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近30年(1987-2016年)社科规划工作的发展与思考-以湛江市社科联社科立项为例论文

湛江近30年(1987-2016年)社科规划工作的发展与思考-以湛江市社科联社科立项为例论文

湛江近30年(1987-2016年)社科规划工作的发展与思考
——以湛江市社科联社科立项为例

李燕芳1蔡平2

(1.中山市坦洲镇学多点教育培训中心 广东中山 528467;2.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湛江 524088)

【摘要】 社科规划研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地方的发展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湛江近30年社科规划工作经历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如今走上了科研究体系构建逐渐完善的道路。湛江社科规划工作具体体现在湛江市社科联的每年的课题立项上,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整体状况的把握。最后,对湛江社科规划工作的发展的思考可以对日后社科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湛江;社科规划;发展;思考

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之后,湛江市社科联的社科项目逐渐形成了以年度规划课题招标、申请、立项的形式推进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湛江市联社科工作的这一发展对于湛江社会科学研究的进步、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担任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了解社科规划的含义,回顾湛江社科规划工作的阶段性发展,分析湛江课题立项情况和社科工作发展的原因,对日后湛江社会规划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湛江社科联社科立项为例分析湛江近30年社科规划的发展,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

一、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含义

了解社科规划的概念,有利于我们理清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内容,为进一步把握湛江近30年社科规划的发展打开方便之门。对于社会科学规划的涵义,国内主要从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作用、方法与手段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对于如何定义社会科学规划,专家学者们都有各自的说法。徐之顺在《社科规划与社科研究》指出“早在20世纪 80年代初期,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就相继成立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规划科研选题为抓手,对全国、地方社会科学研究事业进行引导、组织和协调,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制定五年社科研究规划要点和年度课题指南;组织课题申报与评审;拨付资助经费;组织项目成果的鉴定、结项、评奖;开展项目成果的宣传推广等。”[1]杨清明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演进轨迹及其走向判断》提出:“社会科学规划是指通过对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研究项目、学科建设、研究机构、研究手段、队伍结构、人才培养和事业经费等的指导与管理,以及对社会科学发展和研究的长远设想和总体设计,实现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的一种战略性的全局部署。”[2]虽然学者们对社会科学规划的说法不尽相同,但是从他们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社科规划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研究的内容是重大的问题,最后通过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及联合攻关而做出的社会科学研究的长远设想和总体设计。这是一种战略性的全局部署方案,那么湛江的社科规划就是本地区围绕一定的中心思想,各个部门、单位等相互合作为研究重大问题做出一个全局性的方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湛江市社科联以规划科研选题为抓手,对湛江地区的社会科学研究事业进行引导、组织和协调。

二、湛江近30年社科规划工作的发展及课题立项情况分析

现代意义的社会科学不是产生于中国本土,因此社科规划的从开始的零到如今社科研究体系的构建经历了一段较为漫长的时间。虽然湛江的科学文化历史悠久,但是湛江年度的课题立项发展不平衡,其社科研究体系构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才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道路。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湛江社科规划工作也有一定的成果,这里主要通过湛江社科联课题立项来分析大致情况。

(一)社科规划工作的阶段性发展

湛江近30年社科研究规划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湛江市社科联社科规划工作的阶段性发展上。社科规划作为一项具有全局性、导向性作用的工作,自湛江社科联1987年建联以来就备受关注,但社科规划工作在每个时期发展的状况不尽相同。总的来说,以社科联课题立项为例,根据课题规划的规范化的程度、活动展开的范围大小、是否有完善的课题立项形式等可以将湛江市社科联的课题规划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2年以前,这一时期湛江社科规划未成系统,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的整体建构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第二阶段是2002-2008年,社科课题研究首先是进行跨年度课题凝练;再者,以“指南”形式公布一定时段内课题研究的方向。第三阶段是2009年—2016年,湛江市社科联的社科项目在这一阶段真正步入正常化的轨道,体现为以年度规划课题招标、申请、评审、立项、成果转化的形式推进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第一阶段,2002年以前。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点是尚未从宏观上进行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的整体建构。这一时期社会科学课题研究更关注社科联自身,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当时的方针、政策和湛江经济发展的实际进行小范围的研讨。2002年以前是湛江社科联发展的初期,很多社科事宜都处于起步阶段,如机关自身的建设、各学会的成立、文化的建设等都亟需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这一阶段社科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因此这一阶段未能以规范化的学术课题立项形式展开社科活动。正是因为初始阶段发展的相对缓慢,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所以在后期湛江社科联加大了在社科课题规划这一方面的投入。2002年以后,社科联发展的速度明显提高。2002年—2008年是湛江社科研究规划的第二阶段,就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湛江社科规划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2008年以后则进入了社科研究体系逐渐完善的阶段。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补液、抗感染、降温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002)治疗,5 mg/kg,加入10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滴注,1次/d,持续治疗5 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利巴韦林(济南明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808)治疗,5 mg/kg,加入15 mL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1次/日,持续治疗5 d。

