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_沈旭辉

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_沈旭辉

巨匠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4500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要对建筑物的质量特别重视,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最常见的病害就是裂缝,建筑物产生裂缝对建筑物的质量产生了非常大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中采取后浇带技术可以有效防范建筑结构物因温度、沉降和收缩引起的有害裂缝。因此,必须全面掌控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后浇带技术,以达到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求,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建筑物的稳定。如何对房屋中出现的裂缝进行避免,后浇带的技术对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功能;施工技术

引言: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是当前浇筑工程施工的重点,是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各种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控制和防治措施。后浇带与建筑基础施工同时进行,且最先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是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方式和设备进行严格的施工方案。为了保证后浇带砼和结构部件严丝合缝且质量过关,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保证其施工质量的达标,防止工人为了省事和避免麻烦偷工减料和省略步骤。

1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后浇带技术出现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建筑物出现裂缝现象,由于温差的影响,房屋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热涨冷缩的现象,膨胀与冷缩的过程就会使得房屋建筑出现裂缝。使用后浇带技术避免裂缝出现的同时提高了建筑的强度。后浇带技术是根据浇筑的时间不同进行划分的。后浇沉降带是在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完成后才进行的,这时候的主体建筑已经具有了一半以上的沉降量,它的好处是可以把高层建筑和和它结构差异性比较大的裙房分离开;后浇温度带比其他两种方法的伸缩自由度都要大,这种技术的初衷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房屋由于冷热温差而出现裂缝;最后一种是后浇收缩带,这种后浇带技术主要目的是预防混凝土因为收缩而产生变形。

2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

2.1 通过后浇带施工控制收缩裂缝

近年来我国建筑结构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并且建筑工程是施工周期比较长的项目类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温度变化,进而导致产生收缩膨胀。以 A 工程项目情况为例,该工程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已经完成,但是因为施工是在低温环境下开展的,所以后期季节产生了变化,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温度明显上升,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应力。相同时间段,混凝土会产生出向外的挤压力,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如果这种挤压力的强度超过的规定要求以及限度,必然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工作人员在事前控制阶段,要全面考虑到温度应力的问题。温度应力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做好裂缝预留,便于开展后期的内部收缩、浇筑等,全面构建结构性目标。

2.2 处理裙房以及基础设计

可以将后浇带施工技术融入到裙房结构以及基础设计中,解决这两个环节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高度超过 22 层的建筑以及裙房结构设计、基础设计虽然都已经融入了后浇带施工技术,但是受到地基以及重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施工质量依旧难以达标。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对不同部分进行分离,借助地基沉降计算浇筑时间。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之前,先对裙房结构进行计算与校对,明确基础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期连接成为整体时,要对后期结构体因为沉降而产生的内部应力进行明确,并且整个工作过程都要秉承先主体结构施工,后裙房施工,最终进行后浇带施工的理念。

3 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探究

3.1 后浇带施工中时间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构建收缩 60d 左右即可完成。高层建筑、裙楼结构、基础层面来讲,需待完成沉降后实行后浇带的浇筑工作。裙楼、高层建筑主体位置,均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且裙楼施工量较小,相反主体高层建筑施工量非常大。完成裙楼施工后,主楼施工没有完成,这时裙楼荷载沉降前,主楼沉降后,主楼荷载量明显多于裙楼。所以,需等到主楼沉降后,实行后浇带砼施工。因为受到施工季节和材料等多方面影响。部分企业应延迟浇筑的时间,将设计图纸的内容充分的表现出来。

3.2 后浇带施工中材料的选择

后浇带实行浇筑前,需对裂缝部位实行彻底的清理,并将积水完全排除,确保后浇带两侧构建表面的湿润性达到 1d。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应选择无收缩混凝土,如膨胀的水泥,同时可添加一些膨胀外加剂(普通的水泥)相配置的混凝土。为确保使用后的后浇带的强度能优于连接的建筑。施工前,需合理的添加早强减水剂,加强对混凝土的配置、振捣。

3.3 后浇带施工技术

首先,在施工建设中一定要确保后浇带两端混凝土浇筑质量,严禁发生漏浆和混凝土松懈情况。在后浇带两端应通过钢筋支架钢丝网将其隔断,要求结构设计工作者完成两端断面的形式设计。如果地下室需要防水,那么后浇带应避免呈现直槎,在施工完成后应有专人负责清理后浇带,避免后浇带钢筋被腐蚀、压弯或踩弯等,同时也出现杂物堆积或残留积水等。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以前,要将后浇带中的杂物清理干净,去除钢筋上的铁锈、表面松动的砂石以及软弱混凝土等,两端的混凝土凿毛也要用水清理干净,保证混凝土两端湿润,湿润时间要控制在 24 小时以上,然后完成界面剂的涂刷工作。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的时候,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两端混凝土等级至少高一级,将适量微膨胀剂掺入其中,防止浇筑后的混凝土发生收缩变形情况,确保其所处温度低于两端混凝土浇筑温度,并将这项工作交由专人负责,最后还要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

3.4 后浇带施工中后浇带的保护

后浇带施工缝,应防止存在杂质、水长时间滞留。一般条件下,后浇带缝两侧需合理的设置挡水砖。同时,可在后浇带的内壁涂抹适量的防水砂浆,以此做好后浇带的保护工作。待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后,实行彻底的清理。于顶部通过木模板 / 铁皮封盖,然后采取砂浆作为挡水带,在周围合理的设置临时的栏杆维护,规避施工中钢筋被污染的情况的同时,还能减少施工中所堆积的垃圾。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减少建筑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建筑后浇带的设置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因此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应该要从后浇带的时间选择、浇筑材料的选择、预设模板工作以及混凝土浇筑技术出发,掌握更好的施工技术,提升后建筑施工中后浇筑带施工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单超.试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288.

[2]郭帅义.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21):96.

[3]李发云,郭明凡,宋兵辉.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8).

论文作者:沈旭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_沈旭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