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意义重大,为了能让其正常运行,电力部门应高度重视相关工作,立足于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改进维护和检修方法,不断总结故障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施工运行;检修分析;工程质量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生活用电量逐渐增加。10 kV的线路是我国最常见的供电线路之一,它的施工与检修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线路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巨大的影响。受距离长、地域广、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因素影响,其维护工作较为困难。对此,本文对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进行浅析,并指出相关建议。
2 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
2.1 用电单位设施造成的故障
目前,各个用电单位普遍存在着配电房防护措施不完善、缺乏管理以及电缆沟坍塌积水以及运行的仍是多年的老型号的电力设备等等安全问题。因为缺乏良好的维护,在内部发生故障的时候,分界点的开关没有跳闸或者是高压保险丝熔断,甚至还有的单位直接把高压保险进行短接,导致越级跳柱上面的开关或变电站开关,在故障发生以后进行抢修困难,且修复的时间长;此外,在停电了以后,直接把变压器等一些设备拆除,留下高压T接线,使其悬挂在空中,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2.2 人为因素引发的故障
线路设备应用时间长、现有设备急需更新是电力设备自身故障的主要体现,再加上有些电力设备疏于检修,所以,引发了接地短路等故障。在日常管理、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因为工作人员操作不到位或缺乏工作经验、缺乏职业道德,对线路设备的检测和维修不到位,导致电力故障的发生。
2.3 外力因素
外力因素同样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由于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使得线路设备老化或者容量不足,在用电负荷突然增大时,会导致保险丝熔断或者设备烧毁的情况,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其次,线路在山林地区经过时,容易受树木、鸟类等的影响,出现断裂或短路;然后,人们在庆祝活动时放飞的孔明灯、气球等,都可能落在线路上,造成短路或接地故障。
2.4 单相接地导致故障
在10kV配电线路现实的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单相接地的故障。导致此类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导线没有完全固定,在外力作用下会脱离绝缘子,产生单相接地的故障;在多雨季节或恶劣的气候下,导致导线断落到地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10kV配电线路在通过林区的时候,而检修人员没有及时的进行检修,导致树木的树枝碰触到电线;因为雷击,导致绝缘子击穿,从而引发故障;配电变压器高压绕组单相绝缘被击穿或者是接地10kV熔断器绝缘击穿等等。
2.5 管理因素
在对线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责任心,态度散漫,对于巡视工作持漫不经心的态度,不仅敷衍了事,没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同时专业素质缺乏,不能及时发现线路中存在的隐患和故障,对于故障的处理也不够及时和完善,导致管理不到位,检修质量低下。
3 防范措施
针对引发线路故障的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以减少和避免故障的发生。
针对自然因素,一方面可以采取相应的反事故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于线路的影响和破坏。例如,对于雷击灾害,可以在线路上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并提高绝缘子的抗雷击性能;对于降雪灾害,可以在持续性降雪的天气中,安排专人定期对线路进行巡检,手动清除线路上的积雪,避免积雪压断线路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气象灾害的最新动态,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少气象灾害对于线路的影响和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针对人为因素,要加强对于用电安全的宣传工作,强化人们对于配电线路的安全防范意识,在日常活动中充分考虑可能对配电线路造成的影响,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对于线路的破坏。
对于外力因素和管理因素,最为关键的,就是提高管理水平,安排专人对线路进行巡检工作,切实保证线路的安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将故障扼杀在萌芽之际。例如,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线路绝缘层破损、树木钩挂等现象,要及时对其进行维护和处理,发现悬挂在线路上的孔明灯等,也要及时取下,从根源上消除隐患。
4 检修
通过分析配电线路中故障产生的原因可以发现,只采取预防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加强对线路的检修。(1)运行单位必须认真抓好设备检修工作,加强设备检修管理,使线路设备经常处于健康完好状态,更好地保证电网安全正常运行;(2)对于线路设备检修,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并逐步过渡到状态检修;(3)线路设备检修,应采取停电与带电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逐渐减少停电检修的次数;(4)线路设备检修,要借鉴和采用先进工艺方法和检修机器,力求提高检修质量,缩短检修工期,确保检修工作安全。
5 运行管理
5.1 认真做好日常线路运行工作
日常线路的运行工作当中,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严格按照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的相关规定。同时,运行企业应该全面做好有关线路的巡视、检测、维修以及管理工作,发生故障时,应该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实行科学管理方法,在不断总结、不断积累的过程当中掌握规律,从而更好地保证线路安全运行。
5.2 注意细节,加强防暑抗寒措施
一般情况下,极端天气会严重影响10 kV配电线路的性能,所以,为了降低相应事故发生的概率,应加强防暑抗寒工作。在严寒或高温天气到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评估线路的弧垂距离、交叉跨越情况等,准备好抗击酷暑、严寒天气。近年来,先进的红外测温技术被应用在10kV配电线路上,这就不断强化大负荷线路不同连接点之间的温度监测,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观察线路运行期间有无异常情况发生。
5.3 做好配电安全运行维护工作
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巡视工作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它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掌握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的健康状况和线路防护区状况以及因为环境变化而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及时发现危险和排除危险,为配电线路设备的维护工作以及检修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5.4 开展群众护线
很多时候,开展群众护线是供电部门维护电力线路安全运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运行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护线工作需要,定期召开群众护线员会议。员工对日常工作总结交流护线经验,对护线常识广泛普及,并对工作突出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先进,能够起到一定的激烈作用。
6 结语
当前,智能电网得到快速发展,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已逐渐成为电网十分重要的环节。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能否做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主要还是要依赖于科学管理。运行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运行、管理人员应掌握设备状况和维修技术,掌握和熟悉相关规程制度,对线路运行情况要经常性检测,并提出并实施预防事故、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人元,周宇亮.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21):78-80
[2]郎益伟,魏国强,王秀山.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之我见[J].消费电子,2014,(2):50-50.
[3]田静.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检修维护[J].科技与创新,2016,(2):138,140.
论文作者:陈旭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发生论文; 单相论文; 因素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