第三阶段,2009-2016年。这一阶段湛江社科研究体系构建逐渐完善。社科联始终做好每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招标、研究工作,使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在内容上,强调跟上时代的脚步。如“互联网+”、“双转型”、“创新”等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新的时代下,要有发展的眼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在研究中抓住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利用研究成果服务大众,造福湛江。在形式上,湛江每一年的课题分类在不断地完善。2009年只有助课题、资助课题和资助课题这三大类招标课题;2010年湛江市社科规划课题有资助类课题、委托课题、非资助课题、后期资助课题;2011年的研究课题包括资助课题、招标课题、非资助课题以及委托课题,总体上更细化;2012年立项课题包括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以及委托课题;2013年增加了共建项目后,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年度规划的课题定型完成,课题类型包括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委托课题、共建课题和青年课题五类。到现在为止,湛江市社科联社科规划立项基本围绕这五类进行。课题的定型不仅证明了社科项目招标的稳定,还侧面反映了湛江社科研究的逐步体系化。

(二)湛江社科发展的课题立项分析

除了社科立项的数量不断增加,立项课题的内容多围绕社会重大问题,与时俱进,为领导班子的决策提供了参考。2009年,湛江社科规划突出经济合作、产业发展、旅游文化、人文精神、历史名人等方面的研究。2010年,研究者都把目光放到了“转型升级”以及机制。2011年,社科研究紧跟社会发展进程,“海洋经济”、“公共服务”、“和谐社会”、“旅游岛”成了研究的热门词汇。2012年,湛江社科立项对“海洋经济”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多个立项项目都与此相关。广东海洋大学对于海洋经济的研究尤为突出。另外,随着一些新兴产业的崛起、网络化程度日益提高,研究的方面也更加多元化。2013年,湛江社科联的立项课题则集中体现在绿色、生态、粮食安全、冬休度假基地问题上。湛江市依法行政研究会周立波的《海滨地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制度研究——以湛江地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为视角》、湛江师范学院叶继海的《生态型海湾城市建设:国际经验与湛江对策比较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居占杰的《粮食安全视野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以湛江市为例》等都非常有代表性。可以看出来这和以前的研究方向有很大转变,如今更加关注人,关注人的饮食健康、个人享受等问题。2014年,继之前关注人的个体,现同时强调经济的发展。这一年,合作共赢表现得非常突出,表现为研究者很关注与国内、国际背景接轨这方面的话题。湛江市委党校张世军的《湛江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满意度研究》、湛江师范学院刘儒昞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视角下湛江市“生态建市”实现机制研究》等对个人和经济都相当重视。另外,新时期,在海洋优势上寻找新出路,“转型升级”这一话题也相当热门。再者,湛江文化的挖掘也到达白热化阶段,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如雷州姑娘歌、雷剧、雷州方言、吴川飘色等。2015年,突出表现在新经济文化下、新型城镇背景下的城镇化质量、城镇与产业的“双转型”、产品集装箱等方面的研究。文化方面,本地的特色文化受到进一步关注。2016年,继以往人文、经济、政治等的研究,今年学者的研究重点还是紧跟着时代发展的方向,就2015年提出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话题,就有好几个项目与此相关,有战略意义、思路与对策研究,湛江深化与东盟海洋经济合作机制与路径研究,东盟邮轮旅游发展研究,湛江港航运网络优化研究等等。从内容上看,社科规划工作十分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予以比较全面的重视,所以这些年湛江社科规划在主题上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社科成果根据现实需求来为决策提供参考,使得社科规划研究更能为大众服务,最终造福社会。

绪论课是各门课程正式教学开始前的前言课,对该学科进行综合性的概括和介绍。绪论课是一门新课教学中师生之间首次面对面的课堂交流,教学效果直接关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也影响到后期的教学效果,因此,绪论教学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教学中始终把讲好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绪论列为重点之一。

