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社会经济模式与教育发展的思考_教育论文

苏州市社会经济模式与教育发展的思考_教育论文

苏州市的社会经济格局与教育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州市论文,社会经济论文,格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合作开发苏州城东工业园区的序幕拉开,国务院批准的苏州城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新区)的启动运行,苏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已形成了以古城为主体,园区、新区为两翼,“一体两翼”同步开发的崭新格局,苏州的未来,必将为世人瞩目。与此同时,苏州的教育也将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苏州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应如何适应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形势,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更好地为苏州培养出大批素质较高、适应多层次需要的、合格的综合型和开放型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亟需要考与研究的问题。我们思考的出发点是:

(1)必须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总要求,从苏州的实际出发,本着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精神,探讨在城区、园区、新区三位一体同步开发的背景下苏州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改革措施;探讨与苏州市外向型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为苏州市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人才准备。

(2)以“一体两翼”为格局、以外向型经济为目标的苏州市,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就必然要置身于国际教育竞争,这是一个客观趋势。

(3)本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精神,苏州教育责无旁贷地要为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要为园区、新区的建设发展服务。苏州教育应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提供一大批外语水平高、具有世界意识、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科技人才和劳动者。

(4)以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鉴。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教育与经济结合的层面越紧密、越全面、越高,则经济发展就越快,赶超先进国家的时间就可能缩短。这给腾飞中的苏州一个极其重要的启示:苏州要赶上“四小龙”是可能的,关键还在于紧紧抓住“一体两翼”同步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古城区现有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环境和教育和自身优势,在更高水平上更全面地发挥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要切实树对立更强的现代教育观念,要有大苏州教育意识和长期发展教育的战略意识,不局限于本世纪末的近期考虑。

根据上述的背景和出发点,我们试图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四小龙”的教育经验,参照国内深圳、珠海、汕头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的教育经验,结合苏州市教育发展的现状,作如下的思考。

思考之一:必须转变观念,确立“科教兴市”的战略,全市上下形成共识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在‘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第一位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首先,苏州作为我国较发达的经济地区之一,到本世纪末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自然资源、能源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要实现这个目标,主要的出路在于依靠教育,充分培育人才,利用人才资源,不断推进科技进步。随着苏州“一体两翼”的同步开发,苏州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转换更新,必然要求我们自觉地调整教育在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教育为苏州的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功能,使苏州社会和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其次确立“科教兴市”的战略,并使全市上下形成一种共识,认真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切切实实地把教育摆到社会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再次,要继续增加教育投入,要通过政府行为,保证经费在财政预算内的合理比例,使教育经费的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并逐步做到有所超前。要坚持执行两个增长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完善现有的经费筹措渠道。

思考之二:苏州教育应具有五大特性

1.方向性 必须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对教育的领导,坚持教育为地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把培养高素质、多层次、综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育领导体制、方针政策、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立法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方向性,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实施。

2.超前性 教育发展应先于经济发展,教育投资增长应超过经济增长。教育适度的超前对苏州来说是完全可能的。教育的“三个面向”就包含着适度超前的重要内容。苏州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提前三年实现高标准的扫盲,前不久,苏州的教育现代化工程开始启动,苏州市政府确定创办200所现代化窗口示范学校,事实上苏州教育已经迈开了适度超前的第一步、第二步,问题是要抓住“一体两翼”同步开发的机遇,加大、加快步伐。

教育的特点之一是高效益滞后,特别是基础教育。因此,必须用超前的眼光来规划今天的教育。在教育体系、办学模式、人才规格和知识的起点上,既要考虑适应当前需要,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既要考虑苏州“一体两翼”同步开发的现状,又要参照国际经验,在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同时,少数专业尤其高等学校应始终瞄准科技开发的尖端,以保证进一步的开发需要。

3.开放性 开放性,一是教育系统要面向社会。要增加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学校的教学过程、教育环境要与社会的联系不断加强,使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尺度和价值观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相一致,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二是要面向世界。迄今单就苏州新区已有30多个跨国公司参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在100多个外商投资项目中,有80多个采用80年代国际先进技术或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目前在开发区内,电子信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新材料产业、环保节能净化技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为此,不论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或是中小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要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培养其所需的人才服务。这不仅因为我们需要到国际市场去拼搏,还因为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已经使整个世界走向我们,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的人交往频繁,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进行现代化建设。

4.适变性 苏州教育今后将面临一个丰富多变的环境。国家、集体、个人、跨国公司、外商等多种教育消费主体,为苏州教育提供了多种投资渠道。政治、经济、文化、苏州人的个性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多种需求。劳动密集型、适用技术密集型、现代高科技密集型并存的技术结构,对所需人才提出了多种需求。市场调节的多变决定了教育形式、专业结构和办学规模的多变。因此,苏州教育必须随着本地“一体两翼”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建立起功能完善、调节灵活的运行机制。

5.民族性 大门打开后,既要吸收各国的文化精华,又要继承、弘扬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苏州来说还涉及保持和发扬吴文化的特色问题。因而在教育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必须坚持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苏州的吴文化优秀传统。我们在强调了解世界的同时,尤其应强调了解中国、了解苏州;在强调面向世界的同时,尤其应强调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苏州;在强调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尤其应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强调发挥吴文化的优势;在强调学好外语的同时,尤其应当强调学好汉语。要把未来的建设者培养成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意识的现代苏州人。

