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究论文_葛明云

高职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究论文_葛明云

摘要:数学是高职院校中最基本的一门课程,如何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高职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鉴于此,本文对高职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批判性

引言

在高职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努力创设思维环境,进行方法指导、思想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又要重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高职数学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数学教材采用的基本是统一的大专数学教材,教材版本较陈旧,教材内容相对落后。此外,由于高职院校数学课时有限,很多数学教师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数学教学,很少会主动更新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陈旧。同时,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实际生产活动,教学内容的相对滞后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的生产活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脱节,数学知识无法得到实际应用。这样不但无法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也无法实现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目标,无法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教育水平。

1.2考核办法单一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为了缓解生源不足的问题都放宽了入学标准,而入学标准的降低,将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的降低。高职院校经常用限时笔试的方法来考核学生数学学习的成绩,且用于笔试的数学试题基本都是书本例题的延伸。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只会用固定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不利于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高职数学教学策略

2.1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让学生引申出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学生只有真正把握住数学的本质与思想,才能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通常,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用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式教学。如讲极限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选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在图形上对极限过程进行动画演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2开拓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抓住问题的广泛的范围,它表现为思路开阔、能全面地分析问题,多方位思考问题,多角度研究问题;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纵横联系,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教学中,总是呈现“数”和“形”相关的问题,教师利用“形”的直观性和“数”的规范性与严密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数形结合则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即把几何图形的直观描述与数量关系的精确刻画有机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化难为易.因此,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对开拓学生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3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质疑、比较、鉴别、判断的过程,它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思考对客观事实来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它体现了思维活动中严谨和精细的思维品质。在概念或性质教学中,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将制约我们对知识的有效把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讲解概念或性质时,不但要讲清楚概念的表面含义,还要挖掘其内在含义,即准确地阐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注重隐含条件。对定理的条件和结论、法则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做到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否则就会造成解题的错误。

2.4提升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想要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进行有效培养,首先要给予教学中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足够重视,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建议高职学校借助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契机,将教学层面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教学目标,发挥出教学目标的指引性作用,在后续学科教学活动开展中向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目标不断靠拢。从教师的层面看,需要对新时期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出现的新变化,以及教学层面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一般性了解,并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教学改革、创新等同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联系起来。从学生的层面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提升学生对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认识与重视程度,这也可以确保教学层面进行的一些调整、优化可以得到学生的较好配合与参与。师生群体均能对应用数学与意识和能力培养形成较好认识,给予足够重视时,教学层面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达成压力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即便教学层面存在着一些难点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师也可以进行有效应对和解决。

2.5融合微课思想创设数学知识应用空间

数学知识本身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知识,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较好掌握与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能较好地进行学科知识应用。从教学层面看,高职教师应当融合微课思想,为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应用创设更为广阔的空间,将数学知识学习与应用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进行圆的方程相关知识讲解时,教师可预先搜集微课资源进行重点知识讲解,并在教学中将课堂最后十分钟时间作为微课时间,着重进行参数方程以及直线和圆的关系等重点知识讲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围绕着巩固学生对学科重点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和提升这一目标,布置一些具体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抑或是其他途径进行习题解答,这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的一个具体过程。特别是在每个单元的知识学习后,教师应当通过专项的知识应用活动开展,同学生一起进行数学知识的应用,这种做法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应用机会。将习题解答及专项的知识应用活动作为教学中的基础构成后,很多学生也可以养成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的良好习惯,这自然可有效缓解教学中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压力,促进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

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的基础课中,高等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学生能听得懂课,但对问题的解决却感觉无从下手。部分高职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与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依据惯有的数学问题解决方式形成思维定势,久而久之,思维模式会进入一个僵化阶段,进而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的创新思维模式;再有在中学阶段数学学习中抽象思维能力未能有效建立,导致升入大学学习高等数学时无法真正理解抽象性的思维概念,思维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知道合理转换思维方式,只会根据题目和问题去思考,不能直接抓住问题的本质。因此,高职数学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训练与培养,从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等数学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超武.高校高职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和实践[J].才智,2018(24):150+152.

[2]王中晔,付彦军.数学文化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融入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189-190.

[3]华冬云.微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5):18-19.

[4]李江红.高职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J].办公室业务,2018(07):188.

[5]田荣.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7(09):133.

[6]缪蕙.以素质教育为本位的高职数学教学实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1):15.

论文作者:葛明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  ;  ;  ;  ;  ;  ;  ;  

高职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究论文_葛明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