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谭博伦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谭博伦

谭博伦

广东万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质量是建筑的生命,也是建筑行业的生命,可以说质量重于泰山。本文从产生建筑质量问题的原因入手,阐述了提高建筑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引言

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在我国正处在经济的飞速发展阶段,建筑业以其巨大的推动力在各个行业的竞争与发展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建筑质量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建筑行业打假是众望所归。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是为人类提供生活和生产空间的特殊产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生命或财产的安全。建造质量是工程能否完成其特殊使命的核心。

近些年,在各级政府对工程质量事故零容忍的总要求下,各责任主体单位的严肃履职,施工管理措施标准化的认真落实,目前建筑工程重大质量事故几乎销声匿迹。然而,一些质量缺陷通病,却严重影响了建筑使用功能,导致施工方与业主之间纠纷不断。如何杜绝或减少影响使用功能的质量缺陷,成了工程管理监督人员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建筑工程质量持续改进提升的根本要求。

二、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及要素

1、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工作质量决定工序质量,工序质量决定成品质量。故高效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全面严谨的实施态度是施工企业铸造精品工程的桥梁。

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企业或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方针指引下,实行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一个PDCA的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置,项目的总目标就是所有工序一次性验收合格。每一道工序都运用动态控制原理,实现事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事中确保工序质量合格,事后对工序结果评价认定、纠偏整改。

2、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①人的因素,有决策者、管理者和作业者的质量意识及活动能力;也有项目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单位的资质资格,本质上也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问题。只有合法合格的人员才能管理和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②技术的因素,主要是通过对勘察设计、施工工艺、材料设备、试验和检测等技术的组织与管理,优化技术方案,发挥技术对质量的保证作用。施工技术方面,主要是对拟建项目的图纸测设定位,运用质量验收规范、相关标准图集进行质量技术交底,对关键工序和难点分项工程预设质量控制点,动态跟踪检查确保质量控制点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③管理因素,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项目实施的任务和目标进行分解、发包、委托是否合理,对项目质量目标也产生重要的影响。项目管理组织通过对岗位、班组、专业分包单位,各道工序涉及的材料、机械等进行切实有效的控制,建立三检制和工序样板制,让人、材、机高效协作运转,才有可能创造合格成品。

④环境因素,如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施工现场的照明、通风、安全设施等作业环境;多单位、多专业交叉施工的组织协调等管理环境。工程质量目标的顺利完成,必须认识和把握这些客观环境。

⑤社会因素,有材料供应商、机械设备租赁方的意识,建设工程交易的规范程度,行业监管的理念,咨询服务的水准,廉政建设等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三、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危害

随着建筑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也逐渐呈现出超体量、超高层、大跨度等特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表现为:工程桩断裂,地下室后浇带渗水,剪力墙收缩裂纹,高低层连接处结构裂纹,砼标养试块强度不足,钢筋间距偏差过大,钢筋焊接试拉件不合格,板厚正负偏差过大,剪力墙垂直偏差过大,砼整体面层开裂,砌体与砼相接处收缩裂纹,砌体窗台八字裂纹,抹灰空鼓开裂,穿墙穿板管口周边渗水,防雷接地电阻偏高,外墙砖脱落,基坑及室内外回土沉降等。

以上问题分为两类:

1、直接涉及基础主体结构使用功能安全的,会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事故,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杜绝或者返工重建,否则按相应法律法规严禁交付使用。

2、有影响工程正常使用耐久年限的,属于局部不合格,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杜绝或者按规范加固修正处理,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有直接影响业主不能正常使用的,必须依建筑工程质量保修条例返修。返工或加固都需要投入额外的质量成本和时间,拆除重建更是管理和投资的最大失败。

四、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防治

以下通过几个质量通病为例进行浅析。

1、地下室后浇带渗水。

①图纸方面,施工单位必须按审查合格的施工图实施,准确把握防水及附加层质量、后浇带留置做法、封闭时间和技术要求。

②后浇带浇筑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须对后浇带内钢筋防锈、排水,浇筑时清除杂物,比两侧砼提高一等级,振捣密实,加强养护。顶板后浇带浇筑14天内,不宜上载货车辆。

③商砼的质量控制。包括砼强度、坍落度、和易性,骨料级配、含泥量、配比,水泥的品种、细度、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碱含量、出厂日期、检验报告,掺料质量,水灰比等。

