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知识资源开发产业的兴起与传统出版社的发展_纸质书论文

现代知识资源开发产业的兴起与传统出版社的发展_纸质书论文

现代知识资源开发产业的兴起与传统出版社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开发论文,出版社论文,产业论文,知识论文,与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人类发明文字,形成了知识积累,就有了开发利用知识资源的现象。但知识资源开发的规模和深度,依赖于承载和利用知识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随着物质技术条件的逐步改进,人类的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阅读学习越来越需要借助外部物质条件而进行,也就越来越有必要把知识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计算机技术相伴随,人类用于承载和利用知识的物质技术条件又一次产生了革命性演变,知识信息的储存、处理、传播、应用等大大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其效率无数倍地大幅提高,从而使知识资源的大规模深度开发成为必然。

一、现代知识资源开发的本质特征及内容

现代知识资源开发的本质特征,是把知识当作一种资源来对待,加以深度加工和高效利用。随着知识加速增长积累,由于人的阅读学习能力相对有限,知识低效率使用的问题日益严重。于是,人们采用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对未能充分发挥效用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生产出更加便于人们阅读学习的数字化、网络化产品,使知识信息产生出更高的使用价值。这一过程这就是现代知识资源开发。

现代知识资源开发与数字出版传播是同时出现的新事物,弄清这两者的关系,要着重把握三个问题:一是现代知识资源开发属于数字出版,其手段是以信息化、数字化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而不是传统的机械化手段;二是现代知识资源开发的对象只是知识资源,数字出版对其他精神文化内容的加工传播不属于现代知识资源开发;三是现代知识资源开发的本质特征是深度加工、高效利用知识资源,数字出版传播中出现的对知识资源粗浅加工、低效率使用的现象,也不属于现代知识资源开发。现代知识资源开发围绕实现知识资源的深度加工、高效利用,在国内外的产业实践中形成了以下一些方面的基本内容:

1.知识存在规模化开发

传统技术条件下,一柜之中只能架起几百本书,一囊之内只能装载几十本书,一桌之上只能展开几本书,一掌之中只能翻阅一本书,读书只能一本一本地读。作品的分散存放、传播和使用,导致了原本应该紧密联系的知识之间相互隔离,影响了知识的使用效率。现代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经过规模化开发,方寸之间可以同时承载、传播和使用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的作品,读者可以把成千上万本书捆绑到一起,作为一本书来查询阅读。不同作品之中知识的关联性大大增强,知识传播和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作品资源规模化开发就是通过解决著作权、寻找相关版本等工作,大量收集各种介质的作品,进行统一格式和标准的数字化并建成资源库,使其形成一定的规模。规模化不宜追求兼收并蓄、通吃天下(实际上也做不到),而应当突出重点,按照一定的主题、知识体系、质量标准,比较系统完整而有代表性地将相关作品收集入库。如人民出版社承建的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围绕党的两大理论成果以及反映“重大理论创新、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战略举措、重要历史人物”的线索,系统完整地将优秀作品和代表性作品收集入库,使数据库覆盖了党的思想理论领域主要著作文献和知识点。

2.知识表现融合化开发

纸质出版条件下,知识在一个作品中只能以比较单一的文字或图像等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受到极大的限制。知识表现融合化开发,就是采用多媒体技术,把图书、文章、图片、音视频、动画以及直接来自自然源头的知识信息融合起来展现,帮助作者全方位、多角度感知和了解世界。一部融合化作品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需要确定主题,整体构思,撰写脚本,采集、筛选、剪裁素材,开发软件,标引知识单元等工作,把多种知识表现形式的单元链接起来,制作成一个数字化阅读产品。例如,人民出版社计划开发一套名为“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库书”的融合式产品,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主要著作中的主要知识点(预计共13万个)与相关的其他图书、文章、录像、图片、歌曲等作品相链接,使这些重要著作成为整个理论数据库多媒体展现的中心平台。

3.知识授受微距化开发

传统纸质出版条件下,一个作品编辑完成后,需要通过排版、印刷、仓储、运输、门店等环节,才能到达读者手中,这中间存在漫长的时空距离。而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一个作品完成后,一点鼠标即可从授者的电脑桌面到达受者的电脑桌面,知识传递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几乎为零。知识授受微距化开发的主要工作,首先是建设适合知识信息传递的信息化通道,当前特别要注重建立起能够瞬间传递大容量、高清化、实时化信息的通道;其次是要开发阅读软件,这些软件既要能够有效地防止盗版,又要能够满足各种格式、标准文字信息的展现阅读,还能够用于融合式产品的阅读使用;再次是要加强数据建设,通过数码化加工,使所有知识信息以数字代码的形态存在,并且具有多种标准和格式,能够适用于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下的传播;最后要加强标准建设,在数字化、网络化等知识传播领域形成全国统一,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使知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畅通无阻。