第二阶段,2002-2008年。这一时期是一个过渡阶段,其特点是进行跨年度课题凝练,以“指南”形式公布一定时段内课题研究的方向。如,2002年4月2日,湛江市社科联拟定《2002—2005年度湛江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指南》(征求意见稿),《课题指南》分为五大类四十题,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人文精神与民风民俗等。再者,2006年,社科联课题规划方向大致有湛江“工业立市,以港兴市”主题研究;湛江县域经济研究;湛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研究;湛江社区文化研究等等。2007年,湛江市社科联组织开展的内容主要是湛江特色文化调查研究。2008年,湛江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有两个重要议题,一是成立“提升湛江在北部湾经济圈战略地位的对策研究课题组”,二是湛江历史文化遗产的整理与研究。总体上看,相对于第一阶段松散的、未成体系的课题立项,湛江社科研究体系构建在第二阶段的几年时间里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虽然课题只是以“指南”的形式提出,没有形成完整的社科研究体系,工作上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程序、做法,但是湛江社科研究有了明显的分类和方向,这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此同时,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集中在经济与文化两大领域,内容上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的范围,这对日后湛江社科研究体系化起到了关键作用。总的来说,湛江社科规划各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湛江社科研究的体系构建往逐渐完善的道路上跨越。

自湛江社科联建立以来,社科立项由原来的松散、不严谨逐步走向系统和规范,年度招标、申报、评审、立项、公示的机制也随之建立起来。这也让当地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了更强大的后盾,社会科学研究往更好、更全面的方向发展。毫无疑问,1987年至今,湛江社科规划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湛江社科规划主要以社会科学联合会为主导,这里主要对湛江市社科联近几年的年度规划课题情况做一个大致的分析。

三、对湛江社科规划发展的原因考察和思考

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以后,湛江社科研究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时期。从开始的起步到现在社科研究构建的逐步完善,湛江社科规划工作如今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不仅因为湛江市社科联发挥了带头指导的作用,还源于其他部门、单位努力工作、积极配合。纵观整体的发展状况,湛江社科规划工作的阶段性发展、课题立项的数量增加、立项内容不断创新,这还是大量科研工作者、专家学者等努力的结果。最后的项目成果则为领导班子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这使决策更科学、更合理。最近几年湛江社科研究的迅速发展,最直观体现在工作的效率、立项课题的质量、解决的现实问题的速度等各个方面的提高。除此以外,以下两个方面对湛江社科研究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各高校以及专家数据库为湛江社科研究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湛江幅员辽阔,高校林立,如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医科大学湛江分校、湛江市委党校等多所院校分布在湛江的各个地区,湛江是高素质人才集中的地方。而且,高校里面的专家、教授等知识渊博、学术水平高,对一些课题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所以很多社科项目都是这类专家、教授负责,这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并且取得成果提供了保证。另外,为适应湛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科研队伍管理, 2006年1月,湛江市社科联启动湛江市社科人才库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于2013年2月28日发出的《关于做好社科专家数据库推荐录入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今后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审评、成果鉴定以及市社科优秀成果奖评审、社会科学的咨询论证等,原则上只从专家数据库中遴选专家。”很多高校在职的具有正高、副高职称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及相关工作者都被录入到专家数据库中,如此一来,一大批政治和责任意识强、学术造诣深的学者成为评委开展社科的评审工作,课题立项的公平性、工作效率等都有所保证。综合来看,项目的负责人以及项目的评审都具有各司其职的水平和能力,所以湛江社科研究工作得以民主、科学、公平、公正的开展。

这个晚上,我们的饭菜出乎意料地好,李大头给我们开会,先说这项工作虽然有一定危险,但报酬挺高。他以我为例,说这项工程下来,我的学费没有问题。吴国栋想换一部苹果手机,乔三喜想买一双安踏运动鞋,王幸福只想把钱揣进衣兜。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李大头说,没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活干下来,你们的理想都能实现。

