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谐音符:当代青年问题探析_政治论文

不和谐音符:当代青年问题探析_政治论文

不和谐的音符——当代青年问题视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音符论文,不和谐论文,当代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观近几年青年研究的趋向,热衷于宏观描述和全面概括性的理论研究颇多,而着眼于细微考察和深入透视的甚少。面对日新月异的青年文化潮流,用经验主义的理论去分析大量的青年现象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缺乏预见性,不利于从总体上把握青年文化的主流,进而取得教育青年的主动权。本文通过拾零的方式就目前青年中普遍存在的与社会发展的部分不和谐的音符提出来,以引起青年工作者重视。

一、疲软的回应力

纵观建国以来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历程,青年始终是最富激进与实践精神的活跃分子,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尤为明显。文革结束以前,党和政府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和号令,都首先引起青年的热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三反五反,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毛主席著作”,文化大革命乃至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星期六义务劳动,共青团突击队等数不胜数的活动之所以高潮迭起,就是得到了青年一代的回应。然而,这种火般的激情并没有在当代青年的身上长久保存下来。一些社会组织举办的活动遭到冷遇,响应者甚少,有些青年参与意识薄弱,真正自觉自愿参与某种活动者不在多数,有的也只是走过场,或出于某种胁迫;有些青年对“官方活动”极力回避,或反其道而行之,有些青年甚至对发展自己才能的活动也不参与,认为活动是属于组织者的事,不参加是个人的自由,参与是给组织者面子。也许有的人对此不以为然,可是发自于青年的缺乏理性思考的响应激情,一旦失去控制,将有可能蜕变为疯狂,对社会来说,则是一场灾难。89年的政治动乱就是明证。同时如果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自己清”的现象蔓延开来,发展下去,只能导致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怀疑、否定。

鲁迅当年有感于旧中国如一盘散沙的事实,发出过“沙聚之邦”的感叹。在一些青年的身上,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假如有人因集体的错误而批评个人时,大多数人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许多青年宁肯标榜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而不愿维护集体的荣誉;个人的事“哥儿们的事”好办,集体的事儿不想办;对集体财物的损失毫不痛心,个人利益则寸利必争,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在一些青年身上失落了一种中华民族凝聚的精神。曾几何时,凭借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一个属于人民的独立、自由和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的祸端,闯过了坎坷不平的峥嵘岁月;在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长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我们取得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但是,在我们青年中,“利益共同体”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他们不去关心社会理想,而沉湎于营垒个人主义——所谓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的巢穴,对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前景没有信心。因此,如何让激情与活力重回青年世界,是我们不得不解决的一大课题。

二、功利的金冠

中国人历来视荣誉为生命,政治荣誉犹如一顶金冠,在过去,谁戴上,谁就是被羡慕的对象,其本人也感到十分荣光,哪怕饿着肚子,只要有荣誉,也就感到充实和富足了。可目前却很少有人将一纸薄薄的奖状贴在家里的最显眼处。认为把钞票装进自己的腰包里,才真正让人们羡慕和嫉妒,自己也心安理得。

荣誉的根本作用在于激励青年的思想行为,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承认青年的社会作用。然而,荣誉发挥作用的职能在现在的情况下近乎消失。这里有两对耐人寻味的关系,其一是荣誉和名气的关系,政治荣誉当然不能与社会名气划等号,荣誉更多地侧重于被动的精神奖赏而名气则是与主动争得的社会地位连在一起。然而在当今社会,名气的大小是与物质利益有着血肉联系,而荣誉却至多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奖金。第二,荣誉与青年价值取向的关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当代青年中有所倾斜,个体价值的体现,观念上并不在于政治荣誉,而在乎名气、是否有用和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尤其是随着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的正常化,有的人用尽心思,捞取荣誉;而滥授荣誉恐怕也是荣誉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问题与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检验思想道德和政治工作水平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荣誉,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对青年的基本评价,最充分的体现莫过于政治荣誉。如今这项指标已不能准确地反映出青年思想政治水平,有可能给这项工作造成盲目和混乱。因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失衡的天平

