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讨论论文_刘鹏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100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很高的复杂性,表现在现场施工环境、施工难度以及技术要求和工期等方面。城市轨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带有不确定性,例如设计施工理论和技术不完备等。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一般在地下进行,一旦地下工程开始进行的时候,如果发生了安全问题便会令地面上或者邻近处的建筑物受到影响,控制不力还会发生严重安全事故。因此要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安全管理模式;城市交通;应急管理

一、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主要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可以划分为一体化、多体化的管理模式。其中,一体化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单个法人单位展开轨道交通的融资、建设、运营与资源开发等;多主体化模式则是通过单个或多个主体单位分别承担轨道交通全部线路的建设、运营、资源开发等工作。一体化管理模式又可以划分为垄断一体化、竞争一体化模式。垄断一体化模式是通过单个法人单位展开轨道交通的融资、建设、运营与资源开发等;竞争一体化模式是通过多个法人单位承担轨道交通单条线路或多条线路的融资、建设、运营与资源开发等运营管理工作。城市轨道交通可以运用一体化与多体化融合的管理模式,单条线路可以运用一体化管理,而总体线路可以采用多主体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性化处理,符合城市实际操作需要。

二、城轨运营安全管理体系设想

1、体系设想

将运营安全管理范围延伸,向前和向后延伸,重点是向前。共包括运营前预防体系、运营中保障体系、事故后应急体系三大模块。

1) 运营前预防体系。主要包括规划、设计和建设3 个阶段,其中建设阶段除了包括土建、机电、装修等建设外,还包括信号、屏蔽门、供电、车辆等设备系统的设计联络、监造、安装等环节。

2) 运营中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运营中安全管理体系和对乘客的安全管理两部分。前者是针对运营管理单位内部的安全管理,后者是针对运营期间的服务对象———“乘客”来介绍。

图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框架

其中运营中安全管理体系由“机制 + 专项”组成。安全管理机制共 9 个,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与宣传机制、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机制、危险源辨识与管控机制、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机制、安全事故(事件)调查分析机制、安全考核与奖惩机制、安全会议机制等;安全专项管理共 9 个,包括设备系统管理、行车组织管理、客运组织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员工职业健康管理、地铁保护区管理、防汛防寒防暑管理、临时用电管理、标准化管理等内容。

乘客管理,一方面是把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安全乘车、文明乘车、常规应急设施的使用等常识,有效地宣传给乘客,让其熟知,减少因乘客不知道、不注意等发生的客伤甚至更大事故;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客伤等相应的安全事件,要有一套成熟的流程来应对和处理。

3) 运营应急体系。主要包括内部应急管理和外部应急管理。内部应急管理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含抢险器材等)、应急人员(抢险队等)、应急响应、应急专家库等内容。外部应急管理主要包括在应急情况时,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单位与公安、消防、医院、公交公司等单位/部门的应急协作等内容。如大客流或中断时的公交接驳需公交公司支援,发生火灾时需消防、医院支援,等等。

2、框架图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框架见图1。

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的应急措施

1、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理论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工作中引入系统工程、人机工程以及系统安全,结构理论等基础知识和体系。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理论设计得到优化,可以从知识基础、逻辑链条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运用的程序步骤等方面着手进行。当城市轨道交通有了安全理论以及系统性的思想支撑之后,便会降低交通风险,提高运营水平。

2、形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

建立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质量的关键。可以从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意愿,以及建立安全管理工作意识两个方面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只有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之下才能够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实现安全管理的细节化和体系化。人机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交通运输公司最为重视的工作内容,因此针对具体的对象建立一个系统的安全准则和安全规范,可以令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模式水平得到提高,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价值。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可以成立安全咨询部门,并在安全管理的标准指导下为突发的安全事故作出积极的应对行为。安全咨询部门要承担起定时检测轨道交通安全的责任,考察运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考察交通运输工具的质量,从各个方面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安全性。

3、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规章制度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应急措施需要从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做起,因为制度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从预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出发,在安全规章制度中要对这些安全隐患有所涉及,并设计应急措施。另外合理利用安全规章制度防止交通运营过程中出现安全风险引发交通运营安全事故的现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安全隐患,这是无法彻底避免的,因此必须要针对那些已经暴露在外的安全隐患做好安全制度设计和规范建设的环节。并且要保证所制定的规范和制度要符合所在城市的交通运营实际情况,减少城市交通安全问题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是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内容。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操作、管理等都是由人进行的,因此要从设计人员的设计环节开始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必须要聘请专业人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公司的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技术,要定期安排工作人员接受技术培训。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管理人员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从全局上把握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此外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乘客,也要制定规范和制度约束乘客的行为,防止乘客行为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4、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文化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安全管理模式水平的另外一个方法。需要安全管理人员从运营人员、乘客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着手进行工作,实现运营人员操作上的安全,乘客乘车的安全。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模理念能够准确地传达到所有相关人员,必须要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的文化为核心,加强安全管理理念的宣传,培养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要令交通运输公司内部人员的安全运营意识得到大大提高,同时要保证城市内的乘车人员形成安全乘车的意识。针对企业内部的人员可以采取安全运营技术培训,而针对乘客则可以采用广告和其他的宣讲活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到提高,需要依靠工作人员和乘客人员的支持理解。但同时因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质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安全管理人员便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安全运营的意识和安全乘车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当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安全文化建设起来之后,将会有利于形成具有生命力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模式。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需要依据城市的具体情况选择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做好民众安全文化教育,优化安全管理理论设计,确定管理指导方针,促使整个轨道交通的运营更加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贺欢欢.CBTC系统的列车管理过程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8):225.

[2]陈宝军,汤旻安.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集成人机界面的实现与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6):37-38.

[3]张晶鑫.无锡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安全性分析[J].职业技术,2017,(02):113-116.

[4]刘斌,周少雄.武汉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质量评估及提升对策[J].都市快轨交通,2017,(01):114-118.

论文作者:刘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讨论论文_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