湛江社科联年度规划课题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社科立项的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湛江市社科联建立一开始,社科立项的数量明显低于现在。到了社科规划工作的第二个阶段,也即是2002年至2008年,社科立项逐步规范,带来了立项数量的增加。湛江社科立项增加得最明显的阶段无疑是2009年以后。2009年—2016年社科立项情况如下:2009年,11项;2010年,19项;2011年,16项;2012年,28项;2013年,33项;2014年,34项;2015年,28项;2016年,33项。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社科立项的数量基本上每一年都比上一年都有所增加,少数一些年份有所减少,但这不影响整体上升的趋势。在形式上,从一开始没有明确的课题分类到如今的社科年度规划的五类课题,也为立项数量的变化增加了筹码。仅仅比较2009年与2016年湛江市社科联公布的哲学社会科学招标中标课题,我们不难发现,后者的课题立项数目是前者的三倍。关于社科规划的立项成果,最直观的表现是立项的数目在稳定增长。不仅如此,社科立项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在提高。立项数目的增加,每一年收到的申报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关涉面也广,包括地方的经济发展、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加之,专家评委纵观全局,在遴选项目时认真、谨慎,尽可能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兼顾整体,所以项目申报数和立项数的比例越来越大。2010年,湛江市社科规划办共收到项目申报书有38份,立项的有19项。2011年,一共有66份项目申报书,有16项研究课题通过评审。2015年和2016年,收到申报材料是128份和139份,成功申报立项分别只有28项和33项。2010年的申报数和立项数的比例为2:1,到了2016年则变成了4.2:1。课题申报数量的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研究者投入到湛江社科研究工作中,但是立项数增加的速度远不及申报数增加的速度,这意味着在科研立项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大。最终被遴选出来的项目都经过了严谨的评审程序,从资格审查、评委阅稿、评审会议到最后的签署协议书这一系列的过程,这使得立项课题的完成率、项目的质量、课题的现实指导意义达到最大化。在课题研究成果出来以后,还需要对其进行验收和评审,在这种情况下,湛江社科研究成果的质量越来越高,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第二,相对完善的课题管理办法使社科规划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步入规范化道路以后,每一年都会公布新的课题管理办法,目的是提高课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促进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社科研究必须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和管理的规律,促进理论、学术观点、学科体系和科研方法的创新,不断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具体来说,让学术研究带头人严格按照惯例办法开展活动,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好办法中的每个步骤。在课题申报阶段,为了保证每个项目质量,申报人必须是能够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者,而且申报人每年只限申报1项市社科规划课题。这样不仅保证了项目的可行性还让研究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对其擅长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重点课题(指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只接受具有副高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申报。课题的申报严格要求对于项目的后期的进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不按规则进行很有可能会出现问题。第二步骤,项目评审。这项工作程序比较复杂,首先需要资格审查,接着初评、复评,最后经过复核审批才予以立项。立项以后对于项目的管理,项目负责人有权利和义务按照办法中的要求完成科研项目,而市社科规划办也有权利和义务检查、督促和指导规划项目的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和各单位管理情况。除此之外,社科项目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但要使经费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的扶持和引导作用,管理办法中有了一套严格的、操作性强的规定,使研究人员的经费支持可以专款专用。总体来说,拥有这样相对成熟的课题管理办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制度性、规范性和效率化,使得社科规划研究能够按照一定的步骤有序地开展工作。不仅如此,这还加快了湛江社科规划研究发展的脚步,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添砖加瓦。

社科规划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关注人们现实中的问题,不断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使自身拥有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湛江的社科规划工作现在取得的成绩是其一步一个脚印的成果,也是社会科学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新纪元里,社科规划对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起着全局性、指导性的作用,因此需各地区要以自身的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国家的大政方针有计划地推进社科规划工作的进行。湛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进步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尽管如此,湛江社科规划的工作效率、程序的规范化程度、项目的创新性等仍有进步的空间,我们也相信这项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总之,湛江市社科联的社科规划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开始的步伐缓慢、小区域研究、没有系统的社科课题研究的整体构建到如今的以年度规划课题招标、申请、立项的形式推进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而社科规划的实绩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湛江市社科联的社科立项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紧跟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经过考古数据的汇总,实物文本分析及比对,昂昂溪文化原始美术分布特点及整体的美术特征相关研究的结论如下:

参考文献:

[1]徐之顺:社科规划与社科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4(01):230-234.

[2]杨清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演进轨迹及其走向判断[J].重庆社会科学,2014(09):5-19.

作者简介: 1.李燕芳,汉族,广东高要人,本科,中山市坦洲镇学多点教育培训中心;2.蔡平,汉族,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实习编辑/黄晓茵 责任编辑/陆一霖

标签:;  ;  ;  ;  ;  ;  

湛江近30年(1987-2016年)社科规划工作的发展与思考-以湛江市社科联社科立项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