作为社会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青年群体已成为一般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在社会化进程中,他们不仅在法律上和道义上拥有越来越多的权利,同时也逐步地具备了负担各种社会义务的条件。权利与义务本来就是一对不可分割的价值观,也可以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此,不论是社会、集体、家庭,都在赋予青年权利的同时,加上了义务的担子。新中国成立以后,出于改造旧世界留下来的种种恶习,倡导共产主义风格,创造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团结友爱风尚的良好愿望,我们曾强调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良好品德。如果用权利与义务观去衡量,就是最充分地重视了个体无条件地承担义务,而忽略了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现在重提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不正视所面临的另一个事实:在当代一些青年中,注重权利和淡漠义务的倾向已发展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他们认为享受社会财富是青年拥有的权利,却不认为贡献社会是青年应尽的义务;他们一味地追求个人自由,企望摆脱来自社会、家庭及其他方面的各种束缚,甚至置社会规范于不顾。

权利意识与义务观念的严重失衡,反映出四个问题:第一、当代青年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异成熟。在各种教育中虽然我们尚未把权利与义务教育纳入其中,可是我们把青年作为社会人的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培养始终没有放弃,而是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并更多地侧重于个体对社会的义务教育,青年反其道而行之的现象只能说明不是教育有问题,而是青年的主体意识发生了变异,他们认为只有单纯幼稚的儿童才会无条件地尽义务,一个人争取的权利越多,个人的成熟程度就越高。第二、个人主义急剧膨胀,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相对下滑。第三,社会责任感淡化。第四、权利与义务天平的失衡。部分青年把义务视为负担,而把权利视为天经地义。

四、失却的自我

根据青年学的理论,青年在步入社会的过程中,其情感动态一方面表现为好奇和恐惧,另一方面却是锋芒毕露。在后一种心态下,比较正常的行为特点是积极进取,能够及时调整思想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敏锐地发现问题,对真善美热衷追求,对假丑恶深恶痛绝。但从目前来看,青年中出现的部分现象却令人担忧。如人际交往中情感联络的成分大大降低,交易型联络却在不断加强,即使“哥儿们”“姐儿们”也不再完全是“义气”支配下的“两肋插刀”。一项权威的调查表明,在人际交往中,青年结交朋友的主要动机是相互利用,而不是志同道合;在生活态度上是“难得湖涂”和玩世不恭,而不是勇于创新和艰苦奋斗。

自我的失却,或者说青年锋芒毕露情感的失却,其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教育界缺乏一贯的目标体系,从而使教育方向比较模糊,教育指标和参数参差不一;二是社会规范系统的约束机制有所松懈,青年对原有的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产生了怀疑;三是社会风尚的每况愈下,政治腐败、社会不正之风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造成一种不良环境。青年置身其中,难免耳濡目染,从而产生了从众随大流的思想。

五、贫穷的奢侈

改革开放以后,不少青年刻意追求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来看,青年的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年龄层次的人,并以超过社会经济增长率的速度上升。据报载: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每月花销多则三、四百元。最一般者也在百元以上;中学生互赠贺卡的规格档次越来越高,数量也越来越多,致使邮递部门不堪负重,每年一次的生日贺卡和请客数目更令人咋舌;有些人为了“名牌”舍国货而求洋货;女青年为了不失高贵身份,不惜千金购买“永驻青春”的化妆品等等。

不难看出,当今青年的消费已属奢侈,而且在整个社会经济并不发达的条件下,是属于“贫穷的奢侈”。青年奢侈造成的缺口只能由社会其他年龄层次人的额外节俭来填补,这在家庭经济活动中最为明显,在总收支基础平衡的境况中,儿女们的奢侈花销往往总是由父母的格外节俭来弥补。

奢侈的对立面是节俭。从传统观念的角度讲,倡导节俭无非是出于居安思危的考虑,但这种顾虑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浓郁的保守色彩,也就是仅限于以节衣缩食的方式来维持现有状况;而奢侈则发端于改善生活水平的愿望,其在传统型节俭思想中是坐吃山空,在现代观念中则是谋求发展与进步的前提。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也引进了令青年心驰神往的经济发达条件下的生活状况,整个社会的心理也由厌倦假、大、空到高度务实,人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经济价值和物质利益,加之宣传媒介热衷于对奢侈生活的渲染夸张,致使青年产生了误解,热衷于高消费。从青年亚文化的角度去考察,社会评价既然趋于以经济状况来衡量个人的社会价值,那么对急于得到社会承认的青年,无疑是一种诱惑,而经济地位的显示,主要是通过消费活动来体现。因此,奢侈消费从一定意义上讲,又是许多青年出于赢得社会肯定和承认的目的。

