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比较_幼儿园论文

中澳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比较_幼儿园论文

中澳幼教师资培养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教论文,师资论文,中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在培养机构上

澳大利亚的幼教师资主要由大学教育学院早期教育专业培养。高中毕业生在大学里学习三年。毕业后受聘于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等早期教育机构,独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我国幼教师资的培养主要由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以及职业高中的幼师班承担。初中毕业生在这些教育机构里学习2~3年,掌握基本的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分配到幼儿园、学前班等幼教机构任教。近几年来,也有不少高师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及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出现在幼教岗位上。

可见,中澳两国幼教师资的培养机构是不尽相同的。我国的机构在类别上显得更为丰富,也更灵活一些;而澳大利亚的机构则显得较为单一,但层次较高。

二、在课程设置上

(一)必修课

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主要途径。澳大利亚为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种类繁多,门类齐全,总数达30门。由于澳大利亚的幼教师资培训机构层次较高,招收的是高中毕业生,设置的文化类课程相对较少,教育类和艺体类课程相对较多。例如:早期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发展与学习、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儿童音乐教育、儿童社会情感与创造性教育、儿童语言教育、儿童科学与健康教育、儿童综合教育、幼儿园教师与家庭、家庭早期教育、特殊儿童教育、土著和边远地区儿童教育、早期教育课程与途径、早期教育策略等。

我国幼儿师范学校为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共25门。由于学校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还需要提高其文化水平,因此必须适当增加文化类课程。这样,我国幼师的教育类和艺体类课程比澳大利亚要少得多,只有13门。这些课程是: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学、幼儿语言教学法、幼儿计算教学法、幼儿常识教学法、幼儿音乐教学法、幼儿体育教学法、幼儿美术教学法以及音乐、舞蹈、美术和体育基础训练等。

从必修课的设置中可见,两国都比较重视学生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策略知识的学习。不同的是:澳大利亚更加重视儿童的特点,注意从国情出发,教给学生关于儿童游戏活动、社会教育、认知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并使学生注意儿童之间的年龄差异和发展差异。相比之下,我国的课程设置对现代社会儿童发展的特点和需要重视不够。例如,未能根据今天的儿童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客观现实要求,设置独生子女教育课程;也没有针对当地经济、社会概况和幼教发展的特点,设置如澳大利亚“土著和边远地区儿童教育”之类的课程来反映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对现有的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从国情出发,从幼教实际出发,增设一些课程,以主动适应各地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选修课

选修课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澳大利亚为学生开设了51门选修课,如儿童律动、儿童舞蹈、儿童吉它演奏、儿童钢琴演奏、儿童绘画、儿童雕塑、儿童电脑教育、儿童营养方案设计、儿童食品、儿童安全教育、儿童环境教育、儿童性教育、角色游戏、娱乐游戏、体育游戏、室外游戏器械与场地的布置、儿童教育政策、早期教育机构的管理、早期教育机构的外语教育等。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扬长避短,充分自由地选择不同的课程。

我国幼儿师范学校多年来几乎未为学生开设选修课,因而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兴趣爱好缺少得以发挥的机会,多方面技能和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可喜的是,迈入90年代以后,国家教委组织了“全国幼师教育方案”课题组,研制《三年制幼儿师范教学方案》,提出了以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教育实践和活动课程“四板块”相结合,组成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实施途径。我们相信随着《三年制幼儿师范教学方案》的出台,我国幼师的课程建设必然会趋向科学和合理。

三、在教学形式上

澳大利亚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讲座和研讨活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如电视、录像、投影、幻灯、录音等。教师讲授时间较短、较少,学生小组讨论时间较多、较长,每门课每周都有一次讨论,讲授时间与讨论时间之比通常为1:2。各门课程安排的时间大致相同,学分相等。教学气氛轻松、自然、活泼。此外,学生还可以进行“协议学习”。所谓“协议”,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达成的,即学生个人或小组自愿在正规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外,去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这是正规的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十分灵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地点去完成“协议”。由于正规的课堂教学不可能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限制了学生个体的探索和能力的发展,因而这种学生运用自己的技能进行自我定向学习活动的教学形式深受师生们的欢迎。

我国则以课堂教学为主,很少组织学生讨论,较少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较少有机会思考问题,发表见解。教学形式也较为呆板、单调,没有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各种环节和形式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与发展。因此,必须加以改革。

四、在教育实践上

教育实践是指每个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教育见习、实习活动,它为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经验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是学生又一个学习过程。澳大利亚学生在三年学习时间里,要分别到儿童保育中心、幼儿园、学前班和小学低年级进行教育见习和实习,时间共计19周,分别安排在各个学期;教育实习由实习学校的教师和大学教师共同指导。这些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观察幼儿、教师、班级、幼儿园和学校的大量机会,使学生获得了与个别儿童、小组儿童和全班儿童相互作用的技能,掌握了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实践了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形成和发展了自我评价能力。

我国的教育实践包括学生的教育见习、实习活动。这是职前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了解幼儿园、熟悉幼儿、巩固专业知识、培养实际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具有特殊作用。但是,在教学实际工作中,幼儿师范学校的见习、实习活动环节却十分薄弱,9门教育学科课程通常也都只有1~2次教育见习机会;而且见习、实习的时间短暂而集中。这显然都不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必须加以改革。我们要紧紧把握幼儿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努力使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专业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见习相结合,增加教育见习和实习时间,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幼儿教育的调查研究、改革实验、社会咨询和为幼儿园服务等活动。

标签:;  ;  ;  ;  

中澳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比较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