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去浇灌每一朵花论文_姜海侠

用爱去浇灌每一朵花论文_姜海侠

姜海侠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白厂门小学 121413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一是教会学生做人,二是真爱每位学生,三是走进学生世界,创设和谐的班集体。

关键词:教会 真爱 浇灌 

一、教会学生做人

一个人字,一撇是才能,一捺是人格。出色的才能加上健全的人格,才能支撑起顶天立地的人字。

1.在“言”上引。每周给学生一个清新的周一,我将周一的班会课设计成“我的期待”、“老师的期待”两项活动”。“我的期待”中,每一位学生为自己定本周的小目标;“老师的期待”中,我会特别隆重地表扬上一周某些方面突出的学生,并号召全班学生本周内在这一方面向他学习。我坚信,这朴素的话语也会逐渐地使学生形成责任、真诚、自制、公正、合作、宽容、友爱的价值观。

2.在“行”上导。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我觉得教师的人格内容,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的理想人格就会像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课堂因我而精彩。“给我新鲜”这句歌词能代表学生的心声,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我想不仅仅是向40分钟要质量,还应当为学生创造“兴趣、和谐、自主、高效”的课堂,使每个学生真正走进课堂,感觉自我存在,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以精湛的业务树立威信。

4.用爱护、谅解、鼓励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我相信,一个善解人意的台阶等于一粒真诚的种子。

5.批评和表扬的技巧。批评学生,我做到不当众批评,只是就事论事。让受批评的学生明白:我是因为关爱他才批评过错,让他懂得老师只是憎恨他犯过错之事,而并非厌恶其人,对他本身依旧充满爱心和信心。“大地给阳光以表扬,阳光就会显得灿烂”,每一个人都爱面子,学生也不例外。肯定学生的成绩,我做到表扬适度,杜绝“一俊遮百丑”的表扬形式。

二、真爱每位学生

1.我与“后进生”做同学。“后进生”经常弄得老师太伤脑筋。班里的李某做值日时不见踪影,自习课谈天说地。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与他做同学,征得科任老师的同意,只要有空,我就坐下来和他一同听课,课后我试图与他谈学习内容,开始不积极,后来他愿意与我交谈了,还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路,时间长了,他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2.我为“贫困生”撑起一片蓝天。作为一个优秀教师,既要关心其学习,又要牵挂其疾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的关爱。一分耕耘,一分收货。当我把爱心献给学生,爱心也在他们心中潜滋暗长。

3.开有特色家长会。家庭、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作为家长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班主任也想知道孩子在家的情况。所以,大胆创新,采取各种形式召开家长会,特色家长会不仅融洽了我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一个更全面的健康成长空间。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搭建了获得自信的舞台,又锻炼了能力,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优秀的品质,同时也提供了师生间增进了解的机会。

三、走进学生世界,创设和谐的班集体

1.强化自我教育,渗透主人翁意识。建构和谐的班集体,关键是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这就要求班主任充分重视学生在班级中的自我表现,强调他们在班级中的自我教育,以此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班级中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渗透主人翁意识是在班级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贯穿于学生的身心活动的全过程。开学初,我通过班级大会制定了班级制度,以制度做为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规则。在民主与集中的基础上产生的班级各种制度成为班级管理的准则,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觉遵守纪律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自我教育、自觉遵守班级制度,学生每天都会把自己的行为与这些制度相对照,使他们感到每天都在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写周记随笔的制度,学习别人,分析自己,养成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批评自己的良好作风。

2.引导自主活动,促进自我发展。为了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我把活动课的时间交给了学生,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把丰富的校园生活还给了学生。在活动课上,我把活动课的组织、主持、安排的权利都交给了学生。一般班委会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再进行分工。每到活动课,简直就是同学们盼望已久的盛会。由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相声、小品、唱歌、朗诵等节目,一切是那么的热闹,那么的活跃,那么的和谐,因为在这丰富多彩的校园里面,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主题班会课,先由学生确定讨论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些主题、活动进行讨论,使学生学会组织班会、开展活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 编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姜海侠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用爱去浇灌每一朵花论文_姜海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