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论文_王志宏

(广西博阳电力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8)

摘要:找出影响输电线路安全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输电线路安全,提高输电线路运维能力,确保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成为电力企业关注的重要话题。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也因此而具有了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网建设实现了飞速发展,如今,我国交流电输电线路已经接近80万km,输电线路覆盖地区的地势、所经地区的气候条件也越来越复杂,这也使得输电线路安全隐患越来越多。

1 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

1.1人为影响因素

输电线路跨度大,导致输电线路保护区不能得到很好的管理规划。由于一些趋利团体或个人因素,在保护区内种植不合法规的超高作物,甚至还有在输电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造建筑物。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也时刻危害周边人身安全。但相关供电执法制度不够完善,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浅薄,导致这类问题是有发生而得不到治理。同时,人为的误操作也是容易导致输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架空导线来说,由于人为因素使线路搭接在一起导致线路短路,例如风筝线的缠绕以及其他金属物体搭接等,地面上靠近杆塔的违章开挖施工,导致输电线路地基受损,甚至引起线路杆塔倒塌,造成严重事故。

1.2自然因素

输电线路大都直接暴露在高空中,许多输电线路还会经过一些地形复杂、天气多变的地区。自然界的各种天气因素包括雷电、暴雨、大雪、火山、冰害等特殊的天气景象都有可能会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导致其无法正常运行。其中,雷电击中输电线路会形成强大的过电压,导致输电线路出现跳闸现象;暴风雨和大雪会给输电线路带来超负荷,导致电线杆倾斜,输电线路零部件变形、受损,引发击穿放电现象和安全事故;冰害会导致输电线路绝缘子出现闪络和跳闸现象。除去这些自然天气因素,此外,飞鸟、生长茂密树木与线路“亲密接触”的植物等一些自然因素也会给输电线路带来危害,许多地方都曾出现过因飞鸟与室外电力设备、线路发生遭遇而引发的电力中断事件。

1.3产品质量

供电企业建设的输电线路一般主要是由多个零部件组合而成的,在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保障每一个部件的使用质量以及安装的准确性。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输电线路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质量。输电线路的产品质量直接决定着输电线路运行使用的寿命,因此,供电企业应选择符合产品质量的部件以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1.4设备因素

电力设备中很多零件均属于易损耗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老化或者灵敏度退化等现象,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设备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设备更新缓慢,无法适应实际需求;②避雷器等安全设备质量不合格,也没有进行定期校验和更换;③绝缘子污浊或者接地可能导致绝缘电阻降低,引发闪络或放电;④由于操作错误或者质量问题,变压器出现故障,导致弧光的產生,从而引发短路。

1.5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涉及的方面众多,主要是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输电线路和其他工程建设之间存在矛盾,例如,城市园林绿化,由于在园林绿化规划的过程中,没有考虑树木对输电线路的影响,随着树木的生长,树木的枝干会影响输电线路,如果遇到大风天气,折断的树枝会砸断电线,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现代城市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会对输电线路的设计和运行产生影响,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

2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防治措施

2.1在线监测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过安装在线路上的传感、摄像设备,不受带电的影响,对运行的输电设备进行连续监测,获得各种状态信息。在线监测装置获得各种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后可以提供风险信息,并能及时发出报警,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在线监测数据主要包括对线路气象环境、导线本体、杆塔与图形视频监测四大类别十种监测数据,包括输电线路微气象监测、导线弧垂监测、导线覆冰监测、导线风偏监测装置、导线舞动监测、绝缘子污秽监测、杆塔倾斜监测、图像视频监测等。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来源,提供了运行维护人员实时监视与了解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的手段,进而实现对于线路的风险评价、预测、告警和决策支撑。

2.2带电检测

带电检测是指在设备带电的情况下,采用接触或者非接触的方法,使用检测装置非连续性地得到状态量的过程。带电检测不需要设备停役,可在运行工况下进行,检测结果能够准确反映设备的风险情况。目前输电线路主要的带电检测方法为远红外温度检测技术、紫外放电检测技术等。远红外温度检测技术主要检测输电线路在运行的工况下,由于接触不良、绝缘劣化而引起的发热温升。具有判断准确。图像直观,不受干扰等特点,主要用于输电线路线夹发热、接续发热、绝缘子和避雷器内部发热等缺陷的判定。紫外放电检测技术是检测设备在高压运行时产生的电离放电。导线上存在外部损伤、断股伤股的缺陷,在导线表面或内部产生变形,会使电场强度变化而出现电晕现象,依靠人工肉眼难以发现。此外,绝缘子劣化或积污,也会产生放电现象。可以利用紫外放电检测技术,准确定位放电点,判断缺陷位置和缺陷程度利用紫外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放电,对劣化的绝缘子进行定位,定量测量。

2.3制定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方案

我国高压输电线路,就是35kV左右的输电线路,其安全防护原理与传统输电线路中的安全防护原理相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较多不同之处,主要因为在高压线路运行中,其电压比普通输电线路高,并且电流较强。工作人员在带电作业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各类安全事项,保证可以与高压线路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处理。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屏蔽服的屏蔽效果符合相关规定,对于传统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屏蔽服而言,需要将其屏蔽效率控制在45dB左右,而在高压输电线路中,需要将带电作业的屏蔽服屏蔽效率控制在65dB以上,维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工作人员要保证帽子、屏蔽服等相互连接的效果,不可以出现漏洞,以此提升其屏蔽有效性。

2.4加强继电保护、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

线路出现故障以后,断路器马上自行断开,故障线路就会从整个电网系统中“切除”,故障影响范围就会大大降低,保证附近线路可以正常使用。

为了使故障电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可以在输电线路中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很多线路的断开并不是因为出现了重大故障,而是暂时的绝缘性障碍,线路断开以后,故障也随之消失,此时技术人员如果不到场做出相应处理,线路将一直处于断开状态,不会自行恢复,影响该区域供电。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应用就解决了这一问题,线路切除后会在短时间内自动重合,如果故障属于瞬时性的,线路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属于其它故障,线路还会自动断开。该装置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线路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5加强电力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使全社会都重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结语

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項重要工作。自然环境、设备技术和人是电力生产的三要素。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及早部署,加大力度做好各项工作,加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输电线路的灾害防御能力和紧急救助能力,切实提高输电线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思源.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0):185-186.

[2]张君琪.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216.

论文作者:王志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论文_王志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