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模式有一个很大的错误我们该怎么办?_金融论文

美国模式有一个很大的错误我们该怎么办?_金融论文

美国模式出了大纰漏,我们该怎么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了论文,纰漏论文,美国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次贷危机爆发前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学家、分析人士、市场舆论都更倾向于美国式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而对欧洲与日本式以银行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颇有微词。一个核心问题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善于发现新的盈利机会,可以通过创业投资、私人股权投资等机构扶持具有更高生产效率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以银行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更加看重抵押品价值,是一个严重偏向大型企业的融资体系。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相对有限。

次贷危机爆发后,市场对于两种金融体系评价颠倒了过来。认为在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所谓的“影子银行体系”(即依赖除居民储蓄外的融资来源进行融资的金融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特别投资载体、管道等)过度追求风险,监管当局倾向于放松管制,最终导致衍生产品市场过度发达而严重背离了实体经济,最终导致危机发生。而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相对稳健,风险更加可控、政府管制更加严格,因此爆发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实际上,两种金融体系各有优劣。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大起大落的特征比较明显,在市场上升期成长得更快,而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正是由于对市场机会的反映较慢,表现相对稳健,在市场动荡期表现更为稳定。

对于中国而言,银行融资占总体融资的比例很高,资本市场发育严重不足,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次贷危机的爆发而否定发展资本市场、开展金融创新、积极融入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潜在好处。在绝大多数时期,直接融资、金融创新与金融全球化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忽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次贷危机的最大教训是,政府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必须加强而不是显著放松监管。

自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之后,美国政府已经同意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但分业监管的模式并未改变,由此造成更多的政策漏洞。例如,次级抵押贷款本身由美联储监管,但在次级抵押贷款基础上衍生出来的MBS和CDO,从理论上既属于美联储监管,也属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但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金融衍生产品打擦边球,最终美联储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都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提出了美国金融监管新蓝图。方案的主旨就是将多头分业监管的格局收缩为混业综合监管的格局,将授予美联储综合监管金融机构的权力。然而,美联储同时也是货币政策制定者,由美联储来监管金融机构,容易造成利益冲突。从这一意义上而言,英国监管模式更加科学:由英格兰央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由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负责对所有金融机构进行混业监管。

中国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沿袭自美国。现在美国出了大麻烦,我们应该怎么办?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未来政府实施对金融机构的混业监管已是大势所趋。金融大部制正呼之欲出。

标签:;  ;  ;  ;  ;  

美国模式有一个很大的错误我们该怎么办?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