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应用`论文_周继醒

浅谈商业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应用`论文_周继醒

佛山市顺德区顺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300

摘要:目前我国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各种商业建筑的设计中都会出现绿色理念。绿色理念的设计和应用能够对我国绿色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绿色设计标准不但能够帮助建筑设计人员确定很有效的节能方案,而且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设计中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方面采取的绿色措施和绿色技术,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星级标准。

关键词:商业建筑设计;设计标准

1.绿色建筑及实施新版评价标准的意义

自2006年6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UB/T 50378-2006)在我国颁布实施以来,有效指导了我国的绿色建筑实践工作,是我国第一部多层次、多目标且结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大指标评价,每个指标满足一定的项数即可被评为一星级、二星级或三星级的绿色建筑。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其中文件要求: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医院、学校、博物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0 000 m2的机场、车站、宾馆、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UB/T 50378-2014),新的标准除了适用范围扩大以外,将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标准改用打分的方式,总分达到45~50分的为一星级,达到60分的为二星级,达到80分的为三星级。新标准还在原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让三星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更具价值。

2.绿色建筑在设计中的主要应用及具体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技术在设计中主要应用内容:

(1)新型节能建筑体系,通过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达到节约建筑物能耗的目的,包括墙体、屋面保温,外遮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节能门窗等节能技术措施;

(2)暖通空调制冷系统调控、计量等节能措施,包括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推广“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换热”技术;

(3)太阳能、浅层地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地区示范;

(4)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雨水收集,规模化中水利用技术,加快普及高效绿色照明产品、风机、水泵、热水器及节水器具等;

(5)加快发展防火隔热性能好的建筑围合体系,选用质量合格并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和产品,城市禁止使用粘土制品,积极发展烧结空心制品、加气混凝土制品、断桥隔热门窗等绿色节能建材;

(6)推行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等方面;

(7)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8)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评价绿色建筑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主要用于评价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并且按不同工程进展阶段分为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设计阶段是已完成施工设计图审查的建筑,运行阶段是己竣工并投入使用1年以上的建筑。评价时按不同的建筑类型和进展阶段划分为三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根据河北省住建厅要求,设计过程中,各专业根据确定的实施目标采取相应的绿色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各专业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具体体现采取的绿色措施和绿色技术,并在设计说明中设绿色设计措施专项;建筑专业在设计总说明中则应增设绿色设计专篇,详细说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五类指标贯彻情况和采取的措施;说明五类指标中控制项达标情况和评分项得分情况,以及在技术、产品选用上性能提高和创新方面的情况及加分;说明建筑设计阶段达到的星级标准,绿色建筑最低标准要满足一星级。河北省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3(J)T113-2010)考虑到河北省目前建设市场的情况,侧重对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消耗能源资源较多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进行一、二级星级绿色建筑评价,其他建筑的评价可参考本标准。另外河北省内三星级绿色建筑的申报与评价按照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UB/T 50378-2014)执行。

3.绿色建筑在设计工程实例中的具体体现

沧州市德富·悦城住宅楼设计达到了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具体绿色节能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规划设计技术措施

小区场地设计室外地坪比自然地坪高0.3 m,回填土后不会对周围水系产生影响。住宅规划东西布局,南北通透,大寒日不小于2h日照,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UB 50180-93)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小区绿地率大于30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 m2,每100 m2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小区非机动车道路及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

3.2建筑单体设计

小区内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UB/T 50033-91)的规定。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5%。房间的屋顶、外墙、楼板都加了保温层,选用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内平开窗,热传导系数较小,减少能耗,节能计算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UB 50176-93)的要求。

3.3结构设计技术措施

本工程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桩基础设计采用管桩,材料采用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高强钢筋和新型砌体材料。

3.4给排水设计技术措施

本小区市政供水压力约0.18 MPa,给水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其中低区((1~2层)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高区(3层以上)由小区给水高区加压设备供给。本小区给水系统可利用的水源有:1)市政生活饮用水供水管网;2)项目自建中水处理站,中水水源为雨水、废水、全部生活污水。

小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污废分流制,雨水收集。雨水采用入渗、回用相结合的利用方式,污水统一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后的上清液引至自建中水处理站(中水处理站设于本小区内)回用;中水处理采用国内外先进生物膜处理工艺(MBR法),处理后的达标中水用于小区内绿化道路冲洗、地下车库冲洗、绿化灌溉及各个景观水景等,供小区景观绿化及居民回用,多余的雨水通过原水调节池的溢流管排至市政府雨水管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可达1000,达到了节水目的。

室内卫生器具及给水配件均采用节水型,采用减压限流措施,入户压力不超过0.2 MPa,确保用水点处水压即不影响卫生器具的使用舒适性,也不会因水压过大导致用水浪费。采取新型管材和合理的管网设计,使供水的流量、压力在合理经济的范围内,避免供水压力持续高压或压力骤变。住宅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合理设计循环管网,确保用水点开启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出热水,避免无谓放水造成的浪费。对于住宅、商业,不同建筑、不同水源、不同用途、不同收费标准的给水管分别设置计量仪表。

4.结语

到2015年,绿色建筑政策措施、技术标准、市场监管体系逐步建立,据沧州市建筑节能办公室统计,全市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己达10000,其中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达到2500,三星级绿色建筑面积占绿色建筑总量比例达到1000。自2015年7月1日起,《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185-2015)开始实行,由原先按照节能65%的标准改为节能7500,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UB/T50378-2014),绿色建筑的要求会更加细化,设计、审图、施工、验收过程中都要严格把关,来共同创建一个绿色节能降耗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德玲.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6,(06):102

[2] 王颖.关于现阶段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探究[J].四川水泥,2016,(16):101.

[3] 李野.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探究[J].四川水泥,2016,(06):301

论文作者:周继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浅谈商业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应用`论文_周继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