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刘蓉

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刘蓉

刘蓉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棘洪滩小学 266111

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应当从小做起。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对数学课堂教学积极地改革和探索。

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个人的体会,愿与大家共勉。

一、动手动脑,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通过老师的演示,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再采用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变一人操作给众人看为人人参与、个个动手。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丰富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想象越丰富,创新能力就越强。想象是通过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象或观念的心理过程。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的局限,引导往广处想、往新处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概念教学,学生除提出为什么这样表述外,想象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形。

如教学“平行线概念”后,可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分别去掉“在同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这三个要点将会产生什么情形?这样学生就可能利用一种逆向思维产生合理的想象。

三、激发兴趣,诱发创新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小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通过恰当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和张扬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因素,做到既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又有助于减轻小学生的负担和强化学习贵在创新的思想,使教材具有使学生乐于学习的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最简单的办法是求多解练。小学数学教学要适应数学教学的实际,提高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解变型和恒等变型的能力。作为教师要精选例题,按类型、深度编选适量的习题,再按深度分成几套,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想,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数学是自然的,它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客观世界的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上的授课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应用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是强加于人的,而是合情合理的,甚至很有人情味,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创新意识逐步提升为创新思维。

例如在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教学中,设计下面的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数列与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

问题:家住7楼,要上6层楼梯;家住9楼,要上8层楼梯。你能把上楼层次和下楼层次写出几个数列吗?

同学们展开积极的分析讨论,原来我们最熟悉的楼梯和数列紧密相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为等差数列性质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也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五、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尝试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以创新教育见长的美国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非常强调学生“have a try”(试一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营造创新氛围,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思考余地,给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的机会,让他们驰骋想象、开启心灵;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应用;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教师则始终处在“导”的位置,鼓励引导,为学生尝试创造条件。

六、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满堂灌,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从而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教学过程体现创新教育和探究性学习的精神,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数学实验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要利用数学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它没有速成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其次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适时、适度贯穿于教学始终;同时也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趣、有效,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论文作者:刘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刘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