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识经济思想与经济信息化_知识经济论文

日本人的知识经济思想与经济信息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人论文,知识经济论文,思想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OECD的说法,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主要要素的经济形态。它的提出,既是社会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化发展结果的反映,又是经济学对信息与知识在经济过程中的作用进行长期研究的结果。可以说,知识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与信息经济学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形成,凝聚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未来学家、信息学家等众多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心血。其中,也包含着日本人的一份努力。

一、日本人的知识经济观

据目前所见资料,在日本最先提出“信息社会”思想,并开辟了信息经济学应用于社会制度领域的新思路之人是社会学家梅棹忠夫先生。1963年1月,梅棹先生在其发表的《论信息产业》一文中, 提出一套所谓的信息产业社会理论,其核心是将信息社会环境下信息产业结构的形成,看成如动物器官进化一样,农牧渔业构成人类社会产业结构进化的第一阶段;交通、运输、建筑、军事产业以及人类的迁徒和各种制造业的发展,形成进化的第二阶段;而进化的第三阶段则是以教育、通信、邮电、广播娱乐等产业为核心而发展的,该阶段的核心产业是通过精神的创造作用而产生的信息产业。据此,他预言,今后人类社会将是一个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信息社会。尽管梅棹先生的信息产业论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引起了日本社会的轰动,而且对日本政府和企业研究制定信息产业政策起了重要的作用。1966年,日本成立了一个咨询性质的组织——科学、技术与经济研究组,他们在类似“产业化”、“工业化”的意义上使用了“信息化”一词,用来描述社会经济系统向“社会信息化”阶段进行变动的过程。并指出信息化的结果,就象工业革命一样,是人类社会的一场巨大变革,将给人们带来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动。日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的《信息社会计划:走向新的全国目标》被译成英文和意大利文等在国外传播,法国人称赞日本人对“信息社会”这一词的创造,日本人自己也认为“信息社会”和“信息化”之词是日本人创造的。60年代末在日本掀起的第一次信息化浪潮,从理论上、测度方法上、技术上、产业上、政策以及文化教育等各个侧面,开始探讨信息社会、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等方面的问题。用日本人的话说“这一次称之为‘信息’的浪潮,不仅强烈地吸引了知识界,而且也强烈地吸引了政界和商界,使得这次浪潮更具有实质性和现实性。”

70年代,是知识经济测度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继梅棹先生之后,日本经济学家正村公宏和米田增二先生对知识产业和信息经济分析做了进一步的研究。1971年,正村先生在《知识产业论》一书中,对知识产业的经济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论述。他认为知识产业就是靠知识生产谋生的职业为中心而形成的社会生产活动。知识生产的过程是一种能量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生产本身也需要对已有知识的获取,简言之,生产知识需要知识。并指出构成知识生产的四个要素,即知识生产的保存性、共用性、老化可能性和价值创造性,它们对信息产业的基础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976年,日本信息社会研究所奠基人和所长增田米二在《信息经济学》中阐明了信息生产力的特征和信息时代的特征,指出信息时代产业结构变革的趋势是第四产业将出现并向系统产业发展。他所说的第四产业是由信息产业(除了原有的新闻、广播、通信、出版、广告等产业外,还有数据通信、软件信息处理、服务等有关的产业)、知识产业(指以知识和技术服务为主体的产业,包括研究、开发、教育、律师、会计师等)、情绪产业(电影、电视、文化、艺术等)和伦理产业(包括哲学、宗教等有关领域)组成,它们的发展将推动其它产业部门的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80年代是知识经济思想步入成熟与普及时期,对未来经济形态的分析又出现了新的思路。日本经济学家屋太一先生知识经济思想中最精华部分,则是“知识让价值获得革命性胜利”。他认为:在知识经济中,产业结构亦要有所调整与变化,要走上一条高科技产业化的道路。只有通过高科技产业化,才能把知识转化为价值,追加到商品中去,“知识让价值获得革命性胜利”。这是1985年屋先生在《知识价值革命》一书中,提出了“知识价值社会”以取代“后工业社会”,对新经济时代的独到见解。他充分地结合日本的特殊国情,将知识和高科技与产业结合起来,论述了知识经济带来的强大发展动力。首先,在理论上他运用国际贸易的基础即比较成本学说,论述了日本狭小的国内市场与匮乏的国内资源不利于在国内贸易中获得比较成本差异,日本要发展壮大自己,并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对知识资产的投入,要实现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轨。并指出,只有知识经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因为知识是可以再生的。而在诸种知识资源中,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它来自于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人才的创新能力。并强调在教育中,教师是第一要素,教师的高素质与创造性思维是最为重要的。

90年代初,屋先生根据多年研究分析提出知识经济的物质载体论。他认为知识经济中,知识这一因素仍需要物质载体,物质仍然是第一性的,但是知识经济中高技术开发的资源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举例说石头是常见的资源,然而在高科技的开发下可以开采出硅,用作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硅片。也就是说,高技术合理、综合、科学、高效地利用传统资源,使其赋于了新的内涵,这时知识本身作为一种巨大的资源,与传统资源相结合,其价值远远大于二者的算术意义之和。知识物化于产品中,使产品的质量内涵有所提高,其内在价值增加,更具有竞争能力,使价值得到更充分体现,因此说价值获得了革命性的胜利。这个“革命性”,是指价值的内函发生了变化,在旧经济时代,价值的内涵主要指劳动力的投入和资源的增加而构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内涵则变为科技含量、知识含量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确实是革命性的。

