎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  ;  ;  ;  ;  ;  ;  ;  

国有钢铁企业深化改革实践探索论文_邓奎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