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应用价值的评估论文_周金明

无锡市锡山区鹅湖人民医院 五官科 江苏无锡 214116

【摘 要】目的:探究依巴斯汀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3例,对照组39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依巴斯汀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啶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74.36%,实验组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安全系数高,更快恢复正常生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依巴斯汀;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评估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机体吸入了外界变应原引发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会随环境变化而反复发作。在人们日常饮食以及环境变化影响下,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据调查显示,过敏性鼻炎发病率达8%~30%,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但受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不显著。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现就相关问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抽签的方式选取我院从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28~51岁,平均年龄(39.5±2.3)岁;对照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30~61岁,平均年龄(45.5±1.4)岁,病程2~6d。所有患者均与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符合,出现不同程度的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1]。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给予依巴斯汀药物治疗,规格为12mg/片,口服10mg/片,1天3次,连续服用15d左右。对照组给予氯雷啶分散片治疗,规格为10mg/片,口服10mg/片,1天服用1次,连续服用15d左右;两组患者均没有联合服用其他药用,用药期间没有与其他过敏原接触,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2]。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患者打喷嚏、流涕以及鼻塞、鼻痒症状发生次数,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主要评价患者社会活动、心理情绪、生理功能状态等。

1.4评价标准

治疗后比治疗前症状评分降低,≥65%表示显效;20%~60%为有效;<20%为无效。评分症状有打喷嚏:4~6个为1分、5~12个为2分、≥12个为3分;鼻塞:有意识的吸气1分,间歇性交互性吸气2分;全天用口呼吸3分;鼻痒:间断性1分,能忍受蚊虫感2分,蚊虫感无法忍受3分。生活质量评价标准:躯体生理感应功能、社会活动以及心理情绪等,总计120分,正常人群分值为110.3~115.8分[3]。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标准差(),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2检测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4.36%,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3讨论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患者由于花粉、尘螨、动物皮毛过敏会出现过敏性鼻炎,发病率较高,治疗期间需要避免接触过敏源,配合药物治疗,可选取抗胆碱药、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组胺类药物,但是,治疗期间药物反应明显,依从性较大,比如,糖皮质激素药物会引起内分泌失调,药物依从性降低等,由此加强药物筛选是治疗疾病的关键[4]。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总有效率达95%以上,随访患者发现药物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证实了依巴斯汀药物的安全性与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未见。此外,该药物还能有效对白三烯对支气管的收缩进行抑制,对炎症消除有一定作用,但对嗜睡中枢抑制能力较弱。药物安全性较高,很难与安定类药物发生反应,提高了药物依从性[5]。

综上所述,应用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显著疗效,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有一定安全系数,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媚.依巴斯汀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0):1035-1036,1040.

[2]谢元元.依巴斯汀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及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4):879-880.

[3]李淦峰,孟繁杰,赖思源等.依巴斯汀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IL-4、IL-10水平影响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1):62-64.

[4]阮以晻,李德有.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近况[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10,28(2):108-110.

[5]刘丽军,张保伟.麻黄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13,28(2):37-38.

论文作者:周金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  ;  ;  ;  ;  ;  ;  ;  

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应用价值的评估论文_周金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