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诸暨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论文_张育蒲

浅谈诸暨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论文_张育蒲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高级中学 浙江 诸暨3118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不再仅仅是教教科书的“教书匠”了,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建设者。当然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课程资源不仅仅是历史教科书,还有历史典故、历史传说、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思想的现实体现等,教师要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发掘更广阔的历史课程资源,从而活跃和实施历史教学,改变历史教学呆板的现状。

关键词:新课程 诸暨历史资源 开发与建设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动态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因地制宜地开发、整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这一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又该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呢?笔者粗浅认为,历史课程应走出狭窄的历史课堂,要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发掘更广阔的历史课程资源,从而活跃和实施历史教学,改变历史教学呆板的现状。历史教师要带领学生探寻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把地方历史文化融入教学,打造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

一、课程资源概述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从历史学科来看,历史教师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除此之外,历史教科书、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等,都构成历史课程的资源。这些课程资源,按照空间分布,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按其性质,既有文本资源、实物资源,也有人力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是保证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

课程资源虽然是新世纪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但是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过去的课程,实际上也是有一些课程资源作为基础的,并且有时政府颁布的课程文件对此还有所要求。问题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课程资源重视不够,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许多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而进入课程。

二、诸暨历史课程资源背景

乡土和社区课程资源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大有裨益。国外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空间的变化入手来安排课程,突出生活环境的“由近及远”。近年来,我国不少历史教师也开始注意发动学生搜集本乡、本土的文物、资料,参观当地的遗址、遗迹,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现在一些学校开设的校本历史课程或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基本上是属于对乡土或社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整理后而形成的。

作为诸暨市历史教师,对诸暨本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和利用迫在眉睫。首先,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临义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人文古城,传统文化具有特色,诸暨地区的发展在全国举足轻重。其次,为了更好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文化与经济的和谐社会,进一步发掘、保护、利用好诸暨的历史文化遗存,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建设文化大市贡献绵薄之力。再次,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学生,总是被诸暨地方文化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更需要对家乡的文化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三、探寻过去,增强人文情怀

新课程理念下,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历史教师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整合历史典故、故事、民间传说等历史小知识作为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历史课堂,从而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和人文性。

诸暨,是越国故地、西施故里,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史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诸暨属越。春秋时属越国,越王允常曾先后在境内埤中、大部、勾乘建都,子勾践迁都会稽(今绍兴市)。故诸暨为越国古都早于绍兴,诸暨为都时,绍兴为诸暨属地。由此可见诸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在地方历史课程中运用此历史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很好的进行情感教育。

西施的传说,春秋时期,西施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国难当头之际,天生丽质的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西施的名声,与吴越春秋、与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沼吴复仇联系在一起;与伍子胥忠贞被谗、伯嚭(pǐ)奸佞亡国,与“女色祸水”的信条联系在一起;与巾帼报国、与红颜薄命、与浣女范郎的悲喜姻缘联系在一起;与“西子捧心”、“东施效颦”、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等联系在一起……比起其它“美女”来,它身上负载着更多的历史文化负荷。

历史教学中,这些历史故事、历史传说等资源的利用,不仅补充传统历史教学的内容,还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增强历史的趣味性,让学生用心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升华爱国主义情操,从而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适当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打造具有人文情怀的历史课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地补充历史典故、历史传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国热情,健全学生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在运用典故时,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不要画蛇添足,不要事事补充,拖泥带水。其二,切忌喧嚣兵夺主。盲目补充典故,忽略了教学目标。只有合理地安排、运用典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四、立足现实,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不仅是传授教科书上的“死知识”,还要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体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打破历史教科书的限制,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发掘更广阔的历史课程资源,立足现实,找寻历史遗迹等,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

人类社会的发展又是立体的,多方面同时进行的发展过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互相制约,互相影响。1949年5月6日诸暨解放,诸暨的归属几经波折,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归绍兴市。现在的诸暨市是中国百强县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诸暨不仅综合实力位居浙江省十强,而且境内山川秀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中不仅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人文景观离不开历史文化,历史遗迹、文物古迹、诸暨市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等,这些资源都可以成为教学中的资源,史料等,为教学服务。其中最突出的是坐落在市区的西施故里:浣纱江景带、鸬鹚湾古渔村景区、古越文化区(纪念越王允常)、三江口湿地生态游乐区、历代名媛馆、范蠡祠、西施殿、西郑旦亭、古越台、盘山碑廊、飞詹亭阁等。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不仅成为一处自然风光优美、具有时代活力的风景游览胜地,也是一处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专题版块中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部分,涉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论是《易经》中的经典美文,还是《论语》中人与自然和谐的语句;不论是《老子》中的因循自然的主张,还是唐诗宋词的描写,在诸暨市现实版的“人与自然的和谐”面前,都可以找到踪迹。诸暨地方历史教学中引用这些资源,课堂从学校到社区,学生不再是脑海想象画面,而是真实看到,感受到。纵观古今,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会合,毫无违和感。究竟是真实的历史遗迹,还是后人的仿真建筑,学生能够自己判断,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也可以增强历史思想教育。

五、展望未来,增强社会责任感

历史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借鉴历史,指导现实,少走弯路。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能够在教学中,给出指导性的建议,丰富历史课程资源。现实是连接历史和未来的桥梁。诸暨市在2016年全国县域经济100强中排在第16位!浙江省第5位!历史上的诸暨是越文化的发祥地,现在的诸暨市是经济强市,科技强市,教育强市。目前,诸暨市在“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指引下,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工程初有成效。传统环保意识在新时代的表现:“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社会的和谐”等。历史文化的传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历史文化在这里体现,学生可以为诸暨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学以致用”,提升社会的整体素养。使诸暨市不仅是经济大市,而且是文化大市,达到经济和文化共和谐。

六、结束语

我们应该看到中学阶段的历史课程资源,其主体还是历史教师和历史课堂中的历史教科书,场所仍主要着眼于学校所设置的课堂。诸暨人才辈出,古有雄才大略的允常、勾践,绝代佳人西施、郑旦,佛教曹洞宗鼻祖良价,梅竹宗师王冕,文坛奇才杨维桢,画苑巨擘陈洪绶;今有赵忠尧、金善宝、斯行健等一批科技英才。诸暨文物古迹众多,到目前为止,共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6处,其中省级以上保护单位4处,新建的诸暨博物馆的内存文物,为诸暨悠久历史的缩影。这些资源都可以成为我们历史课程资源,只要运用得当,历史课一定会更加活跃,更为丰富多彩,课堂效果和教学成果都会提高。

论文作者:张育蒲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浅谈诸暨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论文_张育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