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调剂的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论文_郑静1,李翠娟2

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龙泉卫生院 255144;2.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龙泉卫生院 255144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择选我院采用中药治疗的68例患者,根据是否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药治疗患者采取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临床治疗

目前临床上中药使用范围不断广泛,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医师需要全面分析患者病情,以此为依据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同时选择合适的药物,规定合理用药,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中药房调剂质量不仅仅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对改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次择取我院68例中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选自我院68例中药治疗患者,样本选取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3月,按照是否进行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占18例,女性患者占16例,年龄14-81岁,平均年龄(45.8±5.1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占19例,女性占15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48.7±5.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具体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宣传、岗前知识检查、健全中药房监管制度、保障中药房的消毒,实际质量监管过程主要包括:①中药处方审核原则:在分析中药处方之前需要仔细审核中药处方的合理性,若发现有不标准的处方,应该及时调整处方的调配;应该重视审核儿童、孕妇以及特殊人群的重要处方,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医师汇报;中药师若发现中药处方错误以及处方不合理的情况,应该立即停止调配,告知医师,当中药师发现有不合理处方以及处方用药错误的情况,应该拒绝调配,同时记录告知处方医师[2]。②中药处方审核重点:在中药处方进行审核的过程中,需要重点保障处方的规范性和用药的标准性,同时还需要仔细审核药方的具体单位,在根本上保障处方的精准性,对于中药处方中的特殊药品,应该明确药材的使用方法,其次药物的用法以及用量需要与《中国药典》一致,避免药物超量使用。③中药处方调配审核:中药调配器材应该进行全面检查,在本质上保障器材称量的精准性,在中药调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仪器,依据相关性原则进行药物的调配,在调配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药物重复调配的误差。中药处方中的特殊药品要进行特殊的包装,避免与普通的中药混淆,在中药处方调配完成后需要中药师进行检查,在保证无错误的情况下签字确认。④中药药品发放:中药师向患者发放中药处方药物后向患者详细的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及中药存在的禁忌,比如服用中药期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品,同时还需要向患者讲解中药的使用方法,为患者详细介绍中药处方用药流程,为患者讲解中药煎服的具体方法,并且告知患者用药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最大程度上降低中药处方的用药隐患[3]。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治疗效果: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但未达到正常水平为有效;患者生命体征未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差异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用t值进行检验。数据对比后得到的P值小于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值大于0.05,则统计学意义不成立。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试验组治疗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中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中药处方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的控制药物的质量,这样才能够保证药物在临床上使用的安全性。中药房调剂质量影响着患者用药安全和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加强对中药方调剂质量的监管,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在中药方调剂质量监管过程中,可以使用自动化管理模式,采用电脑开具处方,这样能够更加准确的审核处方,这样能够有效的解决中药师手写处方时因字迹潦草出现无法辨认的情况,减少中药处方开具中的不良事件。中药方调剂质量监管实施在中药处方开具过程中,应用信息管理技术,能够让重要处方的开具更加准确,降低失误率,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治疗显效患者占21例,有效患者占12例,无效患者占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依次为9例、17例、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占1例,处方错误事件占0例,药物配伍禁忌事件占1例,饮片质量问题事件占0例,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依次为4例、3例、3例、2例,不良事件率为35.29%,两组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综上,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强化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临床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进一步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江波. 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影响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3):136-137.

[2]贠清霞. 谈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2):63.

[3]何瑰玉. 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的价值分析[J]. 北方药学,2014,11(02):107-108.

[4]张辛. 规范中药房的操作程序对中药房调剂质量的影响研究[J]. 当代临床医刊,2016,29(03):2310+2291.

[5]马秀丽. 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的价值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7,9(15):147-148.

论文作者:郑静1,李翠娟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中药房调剂的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论文_郑静1,李翠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