④后浇带渗水治理。在雨季时节,地下水会沿着砼的贯通裂纹渗出到板面或墙面,影响车库的正常使用。治理时找到渗水点,阻断渗水通道,一般采用注胶处理。

2、抹灰空鼓开裂。

①含水率——是指抹灰砂浆保水性不能满足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率。加气混凝土的孔隙率大,吸水率高,所以假如在抹灰前不进行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行,砌块就会很多吸收抹灰砂浆中的水分,从而使砂浆水泥水化不能正常进行,下降抹灰砂浆的强度。当砂浆层的强度不能抵抗缩短应力时,砂浆层就会开裂,一起由于砂浆层与加气混凝土墙面的黏结力还未抵达足以束缚砂浆的滑动,因此会发作空鼓和掉落现象。

②操作不规范——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切割过程中,其外表存在着一些懈怠颗粒和尘埃附着物,假如抹灰时不收拾洁净,这样就很简略构成“两层皮”,日后会有空鼓开裂的危险。别的,假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外表高低不平,且抹灰不均匀,也会形成空鼓开裂。

③砌块处剔凿线槽——有些线管布设不健壮,会使布设线管处抹灰层空鼓和开裂。

预防措施有:加气混凝土砌块应契合规范规则,进场后还要进行质量检验。不同批次的砌块应分隔堆积,并具体记载。砌块严禁暴晒雨淋和冻胀,以防出现破损。别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施工要规范化。

3、砌体与砼构件相接处裂纹。

①砌体与梁板底,砌体与砼墙柱之间,因不同材料的弹性模量导致收缩比率不同。通常的做法是:砌体距梁底预留170~200mm,待砌体强度发展7天左右不再收缩后,再封闭后塞口即“滚砖”;也可以让砌体距梁底预留30mm,待砌体不再收缩后,用微膨胀砂浆填充密实。

②墙面拉毛之前,在砼与砌体材料接缝处张贴抗裂钢丝网片,高度300~400mm,并确保抹完底灰后网片不位移。梁底抹灰裂纹的治理,将装修面层材料逐层清除到砌体基层,用无收缩灌浆料(或专用高强胶水)填充缝隙到密实,再逐层恢复装修层。

外墙砖脱落。

无论是外墙,还是内墙的客厅卧室或者厨房厕所,墙面占装饰效果影响极大的部分,特别在发现有的墙面空鼓、起皮、开裂;或者有墙砖崩裂、脱落这些现象的话,就一定要慎重检查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①铲掉旧砂浆层,重新刮搓砂层:

这是对墙壁最根本也是最费力、费用最高的维修方式。通常是墙壁脱沙程度严重到不可修复的地步。否则一般不轻易选择。

②喷涂砂无迹墙面脱沙修复液:

这是目前最实用、流行的方式。墙壁面层适当清洁后,喷涂砂无迹墙面脱沙修复液。这种方法更简单有效,更节约成本,也更省时省力。砂无迹从根本上改变砂浆的性质,通俗地讲,也可以这样理解:把掉沙松散的水泥砂浆理解成未完全成型的半成品,而砂无迹反应过程,就是将这种半成品变成成品的过程。

③涂刷胶水或者界面剂:

这种方法一般家装中使用较广,其特点是成本少,缺陷是,只是治标不治本,实际上胶水界面剂主要功能是增加腻子粉层与墙体基层的粘接力,把墙体表面的砂子临时粘在一起,并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砂浆的性质(正确的用法是:先用砂无迹修复液对墙体砂浆加固修复后再使用胶水界面剂之类,以增加墙面和腻子层粘接力),之所以这种方法应用广泛,其主要原因还是从成本上考虑的,更何况很多粉刷师傅或装饰公司接活时是包工包料。但这种方法也只能用于刮腻子或刷涂料前使用,若是在需要贴墙砖的墙面,这种方法是万万不能用的。

④涂刷水泥浆:

在搓砂墙面涂刷水泥浆,也是目前“解决”掉砂脱沙的墙面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当然主要也是从经济角度考虑,其作用和涂刷胶水类似,使墙砖暂时能粘牢,比涂刷胶水效果稍好一点。

墙面掉砂除了影响腻子粉空鼓脱层、墙砖脱落、崩裂之外,还可能导致防水涂料脱层失效。因此,厨房厕所墙面搓砂层是否疏松脱砂,更应高度重视。没有做防水的新房子或者需要更换瓷片的旧房子,都需要检查此项,有问题及时处理。待修复处理后,再重新做防水层。