思考之三:调整、充实我市教育发展战略目标

从“一体两翼”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以教育要“三个面向”和大苏州教育观为指导,要在原有的苏州市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适合时宜的、较大幅度的调整,充实现在至下世纪初新的苏州教育发展的战略总目标。吸收深圳、珠海、汕头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上海浦东等地的经验,抓住苏州古城区、园区、新区三位一体同步开发的机遇,建立起适应外向型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为开发两上新区准备人才的、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应能充分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原则,应是一个结构合理、纵横相连、管理健全、运行灵活、多元开放、功能完善的全时空教育体系。

在本世纪末,苏州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应该是:努力创建与现代化、国际性开放城市相适应的一流的教育事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苏州特点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在这个总目标下面,教育发展规模目标和质量目标是:

(1)教育发展的规划目标,从总体上来说是:①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②至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高中段教育;③大力发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④积极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

(2)教育发展的质量目标,从宏观上来说是:①至本世纪末基本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并推出一大批特色学校;②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成为具有建设苏州、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和民族自尊心,乐于进取,自尊、自立、自重、自信、自强,有开拓、创新、献身的精神;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抵抗力和自觉性;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有走向世界的胆略并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学识和本领;有足以适应快节奏的身心健康的现代苏州人。

思考之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一体两翼”同步开发,必然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具备多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我市应当在职业技术教育原有的基础上,加大深度与广度,在层次结构上,除了在普通教育中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因素,开设职业班、职业学校,进行各种办学模式的探索外,还要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其重点应放在巩固、调整、提高上,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上下功夫,以培养各种层次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比如在专业设置上,优先考虑苏州社会经济发展中若干急需的、支柱行业的需要;在办学体制上,除少数由政府办外,其他可由行业、企事业单位办或联办;在管理体制上,职前职后打通,全市统一调控。

思考之五:建立一支跨世纪的教师队伍

要使苏州教育能够适应新世纪的挑战,适应“一体两翼”同步开发对教育的需要,必须建设一支素质一流的跨世纪的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必须具备如下素质:①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②具有科学的学生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教育观念;③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改革创新的精神;④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过硬的业务能力。当前,应该采取多种培训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逐步达到小学教师大专化,中学教师本科化,大学教师研究生化。要充实中专和职业技术学校专职教师的队伍,除正式教师外,从企事业选聘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以满足加强环节和操作训练的需要。同时要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在职教师,原则上可五年轮训一次,以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动态和该学科的新知识。

思考之六:创建苏州教改实验区

苏州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前沿,东临上海,受浦东开发区的辐射,西靠无锡、常洲、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自古以来人才辈出,近年乡镇企业的崛起,又逐步形成了苏南经济模式,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这就决定了苏州教育所处的特殊的环境,它对教育就必须要有特殊的要求。现在“一体两翼”同步开发的格局,为苏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添新的机遇。人们对苏州教育寄托着极大的希望,要求紧紧抓住机遇,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一些重大的教育研究课题或科研项目,首先能在苏州进行教育实验;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手段首先在苏州进行试验推广;基础教育的教材编审权、相对独立的考试权、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权等等率先在苏州实验试行,从而让苏州教育领先一步,成为全省、全国的教育改革实验区。

思考之七:必须强化科技教育

随着苏州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逐步转换、调整、升级,苏州地方高等学校也需调整某些专业结构。除适度发展文科、经济类专业外,还必须提高理工类专业的比重,同时在中小学还要加强科技教育。韩国在这方面取得相当的成绩,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兴办了“科技高中”,专门对有突出科学才能和数学天赋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对他们的智能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使他们成为优秀科技人才;设立了专门的“外国语高中”以专门培养外语人才等。新加坡更注重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增设技术工艺课程,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对科技产生兴趣,增强科技意识,并为他们今后提高学习层次或就业作点准备。另外还应重视成人科技教育,对为数众多的在职员工进行科技培训,以促进在职员工的知识更新,提高他们对高新技术升级的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思考之八: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运行机制

十年改革,苏州的教育与经济之间,正在逐步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局面。但是,这还是初步的,不成熟的。随着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区和工业园区这两个高科技开发区的建立,苏州教育要实现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就要深入进行综合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提高城市教育综合能力。一是要不断增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对教育的领导要从单一的教育行政行为转向综合行政行为,吸收计划、经济、劳动、人事、财政和科技部门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共同担负起管理、发展教育的责任,使教育真正成为社会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二是要扩大社会参与,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改革教育,发展教育。要使经济部门和厂矿企业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和职工教育,做到培养和使用相结合。要鼓励社会办学,吸引境外友好机构和人士捐资办学或合作办学,支持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或联合办学,对获得合格成绩的各类毕业生要一视同仁。三是要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要抓紧搞好“所有权与办学权分离”的试点工作,并及时加以总结推广;要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逐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起学校自主办学、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新机制。

标签:;  ;  ;  ;  

苏州市社会经济模式与教育发展的思考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