面对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日本首相小渊惠三也认识到,21世纪将是知识竞争时代,日本必须建立强盛的知识经济体系。首先,他对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征作了全面的分析。他指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它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式。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最为重要。他把知识分为四大类,即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怎样运用和知道谁有知识。并指出当代知识经济的四大特征。其次,小渊首相对日本政府如何发展知识经济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他认为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中,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是先导和决定因素。为此,他提出了“振兴信息产业”和“加强教育”之两大举措。前者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即信息高速公路和“试验电子图书馆系统”的建设。同时也提出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建立一流的产业信息系统以及强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后者则是继续扩大教育投资、改善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教育数量和质量。他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战后日本经济“奇迹”之迷,提出“知识就是日本的灵魂”、“日本强盛知识为重”的见解。

二、日本经济的信息化

知识经济的基础是信息经济,依据诸多学者的看法,步入这种新型知识经济应具备以下五个条件: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从事信息工作的人数超过总就业人数的50%;国民经济总值中,信息经济占50%左右;信息产业充分发展,建立起先进的通信网络系统;社会生活信息化;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和主要推动力。一般认为美国已于20世纪末率先迈进这一门槛,而日本从信息化指数的国际比较来看,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二号信息大国。其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产业信息化和地区信息化也正在逐步展开。

(一)日本信息产业化

当今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并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支柱和构建未来信息社会的基石。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把信息产业作为现代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战略产业加以扶植,并加速其在通向信息社会道路上的自身改造。据1998年日本(通信产业白皮书)表明,信息产业已成为日本最大的产业,1996年其生产总额达103.3 万亿日元,占全国生产总额的11.4%。一个产业的产值超过100万亿日元, 这在日本经济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作为信息产业的两大支柱,即电子计算机产业和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更令人瞩目。1996年世界个人计算机出厂总数比1995年增长116%,而日本却增长139%,达700万台之多, 并迅速地普及到企业、家庭以及个人。而且由于“网络革命”,信息传递呈多样化形态在扩大。从1993年开始入网者数急增,到1997年3月, 移动电话(手提电话和汽车电话)超过2,690万户,固定网电话达6,120万户,仅仅几年达到了全部入网数的一半。与此同时,因特网急速普及,1997年1月上网数达73万台,二年半增加了10倍(1994年7月为7.2万台)。 信息产业的成长,本身就是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密切结合,使通信技术在数字化、综合化基础上向宽带化、智能化以及个人化方向发展,使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和处理能力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在提高。据资料表明,从1980年—1995年,日本信息服务业市场规模扩大47倍,年均增长率达26.4%,而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仅仅增长2.6%(年均增长率为6%)。

下面从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来看日本信息产业化的几个主要特点:第一,增长速度快,。据邮政省产业分析资料表明,信息通信产业(泛指电气通信、广播等服务以及机器制造、开发研究等)的实际生产额1985年为52万亿日元,1990年增长为80万6,000亿日元,1994年达 88万3,000亿日元。其年均增长率为9.1%(1985—1990年)和2.3%(1990~ 1994年),远高于同期全国生产总额的年均增长率(4.6%和1.6%)。第三,比率越来越高。1980年信息通信产业的生产额则为 9.3 %,1995年上升到10.3%,已超过最大的产业即建设业(10.0%)。从1990年—1995年实际生产额增长了15%左右。第三,就业人数急增。1985年信息通信产业的就业人数为327万人,而1994年为401万人,其中,信息软件业就业人数1994年比1985年增3.5倍约30万人, 并且, 1990 年—1995年软件业就业者的增加人数是全产业增加人数(76万人)的三分之二。第四,劳动生产率高。1985年、1990年、1994年全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492 万日元、1,675万日元和1,684万日元,其年均增长率仅为2.3%(1985—1990年)和0.1%(1990—1994年)。而同期信息通信产业分别为1,591万日元、2,053万日元和2,256 万日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2%和2.4%。第五,产业关联度大。由于它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升级。据日本《通信产业设备投资等实况调查》显示,电气通信业与广播业1994年度实际投资额2万7,115亿日元,而生产引发额约为5万2,592亿日元,生产引发系数为1,94。从生产引发额的部门结构来看, 信息通信机器制造为49.3%,研究为5.7%,电气机械7.7%,批发业3.7%, 对事业所服务3.7%等。由此可见, 日本经济正在构建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型结构。

(二)日本产业信息化

产业信息化和知识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新知识、新发明来改造传统生产技术和传统产业,以及在生产、管理、决策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创造更高的价值。