六、拔高自我

在青年中存在一种志大才疏的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拔高的自我,其表现主要有四种:

1、怀才不遇。 尽管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为所有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仍有为数不少的青年却认为自己没有被发现和重视。其中有一部分是那种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的角色。

2、浅薄狂妄。有为数不少的青年,既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 又缺乏必要的生活、工作经验,但自以为是,对现存的一切横挑鼻子竖挑眼,觉得什么都有毛病,什么都成问题,专与别人作对,或自视清高,故作深沉。

3、拒绝善意的指教。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懂, 勿需别人的教诲。有不少青年对别人善意的教诲抱着拒绝态度。在保持个性的观念下,错误地以为自己的思想行为体现着自己的个性,而一旦接受批评,就等于承认自己没有了个性。

4、好高鹜远。留心一点就会发现, 不安心于本职工作的现象在青年中绝不是少数,而是带有普遍性的一种倾向。同时这类现象又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一部分青年随着成熟程度的提高,有所缓解直至消失;另有一部分在进入成人世界后,仍保持着这种心理,乃至变本加厉。

关于这类现象的产生,一方面与青春期的身心发育特点有关,或者说,是青年有别于其他年龄层而带有共性的独特现象;另一方面。这种现象是新时期青年问题之一,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七、盲目的追逐

“墙头蒿子随风摆”通常被用来形容那些立场不稳定的动摇分子,假如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代青年中一些随波逐流的现象似乎更恰当一些,有目共睹的体育热、文学热、文凭热、旅游热、书画艺术热、经商热、经久不衰的流行歌曲热、出国热等,几乎每一种潮流都发端于青年,最终卷进的绝大多数仍是青年。

青年中的随波逐流与社会上的一哄而起行为不无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是社会上一哄而起现象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是经过慎重选择的,比如文凭热是人们强烈地意识到,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知识和科学技术才能实现,而且在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活动中,知识和知识分子越来越受到重视。又如经商热是因为在现有条件下,经商对个人来说是获得经济利益的最佳选择。相比之下青年随波逐流现象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很难讲清青年在没有任何强迫或统一下唱着同一首歌曲,而时隔不久又不约而同地选另一首歌曲到底为什么?二是社会一哄而起只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存在,它基本上无法使社会正常的进展秩序遭受损失;青年随波逐流现象却被有关专家定义为亚文化,它把青年带入某种情绪氛围,使青年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某种角色,其实质就是影响乃至改变着青年的思想行为方式。

八、远去的浪漫

向往美好生活,追求纯洁爱情,富于幻想的创造渴望,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热爱等都属于浪漫的内容。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和富有浪漫色彩的生活情调,都是青年梦寐以求的,可以说,没有了追求真善美的浪漫意识,就不会有青年文化,浪漫属于青年,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在过去一段不短的时期里,浪漫情调在中国曾被批判为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遭到百般责难和压制。从80年代初期开始,浪漫才被视为青年的正当需求。一时间,从《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到《巴山夜雨》一大批浪漫主义的歌曲和富有浪漫气息的影片大受青年青睐,与此同时兴起的服饰革命、旅游热潮、艺术热、吉他热、足球热、健美热等都反映出青年对浪漫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然而,不知是青年在一夜之间少年老成了,还是成人的目光在一夜之间变得温和了。在成年人看来,十分出格的青年浪漫行径已有所收敛,“过日子”的意识在青年中有所膨胀,服饰发式趋向于和谐沉稳,联欢联谊活动日渐稀少,油盐酱醋和家庭几大件的理想代替了诗人梦、作家梦、明星梦及郊外踏青野炊、高山流水等。就连征婚广告也无一例外地标出学历、经济收入、住房条件等;贯穿在爱情生活中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及山盟海誓等也不再占主导地位,代之以房子、票子、老子、车子等;对影视艺术的选择亦不再是“爱得死去活来”或春花秋月之类,而侧重于比较传说的伦理、礼仪及历史传记等。

