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其家长群体特征关联性研究论文_徐国红1蒋昔希2周桂芳3陈川川4韦小宝5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其家长群体特征关联性研究论文_徐国红1蒋昔希2周桂芳3陈川川4韦小宝5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4

摘要:营养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而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因此营养的供给是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中小学生;营养教育;家长;群体特征

为推动营养教育和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本文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某市城区部分学生与其家长进行调查,了解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其家长群体特征关联性。结果发现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收人和职业等是导致中小学生营养异常的重要因素,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与其家长群体特征密切相关。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抽取某市4所小学和2所中学,其中每所中小学随机抽取60人,向家长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54份。

2、方法。1)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家长有关营养调查问卷,由参与调查的学生带回让家长填写,次日由班主任负责回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①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教育程度、职业等;②合理膳食等相关营养知识的认知情况。2)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χ2检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家长的一般情况。本次共调查中小学生家长454人;教育程度以高中层次居多;职业类型以服务员及个体户最多。

2、中小学生营养现状。依据《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对学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BMI指数在18.5~22.9为正常,低于18.4为营养不良;在23.0~24.9之间为超重,高于25.0为肥胖。体质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为:体重(kg)/身高2(m2)。

调查表明,该市中小学生BMI指数正常率只有62.2%,而营养不良率、超重及肥胖等营养异常率较高。从性别分析,一方面女生营养不良率比男生要高很多,有显著差异;另一方面男生的超重率及肥胖率比女生更严重,有统计学差异。

3、家长对膳食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从对膳食营养素来源知识调查可知:家长对脂肪、蛋白质的来源知晓率较高,掌握情况较理想。对能量来源的知晓率较低,较易疏漏的是除糖、淀粉外,脂肪、蛋白质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对维生素的来源知晓率更低,主要是对维生素来源的食品相互混淆;而对钙、铁、锌重要的矿物质来源知晓率较高。由于媒介对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的宣传较多,45.7%的人回答正确。亚油酸是一种比较陌生的营养素,专业性较强,知晓率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总体上,家长对膳食结构的合理安排了解还较欠缺。大部分家长对蛋白质的要求有所了解,但对3大营养素需求比例却认知较低,特别是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了解更少;有少数家长对子女每日早、中、晚餐食物热量分配有一定了解,对早餐食物的选择知晓率较高,但对考试期间食物的选择知晓率较低。

4、家长获取膳食营养知识的途径情况。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家长对营养知识持有肯定的态度,这是营养干预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积极因素。大多家长一般注重日常营养知识的积累,积极利用媒介获取必要营养知识;人际交流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营养知识来源途径;但调查中发现仅少数家长能从课堂培训或从专业人员那里获取营养知识,所以学校的正规教育出现滞后问题。

5、家长膳食营养知识知晓程度与学生营养状况、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调查显示,家长膳食营养知识知晓程度越高,其子女营养状况的正常率依次增高,反之,营养异常率依次明显增高。家长文化程度越高,膳食营养知识知晓率越高,反之则越低。而家长掌握膳食知识多少随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高而增高,见表1。

6、不同职业家长膳食营养知识来源构成。事先将家长对膳食营养知识的获取途径分为学校教育、大众传媒和人际交流及其它4类。结果显示:电视等大众传媒是膳食营养知识的主要来源,特别是电视,对不同职业的人都是较为主要的来源。学校教育是膳食营养知识来源的基础,调查可知,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的膳食营养知识来源以学校教育最多,以大众传媒列次之;而公务员、教师的膳食营养知识来源则正好相反;服务员、个体户的膳食营养知识来源比较单一。不同职业家长膳食营养知识来源情况经卡方检验,差异显著。

三、讨论

1、调查显示,从整体上看中小学生营养异常率较高。而且有性别差异,男生超重和肥胖率高,女生则营养不良率高,究其原因与部分男生暴饮暴食、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的饮食习惯有关。而女生有挑食、厌食、喜爱吃零食的习惯有关,加上部分女生为保持苗条身材,而故意控制饮食所致。因此,应对男女生针对性采取措施。

2、调查可知,家长对膳食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不理想。家长膳食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对学生家庭膳食安排合理程度有直接的影响,进而对学生的营养状况与生长发育也有较大的影响,这是应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从家长获取膳食营养知识的途径来看,途径较为单一,学校正规的教育比例偏少,进一步走访了解,其中51.2%的家长强烈希望从专业人员那里获取正确、完整并适合个人及自身家庭的个性化营养膳食搭配指导。可见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对家长开展膳食营养知识的普及工作十分有必要。

3、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群体性特征是影响家长膳食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而影响子女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提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与其家长群体特征密切相关。从文化程度看,即使是大专以上学历的家长,其对膳食营养知识的基本知晓率也仅约60.4%左右,说明普通高校教育中还缺少对膳食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内容。这与家长膳食营养知识获取途径中学校正规教育滞后现状调查结果一致。从家庭收入看,也是制约家长膳食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而影响膳食安排合理性的基本条件,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其膳食的合理性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因此,全面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是提高人民营养水平、促进营养状况改善和增强体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肖爱华.中小学生肥胖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15).

[2]赵迎春.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与饮食[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07).

[3]张劲松.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其家长群体特征关联性研究[J].文理学院学报,2014(03).

论文作者:徐国红1蒋昔希2周桂芳3陈川川4韦小宝5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  ;  ;  ;  ;  ;  ;  ;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其家长群体特征关联性研究论文_徐国红1蒋昔希2周桂芳3陈川川4韦小宝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