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克雷氏骨折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蔡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克雷氏骨折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蔡明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中医医院 164100)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克雷氏骨折的疗效。方法 52例患者均采用1%利多卡因局麻、手法复位在牵引下完成,中医组采用折顶方法,西医组采用持续牵引方法,固定中医组采用小夹板3点加压固定,西医组采用短臂石膏管形曲腕尺偏位固定。结果 从复位方面,中医采用折顶方法,25例能达到解剖复位,而后西医组只有15例达到解剖复位。中医组有12例出现明显肿胀,而西组有5例出现明显肿胀;中医组固定时间4周,西医组固定时间6周。关节活动中医组20例几乎正常,10例有轻度障碍,西医组均有轻度功能障碍。但经2周功能锻炼后有18例完全恢复。结论本组病人配合中药内服,可补血活血,强筋壮骨,再配合中药外用熏洗早期功能锻炼,可达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经通络,强壮筋骨,通利关节之功用,故从功能恢复来看,中医组要优于西医组,原因在于中医强调动静结合,而西医强调牢固固定。无论哪组,祛除固定后都要积极的功能锻炼,以期尽快的恢复原有功能。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克雷氏骨折;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

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亦称克雷氏骨折。比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7%,老年人因为有骨质疏松,患者为最多[1]。骨折发生在桡骨下端2-3cm范围内。多为摔倒时手掌伸直为着地所致,治疗情况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克雷氏骨折患者52例,年龄45-78岁间,全部病例均经X光片确诊。其中,男30例,女22例。60岁以上者35例,占72%。

2 治疗方法

本组分成石膏治疗组22例和小夹板治疗组3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1%利多卡因局麻、手法复位在牵引下完成,中医组采用折顶方法,西医组采用持续牵引方法,固定中医组采用小夹板3点加压固定,西医组采用短臂石膏管形曲腕尺偏位固定。复位后有12例住院治疗,余皆门诊复查。药物方面中医组采用本院自治中药方剂[2]为当归15g,黄芪20g,白芍15g,何首乌15g,鸡血藤15g,鹿含草15g,丹参20g,骨碎补20g,川续断15g,透骨草10g,桑枝15g,每日1剂,煎水分2次温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药熏洗方剂:桑枝15g,桂枝15g,海桐皮15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牛夕10g,红花20g,乳香10g,没药10g,细辛10g,威灵仙10g,落得打10g,防风10g,甘草10g,煎水熏洗患部,每日2次,每次30min。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西医组采用醋氯芬酸止痛。

3 治疗结果

疗效从骨折复位、肿胀、固定时间和关节恢复程度四方面进行分析。从复位方面,中医采用折顶方法,25例能达到解剖复位,而后西医组只有15例达到解剖复位。中医组有12例出现明显肿胀,而西组有5例出现明显肿胀;中医组固定时间4周,西医组固定时间6周。关节活动中医组20例几乎正常,10例有轻度障碍,西医组均有轻度功能障碍。但经2周功能锻炼后有18例完全恢复。

4 讨论

手法复位对克雷氏骨折的治疗是致关重要的 如果没有很好的复位,再好的固定都是徒劳。从本组病例来看,中医的折顶方法有其独到之处。它能充分运用杠杆原理从而达到好的效果。而西医组只用牵引方法,对于有重叠移位者效果欠佳。笔者认为骨折的复位应以先纠正尺偏,再纠正前后成角为原则,反之则尺偏很难纠正。对于西医组有效的对抗牵引是关键,同时良好的肌肉松驰是基础。如果局麻效果不理想,可有静脉通路的情况下给5-10MG安定缓慢静推。

适当的固定方法是维持良好骨折复位的惟一方法,无论石膏还是夹板,都有它的优缺点。从小夹板来讲,它能通过纸垫的作用达到精确的三点加压,能很好的维持骨折的位置,但由于作用力的面积小,有可能导致手的肿胀和局部的压疮。而管行石膏的作用面积大,易于塑形,但在发生肿胀时不能得到有效减压。如何运用他们的优点而避免他们的缺点是我们医生的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明显肿胀的病人,以夹板固定为佳,并且预留出空间以探测挠动脉的搏动。对于就诊时间短又无明显肿胀的病人既可夹板,又可石膏固定。夹板制作时要保持挠侧板背侧板长,掌侧板尺侧板短。石膏固定时应在牵引下塑形于掌曲尺偏位,远端应在掌指关节上,以防止掌指关节孪缩。无论以上那种方法,都应常规嘱咐病人在过紧过肿胀时及时就诊。防止肌间隔综合症的发生。同时应抬高患肢,以防肿胀。固定时间应取决于骨折的愈合时间,一般来说,4-6周。中医组在4周时可以换成软纸板固定,使碗关节有些许的活动,便于后期功能活动的恢复。西医组在早期肿胀消退后要更换石膏,以防骨折移位造成畸形愈合。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藏精,其充在骨,年老体衰,肾虚则骨无以充实,营养不良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受到影响,加之骨折致血脉瘀阻,气血运行缓慢,筋骨得不到濡养,导致骨痿。本组病人配合中药内服,可补血活血,强筋壮骨,再配合中药外用熏洗早期功能锻炼,可达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经通络,强壮筋骨,通利关节之功用,故从功能恢复来看,中医组要优于西医组,原因在于中医强调动静结合,而西医强调牢固固定。无论哪组,祛除固定后都要积极的功能锻炼,以期尽快的恢复原有功能。

参考文献

[1]柳海平,王承祥.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并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骨伤,2002,15(6):326.

[2]吕燎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并桡骨远端骨折[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11(5):74-75.

[3]王保玲,郭雅春!附属和平医院手术室;克雷氏骨折的治疗[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0,03(3):112

论文作者:蔡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克雷氏骨折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蔡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