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速铁路如何开好、用好“点外天窗”论文_胡文鹏

浅谈普速铁路如何开好、用好“点外天窗”论文_胡文鹏

乌鲁木齐铁路局奎屯工务段 新疆奎屯市 833200

摘要:兰新铁路乌奎段,处在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与内地连接的桥头堡,形成新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运能和运量的矛盾十分突出,局批“天窗”难以保证线路质量达标,奎屯工务段根据行车组织运行图,对点外作业实施“全天候”24小时“按图组织”统筹型控制,减少下道避车、与客车碰面等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提高“点外天窗”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运行图;指挥;天窗

铁路线路是铁路运输生产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其好坏直接关系到运输的质量和安全,更加影响铁路向重载、高速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必须重视铁路线路的更新和改造。但是,铁路线路基础设施的更新和维护不仅需要人力、物力,而且需要占用一定的行车时间。这样一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入,列车客货运量需要不断提高,列车密度需要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还需要给线路维修留有一定的“天窗”,以提高线路质量,保证运输的安全,这对既现实又实在的矛盾给养护亚欧大陆桥头堡的奎屯工务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解决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一带一路”战略运输安全和运输效益的大问题。

兰新铁路乌奎段,处在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与内地连接的桥头堡,形成新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运能和运量的矛盾十分突出,局批“天窗”难以保证线路质量达标,奎屯工务段针对营业线施工管理新要求,积极主动解决作业与行车的矛盾,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普速铁路“点外天窗”化管理的规范作业流程和标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1、优化调度组织结构,完善调度指挥职能

一是对原《点外作业天窗管理办法》中线别行别未区别对待管理、天窗点前后作业、探伤(线检)班组上下道安全控制未考虑等执行盲区,以及寻找列车间隙盲目作业的不合理方式予以修正。二是突出按图指挥效能。将安全信息和应急处置工作分台盯控,实施区段负责制按台指挥;设置计划调度,以“按图指挥”为工作核心,突出专管特性。三是突出大数据分析。以线路质量、探伤回放、作业安全、行车安全装备、系统管理等专业分析岗位,建章立制,完善岗位分析模型、分析制度和相关管理台账,对日常数据分析实施日、周、月通报,突出专项检查职能,狠抓现场安全核心,改变长期将习惯当标准的陋习,使标准成为习惯,让标准成为准绳,净化现场作业坏境。

2、优化作业方案 强化现场管控

着力完善作业风险管理体系,深研细判作业安全风险,总结归纳作业标准的薄弱环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修正人与行车的关系,以按图组织为原则,强化现场安全管控。

2.1查研讨优化格局,细化措施层层推进

始终把作业安全摆在首要位置,从长远发展、顶层设计上逐步明确建设目标和方向。通过深入现场、反复研究,明确《奎屯工务段点外天窗化管理优化方案》层层推进,对“点外”作业天窗原则、模式、项目进行明确优化,改变以往不考虑线别、行别、区段以及利用列车间隔“盲目”作业方式,对点外作业实施“全天候”24小时“按图组织”统筹型控制,根据作业项目不同,采用双线、双线单行别、单线三种作业模式,依据线别和车流量密度不同对点外作业进行分线、分段调整,根据作业项目、车流密度合理提报点外计划,扭转现场作业监控不力安全环境。通过下现场调研、与车间干部、工班长座谈交流,梳理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形成切实可行的《点外天窗管理办法》,同时组织各车间班组对文件可行性进行体验式验证,实施动态修正,确保管理办法符合现场实际。

3、主动出击综合对标,严控现场作业安全

一是加强源头控制,严格计划审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计划调度严格按照“七核对、八不批”的原则,对班组上报的作业计划逐项进行审核,由值班主任确认后,以段调度命令下发。二是调度远程对标。引用现代语音图像传输及GPS定位技术,通过远程定位、无线监听等手段,检查现场作业标准;段盯台调度每日利用POC、监督检查仪等技防手段确保与作业现场进行全方位定位、全过程联控,准确掌握班组作业前、中、后的现场实际情况,实现对作业现场全方位、全过程的联控对标,改变以往调度指挥中心被动监控的现状。三是添乘现场对标。通过专职添乘人员现场检查,准确掌握班组作业现场实际情况,对段管内点外作业标准进行全面监控,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与盯台调度沟通核对,确认上线作业人员是否按要求执行。四是数据分析对标。数据分析中心每日通过分析班组日常作业中录音对讲机、监督检查仪音视频记录,辅助使用行车记录仪视频,对现场“四项纪律”情况进行综合检查,分析班组上线作业、立岗接车、下道避车、防护通话等关键时间点的标准执行情况,下发每日考核通报扭转现场作业习惯不到位的局面。

自2017年6月份以来,段调度指挥数据分析中心累计抽查班组578次,抽查关键作业环节2136次,下发红线考核通报66件,考核落责184人次;下发四项作业纪律考核通报137期,发现落实“手比、眼看、口呼”制度不标准问题176项,“立岗接车”落实不标准问题147项,落实提前5分钟下道避车制度不到位问题139项,落实防护通话制度标准不到位问题97项,考核处理班组116个。奖励在四项作业纪律中表现较好的124个作业班组,通过正向激励和反面考核两个举措督促班组现场落实标准。

4、下一步工作设想

4.1、强化“立标”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继续深入开展点外作业天窗化管理宣传教育,加大现场跟班次数,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职工充分意识到点外作业天窗化带来的益处。同时定期开展典型案例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近年来本局乃至全路发生的一些因天窗点外违章作业而引发的事故案例,充分认识违章作业的危害,从而使大家深刻反省引以为戒,做到警钟长鸣。

4.2加强“学标”推进,提升调度素质。

调度指挥中心根据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和实际要求,加强日常学习和应急历练权重。一是加强业务规章学习。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开展集中专业理论学习,学习内容各类技术规章制度及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知识为重点,逐步提高调度业务水平,促进调度各岗位综合全面发展。二是定期组织学标推标。把转变作风,提高能力,强化责任作为推标重点,每月30日前进行科室内部推演,真实再现突发现场场情,通过层层演练检验调度员分析研判、信息传递、应急指挥等关键环节处置能力,促进调度专业水平持续提升,确保“对标”问题及时有效整改落实。

4.3建立“达标”对比,完善评价制度。

通过对同周期内作业质量进行对比,用对比结果来反映现场处置效果,分析现场处置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指导现场不断完善和优化作业方案。建立评价制度,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场作业效果及作业标准落实情况,也能为车间班组履职是否到位、开展日常生产工作是否有效提供合理的依据。

总之,奎屯工务段将继续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博采众长,完善措施,研究并解决安全管理规范化的新方法新手段,形成计划、作业、控制、检查、分析、考核和信息反馈及滚动完善的科学管理,提高点外天窗化、大数据综运用管理水平,推动工务安全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M].中国铁道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编,2006

[2]精细管理在铁路营业线施工中的运用[J].顾卫华,王凤英.铁道技术监督.2012(07)

作者简介:

胡文鹏,男,助理工程师(奎屯工务段调度科调度员)

论文作者:胡文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浅谈普速铁路如何开好、用好“点外天窗”论文_胡文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