4.知识发现瞬间化开发

传统纸质书条件下,人们检索发现一个知识点,几乎都需要依照“相关图书馆(资料室)→相关图书类型→相关图书→相关章节”这样一个顺序费力寻找,且其终点一般只能是“章节”。经过信息化技术开发的知识资源,一个小小检索框加关键词,就可以使检索的对象从章节检索发展到以语句为单位的知识点检索。这是文献检索史上的一个飞跃。知识发现瞬间化开发要做的工作,除了建设信息化通道,首先,要对知识资源进行高质量的数字化,即根据知识资源本身的特点、用途以及相关媒体的技术特点,采用相应的标准、格式对作品资源进行数字化。作品数字化开发越深(如从作品体系编码、作品编码,到单个文字编码),知识资源的用途就越大。其次,对数字化的作品资源进行结构化加工,即按一定的逻辑结构,特别是按学科体系、用户需求和使用习惯,在数据库中对作品资源进行有序存放和展现。同样的知识信息排列结构不同,形成的产品也不同;结构化程度越高,越能实现知识元素之间的关联,越有利于实现查询阅读的智能化。知识资源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相比,其使用价值可以以几何级数增长。再次,对数字化作品进行碎片化加工。采用现代标引技术以及词库开发技术等,把作品加工成以段落、句子等为单位存在的元素,并通过相应的软件,使读者可以快捷方便地检索使用。碎片化难在语义化,即使检索出来的文字碎片具有一定的含义或主题。

5.知识学习互动化开发

传统纸质书是一个承载知识的独立产品,其本身不存在与人交流的功能。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可以通过开发,使承载知识的网络化产品带有读者之间互动交流功能,也就是使网络化阅读软件附带相应的通信功能,人们可以用于向特定或广大的其他读者推送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与对方进行交流,相互学习提高。知识学习互动化开发,除了需要利用良好的通信条件,还必须通过挖掘用户的需求,对作品资源进行特定加工,开发出相应的互动软件。

二、传统出版社在现代知识资源开发产业兴起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原因分析

早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就提出了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发展战略。但到今天,数字出版只是在民营技术行业和国有电信行业率先发展起来,而我们大多数传统出版机构迟迟按兵不动或处于启动阶段。少数出版社虽然做了几年数字化,目前靠数字出版赢利的却寥寥无几。可以预见,未来若干年数字出版产业壮大起来之后,传统出版社将面临一次大的分化:少部分出版社将成功向数字出版转型,成为内容加工与发行传播一体的数字化出版传播机构;少部分出版社将倒闭、转行或被兼并;半数或更多的出版社将面临两种发展趋势:发展得好,将继续保持现有内容提供商的地位,从事向数字传播商提供内容的业务;发展得不好,将出现大量作者越过出版社向数字传播商直接提供内容的局面,那这些出版社也难以逃脱被淘汰的命运。发展的关键要看传统出版社的创新能力。

1.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中发展滞后的危害

现代知识资源开发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传统出版社的参与。知识资源开发是一个技术与内容有机融合的过程,两者相比,内容是主导、是灵魂,技术是手段、是从属。内容行业应当成为现代知识资源开发的主力军。目前,由于我国内容行业在数字出版中发展滞后甚至缺位,靠技术行业单打独斗,使知识资源没有在数字化条件下得到应有程度的开发,造成了知识传播的低水平运行。

一是由于数字传播商无法从传统出版社要到著作使用权,造成了大量新近发表作品没有在数字网络传播领域得到传播,网上老书、旧书居多。二是由于数字网络传播缺少内容工作者参与,造成传播内容缺乏高品位、高质量,网上“快餐”文化、粗俗文化居多,经典文化、精品文化太少,编校规范性也较差。三是由于投入编辑加工劳动不够,传播的海量内容资源严重缺乏系统化和结构化,无法展现计算机的强大能力和优势。四是由于技术商缺乏对图书内容的深刻把握,也缺乏创作素材,眼下数字媒体上的电子书几乎只是纸质书的复制,没有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五是由于缺乏技术工作者与内容工作者的有机结合,多年来,国内鲜有以内容为基础的新型适用的服务工具、服务平台问世。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到我国知识经济和文化发展战略的实现。

2.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中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中发展滞后,有其客观原因。数字出版产业基于技术进步,民营技术商、电信运营商首先掌握新的技术,数字出版就必然先由他们发展起来。从国外看,数字出版首先也是从掌握技术的公司发展起来。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主观原因。

