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地区健康扶贫问题的思考与建议论文_麻聪聪

关于贫困地区健康扶贫问题的思考与建议论文_麻聪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贫困人口能否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和底线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不难发现经济社会越发展,脱贫成本越高、扶贫难度越大。因此必须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开展更加精准的健康扶贫脱贫工作。

关键词:贫困地区;健康扶贫;脱贫攻坚

健康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权益,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健康扶贫。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统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超过44%,患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医疗负担也很重。

1健康扶贫的定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健康扶贫问题。那么,健康扶贫是什么?健康扶贫就是指通过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实施疾病分类救台、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等手段,让贫困人口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防得住病,确保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

2健康扶贫现状

2.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指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于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同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召开全国健康扶贫工作会议,对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

2.2实行对口帮扶机制

通过遴选能力较强的三级医院与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医院签订一对一帮扶责任书,明确帮扶目标任务。截至2016年,我国已支持包含贫困地区在内的县级医院建设项目400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2080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项目200个、县级疾控机构建设项目196个。

2.3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结算机制

我国安徽省2015年底全省因病致贫、返贫家庭87.1万户、涉及197万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57.2%。通过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结算机制不到一年,2016年安徽省已有18.9万因病致贫户脱贫,占建档立卡因病致贫户的26.5%。

2.4实行大病患者分类救治

依靠基层卫生计生服务网络,核查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对疾病负担重、社会影响大、疗效确切的大病贫困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对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就由当地具有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相关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治疗。

2.5提供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对于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积极作用。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是在此基础上,对困难群众的大病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医疗保障制度,是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的拓展、延伸和补充。

3健康扶贫现存问题

3.1信息数据不精准

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评定标准,贫困地区对因病致贫对象的界定不清晰,把不明致贫原因和小病轻伤的贫困户也纳入到了因病致贫范畴,导致各个地区因病致贫的比例悬殊。个别地区的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原因笼统不清,健康扶贫信息精准性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医保“门槛”问题

基本医保虽已覆盖城乡,但大病保障制度仍不健全,大病报销比例仍然偏低,与全国要求的达到90%以上还有很大距离。对于大部分贫困人口来说,温饱问题都难解决,更不必说医疗保险报销制度设置这样的“门槛费”。同时,医疗费用先垫付后报销制度和医保异地报销机制不健全,县一级基本做到先救治后付费,但省市级医院的还无法实行先救治后付费。

3.3医疗保障水平较低

贫困地区医疗软硬件设施较差,功能科室不全、医疗设备陈旧、诊疗技术落后,不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医疗费用结算及报销程序繁琐、层级较多,给贫困人群看病造成了程序上的阻碍。同时,还存在基层医务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专业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

3.4疾病防控力较弱

大多贫困地区“重治疗、轻预防”,农民家庭在患病人员和医疗支出方面的占比均高于居民家庭。贫困地区在慢性病三级预防方面投入不足,在结核病、大骨节病等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方面防治工作欠账较多,加之一些农村面源污染加重,给贫困群众健康生活埋下隐患,疾病防控能力亟待加强。

3.5政策宣传不到位

贫困人群了解医疗保障政策的渠道主要是政府宣传栏、入户宣传和他人告知等方式,宣传政策方式单一,缺乏通俗易懂的辅导讲解,甚至连村干部也不了解具体政策、报销程序和报销额度。部分贫困群众的文化程度较低,信息接收和理解能力不足,咨询渠道有限,不能及时申请、报销医疗费用。

4加强健康扶贫的建议

4.1完善数据台账

加快制定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认定标准,做好扶贫与卫计两个系统的数据台账衔接。提高健康扶贫信息化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同时,做好健康扶贫政策与医改、公共卫生政策,新农合、大病保险与民政医疗救助政策,市县政策与中央、省政策之间的衔接。

4.2探索免费医疗政策

各项医保政策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力度,在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提高政策内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放宽报销标准目录,把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延伸到省市一级,保障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以上。

4.3下沉优质资源

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对基层医院进行远程医疗、会诊、教学、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服务能力。简化大病保险报销程序,缩短结算周期,减少贫困人口看病报销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力推进“三个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行动计划。

4.4提高预防能力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做好贫困地区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针对性地实施水、环境改善行动,提高群众“大健康、大卫生”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从源头上遏制疾病发生。

4.5加强政策宣传

完善健康扶贫培训机制,采用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等进村入户的方式,开展“面对面政策解读”、“结对帮扶”等健康扶贫活动。确保所有贫困人口都能及时了解政策规定和报销流程,改善贫困人群生病“扛、拖、等”的无奈,使贫困人群及时安心地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1]陈成文.牢牢扭住精准扶贫的“牛鼻子”——论习近平的健康扶贫观及其政策意义.湖南社会科学.(6):63-70

[2]何得桂.2017.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健康扶贫的建议.热点聚焦.(4):13-15

[3]黄瑞芹.2018.健康中国战略下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提升策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7(4):19-25

论文作者:麻聪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关于贫困地区健康扶贫问题的思考与建议论文_麻聪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