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_刘瑞泉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_刘瑞泉

身份证号:37232419830520XXXX;滨州市南海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带动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水利工程作为目前工程浩大、社会经济价值巨大的项目,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水利工程中的施工阶段对于整个工程至关重要,质量控制也同样体现在这一阶段。通过对于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能够有效保证水利工程的未来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对于目前水利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部分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策略探究、水利施工

水利工程在建设前首先要进行勘探、测绘、水文数据搜集、地形地质考察、人文考察等系列过程;在材料方面也要进行质量控制,材料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利工程质量,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筑施工和质量管控过程中,存在技术与环境上的巨大阻力,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管理组成复杂程度较大,这加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因此只有在施工过程前做好计划,在施工过程中预测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才能够实现科学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能够正常投入使用。

一、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水利工程关乎国家经济命脉,是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自然灾害,保证地区水资源的供应,改善地区水源质量,为地区性水生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将水力转化为电力实现能源供应。水利工程的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得其能够门满足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

二、水利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一)水利工程施工环境恶劣

过去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多数集中于湖泊与江河之上,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海洋水利工程也逐渐成为水利工程项目中的一大热点。水利工程实施建设的施工条件相较于地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岸边存在较多的砂石且土质松软易流失,水底中存在大量的淤泥很难进行施工,容易造成施工设备陷入恶劣环境中;同时由于河湖海附近交通困难,大型施工器械很难进入并进行高效工作,利用价值大的水资源通常位于偏远地区,这导致交通条件更加困难;气候多变加剧了难以施工的状况。

(二)工程量大,施工周期较长

水利工程的建筑项目通常由多个项目共同组成,各个项目之间练习复杂,同时设计多个领域不同的专业性知识,使得施工工程量巨大,施工时间较长。由一系列问题引发连锁效应,水利工程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个分项目对于季节变化、温度变化、风力变化、自然灾害等抵抗程度。这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产生了巨大的阻力。

(三)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时与地面施工最大的区别在于环境因素,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不同季节水文环境的变化,针对不同季节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筹划相应的措施;同时建筑材料的选择、运输,建筑施工的位置选择、地基建立地点的选择等方面都会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利工程建筑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的高低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避免由于失误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损失和质量问题,提高水利工程建筑效率和工程质量,优化水利工程建筑模式。

三、水利工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一)施工人员选择与技术培训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筑施工前,要对参与建筑施工的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并强调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例如:水利工程施工前要审查参与施工的施工人员工作资格证,严格实行持证上岗。优先使用技术型人才,挑选有建筑经验的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并担任技术小组负责人,强化管理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在施工前制定严格的施工安全条例,保证施工按照规范化的步骤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挑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工程师组成技术顾问组,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建筑进行施工前的统筹规划,同时将水利工程的建筑施工划分为多个区域,挑选技术人才,在每个区域组成综合性的技术团队进行技术指导。对于一线工人进行严格的上岗技术培训,保证一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科学化的施工条例进行施工,强化建筑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意识。

(二)建筑施工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作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建筑的直接组成原料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在进行材料选择是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挑选。

例如:在进行材料、配件的选择时首先要检查生产商家的生产许可证,在众多生产厂家中挑选供应过重大建设项目的厂家,对厂家生产的产品要进行生产合格证检验,检查原材料是否录入生产名单中,对于原材料进行经检查,保证原材料中的原料配比符合要求。例如,对于水利工程建筑过程中所需要的钢筋,要有专门的质检小组检查钢筋中碳铁元素比符合要求;所需要的石灰中各种成分的配比符合生产需求;所需的细沙中沙的颗粒大小符合规格。对于质检不合格的产品马上调离建筑产地进行销毁或再加工,并重新供应,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三)建筑施工设备选择

建筑施工设备是水利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高效的机械化生产设备,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的建筑工期与建筑质量。

例如:在建筑设备的选择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建筑施工地点的环境状况,挑选机械灵活,工作效率高的设备参与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对参与建筑施工的设备进行质量检测,检查生产许可证,测试设备在极端条件下的使用状况,保证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同时对于项目中必须用到的施工设备,如果使用环境不允许布置该设备,施工团队要临时搭建施工场地,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不受影响。对于工程中所需要的技术性设备,要挑选专业人才组成维修与护理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性能维护与测试。

(四)项目管控与关联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将工程按照功能分成若干项目,对于项目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梳理,对于每个项目安排技术性的管理与监察团队,保证项目能够按照规定的建设路径实施建设。

例如:水利工程的各个项目之间存在着先后顺序,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顺序执行,能够多线程建设的项目要合理进行安排,同时为项目与项目之间预留出接口以便相关数据与设备进行传输与衔接。同时保证各个项目的监管团队能够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个流程进行跟踪管理,在施工前检查原材料,防止不同项目之间的材料发生混用现象,导致水利工程产生质量问题。

(五)环境变化监测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筑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很容易因为天气原因或者环境变化导致水利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要对于施工环境进行持续的监测。

例如:施工前要组成环境检测小组利用当地的水利部门以及气象部门,通过卫星遥感技术以及实地勘探,对于建筑施工地区的湿度、温度、季节变化、水文变化等进行系统的检测,对于水利工程附近的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址进行重点标注,采取必要保护,防治其因为水利建设而遭破坏。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变化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根据地区性的环境变化,准备相应的设备和材料对水利工程进行加固与保护,减低环境变化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影响。

总结:水利工程是我国国家建设过程中重要的指标性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工期时间。因此水利工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工程质量的控制,将整个质量的控制贯穿于真个施工过程中。通过对于人员培训、施工材料选择、技术突破、设备选择、项目管理等过程进行严格的管控实现对于质量的保证,使得水利工程的建筑施工能够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克艳. 探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策略[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9):258.

[2]彭晓菲.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的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0):134-134.

[3]张立武.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J]. 中国设备工程, 2018(10):177-178.

论文作者:刘瑞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_刘瑞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