造成我国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滞后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体制问题,这是根本原因。传统出版机构以往都是事业体制,而技术行业大多是民营企业,电信行业也是国企,其内部活力远远大于传统出版社。近年来大多数出版社已经转企,体制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们与原来的“母体”之间仍然“藕断丝连”,反正怎么着也能活下来。此外,在大多数传统出版社内部,数字出版由一个行政部门或部门化公司来管理,还没有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以及责任明晰、决策高效、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因而数字出版缺乏必要的成长环境。建议领导机关抓数字出版首先要从体制抓起。二是领导重视及工作作风问题,这是直接原因。据我观察,大多数传统出版社的领导对数字出版不是很上心,主要是中层干部、普通员工在做,社一级领导实际上挂了“空挡”。有的把数字出版仅仅看作是一个技术问题,叫个别技术人员去管。一些出版社拿到国家的项目经费之后,自己图省心省事,把项目全权委托外面的技术开发商去做,搞“一包了之”。据我的体会,根本不可能存在能够代替我们把数字出版做起来的开发商。要想做好自己的数字出版项目,必须由自己当家做主、深度参与、全程参与、深耕细作。领导干部一定要亲自挂帅、身体力行,拿出“舍得掉一身肉、白一头发”的劲头,千万不能图省心省事,千万不能搞“一包了之”。要打破对技术的神秘感,勇于做产品研发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把外部技术与本社内容真正融合到一起。相比之下,不少做强做大的民营企业或国有企业,如数字出版行业内的同方知网、超星、中文在线、盛大文学、龙源期刊,等等,企业老总无不亲力亲为、身体力行,可以说,他们都是从艰难困苦的第一线“摸爬滚打”、不懈奋斗起家的。我们的传统出版社的领导缺乏他们那样一股劲、一种拼命精神,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

三、传统出版社在现代知识资源开发产业兴起中的发展道路

发展道路选择最根本的是要利用特色和优势,千万不要盲目模仿别人。出版社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是内容资源、编辑力量以及两者结合的优势。根据这一优势,当前出版社比较适合做的事情,就是对知识资源进行深度加工,促进知识资源的高效利用。

1.选准形式

实现对知识资源的深度开发、高效利用,必须要有适当的产品形式。根据传统出版社的优势和目前的市场情况,专题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以内容为基础的服务平台(服务工具)、新概念电子书等,是比较适合出版社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产品形式。专题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是指数据内容侧重于某一专题的数据库,可用于互联网或内部局域网;以内容为基础的服务平台(服务工具),是在一定内容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的帮助人们接收、阅读、查询、理解、应用知识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使用功能(软件系统);新概念电子书是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知识信息融合展现,或具备相关新型适用阅读求知功能的数字化阅读器具(软件系统),而不是采用数字化手段做成的纸质书(一个装订起来的印刷品)的复制品。上述三者本质上是一种产品,即都是特色鲜明、功能适用的数据库,只不过是规模大小、适用重点有所区别。

专题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以内容为基础的服务平台(服务工具)、新概念电子书,与传统出版社的特色和优势具有很强的契合度:一是在内容资源上,传统出版社拥有“专门”而不拥有“各门”。大多数出版社具有一定专业特色,出版过大量图书,以自己的专业类图书为基础,适当补充性引进版权,做成一个某一专业领域的出版物数据库,并非多难。但传统出版社由于经费有限,一般无法通过大量引进版权取得各门类的内容资源,因而不适合也不可能做成“大而全”的图书网站。二是在从事业务上,传统出版社熟悉“应用”而不熟悉“技术”。出版社最熟悉自己出版物的内容特点,以及用户的阅读使用需求和习惯,因而适合在外部技术商配合下搞一些应用性技术的研发,使自己的内容资源插上“新型适用服务功能”的翅膀。而出版社对于高新技术是“门外汉”,指望哪一天通过引进某项关键技术来开创出一片新天地,那是不现实的。三是在产品销售方式上,传统出版社惯于“批发”而不惯于“零售”。出版社以往出版的纸质书,主要是通过批发给书商进行销售,一直承担的是“内容提供商”的角色,而上述三种产品都适合通过中间商进行销售,没有改变出版社在销售链上的角色。如果做成电子书网站等销售单本电子书的产品形式,出版社没有经营经验,而且目前市场上鲜有零售电子书赢利的案例。

如何做好专题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以内容为基础的服务平台(服务工具)、新概念电子书?贵在“特色”,贵在“系统”,贵在“适用”。

“特色”,就是要“专”,其内容属于一定的专业领域。只有做出本出版社特有的东西,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如,人民出版社建成的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人民卫生出版社建成的医药卫生类图书数据库、交通出版社建成的交通类图书数据库、社科文献出版社建成的皮书数据库、法律出版社建成的法律类图书数据库,都成功地体现了自己的专业特色。

