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因地制宜发展县级广播电视论文_赵元甲

媒介融合背景下因地制宜发展县级广播电视论文_赵元甲

马鞍山市含山县广播电视台 安徽省马鞍山市 238100

摘要:广播电视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广播电视创新、赢得未来的唯一途径。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发展县电视台,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从《关于扶持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展意见》等有关省份出台的文件出发,本文研究结合当地县级广播电台的经济和文化水平,以探讨其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县级广播电视;媒介融合;因地制宜

1媒介融合下县级广播电视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县级广播电视台不仅面临着自身发展的困难,也面临着外部环境的挑战。外部环境的挑战可以分为:新技术的挑战、新平台的挑战和新变化的挑战。

1.1新技术的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广播电视领域,以网络视听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广播电视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新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正在不断地发展。视频和移动技术的普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都为新媒体的创新和升级提供了保障。

1.2新平台的挑战

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听平台—IPTV、互联网电视、移动电视等,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在移动客户的帮助下搭建新的平台。

1.3新变化的挑战

新媒体的优势,以其开放的平台和分布式架构的优势,满足不同受众需求多元化的渠道优势、服务优势,改变了现有的广播电视传播模式,传统媒体主导的通信系统面临着许多挑战。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现代通信是一种网络通信方式,它创建了一个全方位、非线性、交互式的网络通信模式。在新模式中,观众角色融合的复杂性,成为“产消发布者”,也就是“生产者+消费者+发布者”。

新融合价值体系的变化对广播电视产生新的挑战。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广播和电视是基于一个单一的政治价值;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不断推广,通过整合形成“视听传媒”结构重塑新的价值体系。整合的新价值体系包括五个部分: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然而县级广播电视改革的价值是有限的,包括三个方面: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因地制宜发展县级广播电视

在新的环境下,县级广播电视改革与发展依赖于媒介融合,而媒介融合取决于平台的建设。在中国的县级广播电视已经呈现在东、西、中以及沿海、内陆发展不均的局面,因此,发展县级广播电视台应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当地的条件。

分析三省的《意见》不难发现,三省都从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地位、传播力建设、财税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和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进行了具体扶持。但各省在具体的条款规定上是有差别的:浙江省鼓励县级广播电视台积极构建新媒体平台,广播电视台与县域内其他媒体融合发展,打造“中央厨房”;湖北省鼓励县级广播电视台去其他媒体机构抱团聚能发展,支持县级广播电视台入驻“长江云”新媒体平台,实现与湖北广电的新闻采编播(发)融合。

3新环境下县级广播电视因地制宜发展的空间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成为一种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呈现出平台化、流动化、智能化、集群化的特征。因此,县级广播电视不仅要利用新媒体迎接新技术、新平台、新变化的挑战,而且要因地制宜发展。

3.1打造区域新型主流媒体

建立一个新的区域性主流媒体,首先要坚持新闻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新闻立台”的思想。“坚持新闻立台”是县级广播电视的立台之本,是电视台的使命和责任,也是稳定主流媒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县级广播电台应当以新闻立台为核心战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办学的正确方向,不断深化新闻实践起来。浙江省和湖北省的扶持县级广播电视的意见中将“新闻立台”作为县级广播电视改革的首要任务。打造区域新型主流媒体还需将焦点放在“区域”上,集中优势力量推动节目的创新创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挥县级电视台的“基层”优势,坚持节目的本地化战略,拓展广播电视的“公共价值”“文化价值”。

3.2坚持“本土化”的原则

从内容和资源等角度出发,县级广播电视台无法与优越的省市相比,县级广播电视台只有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努力生产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以吸引当地观众。县级电视台是本地区的主流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公信力,应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做好特色服务,并积极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以增强影响力。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都有自己的风俗和语言习惯。如果县级站可以突出当地新闻焦点的地方特色,则将受到群众欢迎。中部和西部县级电视台也可以抓住中央精准扶贫工作机遇,因地制宜,规划扶贫消息,提高自己在该地区的知名度。县级广播电视联盟可以借鉴中央电视台“广告精准扶贫战略”,以广告的形式提升县级台的知名度。

3.3紧握融合发展的机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新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广播电视的格局,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掀起了广播电视产业的深刻革命,移动通信已成为新的发展出路。地方县级广播电视台积极利用新技术,为基层信息文化服务搭建移动平台,推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

县级广播电视机构具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可以独立搭建一系列新的媒体平台,如广电移动客户端,如浙江长兴传媒集团等,已建立了广泛的全媒体平台;湖北省“长江云”平台是县级台与省台合作建设平台的典型,“长江云”平台融合区域内的县级广播电视资源,建成了着眼全省的“大平台”;中西部一些县级广播电视可以借力优势广电移动平台,实现自身的融媒体转型,试水广播电视的改革,其中山东“轻快”云平台为中西部县级广播电视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解决方案和技术平台。

3.4推进跨区、跨界发展

“四级办台”的方针,形成了行政区域化的广播电视发展格局,禁止跨地区、跨媒介发展,从根本上阻碍了县级台的发展可能性,注定了县级台只能做一只麻雀的命运。新环境下,县级广播电视可以改变麻雀的命运,县级广播电视全国性联盟和区域性联盟正在发展。例如全国县级电视台联盟、“苏鲁豫皖”县级广播电视台合作联盟、湘鄂赣城市广电联盟等联盟的成立实现了跨区域发展。

跨界发展也是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一个突破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县级广播电视可以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再造。目前流行的模式是“媒体+”和“互联网+”。长兴传媒集团积极拓展“媒体+产业”模式,先后推出了“媒体+会展”“媒体+电商”“媒体+活动”等经营项目,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广西广电行业深入实施“广电+”和“互联网+”战略,开办农村电商点,发挥“广电+农村电商”的优势,不仅为基层提供了公共服务,创造了“广电+扶贫”的新模式,也扩大了电视节目的影响力。

4总结

媒介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县级广播电视台要积极接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结合地方实际,抓住媒体融合的机遇,积极进行改革,制定因地制宜的地方发展规划。经济发达地区县级电视台有条件为全媒体整合搭建平台,可以构建覆盖受众生活圈、进行创新的社会网络。相对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电视台可以借力建设或者入驻省市台打造的全媒体平台,全面为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服务,主要发挥宣传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成为县域内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综合服务提供者。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74.

[2]庞井君.趋势•挑战•转型•跨越——关于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影视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01):18-20.

[3]张加春.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破[J].东南传播,2009(06):42-44.

论文作者:赵元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媒介融合背景下因地制宜发展县级广播电视论文_赵元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