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肢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并焦虑症的影响分析论文_何泳诗

(南海人民医院 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肢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并焦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肢功能锻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和HAMD评分、SD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上田敏偏瘫上肢和上田敏偏瘫下肢的运动评分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在HAMD和SDS评分对比中,相比于对照组来说,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并焦虑症患者实施早期肢功能锻炼能够显著改善肢体运动情况和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早期肢功能锻炼;脑卒中偏瘫;焦虑症;影响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098-02

最近几年,脑卒中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由于该病症会造成患者的身体残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患者心理障碍,一般情况下,脑卒中偏瘫并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情绪低落、食欲减退、兴趣不佳等,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时间,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自杀或死亡,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病症之一[1]。本次研究针对早期肢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并焦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58~81岁,平均年龄(70.25±5.27)岁,焦虑症病程2~25天,平均病程(10.68±6.37)天,脑出血3例、脑梗死47例,右侧偏瘫患者35例、左侧偏瘫患者1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71.33±5.19)岁,焦虑症病程为2~30天,平均病程(11.42±6.18)天,脑出血4例、脑梗死46例,右侧偏瘫患者33例、左侧偏瘫患者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适当的抗凝、脱水、降压、降血糖、抗焦虑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即患者在生命体征完全稳定48小时后,根据患者不同肢体功能障碍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早期肢体能锻炼。首先,相关医护人员应每间隔2小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1次翻身,保持侧卧位或半侧卧位的体位方式,然后,确保患者持续保持良肢位,避免上肢弯曲和下肢伸展,严禁足下垂或内翻,再次,医护人员辅助患者进行适度的关节活动,幅度由小至大、循序渐进,每日早晚各1次,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坐起、坐位平衡训练,确保患者日常活动的平衡性。最后,医护人员应多鼓励患者,对其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疏导,保持一个和蔼、亲切的态度,减少患者由于生活不便引发的焦虑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和配合程度。

1.3 观察指标

1.3.1运动功能:使用上田敏偏瘫上肢和上田敏偏瘫下肢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运动功能越好,分数越低表明患者运动功能越差[2]。

1.3.2汉密顿抑郁量表: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内容为抑郁情绪、入睡困难、睡眠浅、自杀倾向、罪恶感、兴趣不佳、思维迟缓、精神焦虑、全身症状、体重减轻等十项内容[3],0~7分为正常,8~16分为轻度焦虑抑郁,19~24分为中度焦虑抑郁,25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

1.3.3抑郁自评量表:使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内容为心情、睡眠、饮食、便秘、头昏、爱好、情绪、办事能力、疲劳、性功能十项,0~49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为中度抑郁,6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4]。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先用Excel?2010进行录入校对,采用SPSS?16.0生物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根据不同资料类型以及检验目的分别进行t检验法、卡方检验法和秩和检验法等,P>0.05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在上田敏偏瘫上肢和上田敏偏瘫下肢的运动评分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

表1 不同组别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对比(x-±s,分)

3.讨论

脑卒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状即为偏瘫,不仅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运动功能,也会致使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改善心理障碍是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工作的重点内容。早期肢体能锻炼就是通过加快患者肌力恢复的同时,增加关节活动范围,避免偏瘫肢体萎缩和变性,极大的提高了患者质量[5],并且,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肢体能锻炼的过程中,偏瘫得以显著改善,加之予以一定的心理疏导,对于改善焦虑症状来说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早期之体能锻炼的临床应用频率越来越高,治疗效果较好且改善效果显著。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上田敏偏瘫上肢和上田敏偏瘫下肢的运动评分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可见早期肢体能锻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在HAMD和SDS评分对比中,相比于对照组来说,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常规治疗方式来说,实施早期肢体能锻炼能够提高HAMD评分和SDS评分,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早期肢体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并焦虑症患者起到积极影响,提高运动功能的同时改善焦虑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促使患者更快康复,临床实践可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晓华,闫晓洁,马玉萍等.早期针灸联合悬吊运动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6,37(10):1413-1414.

[2]杨玉丽.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5):75-77.

[3]范春艳,耿韫.早期肢体锻炼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2):51-52.

[4]杜宁,兰建芸,李晓云等.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并发抑郁症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8):19-21,34.

[5]伍了莲.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4):2086-2087.

论文作者:何泳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早期肢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并焦虑症的影响分析论文_何泳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