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论文_付会清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论文_付会清

付会清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医院 陕西 宝鸡 722400)

【摘要】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患者89例(115只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随访6~36个月,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级愈合88只眼,占76.52%,2级愈合18只眼,占15.65%,3级愈合6只眼,5.21%,4级愈合3只眼,占2.61%。术后患者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散光度数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片全部成活,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效果,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

【中图分类号】R77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179-02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的眼表疾病,因其可引起角膜变性、角膜散光、瞳孔遮盖而严重影响视力。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但传统手术复发率较高,成为临床上的棘手问题。近年来,很多学者采用了羊膜移植、结膜移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疗效得到提高[1-2]。我院眼科自2008年1月开始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患有翼状胬肉患者89例(115只眼)。男48例(69只眼),女41例(46只眼),年龄40~75岁,平均53.28岁。翼状胬肉均为鼻侧发病,侵犯角膜3~6mm,无其它眼表疾病及影响手术的禁忌症。本组病人均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知情同意,并签写手术同意书。

1.2 术前检查

远近视力、屈光状态、眼压、裂隙灯等。术前准备:术前3天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1日4次。

1.3 手术过程

手术在显微镜下操作完成。1%丁卡因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在胬肉区结膜下浸润麻醉。于角膜缘胬肉颈部两侧向体部放射状剪开,做胬肉颈部与巩膜面间潜行分离;用15号圆刀片自胬肉头部外缘0.5mm处推切法分离头部,深达前弹力层(尽量在同一角膜平面进行),分离至角巩膜缘,切除胬肉头部;分离球结膜与胬肉体部,剪除结膜下的胬肉组织,直达泪阜外缘。暴露巩膜面约4×6mm,烧灼止血。在患眼上方或下方浅层球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0.1~0.2ml,取与胬肉切除面积大小相当的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游离结膜移植片,移植至胬肉切除区,用10~0的尼龙线对位缝合固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毕,涂红霉素眼药膏,单眼包扎1天。滴左氧佛沙星眼用凝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药水1~2天、每日4次。2~3天后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 每日4次,约1月后停药。

1.4 术后复查

术后第3~4天出院,定期复诊,随访6~36个月。裂隙灯下观察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植片愈合情况、刺激症状及局部反应,常规检查视力、屈光。

1.5 疗效观察

参照Tseng等提出的翼状胬肉术后分级方法,1级:角膜面愈合,光滑透明,残留角膜薄翳,手术部位呈正常结膜外观。2级:可见新生血管伸向角膜方向,但无纤维组织增生。3级:在2级的基础上出现纤维组织增生,但未侵入角膜。4级:结膜充血明显,手术区有新生血管及真性胬肉发生。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术前、术后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数为计量资料,分别进t检验,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观察

术后第1天观察,手术区角膜及植片发生轻度水肿。第2天,角膜上皮明显向角膜创缘生长覆盖,不适症状减轻。第3~7天,植片水肿消退,角膜上皮修复。2周后完全愈合。取植片处3~5天愈合,1周后无明显痕迹。

2.2 术后随访

观察6个月至3年,愈合1级88只眼,占76.52%,2级:18只眼,占15.65%,3级6只眼,占5.21%,4级3只眼,占2.61%。89例115只眼植片全部成活,均无感染、巩膜溶解及角膜溃疡等。

2.3 术前、术后、视力与屈光度的对比

术前裸眼视力:0.32±0.16,术后裸眼视力:0.59±0.24,e值2.019,P值0.031,术后患者视力提高,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度(D):术前1.95±1.42,术后0.75±0.31,e值1.964,P值0.022.散光度数均较前明显下降,术前术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目前翼状胬肉主要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但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很高,国内文献报道为30%~50%,国外文献报道为24%~89%[2]。本院过去采用单纯切除法复发率较高,以后改用羊膜移植,复发率减少,但手术受到羊膜取材的影响不够方便。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是翼状胬肉发病的基础[3]。本研究利用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植片为严重受损的角膜缘提供健康的干细胞,重建眼表功能,并能有效控制复发。角膜缘干细胞组织取自患眼本身,具有取材方便、安全、快捷的作用。

手术中注意事项:(1)剖切角膜缘胬肉尽量在一个平面,紧贴前弹力层,此层以下的变性角膜,不宜强行取除,以防角膜穿孔(2)巩膜裸露区组织必须刮除干净,并对裸露区巩膜血管要充分烧灼。(3)取好的角膜缘干细胞组织不能翻转,要与结膜组织一同缝合固定在巩膜表层,对合严密,不留空隙,以防新生血管从缝隙突出,形成息肉样增生。(4)术后早期局部不能使用激素眼水,以防角膜面延迟愈合。

总之,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效果,是翼状胬肉治疗的理想术式。

参考文献

[1]张天资,韩立坤,于海娟,等.糖尿病患者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3):286-288.

[2]许和,王丽华,李晓慧,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36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4):4818-4818.

[3]孙秉其.角膜疾病的理论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15.

论文作者:付会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  ;  ;  ;  ;  ;  ;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论文_付会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