浪漫如一种艳丽的色彩点缀着青年的生活,这一色彩的逐渐暗淡似乎对整个社会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且成人社会对青年因浪漫而干蠢事的担心也少了些,但问题在于,浪漫在青年中维系着某种心理上的平衡,它使青年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是青年走向美好人生的一大驱动力,一旦失却了,将可能发生什么?尤其应指出的是,浪漫在某种意义上把青年引向了现实生活的光明面,部分地转移了青年对现实阴暗面的注意力,这对于身心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年是十分必要的一种遮掩。假如这种遮掩撤去了,美丽与丑恶暴露无遗,那么,这对思想教育工作又将意味着什么?同时浪漫也是青春期的生理需求。假如生活中一旦失去了浪漫之情调,部分青年会不会仍将寻寻觅觅,最终以寻求刺激或沉沦填补这层需求的空白处?

九、梦中的微笑

有人说,青年时代是一个多梦的时代。受经济暴发者的启示,沉湎于做“暴发梦”者大有人在。主要表现为这样四类:

经济生活暴发梦。青年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寄予了无限的厚望,他们幻想着有朝一日或不远的将来,中国的经济达到一个十分“现代化”的高度。不少青年刻意追求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危机意识和忧患思想在许多青年头脑中没有生根,少数青年的目标还停留在在唱流行歌曲、穿新式服装,享受卡拉OK的“现代化”层次上。而没有把目标过多地转向战争与和平,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等关系整个人类共同利益的主体上。

政治生活暴发梦。有些青年唯恐天下不乱,甚至蓄意制造事端,并在其中捞取政治资本,幻想着成为政治暴发户。这种不纯的动机只能带来可悲的结果。

社会地位暴发梦。青年虽然已经介入社会生活,但社会地位偏低,这就必然促使青年产生改善自身社会地位的愿望。人们一般通过两种途径来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一是以自己的劳动创造赢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二是以传统文化中的富贵观念为参照系,奋斗到金榜提名,功成名就。然而这些在世俗的观念中并不能表明一个人地位的高低,所以,在谋求经济上的地位和政治上的地位失败后,不少人有试图通过学术的升迁去实现自己的社会地位。随之又出现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的学术,有的青年为了能够显示自己的才能,在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均不成熟的条件下,匆匆写文章,只求发表、过关,而不去考虑其实际价值,以此来突显自身的社会地位。

声望暴发梦。在现实生活中热衷于所谓制造轰动效应的青年大有人在。有人因发表演说骂人成为“黑马”而出名;有人因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成为“开拓者”而出名;有人因闯了传统文化的禁区成为“先驱”而出名。这些事实无形中给青年以强烈的暗示,他们想方设法,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追求出名,追求声望。

在深层次上看,青年的暴发梦是梦中的微笑,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世界观。要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引导青年端正生活的态度,倡导劳动创造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对青年的国情教育,引导他们把个人的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土壤里,立志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模糊的塔灯

青年对自己的人生有着美好的期待。他们时刻关注自己的成绩和周围人对他们的评价。然而处在同一社会团体的青年与团体内部的其他人相比,尤其是与成人们相比,在工作时间、资历、职称等方面均处于该团体的从属的被支配地位,自己从事的工作均为领导安排,而且又无定量指标考核,只有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提拔,才有工作选择的机会。这种“有劲使不出”的局面经常使他们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这种模糊的发展参照系或模糊的塔灯效应使青年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把自己框入论资排辈的行列之中,他们在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模糊的参照系使他们不敢在能力上冒尖,怕“枪打出头鸟”,抱守乌龟式的人生哲学,缺乏锐气和个性。

尽管我们是通过对比甚至是自己的直观感觉来视探青年问题的,挂一漏万或以偏概全在所难免。然而,青年中存在的这些与青年本身、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大潮不相吻合,甚至是背离社会生活规范的现象,或是我们所称谓的不和谐的音符,我们认为也许就是这些不和谐,往往是社会问题的先兆,并且具有隐蔽性和危害性。因此,我们要立足实事求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站在跨世纪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青年问题,用科学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使自己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标签:;  ;  ;  ;  

不和谐音符:当代青年问题探析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