日本产业信息化,主要分四个层次:企业内信息化(包含企业集团内),如工厂的自动化系统、公司内的电子邮件、生产与销售部门的网络化等;同一业界、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信息化,如企业间的标准化、信息化等;不同产业间的信息化,如制造销售同盟物质交流中产业间的合作,电子商交易、以及环境管理的信息化等超越产业领域的广泛的社会信息化,如信息高速公路、网上医疗、教育以及公共服务方面的信息化。日本产业信息化虽然落后于美国,而且主要以大企业为中心展开,小规模企业的信息化较晚,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但是,近几年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产业的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日本钢铁产业的信息化在日本信息化进程中起了先导作用。60年代引进的无人化、省力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在总公司与炼铁厂、炼铁厂内各工厂之间的电子计算机网络,既使到现在也称得起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级系统。因而日本钢铁生产能力以最好的品质特点、最短的交货期和最优质的服务迅速提高,1981年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大钢铁生产国。90年代为进一步强化国际竞争力,并与全球的标准化接轨,其信息系统由原来那种追求效率型信息处理系统转换成追求效果型的信息应用业务革新系统。1996年开始实施的“钢铁设备标准化实用化研究(T —CALS)”实验项目,标志着日本钢铁产业已步入高度信息化阶段。又如日本汽车产业素以高品质、低成本、多品种、少故障的特点而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至使日美“汽车战”常常爆发。日本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源泉则是信息网络化的普及。日本产业信息化的进展与企业和政府对经济信息的重视分不开。日本企业家的信息意识特别强,在企业界普遍流行着“信息是无形的财富”,“人才是企业的支住、信息是企业的生命”之口号,因而不断地强化企业的信息环境。如日立制作所建立的社内网“HITNET”联接了160家国内关联企业,75个国内基地,34 家海外公司,拥有946,000 人的电子信箱用户,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系统,并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日本的各大计算机企业也在积极地研究网络微机的有关技术,试图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契机来促进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日本企业还设有健全的信息机构,除了设有信息处理中心和信息库,做为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之机构外,还在大企业中设立“信息主管”,负责与最高经营决策者直接进行联系的重要职务,以便迅速掌握国内外的销售和需求信息。除企业之外,日本政府也特别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为企业创造有利的环境。一方面在国际贸易工业部下设信息技术振兴局,加强对经济信息的组织领导,帮助企业进行经济信息处理开发、应用及服务,基金达21亿美元。另一方面,加强经济信息的长远规划。为了有组织地推行“信息社会全国纲要”,1985年已拨款650亿美元, 设立众多的信息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丰富的经济信息来源。90年代中期以来,又为日本企业能积极参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开发和产品竞争以及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系统提供有利的条件。日本学术界对产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也推动了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如大塚久雄先生提出的“产业组织的网络结构与创发性的信息优势理论”,阐述了当今信息化浪潮改变了企业间的交易关系,并正在改革企业组织结构。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全球性的网络结构”,发挥“创发性”信息优势的重要性。他指出,建立“全球性的网络型”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是促进世界性的开发研究,维持和发展国际竞争力。他把这种从研究开发到生产销售的国际性网络称为“知识网络”,而能够利用这种网络的企业才是“全球性的网络型”企业。又指出,这种企业在竞争比较优势上,首先应该把创造性地开发信息优势作为最基本的乃至前提条件。从技术观点来看,“创发性”的信息优势,要求企业家在当今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里,在激烈的企业竞争状况下,应成为“新结合”的企业者。所谓“新结合”,是指生产新的物质资料;引进新的生产方法;开拓新的销路;获得原料和半成品的新供给源和实现新的组织形态。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这一跨世纪的重要任务。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因为企业作为现代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是信息产生的源泉和最终用户。一切产生经济信息的初始源,包括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企业的参入。国民经济信息化必须立足于企业信息化,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这对于目前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借鉴日本信息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第一,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真正将发展信息技术放在优先的战略地位。信息技术是国民经济的倍增器,据对我国电子应用资料分析,企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设备,投入产出之比可达1∶4.2,个别的可达1∶100,从而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经营。可以说,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当前我们可把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放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以“三金工程”带动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投入。近年来,我国民营信息业飞速发展,国外的一些大公司以及华侨也纷纷来华兴办三资企业,我们应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采取特殊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信息产业,以“官、民、洋、侨”联合开发方式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第三,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应以适应变革作为主要目标来确定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资源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注意信息系统的发展与企业改革和发展相匹配, 将信息系统的开发置于改革的大背景下实施。(2 )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尤其是加强信息立法:公共信息公开化,市场信息商品化,信息网络国情化等,将会为企业信息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3 )注重信息系统的动态开发,即注意了解内外部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建立信息齐全、数据准确、适应与跟踪能力强的信息系统。第四,以人为核心开展信息系统建设。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系统的效用,主要取决于企业信息管理人员和信息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要注意信息人员的培训、强化人员的信息意识。在信息系统中体现人对计算机系统行为的主导作用,实现以人为主导的人——机配合关系,使管理职能由对人的监督、控制和奖惩,转变为对人的关心、激励和培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信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历史机遇,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标签:;  ;  ;  ;  ;  ;  ;  ;  ;  ;  ;  

日本知识经济思想与经济信息化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