“系统”,就是内容要齐全。零零碎碎没有主题地把一些图书装在里面,这样的数据库图书数量再多,读者想要的许多东西还是找不到。一个出版社的专题数据库不可能包揽天下所有图书,但有可能基本覆盖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有代表性的重点图书。比如,人民出版社开发的“党政图书馆”,虽然收入图书不到1万册,但进行了十分系统的谋篇布局,做到了“四个全覆盖”,即覆盖我国出版的所有马列经典著作;覆盖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所有著作;覆盖公开发表的所有中央文件文献;覆盖国家所有法律法规,做到了用户查询时应有尽有。数字出版业有种说法叫做“内容为王”,这一说法还没有说到位,应当进一步强调:“内容为王,王在系统。”

“适用”,就是要方便友好,非常适合用户需求。再先进的技术,一定要与阅读求知的某种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设计创造出应用模式,这样才有用武之地。比如,一些出版社这几年研发开设的中小学教学服务平台、工具书服务平台等,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人民出版社开发的“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提出了“把理论传播寓于方便友好的服务之中”的理念,自主研发了语义查询、自动比对、概念关联、模糊找句等工具,查询准确率达到了语义检索的水平。这些产品,打破了传统发行工作只是把书送到读者手上的理念,而是把作品的发行延伸到了用户的学习、研究、工作、生活中去。

2.避免误区

误区之一:没有具体目标用途的图书数字化。有些出版社申请钱是为了把以往出版的图书进行数字化,但不知道电子书用于干什么,这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因为电子书有许许多多的格式、标准,做成什么样是由它的用途来决定的。否则现在做成了一种格式,到正式使用的时候就会做二次加工或返工。

误区之二:开办自家的普通电子书网站。在目前的法制环境下,由于我国用户尚未形成付费阅读的习惯,单本电子书是挣不了钱的。再说,对于电子书经营,民营数字出版商早已做成规模,传统出版社已经无法与他们竞争。当然,假如某家出版社的电子书做得特别有特色,赢得了用户,那也是能挣钱的。

误区之三:照着纸质书模样发表单纯的电子书。传统纸质书是装订起来的印刷品,有页码、封面、目录、章节,等等。但未来电子书不一定是这个模样,它可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将变得更便于人们阅读掌握知识。这有待我们去想象、去创造。现在有的出版社简单照搬纸质书的模样,把一些用纸质书出版挣不了钱的书稿做成电子书发表,这是“旧货换成新包装”而已,不可能有多少发展前景。

误区之四:改善现有的“编、印、发”等工作环节。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传统纸质书出版手段的数字化,本质上还是传统出版,还谈不上数字出版。这上面适当花一点钱是必要的,但如果在数字化、网络化产品生产上无所作为,光把钱花在这上面,那这个出版社将永远停留在传统纸质书出版的水平上。

误区之五:出版社开发移动阅读。电讯运营商处于利用信息“高速公路”的有利地形,他们在移动阅读领域已经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捷足先登,出版社要想在这一领域开辟出一块自己的天地,已经很难。出版社要想介入移动阅读领域,只能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成为他们的内容提供商。

四、现代知识资源开发产业的法制环境

现代知识资源开发牵涉海量作品资源的流通和利用,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如今,单靠一家出版社自己出版的作品资源,已经很难建起一个有较强影响力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平台。这要求出版传播机构之间、出版传播机构与作者之间加强合作,走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化大合作、大生产的道路。

为此,需要营造一个海量作品资源合法广泛流通的法制环境。当前,无法方便取得著作权的问题日趋突出。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作者广泛分布以及著作权归属较复杂,使得寻找作品权利人之难,难如上青天。这种情况也成为盗版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议有关方面抓紧研究解决数字出版条件下著作权的海量流通问题。我们不能总是把著作权的“使用”置于消极的、被防备的地位。著作权贵在使用,重在使用。应当在使用中保护,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真正得到有效保护。我们强烈呼吁:有关立法工作要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合法广泛使用松绑、开道,以大大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当前迫切需要健全和落实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实行,现在不同方面的作者群还有不同意见,如,文艺文学类作品与学术类著作的作者反映就不一样,著名作者与一般作者态度也不一样,新出版的畅销书的作者与出版一定年头的老书的作者想法也不一样,等等,这都是正常的。我们可以区别对待,分类实施,分步推进,真正让愿意和需要参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的人参与进来,以健全的法制保障知识资源开发产业的健康发展。

标签:;  

现代知识资源开发产业的兴起与传统出版社的发展_纸质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