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分析论文_吕艳春,李秀清

耳鼻喉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分析论文_吕艳春,李秀清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 024200

【摘要】耳鼻喉科护理质量与患者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近几年,医疗事故频频发生,社会大众均将目光聚焦在医疗护理工作上,并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针对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展开分析,并且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防范护理潜在风险的有效对策,以期能改善护理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耳鼻喉科;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85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82-01

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期间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被称为护理风险。近几年,人们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项简单的护理活动都存在一定风险。护理人员一不小心就可又能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导致患者出现不满情绪,引发医疗纠纷。耳鼻喉科疾病患者住院时间较短,调床比较频繁,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件[1]。为了提高耳鼻喉科护理质量,本次分析了耳鼻喉科护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总结防范措施,现综述如下。

1 耳鼻喉科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

1.1 人为风险

1.11 护理人员方面的风险

①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部分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将私人感情发泄在工作中,对待患者的态度过于恶劣。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巡视病房不积极,不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交接不到位,埋下安全隐患。②护理人员沟通技巧较差。年轻护士大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缺乏娴熟的沟通技巧,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不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患者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积极配合护理工作,进而出现纠纷。部分护理人员与患者存在沟通障碍。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有中耳炎、过敏性鼻炎、先天性喉喘鸣等,患者病情发作后会出现头痛、耳朵胀痛、鼻阻塞、呼吸困难等症状,护理人员不能感受到患者的痛苦,安慰的话语过于苍白,患者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③护理人员专业素养较低。众所周知,耳鼻喉科疾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护理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小儿患者和老年患者,临床护理难度较大,如果护理人员不具备丰富的专科知识和临床经验,就不能及时发现、解决风险事件,进而引发医疗纠纷。

1.21 患者及家属方面的风险

部分患者及家属文化水平较低,不能理解疾病知识及诊疗方法,对临床效果抱有过高的期望,若治疗效果不能达到患者预期结果,就会对护理人员产生怀疑,容易产生应激行为,增加了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2]。部分患者心理素质较差,情绪调节能力较低,精神时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产生晕厥等并发症。

1.2 操作风险

耳鼻喉科护理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并发症:几乎所有疾病都有可能出现并发症,护理人员操作水平较差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不能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导致穿刺部位出现肿块。又如,输液速度较快,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等。②医疗事故: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中出现失误,或者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而出现差错,损害患者身体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其他风险

耳鼻喉科护理教材更新较慢,临床资料匮乏,医学院所用教材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导致护理专业性不高。

2 防范耳鼻喉科护理风险的有效对策

2.1 创建风险管理组织

耳鼻喉科应该创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查阅历年收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针对新入院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婴幼儿患者、老年患者等必须要加强风险管理力度,将潜在风险扼杀在摇篮中[3]。同时医院耳鼻喉科各专家应该重新对护理教材进行编撰,添加先进的护理技术,做到与时俱进。

2.2 规范护理操作规程

任何一个护理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风险事件,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循操作标准,认真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在临床操作中,如果患者提出特殊要求,或者护理人员对医嘱存在疑问,护理人员必须要将各项问题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待主治医师重新修改医嘱后或者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正式实行护理工作,切勿擅自更改遗嘱,引发风险事件。

2.3 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

耳鼻喉科室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强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耳鼻喉科室应该邀请专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教学,针对不同个案,分析相应的急救流程及护理方案,比如科室突然停电、医疗器械故障等问题的处理对策[4]。同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集体查房,提升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护理人员只有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才能及时识别护理风险,及时给予解决措施。

2.4 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

医院应该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与医疗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逐步提升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完善查对制度,确保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性,护理人员应该仔细询问患者用药史,掌握患者用药禁忌,加强用药护理的安全性。关于护理文书、护理表格的书写,护理人员必须要认真对待,严禁出现病历涂改、病理伪造的情况,并且要妥善保存住院病历。若在护理期间出现风险事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将事件发生现场进行封存保护,搜集相关证据,使护理风险降至最低。

2.5 设置弹性排班制度

耳鼻喉科排班应该根据工作量,科学配置上班人数与时间,这样不仅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有效利用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有效避免了超负荷工作造成护理差错,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在分配人员时,遵循强弱搭配、新老搭配的原则,将各个护理人员的专长充分发挥出来。

3 小结

总而言之,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潜在的护理风险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还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安全事件,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引发医疗纠纷,给医院声誉造成不利影响。所以耳鼻喉科管理人员及护理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切实改善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袁素仙.耳鼻喉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7):370-371.

[2]赵尊兰.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危急安全隐患的处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555.

[3]朱爱华.耳鼻喉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江苏医药,2013,39(17):2101-2102.

[4]蒋敏,蒋慧,李德贤,等.耳鼻喉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疗,2014,33(5):128-129.

论文作者:吕艳春,李秀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耳鼻喉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分析论文_吕艳春,李秀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