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用药规律论文_李艳梅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1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睡眠质量不高,失眠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相关数据曾指出目前我国的失眠率达到了46%,失眠人群逐渐年轻化。失眠作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入睡困难、梦多、易醒,如果长时期失眠不仅严重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由此可见,良好的睡眠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保障,对失眠症的防御与治疗迫在眉睫。对于失眠症的治疗,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西医疗法、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西药通常具有明显的副作用,而中医治疗安全、无副作用,对失眠症效果比较理想。本文将分析与掌握中医治疗失眠的方药运用规律,是中医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医;失眠症;药方规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笔者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网输入关键词“失眠”、“不寐”、“中医治疗”等关键词共搜到相关的学术论文2483篇,本文选取了2008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论文25篇,在这25篇文章中总结了40个症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二)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专业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药物名称、药物类别、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失眠症状等)进行分析。

二、结果分析

在相关文献中抽取出来的40个症型中,男性17人,女性23人,共有药剂96首,其中发现这40个典型症型失眠的临床表现为肝火旺盛、痰火扰神、情绪不稳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在收集到的药剂中常开的药方有安神剂、清热剂、补益剂、和解剂、酸枣仁、甘草、茯苓、白芍,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酸枣仁、甘草、茯苓、白芍等药物的使用频次位于前列,且安神药酸枣仁的使用频次在所有药剂中位于首位,如图1:

图1 代表性药物类频数和频率表

 

三、讨论

(一)失眠症的病因

失眠,俗称不寐,一般指长时间不能实现正常睡眠的一种病状,长时间失眠给人的身体和精神带来很大的伤害。失眠症的病因复杂,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失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对其影响因素可归为两类,即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指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影响人的睡眠时间和规律;内部影响因素则是指人的心情、情绪、压力、健康状况、心神不宁等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的睡眠质量。

(二)失眠症的用药规律

在相关文献中抽取出来的40个症型失眠的临床表现为肝火旺盛、痰火扰神、情绪不文星、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酸枣仁、甘草、茯苓、白芍等药物的使用频次位于前列,且安神药酸枣仁的使用频次在所有药剂中位于首位。在所有的药剂中,从药物的使用频率来看,酸枣仁被用到的次数最多,酸枣仁被喻为治疗失眠症的第一良药是因为其味甘、性温和,具有养心静神的功能,多食能使失眠者心平静下来,得到安宁。其次,使用频率高的是甘草。甘草具有补气血的功能,能够生血和行血,把它与其他的药物放在一起使用具有调和药性的功能;从药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安神药和补虚药在其中占据着绝对的优

势,可以从中看出中医临床治疗失眠较为注重养生正气;从药物归经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医治疗失眠的方药运用规律较为明确的显示出药物归经依次为心经、肝经、脾经、肾经、肺经和胃经等,其范围涉及到了五脏六腑,并以心脏和肝脏为主总的来说,中药复方治疗失眠,其中的核心药物以酸枣仁、首乌藤、甘草、当归、龙骨、茯苓、柴胡、白芍和牡蛎为主。综合以上情况,中医治疗失眠症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绿色环保、无副作用的方法。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用药规律可总结为:药物以补虚为主,以祛邪为辅;补虚药以滋养心肝为主,同时辅以祛邪药进行理气和化痰。

(三)调节自身状态——根治失眠症的法宝

中医治疗能对失眠症起到很好的效果,要根治失眠症除了需要药物外,症者调整自己的状态也很重要。失眠症的诱因十分复杂,目前没有一个定论能够解释其真正的原因,但从临床上的表现来看,失眠症的根源大都来自于人们的精神紧张、过度焦虑、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生活习惯差等。中医疗法讲究养心,症者应该从心开始养,静心养神,改掉快节奏的生活,让自己的心和生活真正的慢下来,让自己过的轻松愉快,积极地释放自身的压力,放空自己,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保持舒畅的心情,每天坚持运动,忌大喜大悲、多疑多虑、吸烟喝酒、辛辣食物、熬夜。只有规律的生活,我们才能够远离失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史同霞,王学华.中医治疗失眠的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4(09):1515-1518.

[2]董峰.中医治疗失眠的方药运用规律[J].中医中药,2014(03):138-139.

[3]张震龙.中医治疗慢性失眠的心得[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3-294.

[4]桑穆惠.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现状[J].四川中医,2012,(30):149-150.

[5]陈玉状,丁元庆.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丁元庆教授治疗焦虑性失眠的用药规律田.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5,03:148—153.

论文作者:李艳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浅析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用药规律论文_李艳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