结束语

本文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对质量通病的危害和防治举例进行分析,对质量管理和通病防治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建筑工程质量关乎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危和业主的切身利益,施工企业须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动态质量管理,确保每种材料每道工序合格,才能建造出符合设计使用功能的产品,继而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于泰山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7(7)

[2] 廖品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8

[3] 张亚娥.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延安大学学报;2015,(12)

[4] 许成绩.现代项目管理教程[M].中国宇航出版社;2013

上接第107页

1)邻近建筑物沉降和倾斜监测。观测点布置根据建筑物体积、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方案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在建筑物角点、中点及周边设置,每栋建筑物观测点不少于4个。观测方法和观测精度与一般沉降观测相同。

2)邻近建筑物裂缝监测。对观测裂缝统一编号,每条裂缝至少布设两组(两侧各一个标志为一组)观测标志,裂缝宽度数据应精确至0.1mm,一组在裂缝最宽处,另一组在裂缝末端进行测绘。对裂缝观测日期、部位、长度、宽度进行详细记录。裂缝观测标志可用油漆平行性标志或用建筑胶粘贴金属片标志,也可采用在主要裂缝部位粘贴骑缝石膏条的简单方法进行观测。

3)邻近道路、管线变形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同时对邻近道路、管线等设施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基坑开挖时,受开挖影响较大范围约为1倍基坑开挖深度,受影响范围约为3倍开挖深度,因此用于水平位移及沉降的控制点一般设置在基坑边3倍开挖距离以外,水平位移控制点可更远一些。

2.2.3其它

表层土体沉降、水平位移以及深层土体分层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桩侧土压力监测、坑底隆起监测、土层孔隙水压力测试、地下水位测试等。

三、“预控” 式质量管理模式

3.1“预控” 式管理原则

由于质量事故的不可逆性,且损失严重,因此质量事故管理应以 “预防为主”。所以“预控”式管理模式的控制原则是建立在输入系统的前馈控制和施工系统结构状态信息的反馈控制。

3.2“预控”式管理模式的内容

3.2.1异常潜在缺陷辨识

其任务是利用科学手段,对系统中异常性因素和潜在质量缺陷的性质构成要素、危害程度及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在进行定比定量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1)对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生产组织和管理人员素质材料材质设备故障质量缺陷和伤亡事故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收集整理有关质量缺陷、伤亡事故设备故障等方面的数据和资料。

(2)开展异常缺陷预知活动,根据第一步掌握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初步辨识,然后在施工现场以班组为单位开展异常缺陷预知活动,组织工儿技术人员、质量监理员、安全管理员、材料员等,从材林操作行为、设备工艺环境因素、管理状态等进行辨识分析,归纳出主要质量故障(缺陷)和异常的因素。

(3)故障模志影响和组成因素分析。

(4)故障危害程度和发生条件分析,对工程施工系统潜在缺陷和异常因素全面了解后,再根据工程施工系统的设备、工艺故障质量缺陷和伤亡事故情况,对故障危害程度及发生条件进行定比定量分析,给出故障等级和发生条件。最后填写故障模式分析表。以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为例,其质量故障模式。

3.2.2质量隐患管理

事故的发生都具有因果性,事故来源于隐患,隐患先于事故。通过辨识技术查明各种质量缺陷隐患和异常因素后,应加强对隐患的管理与整改,才能消除质量事故。质量隐患的管理包括以下内容:①建立质量隐患信息库;②建立质量隐患分析评估制度;③确定质量隐患整改目标,由质量管理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完成;④建立质量隐患检查与整改验收制度。

结束语

“万丈高楼从地起” 这一句话就道破了建筑工程基础的重要性。基坑工程开挖施工的技术对于工程的基础施工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也要控制质量安全。“预控”式管理模式,采用输入系统的前馈控制和系统结构状态信息的反馈控制原理,是一种预测性控制的管理模式。其方法是以异常潜在缺陷辨识技术来判断分析基础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故障(缺陷)和异常因素,然后对查明的质量隐患实行管理与整改,使各种质量缺陷和异常因素消除在 “工程成品”形成之前,从而可有效地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袁峰. 谈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法[J]. 中国房地产业,2017,(02)

[2] 沈炳良. 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 科技资讯,2018,(12).

[3] 李岸龙.浅析深基坑复杂支护结构施工要点[J]. 甘肃科技. 2018(03)

[4] 刘彬.深基坑监测过程控制分析——以宁波高新区智造社区深基坑项目为例[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09)

[5] 吴燕泉,林世斌,王东东深厚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的实测与分析[J]. . 四川水泥. 2018(05)

论文作者:谭博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谭博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