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黄湘荣

论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黄湘荣

浙江金顺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多年的路面施工实践,平整度是路面质量的重要控制指标,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措施可供同类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抗滑、低噪声等良好的路用性能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是评定路面质量和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平整度能直接反映城市道路通车后的整体效果,是体现路面使用品质与行车舒适性的最直接的外观指标。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只有严密组织,精心施工,加强控制,才能保证平整度的要求。本文结合施工实践就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

1 沥青路面不平整产生的主要原因

1.1 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公路基层一般刚度较大,如果施工要求不严,基层表面不平整,无论怎样使面层摊铺平整,但压实后也因虚铺厚度不同,路面也会产生不平整;如某公路沥青路段采用水泥石粉稳定高级路面基层,施工要求严,底基层和基层全部采用平地机铺筑,基层顶面的平整度允许偏差为6mm内,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作业时,按规范摊铺施工压实后,路面的平整度己达到规范要求了。

1.2 路面摊铺机械及工艺对平整度的影响

摊铺机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的主要机具设备,其本身的性能及操作对摊铺平整度影响很大。摊铺机结构参数不稳定、行走装置打滑、摊铺机摊铺的速度快慢不匀、机械猛烈起步和紧急制动以及供料系统速度忽快忽慢都会造成面层的不平整和波浪。摊铺机械性能好坏,决定着路面面层的平整度。

1.3 面层摊铺材料的质量对平整度影响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取决于主要材料的质量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有: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壅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不均匀,如拌和设备出现意外情况,刚开炉或料温低,含水量大时,会出现料温不均匀现象;当筛分系统出现问题时,造成骨料级配发生较大变化;有时也会出现花白料,使路面难以摊铺成型;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老化,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摊铺质量;拌和能力过小,出现停工待料状况,使接头处温度降低,出现温度差,形成一个个坎;当运输设备不配套或司机技术较差时,会撞击摊铺机,使机身后移,形成台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碾压对平整度的影晌

沥青面层铺筑后的碾压对平整度有着重要影响,选择碾压机具、碾压温度、速度、路线、次序等都关系着路面面层的平整度,压路机型号的选择上,如果采用低频率、高振幅的压路机时,会产生“跳动”夯击现象而破坏路面平整度。压路机初压吨位过重也会使刚摊铺好的路面产生推挤变形。初压温度过高压路机的轮迹明显,沥青料前后推移大,不稳定;复压温度过高会引起胶轮压路机粘结沥青细料,小碎片飞溅,影响表面级配;温度过低,则不易碾压密实和平整。碾压速度的调整上,压路机碾压速度不均匀、急刹车和突然起动、随意停置和掉头转向、在已碾压成型的路面上停置而不关闭振动装置等都会引起路面推拥;在未冷却的路面上停机会出现压陷槽。

碾压路线的行走上,碾压行进路线不当,不注意错轮碾压,每次在同一横断面处折返,会引起路面不平。碾压次数的确定上,碾压遍数不够,即压实不足,通车后形成车辙;碾压遍数太多,由于短时间集中重复碾压,会造成已成型路面的推移,形成龟裂和波浪。驱动轮和转向轮的前后问题上,如果是从动轮在前,由于从动轮本身无驱动力,靠后轮推动,因而混合料产生推移,倒退时在轮前留下波浪。

1.5 接缝处理欠佳

接缝包括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工作缝)两种,接缝处理不好常容易产生的缺陷是接缝处下陷或凸起,以及由于接缝压实度不够和结合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纹甚至松散。

2 提高路基及路面基层平整度的措施

2.1 路堤填筑前原地面处理

路基的施工质量,是整个路线工程的关键,也是路基路面工程能否经受住时间、车辆运行荷载、雨季冬季的考验。要做好路基工程,必须认真、规范地进行路基的填筑,尤其对原地面的处理和坡面基地的处理。

2.2 路堤填料控制

路堤填料一般应采用砂砾及塑性指数和含水量符合规范的土,不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及含腐殖质的土。对于液限大于5O,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一般不宜作为路基填土,如果由于费用和当地土质的原因,受工程作业现场条件限制,必须使用,必须做如下处理:控制最佳含水量,保证土料在最佳含水量达到最佳压实度。当地土质含水量特别大,可通过翻晒来实现,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或掺外加剂改良。对含水量大、塑性高的土或强度不足的其他材料如含有大量细粒砂的砂质土掺入石灰、水泥工业废料或其它材料的稳定剂,对土的性质进行改良,达到填土要求。采用不同土质填筑路堤时,采取以下措施:层次应尽量减少,每一结构层总厚度不小于0.5m,不得混杂乱填,以免形成隔离层或滑动面;透水性差的土填筑在下层时,其表面做成一定的横坡,以保证来自上层透水性填土的水分及时排出;合理安排不同土质的层位,采用不因潮湿及冰融而变更其体积的优良土填上层,强度较小的应填在下层;在不同土质填筑的路堤交接处应做成斜面,并将透水性差的土填在斜面的下部。

2.3 填土路基压实

路基施工时,应严格按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并应通过试验路段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还要有一定素质的施工队伍来重视。并且路基填土的压实度一定要求达到95% 以上。

2.4 完善排水设施

为了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必将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予以拦截,并排除到路基范围之外,防止漫流、聚积和下渗。同时,对于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应予以截断、疏干、降低水位,并引导到路基范围以外,使全线的沟渠、管道、桥涵构成完整的排水体系。在一般路段,路基排水沟渠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要注意防渗、防冲,采取加固及防止渗漏措施;高填土地区公路边沟以采用浆砌片加固效果较好;截水沟应设在离堑顶边缘以外不少于10m的地方,断面不宜过大,沟底纵坡宜在0.5%.2.0% 之间,在填挖交界处引出边沟水时,注意出水口的加固。在垭口、深路堑、高路堤、滑坡、陷穴等地段,可用挖鱼鳞坑、水平沟、种草、植树等方法对坡面径流进行调治与防护;在冲沟头植树,防止冲沟溯源侵蚀,危害路基;布设在沟谷的路线,在沟谷中筑坝淤地,并保护路基坡脚不受水的冲刷破坏;还可做护坡埂、涝池、水窑等。

3 结束语

路面平整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路面施工全过程中各环节质量的最终体现,受影响因素很多。从上面分析的因素看,基层平整度,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材料,技术准备,科学管理,是确保和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既要注重沥青路面平整度,又不能过分追求,只要能达到规范要求,令行车舒适,又要顾及其他质量指标,才能创造出优良工程。

参考文献:

[1]JTG F4O一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2]DG/TG 08—87—2009,上海市道路、排水管道成品与半成品施工及验收规程[S].

[3]JTG F4O一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S].

论文作者:黄湘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论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黄湘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