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途径探析论文_贺诗杨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途径探析论文_贺诗杨

贺诗杨 四川省什邡中学 618400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更是国家持续向前的源动力。因此,各级学校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为主,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还是适应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文章拟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为例,通过分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探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主要问题,以提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024-01

创新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创新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而言,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十分关键。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中现状

(一) 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多数高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未彻底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譬如,“灌输式”与“填鸭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验课程的机械操作,对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没有予以足够重视。[2]与此同时,在当前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学习的氛围与环境,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模仿实验,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必然会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教学模式形式化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等新兴科技已经普及到了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模式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学校中均已被广泛应用。与传统黑板教学相比,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功能更多,如能将高中生物实验的相关视频、图片、声音等逼真地呈现给学生。因此,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一种高质量、高效率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兴教学模式。然而,当前多数高中生物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是简单地替换了板书教学,而没有实质性的优化教学思维、教学方案等,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形式化教学并不能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功能,也无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手段单一化

大多数高中生物实验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一化现象。在高中生物实验课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这种单调的、枯燥的生物实验教学手段并不是没有优点,如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失误率,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物药品的实验性浪费,也能避免一些因学生实验失误而造成的危险状况等。[3]但与这些优势相比,这种单一化教学手段的缺点更为明显,过于乏味的实验课程必然会消耗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与动力,机械的示范与模仿更是束缚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与创造力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关键点在于,教师要减少机械性的知识讲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彻底突破传统封闭式的固化教学模式,鼓励与尊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素质教育得到真正的贯彻与落实。比如,教师在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的教学中开展关于“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探究实验时,可以要求学生先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际操作,最后观察分离出的色素带的数目、颜色、分布顺序和宽窄。这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认识度。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分析不同实验组之间出现的现象差异,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分析改良实验。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主体意识,设计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与动脑,启发其创新思维,提升其创新能力。

(二) 教学模式功能最大化

当前,多媒体教学模式已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得到大量运用,但要想实现这种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功能最大化,则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高中生物教师要做好教案设计,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切实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教学优势充分结合起来,以此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如在“生物技术实践”选修模块中,关于植物的组织培养、DNA和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这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实际操作。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生物实验视频,让学生组成不同小组,分别对实验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进行现场演示,并总结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象以及解决方案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板书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最合理的教学模式并予以演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制作PPT或设计板书并展示给其他同学,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与创新能力。

(三) 教学手段多样化

高中生物实验教师要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知识的兴趣与动力。比如,对于一些操作较为简单的生物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并让学生总结实验重难点;对于操作过程较为复杂的生物实验,教师可以首先反复播放视频,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团队,并让这些小团队轮流做实验的不同环节,直至所有小团队都完整地做了整个实验,这样才能深化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增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需要紧密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课标要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效的双向提升。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动力与生物实验兴趣。尤其是在现代化教学理念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不但要给学生讲授生物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生物实验课程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以及生物创新能力等。

参考文献

[1]高玉芳.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J].学周刊,2017,(02):171-172.

[2]熊族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10):191.

论文作者:贺诗杨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途径探析论文_贺诗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