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效果及人体反应分析论文_原生位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中心卫生院 810700

摘要:目的:探讨8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效果及人体反应。方法: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对124例8月龄婴儿进行麻疹疫苗接种(首针),记录出生时124例新生儿及其母亲、8月龄接种前及接种后麻疹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母亲孕前、新生儿、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均较高,而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前抗体阳性率较低(0.00%)(P<0.05);母亲孕前、新生儿、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效价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前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效价显著降低(P<0.05);124例8月龄婴儿经接种麻疹疫苗后16.94%(21例)发生发热反应,其中高热1例(0.81%),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呕吐1例(0.81%)、腹泻1例(0.81%)。结论: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较低,临床医生应适当提高麻疹疫苗初免月龄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麻疹预防效果。

关键词:麻疹疫苗;免疫效果;人体反应

麻疹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正确接种麻疹疫苗可显著降低麻疹发病率,已成为目前用于预防麻疹的首选方法。本文将于2014年1-12月期间选取124例8月龄婴儿进行临床研究,探讨8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效果及人体反应,为降低麻疹发病率提供可靠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4例8月龄婴儿中男婴64例、女婴60例,体重7-13kg,平均体重(9.34±0.18)kg。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排除具有麻疹病史者;②排除存在先天性疾病者;③排除早产者;④排除出疹性疾病者;⑤排除存在免疫、血液系统疾病者;⑥排除心、肝、肾发生严重病变者;⑦对麻疹疫苗具有良好耐受性;⑧母亲近10年内具有麻疹疫苗接种史;⑨婴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

1.2.2 研究方法 对8月龄婴儿及母亲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对124例8月龄婴儿进行麻疹疫苗接种(首针),疫苗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麻疹减毒活疫苗,皮下注射剂量为0.5ml,接种部位位于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记录出生时124例新生儿及其母亲孕前体内麻疹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效价;8月龄接种前麻疹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效价;接种后麻疹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效价,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

1.2.3 临床检测 采集待检人员0.5ml静脉血液作为检测样本,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测医生完成所有血样麻疹IgG抗体检测工作,仪器选用瑞士罗氏公司(Roche)提供的型号为Cobas 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试剂由德国维润赛润研发有限公司提供赛润ELISA麻疹病毒IgG抗体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sorbent assay,ELISA)。根据赛润ELISA麻疹病毒IgG抗体定量检测试剂盒提供的相关公式将吸光度值转化为效价(标准国际单位mIU/ml),以检测结果血清抗体滴度不大于1:200mIU/ml为阴性,反之为阳性(血清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200uIU/ml)。

1.3 统计学方法 将上述研究所得数据经专业软件包(SPSS)给予相关分析(统计学),以表示计量资料(t检测)、X(%)表示计数资料(X2检测),当数据对比显示P<0.05则提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疹抗体阳性情况 对124例8月龄婴儿临床资料分析可知,母亲孕前麻疹抗体阳性率(62.90%)、新生儿麻疹抗体阳性率(59.68%)、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阳性率(66.13%)均较高,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前抗体阳性率较低(0.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注:*与母亲孕前对比P<0.05;▲与新生儿对比P<0.05;△与8月龄婴儿麻疹疫苗接种前对比P<0.05;★与8月龄婴儿麻疹疫苗接种后对比P<0.05。

2.3 人体反应 124例8月龄婴儿经接种麻疹疫苗后16.94%(21例)发生发热反应,其中高热1例(0.81%),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呕吐1例(0.81%)、腹泻1例(0.81%)。8月龄婴儿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后经对症处理均好转或痊愈出院,无死亡等严重后果发生。

3 讨论

研究可知[1],以往母亲多数因发生麻疹病毒感染后获得牢固免疫力(麻疹抗体),因此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水平较高,在8月龄时也可达到预防麻疹效果。但随着我国对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逐渐开展并受到重视,目前育龄期女性对麻疹的免疫力大多来自麻疹疫苗介导而非麻疹病毒循环。

研究表明[2],现阶段多数新生儿体内麻疹抗体水平虽可达到保护水平,但到达我国规定8月龄初免月龄时婴儿体内麻疹抗体水平已降至较低水平且基本失去免疫效果,婴儿发生麻疹几率显著上升,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需引起相关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本文研究可知,母亲孕前、新生儿、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麻疹抗体阳性率及其几何平均效价均较高,而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前麻疹抗体阳性率及其几何平均效价则较低,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但本文中124例8月龄婴儿经麻疹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多为发热,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提示安全性及有效性较高。

研究显示[3],婴儿时期机体免疫系统并未完全发育,抵抗力及免疫力均较差,若体内麻疹抗体水平较低则将显著增加麻疹患病风险,继续实行8月龄婴儿初免规定已不符合现实情况。提示需根据现阶段我国婴儿时期麻疹抗体水平变化情况适当提前麻疹疫苗初免月龄,即在母传麻疹抗体下降至保护水平以下之前即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工作,从而显著提高婴儿时期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效价并获得满意的麻疹预防作用。

综上所述,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较低,临床医生应适当提高麻疹疫苗初免月龄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麻疹预防效果,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晴晖.幼婴儿免疫力和免疫接种[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13,22(2):73-75.

[2]赵婉莹,周海,罗小铭,等.中山市人群及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12,17(8):290-291.

[3]王海明,徐永范,竺稽定,等.66对孕妇与婴儿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报告[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14(2):156-157.

论文作者:原生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8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效果及人体反应分析论文_原生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