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与控制对策论文_刘杰辉

燃气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与控制对策论文_刘杰辉

佛山市南海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其中燃气设备的使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同时,燃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做好质量的控制。基于此,本文就燃气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与控制对策展开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质量问题

1.1质量意识

部分燃气从业人员存在着"一些过程中的小质量问题无关紧要,只要最终压力试验合格,工程就能达到质量标准,满足使用条件"的认识误区。众多的质量安全事故,在工程投入使用之初并未出现,往往是工程运行使用5a或10a后发生的,其成因是:在燃气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未严格执行规范及相关质量标准,留下质量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焊接、防腐等质量隐患造成的管道接口漏气、管道锈蚀等质量问题逐步显现,安全事故随之增多。这种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质量意识,给用户使用燃气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CB 50494-2009《城镇燃气技术规范》要求燃气管道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30a。因此,若使燃气管道满足设计使用年限,就必须提高燃气工程质量,而提高燃气工程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走出质量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

1.2实体质量

①燃气工程实体质量中通病性的质量问题较为常见,几乎可称为燃气工程质量的顽疾,多因施工人员未按技术规程操作、责任心不强、施工水平低造成的。常见的燃气工程实体质量通病为:燃气设施与其他专业设施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燃气管道穿墙、楼板套管封堵不良;管道支架固定不牢;管道被涂料或水泥砂浆污染;标志桩埋设数量不足、埋设位置不准确等。

②在燃气工程实体质量中有两项质量指标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即钢质管道焊口质量及管沟回填质量。

2措施

2.1 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指燃气工程参建企业以提高和保证燃气工程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将燃气工程建设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一切因素统统控制起来,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可以描述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管理循环(简称PDCA管理循环)。燃气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燃气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一方面与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专业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各参建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有关。因此监督各个参建单位建立完整、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PDCA管理循环,是提高燃气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能有效运行,直接影响着燃气工程质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因此,建议质量认证机构在对燃气参建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时,与当地质量监督机构相互协作,结合质量体系结构及燃气专业知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燃气企业质量认证系统,督促企业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能力;形成企业自控、监理检验、业主验收、政府监督、社会评价的燃气质量控制机制;质量监督机构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也应从实体质量、行为质量的监督,拓展到对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从而使燃气工程质量监督实现从治标到治本的根本转变。

2.2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学习

在工程建设中,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因此,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提高燃气工程质量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学习既包括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也包括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还包括对新标准规范的运用学习。

各燃气工程参建单位每年都会新进一些技术管理人员,建议对该类人员先由本单位进行专业技术的理论培训,然后再让其进入到燃气工程施工现场实践,理论结合实践,加强对燃气工程的直观印象。这样一来可以学习燃气工程施工中的各种施工工艺,二来可以对影响燃气工程质量的各个因素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有效消除因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对燃气工程质量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任何进入燃气行业的现场作业人员,均应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尤其是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但是目前进入燃气行业的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文化程度不高,流动性强。因此,对此类人员建议可由当地的燃气协会等机构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包括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等的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从事燃气工程施工。此举既能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又可从实际操作环节降低燃气工程实体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

燃气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新标准规范也随着技术的成熟、工艺的改变不断修订,这就要求燃气工程从业人员在新标准规范出台后,迅速掌握,并及时应用到燃气工程中。因此,新标准规范出台后,应及时推广使用,建议由各地区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人员宣贯,强制要求从业人员学习,以便从业人员对新的规范条款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新标准规范应用到燃气工程建设中,从而提高燃气工程的质量。

2.3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燃气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工作。工程质量的保证不仅仅要靠施工人员,还要依靠可靠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和工艺技术作基矗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工艺,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并保证仪器仪表在校验有效期内,不得让机械设备或工具带病作业,以免埋下质量隐患。材料进场应严格执行进场联合验收制度,并按规定对工程材料实行见证取样送检,检测合格后才可用于燃气工程。工程所用材料应具有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不得使用不合格或被淘汰、被禁用的工程材料。另外,还要根据施工环境的不同,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以免环境因素影响工程质量。

2.4加强、改善质量监督

2.4.1 加强质量意识宣传

定期举行质量问题会议,由监督机构组织燃气工程各参建方从业人员参加,针对燃气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所发现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危害及各地燃气行业发生的重大质量事故,进行视频学习与讨论,提高燃气工程参建企业的质量意识,使每个从业人员在心中划上一根质量红线,让质量警钟时刻敲响,不得松懈。

2.4.2 加强强制性条文、质量通病监督

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是从技术上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重点在于:一是要注意加强施工、监理单位执行强制性条文情况的掌握和指导,促使施工、监理单位正确执行强制性条文;二是要加大对执行强制性条文的监督力度,对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该整改的要坚决整改到位,该处罚的要坚决按规定执行。进一步加大质量通病监督力度,加强对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将质量通病的发生降低到最低程度,直至根除,从而保证燃气工程质量处于可控状态。

2.4.3 加强质量行为监督

进一步加强对燃气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尤其加强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对是否严格执行监理规范、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工作是否到位、材料和工序把关是否严格重点监督。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是我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日的是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监理单位在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把对监理单位的监督作为重点,并通过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监督来把好质量关,进而提高燃气工程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燃气工程的施工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城市服务效益的提升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燃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从而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周长豪、冯景霞.对燃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

[2]庞威.燃气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与控制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7(15).

论文作者:刘杰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燃气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与控制对策论文_刘杰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