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加速了科技的发展,电气自动化逐渐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各个运行环节,改变了传统落后的人为操作方式,使电力系统运行实现了质的突破与改变,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电力行业之中。电气自动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应用十分广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保障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电气自动化技术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与提高,为电力系统运行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促使电力事业发挥更大的经济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行;电气自动化;应用
1 引言
我国电力系统目前的高效率电力管理,是通过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来实现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使电力系统形成安全、可靠的集中管理,由此可以看出,电气自动化在电力行业中有着积极、重要的促进作用。
2 电气自动化的作用
电气自动化实现了自动化采集。在电力系统运行的管理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采集、存储与处理各种电力系统信息,使电力系统的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与掌握系统运行的状况,通过自动化技术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针对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在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应用中,要求软件具有较高的性能,达到一定技术标准与要求才能把信息化与自动化合理相结合,实现自动化技术应用,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另外,电气自动化的操作比较简单,提高了控制与维护的工作效率。过去由于受到自动化技术与电力市场结构的限制,自动化设备的性能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随着步入信息化时代,提高了电气自动化的运行效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提供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控制和维护电力系统设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3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应用
3.1 自动化仿真技术的运用
近几年,电气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逐渐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自动化仿真技术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运行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电力系统建立了混合实时仿真环境能力实验室,使电力系统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仿真模拟,进行稳态实验,这为电力设备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仿真实验数据资料,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不同控制装置的配合下,新装置的测试可以进一步提升性能测试的准确度,并通过有效的控制为其他研究实验提供有效的实验条件,为电力运行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
3.2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电力系统的供电与配电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能够自动与自主调节不同等级的电网,充分发挥出电力设备的性能与作用,使电力系统的设备之间相互结合,增强了信息收集的性能,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工作效率。另外,电力系统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变电站技术自动化的应用,使电力信息的处理与存储实现了自动化与网络数字化,管理人员在维护电力系统运行时,方便调用和记录信息,随时掌握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排除安全隐患,提高了管理效率。
3.3 电网技术的应用
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度自动化也属于电气自动化范畴,近几年电网技术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快速提升,数字信息技术为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与一体化技术的处理能力提供了有效保障。电网技术涉及的工作范围非常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网自动调度的范围。电力系统中各环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促使技术人员能够对各设备参数、信号进行统一化管理,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调度中心是电力系统进行电力调度的重要环节,只有将电气自动化与调度自动化紧密结合才能促使电力设备在电力运行中得到统一的调度,对电网实际运行参数进行有效记录,进而作出科学的分析,确保电网能够稳定安全运行。
3.4 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
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工作,而且电网调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主要包括信息的采集、命令的下达等工作,既需要对电网系统保持良好的监控,又需要对故障电网做出及时的维修,这对维护人员的工作提出很大的要求,电网信息的监控以及及时反馈都可以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来进行。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监控来代替人工监控,可以大大提高监控的准确度和覆盖性,还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做出及时的评估,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迅速的查找出故障的发生原因,以便做出及时的调整。利用区域电力系统中的网络将发电站、变电站、调度中心的电缆全部连接起来,可以实现统一监控,统一调度。利用电气自动化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收集,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可以大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实现电网调控的现代化,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升级改造。
3.5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整个的电网系统中,变电系统处在十分核心的地位,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高变电站的使用情况,促进系统的运行,在设计开始阶段,变电站系统就建立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伴随着变电站的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系统也不断得到发展。伴随通讯介质更新换代,例如以往的电力信号被光纤替代,可以有效提高信息传送的质量,减少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耗,实现变电站和电力客户之间直接的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变电站可以直观分析客户的需求,进行电力相关的分配供给活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6 PLC技术的应用
PLC技术是继电接触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而产生的技术,具有自身信息记录、自动编程与运算的特点,因此,在电力系统形成低能耗状态后,PLC技术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指导,进行指令发布,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的灵活度。PLC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进行控制,并在闭环系统状态下进行有效模拟,根据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节。此外,PLC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的顺序控制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单独模块信息对维持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而PLC技术能够快速获得单独模块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力系统运行的有序性与协调性提供了保障。PLC技术能够依靠自身的编程与运算优势,辅助电力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实现运行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在电力系统开关量控制方面,PLC技术能够快速地对信号的输入输出以及断电通电进行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生产的自动化与效率。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实现电气自动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与需求。电气自动化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使电力系统运行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电力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涉及范围也非常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使电力系统中的各项信息与数据能够实现高效传输,简化监控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电气自动化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进一步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寇恒.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电子制作,2016,01:51+45.
[2] 储神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6,01:28-29.
[3] 周彬彬.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6,05:69.
[4] 陈敏.浅析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7:163-164.
[5] 包淳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6,12:263.
论文作者:白兴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